三只眼
字体: 16 + -

第252章 阴阳须颠倒,春冬又混沌

    这个女人就这样离开了刘家镇,与上次一样我来个突然去的也突然,不过好歹的这次他说了一番话,不过这一番话,对赵村长和老郑来说,并不是十分的明白。

    他走了之后,赵村长犯起了思量,那个女人说了,要在刘家镇西面的那块地瓜地里,重新种上地瓜,这样才能让赵满山好起来,可现在已经是冬天,天气特别的寒冷,村子南面的那条小溪,都已经有了松动的迹象,别说是地瓜,任何的植物都难以成活。

    可不管怎样,这也是这个女人留下的唯一办法,看着小七的精神一天天的呆滞,整日里仿佛丢了魂儿一般的不言不语,赵村长特别的心疼,琢磨了好几天之后,终于下定决心,索性死马当活马医,就是这按照那个女人交代的办法,到西面的地瓜地里种一下试试。

    那片地瓜地,虽然荒废了多年,但毕竟是刘老二家的,这事总要跟刘老二商量一下。那天的上午,赵村长打发几个保安队员到刘老二家去,希望把他喊到村部来,跟他商量此事。

    刘老二已经很久没有来村部了,进了院子的时候,一些年轻的保安队员都围拢了过来。刘老二当着刘家镇的保安队长的时候,他们的年纪还小,这么多年以来,他们几乎都听说过关于刘老二的传说,但看着刘老二的样子,无论如何也无法跟传说中的对应起来。

    刘老二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袄,已有多处被划破,棉絮裸露了出来。他的头发有些蓬乱,想必很久没有剪过了。早上好歹洗了一把脸,所以看起来还不算太脏。双手吞在袖子里,微微有些驼背,走起路来慢慢悠悠,乍一眼看去,总感觉比赵村长还显得苍老。

    进了屋子之后,赵村长推过来一把椅子,示意他坐下,可他并没有做,而是靠在了门框上,慢慢的蹲下身,双手仍旧吞在袖子里,看上去仿佛是一个要饭的乞丐。

    看到他这个样子,赵村长的心里十分的难过,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本家的外甥。想起当年他当保安队长的时候,不但人长得俊俏,而且办起事来雷厉风行,刘家镇上上下下的百十口子人,没有一个不说他的好。没想到眼前现在落魄成这个样子。

    村部的屋子里,就赵村长和刘老二两个人,老郑并没有来,自从那天那个女人说老郑的阳寿将尽之后,他的心里便起了疙瘩。虽然那段日子,他的身子十分的虚弱,但不管怎样,他总觉得自己不像是将死之人。可说来也奇怪,就在那个女人走后的第二天,老郑突然觉得自己的身体好了,完全没了之前的虚弱的感觉,头也不晕,背也不痛了。他兴奋的来到院子里,伸展了一下四肢,却感觉从来没有过的舒服,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三十多岁那青壮的年纪。

    不但身上一下子舒坦了,而且脸上也泛起了红光,这让他感到十分的纳闷,郑大力和他的媳妇儿也觉得特别的稀奇。看着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老郑再想起那个女人那天说的话,不禁有些不屑,她明明是说自己阳寿将尽,可这几天生龙活虎,没准那女人就是个骗子,想吓唬自己,趁机从自己的身上骗点钱花。

    既然他对那个女人产生了怀疑,当然也不相信赵村长去西面的地里种上地瓜,会对赵满山现在的状态有什么帮助,于是这些日子里,他很少来村部,就是不愿意掺合,赵村长的事儿。

    既然刘老二执意要蹲在门口,赵村长也没有办法强求,只是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心里感到十分的惋惜。他亲自倒了一杯热水,递到刘老二的手里,刘老二双手捧着热水,端在嘴边吹了两下,水杯上面冒出白色的蒸汽,慢慢的升起,在刘老二那沧桑的脸上,来回的萦绕,懒散的攀爬。热气中的水气,挂在了刘老二的眼毛上,形成细微的露珠,遮挡住了他的视线,他伸手揉了揉眼睛,又慢慢的仰起头喝了一口。

    “老二啊,今天找你来是有事跟你商量,我打算在你们家西面的地瓜地里,重新种上地瓜,那块地当年是你一铁锹一镐头开出来的荒,就这样废弃了,总觉得可惜,所以我寻思着别让这块地浪费了,把它种上地瓜将来有了收成我都不要,全都给你……”

    赵村长说完这句话之后,原以为刘老二会问他为什么选择在冬天种地,眼看着就要封冻了,是不可能有收成的。但刘老二却并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仿佛对冬天种地这件事,一点儿都没有质疑。

    赵村长心里还是没有底,打算确认一下,于是他又对刘老二说,

    “那你看,要是同意的话,我明天就打发人去种地瓜…”

    刘老二点了点头,慢慢悠悠的说道,

    “种上吧,种上吧,总比荒着强,荒着太可怜了……”

    说完慢慢的站起身,哄着手里那杯温水,就喝了一口。

    “荒着可怜?”

    赵村长并不能理解他的意思,不知道地荒芜着跟可怜有什么关系。可刘老二却并没有回答他,而是把手里的水杯放在桌子上,双手吞进袖子里,像来时一样,稳稳当当的迈着步子,离开了村部的院子。

    不管怎么说,刘老二这也就算是答应了,于是赵村长赶紧打发人安排下去,准备开始种地瓜。

    种地瓜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可操作起来却十分的繁琐,它不像春天种玉米和高粱那样把种子埋进土里就行,按照刘家镇的说法,是先要“习地瓜秧子”,所谓习地瓜秧子,就是要在屋子里的炕头上,用石头围上一圈,里面放上沙土,把整个的地瓜斜着插了进去,用沙土埋上,然后浇上一层水。由于炕头上的温度高,几天之后,埋在土里的地瓜就会发芽,长出秧子来,等地瓜秧子长出几片叶之后,便会在土里生根,这个时候再把这些秧子拔出来,栽种到地里。

    虽然到现在为止,赵村长仍旧无法理解,这大冬天的,在野地里摘上地瓜秧该如何成活,但也只好按照那个女人的说法,照着做了。

    在炕头上围出一块地方,弄了一些沙土,仓库的地瓜挑了一些长得壮实的,埋在了土里,浇上了水。虽然外面的天气寒冷但赵村长的媳妇儿,每天都要烧很多柴火,所以屋子里还算暖和,只盼着过几天之后,地瓜能尽快的发芽,长出秧子来。

    习地瓜秧子这种事是个技术活,即便是在栽种地瓜的季节,天气暖和了,有的时候也会失败,生出的地瓜秧没有根的话,栽在地里是很难成活的。让赵村长没想到的事,在这样的冬天里,没几天的功夫,埋在沙土里的地瓜,就慢慢的长出了芽,在土层上,伸展出它的叶子。

    看到眼前这一切,赵村长的心里暗自吃惊,看来那个女人的确是个高人,冬天里地瓜发芽的确是一件奇事。看来自己的儿子赵满山有救了。

    地瓜秧子长得飞快,赵村长每天没事的时候都一直盯着他,他甚至产生了幻觉,仿佛自己能听到地瓜伸展枝叶的声音。就这样期盼着,又过了三四天之后,地瓜秧已经长到老高,叶片肥大,赵村长试着拔出了一根,下面也长出了白色的根须,看起来十分的壮实。

    可这几天里,外面的温度却下降得特别的快,即便是在艳阳高照的白天,要是出了屋门,也必须穿上厚实的棉袄。人们听说,赵村长要在这样寒冷的冬天里,到西面的荒地里去摘种地瓜,都感觉到特别的奇怪。

    于是在那个相对暖和一点的日子里,赵村长带着几个保安队员,手里提着水桶,肩上扛着镐头,篮子里装着地瓜秧,来到刘家镇西面的那片荒地里的时候,一些没事的村民纷纷过来围观。

    人们围在地瓜地的周围议论纷纷,有的人小声的嘀咕,说着赵村长可能是年纪太大了,老糊涂了,大冬天的怎能摘种地瓜。还有的人知道了一些端倪,说是看到了前两天村子里来了一个奇怪的女人,没准是他给赵村长出的什么偏方,最近赵满山一直窝在家里,人们已经好些日子没有看见他的身影了,没准是有了什么灾祸,招了什么妖邪,所以才要这么干。

    赵村长没心思搭理人们的议论,吩咐着那几个保安队员,先清理一下地瓜地上干枯的荒草,又用镐头将地面的泥土翻了一遍,捡走了石头砸碎的土块儿,让地面松软了一些。然后刨垄沟,压滚子,挖土坑,坐水,最后把地瓜秧子一根根的栽上。

    这些保安队员都是青壮的小伙子,浑身充满了力气,凭实力在家里也没少干活,载栽地瓜这种事,那是手到擒来,用了大半天的功夫,便把这片荒地栽满了地瓜。

    赵村长站在地头上,看着满地的绿叶,心里泛起了嘀咕,虽然现在看起来还不错,若是刮来一阵寒风,想必都会冻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