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眼
字体: 16 + -

第228章 西宅多破败,东院添男丁

    赵满山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责备他父亲老赵村长的胆小怕事,跟在他身后的郑大力,也跟着随声附和,

    “就是啊就是啊,老村长,这么多年了,咱们刘家镇哪个女人生孩子不是赶在十月初七?可哪个女人家也没拖到十月初八呀,这回也不会有事儿”

    赵村长烟袋锅里的烟丝已经燃尽,他在凳子腿上敲了敲,里面的烟灰洒落在地上,

    “那也不能大意了,一百回赶到十月初七,有一次赶到十月初八,那就是大事儿,想起当年,村西头的你二哥家,他那个孩子小七,就是十月初八生的,隐瞒了七八年,到后来不还是出事儿了?哎,可怜的你二哥呀”

    听到赵村长又提起这事儿,赵满山一脸的不耐烦,

    “爹,这事儿你都说了一万次了,我的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那有啥办法?就按你说的那都是命啊,那就是我二哥,命里无子……”

    说起刘老二家小七跳崖死了的事儿,这么多年来,赵村长的心里还是有个疙瘩,虽然当年也正是他带着村里的那些长辈们,围住的刘老二的家,打算把小七捉住,可现在他已经八十多岁了,想想当年做的事儿,也看透了许多。心里总有些难受。

    “你赶紧换身衣服,吃点饭,一会儿天黑的时候啊,你到你二哥家去看看,这么多年了,他就一个人,也怪可怜的,完事儿到他东院小伟家看看,可千万不能出了纰漏……”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赵满山有些不耐烦了,拉着郑大力的胳膊,转身出了村部的屋子,走到院子里的时候,赵村长拄着拐棍儿,来到屋门口,扶着门框,还不忘嘱咐他,

    “你可别不当回事儿啊,赶紧回家吃口饭……这天眼瞅着就黑了,可不能出啥纰漏啊……”

    虽然赵满山对此事满不在乎,但他总还算听着村长的话,回到家之后,换掉身上的衣服,洗了一把脸。赵村长的老伴儿,也就是赵满山的养母,也已经七十多岁的年纪了,除了有点咳嗽以外,还没有别的毛病,平日里家里烧火做饭的活儿也都是她一个人的,见到赵满山回来了,赶紧掀开了锅。

    饭菜早已做好,都放在锅里温着,把饭菜端到屋里的桌子上,赵满山便吃起了饭来。

    一边吃饭的时候,赵村长的老伴儿,还不忘一边儿在赵满山的耳边絮叨,

    “满山啦,我和你爹都这么大年纪了,能折腾也折腾不了几年了,你也二十出头了,赶紧讨个媳妇儿啊,也好让我和你爹临死前能抱上孙子呀……你说说你倒也是心高气傲,给你提的亲,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了吧,我看那些闺女呀,个顶个的好看,你咋就一个都看不上眼儿呢……”

    听着他娘在他耳边絮叨,赵满山并没有停止吃饭,一边夹起一口菜塞到嘴里,一边对他娘说道,

    “娘啊,我不是说了吗?我已经看中一个闺女了,别的闺女,我根本不往心里去,你告诉那些提亲的,就别上咱家来了……”

    “你看看你,一跟你说这事儿,你就说那个闺女,梦里梦见的人又不是真的,还能给你成亲生孩子不成?”

    母子俩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要重复一遍,不过当然可以理解,赵村长,老两口子一辈子不能生育,六十来岁的时候,才抱养了这个孩子,也正是这个孩子救了赵村长的命,他们老两口怎能不稀罕?

    如今孩子大了,二十出头,长得又俊俏,可老两口子却老了,人过七十古来稀,赵村长今年都八十多了,说不定老两口子什么时候一伸脖一蹬腿儿,也就身归那世了。

    可说来也怪了,赵满山老说他梦见过一个闺女,就是他命里注定的媳妇儿,于是现实中,不管有人给他介绍,如何漂亮的闺女,他也都看不上眼儿,这让赵村长老两口十分的难心。不过他们也知道,赵满山这孩子生性倔强,自己决定的事儿,谁也改变不了。

    吃过了饭之后,赵满山转身离开了家,先来到李文利的杂货铺里买了一些点心。二十年后的李文利,也是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了,不过他仍像当年一样,不管见了谁,都笑脸相迎。

    拎着手里的点心,顺着村里的小路,很快,赵满山就来到了村西头刘老二的家里。

    刘老二家东临的院子里,有几个人来来往往,正在忙活着。他们都是李华山家,的亲戚,今天是李华山小儿子小伟的媳妇要生孩子的日子,所以这些妇女都前来帮忙。

    现在天色还早,更况且生孩子这种事,赵满山作为一个男人,也不好意思随便进人家的院子,所以就先来到了刘老二家的门口。

    刘老二家的院门虚掩着,不过这扇院门已经损坏了大半,已经就快临产了,所以横在门口也只是形同虚设。

    赵满山的手脚麻利,稍微一骗腿儿,便从院门上跳了过去。一边往里走着,一边大声的冲着屋子里喊,

    “二哥,你在家吗?二哥……”

    但屋子里并没有人应答。

    赵满山无奈的笑了笑,他心里知道,刘老二的耳朵背,就算你喊得再大声,他也未必能听见。索性迈步往里走。

    院子中间的那棵老杏树在前些年的时候就已经枯死了,现在的十月,本该是枝叶浓绿的时候,可这棵老树却只剩下干枯的枝桠。有人曾建议刘老二把这棵树放倒,砍成一段儿的劈柴,不然的话留在院子里,也光占地方没有什么用处,可刘老二就是不肯。

    赵满山走到门口的时候,木门吱呀的一声开了,随着两扇木门向两旁散开,门梁上的尘土呼啦啦掉下来一些,赵满山皱了皱眉头,往一旁闪了闪身。又伸手在鼻子前面扇了扇,但屋子里那股糜烂的味道,仍旧飘进了他的鼻子里。

    随着两扇门的打开,赵满山看到屋门口站着一个人,他身上的衣服有些破旧,看上去脏兮兮的,头发有些蓬乱,早已一片花白,胡子也长得老长,看来很久没有刮过了。他抬头看着赵满山,目光有些呆滞。这不是别人,正是小七的亲爹,刘家镇原来的保安队长刘老二。

    其实刘老二的年纪并不大,也就五十多岁,但自从小七死了之后,他每天都去东山上寻找,性格也变得孤僻起来,所以苍老得特别快。自从那天淑芳走了之后,再也没有回来,于是这个宅院里,就剩下他孤身一人,现在院子里的一切早已显得破败,他也没有心思收拾,日子过得越来越潦倒,也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二哥,俺爹叫俺来看看你……”

    赵满山对刘老二说话的时候,特意放大了声音,因为刘老二的耳朵背,声音小了,他根本听不见。刘老二点了点头,并没有做声,而是转身回屋子里去了。赵满山用手捂着口鼻,也跟着迈步进了屋子。

    把刚才在李文利家杂货店里买的点心,放在屋里的柜子上,转过脸朝炕上看去,炕上到处是尘土,脏兮兮的被子胡乱的扔在一旁。窗子上还挂着窗帘儿,屋里显得十分的暗淡,看来也好久没有开窗通风了,刚才那股霉烂的味道,便更加的浓郁了。

    刘老二并没有搭理赵满山,而是在屋子西面的红漆的木柜子里翻找着什么,不一会儿的功夫,他从里面拿出三炷香,转身就往屋子外面走,与赵满山擦肩而过。

    赵满山知道,他一定又是去院子西面的小庙烧香了,这二十年来,他每天都是这样,中午过后,要到院子西面的小庙烧香,烧完香之后,就带上绳子和镰刀,爬上刘家镇东面的山头,来到那个悬崖的边上,去找小七。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冰雹下雪,他从来没有耽搁过。

    赵满山只好摇了摇头,转身走出了刘老二的屋子。刚走到院子里的时候,就听见东院的屋子里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不一会儿的功夫,有人兴高采烈地嚷道,

    “小伟呀,小伟,你媳妇给你生个大胖儿子,七斤二两,七斤二两呢”

    两家只隔了一道很矮的小墙,赵满山可以清楚的看到,东临的院子里,小伟正在焦急的来回踱步,听到屋里接生的女人这样喊叫,他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看着小伟高兴得不知所措的样子,赵满山暗自的笑了笑,便出了刘老二家的门口,顺路往家走去了。

    一边走着,他心里一边琢磨,看来自己的父亲赵村长是再一次多虑了,今天虽然是十月初七,过了半夜就是十月初八那个邪门的日子,但小伟的媳妇天还没黑就把孩子生了出来,自然不再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一边琢磨着一边往前走,刚来到丁桂兰家门口的时候,突然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

    丁桂兰的宅院也已荒废了二十多年,自从那天他和小七一起跳崖之后,人们都说这院子里怨气重,所以一直没人敢接近。

    可这响晴白日的,到底是什么在院子里发出这样的声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