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眼
字体: 16 + -

第218章 村长下狠手,文学砸破头

    李文学虽然是个疯子,但这么多年来,只是自顾自的南山北坡的乱跑,很少搭理别人,仿佛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更不会做出任何伤害别人的事情。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仿佛一下子就变了性情,尤其是眼下,居然要掐死赵村长最疼爱的养子,这可把赵村长急坏了,不管不顾的抡起一把椅子,猛的朝李文学的后脑砸了下去。

    此刻的李文学还用一只手死死的抓着那个孩子,那个孩子已经被掐的翻起了白眼,眼看着就要断了气。可李文学完全没有防备身后的赵村长,只听见“咔嚓”一声响,这把木头椅子结结实实的砸中了李文学的后脑勺。

    这是一把梨木的椅子,赵村长年轻的时候刚当上村长,就坐在这椅子上办公,年头已经不少了,椅子的扶手早已经磨的通红。梨木这东西很坚硬又很重,砸的李文学吭都没吭一声,身子向前跌去,手里的孩子也被抛了出去。

    李文学噗通的一声倒在了地上,而与此同时倒在地上的老郑挺身一跃接住了那个孩子,但由于事发突然,那个孩子的脑袋还是撞了一下地面,擦破了皮,流出了血来。

    刘老二这才缓过神来,看到李文学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后脑勺被砸破,正在涓涓的往外流血,看样子伤的不轻,而此刻的赵村长仿佛也感觉到自己下手太重了,手里的凳子哗啦的一下掉在了地上,不过他还是扑到老郑的跟前,把孩子接过来抱在了怀里,用手按住他额头上的伤,心疼的眼泪流淌了下来。

    “大舅……这……这不会要出人命吧……”

    看着趴在地上的李文学一动不动的样子,刘老二蹲下身子,伸手探了探他的鼻息,李文学的呼吸已经十分的微弱,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断气。

    “赶快,快叫刘大夫……”

    刘老二一把扶起李文学,冲着老郑喊道。此刻的老郑也慌了神,跟头把式的爬起身来,撒腿就往外跑。

    刘振刚大夫家就在村部的附近,所以很快,院子里就传来咚咚的跑步声,刘振刚大夫拎着药箱跑了进来。

    他迅速的环视了一下屋子,马上就知道伤的最重的是李文学而不是那个孩子。他赶紧蹲下身子,一只手拨开他那已经被血粘住的后脑勺伤口附近的头发,一只手搭住了李文学的脉门。

    屋子里的气氛紧张了起来,因为人们都清楚的看到刘振刚的眉头紧皱,看上去李文学伤的不轻。

    不一会,刘振刚松开手,又从药箱的最下面一层,翻出一个白瓷的瓶子,把几粒药丸倒在了手心里,刘老二连忙捏住李文学的腮帮子让他张开嘴,刘振刚一抬手,把药丸灌进了他的嘴巴里。接过老郑递过来的水,喂他喝了下去。

    药丸喝进去没多大一会,李文学的肚子里就咕噜咕噜的响了起来,刘振刚这才缓了一口气,

    “嗯,看来是起作用了,这就没啥大事了,他再昏睡个一天半日的,就能醒过来了。”

    可刘振刚的话音刚落,就见李文学猛的睁开了眼睛,眉头紧锁着瞪着刘老二,把刘老二吓了一跳。二于此同时,李文学突然伸出两只手,砰的一下抓住了刘老二的衣领,用力往怀里一拽。刘老二完全没有防备,被他拽着闪了个趔趄,脸差点贴到李文学的脸上。

    李文学突然又松开手,双手撑着地腾的一下站起身来,转身往外就跑,等屋子里的人缓过神来的时候,他早已跑出了村部的院子,没了踪影。

    刘振纲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又低头看看自己手里的小瓷瓶儿,明明李文学伤得很重,可看他往外跑时的样子,像个没事儿人似的,刘振纲行医这么多年,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见。

    李文学毕竟流了那么多的血有老二担心他会有什么意外,于是便开门喊过来几个保安队员,让他们出去四外的找找李文学,要是找到了也别惊动他,暗地里跟着他就行,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也好及时救人。

    刘振纲又给赵村长怀里的孩子看了看,刚才只是被李文学掐的上不来气儿,所以小脸憋的通红现在早已好了很多,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折腾了好半天,人人都精疲力尽,既然没发生什么不好的后果,也总算是万幸。刘老二让老郑带人收拾一下那已经被弄的乱七八糟的村部,自己跟着找村长往家走,护送他回去。

    走出村部的院子往东一拐,不远处就是赵村长的家,走了几步赵村长见四外没人,就往刘老二的身边凑了凑,压低声音又问到,

    “老二啊,这儿没人,你跟大舅说实话,你们家小七到底是不是十月初七出生的?”

    刚才找村长就曾想问起这句话,刘老二在心里并未设防也正打算如实的回答,但却被李文学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搅乱。不过现在发生了这些,李文学差点被找村长打死,孩子也差点被掐死,事情刚刚平息下来,找村长又追问这句话,倒让刘老二的心里无端的产生了戒备。

    他心里暗自想着,为什么找村长翻来覆去的问这句话?他为什么会小七的真实生日特别的感兴趣?若是就这样告诉他实情,会发生怎样的后果?

    刘老二半晌没吭声,心里在翻来覆去的琢磨,偶尔抬起头看看身边的赵村长,虽然他还是自己熟悉的样子,但是突然觉得特别的陌生。

    这种感觉的出现,让刘老二自己吓了一跳,他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对这个唯一的亲人长辈产生戒备。更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还是错。

    “啊,是十月初七,就差不大一会就赶上十月初八了,那晚孩子哭,大舅您不也听见了么……”

    有老二不善于撒谎,所以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心里咚咚的跳个不停。但找村长却并没有发现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把赵村长送回家里之后刘,老二便顺着村子里的路,往家走去了。刚要推门进院,就见从西面跑过来两个保安队员,他们看见了刘老二连忙禀告,

    “队长啊,我们找到李文学了,他没啥事,脑袋上的伤也没啥事。”

    听说李文学没啥危险,刘老二总算放心了,于是他又看着两个人问道,

    “那现在李文学在哪啊?”

    “就在西面,西面的地瓜地里,我们看到他的时候,他嘴里还唱唱咧咧的,肯定没啥大事……那小子是个疯子,越是疯子傻子,命越硬,脑袋瓜子也越硬……”

    刘老二回到家里之后,感觉浑身上下特别的疲惫,直接躺在炕上闭目养神,淑芳见他的脸色苍白,知道可能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事情,但也没有多问,而是扎起围裙,叮叮当当的在厨房里给刘老二煮了一碗热汤的面条,还卧了两个鸡蛋。

    可等淑芳把煮好的面条端到屋子里的时候,发现刘老二已经睡着了,而且睡的特别的熟,还微微的打着鼾,也只好把面条放在一边,拉过被子给刘老二盖上,关好了屋门,到外面去干家务活了。

    刘老二迷迷糊糊的做了一个梦,梦到就在院门口,有人大声的呼喊他的名字,等他来到院子里,往门口张望的时候才发现,站在门口喊她的不是别人正是刚才被赵村长打的头破血流的李文学。

    虽然刚才几个保安队员已经告诉了老二说李文学并无大恙,但刘老二还是十分的担心,正好李文学来了,刘老二快步的来到门口,打算好好的看看他。

    到了院门口才发现,李文学一脸怒气,两条眉毛纠缠在一起,手里却拿着一个笤帚疙瘩,见刘老二出来了,举起笤帚疙瘩,冲着他大声的斥责,

    “你这个不长心的东西,早晚刘家的香火会断送在你的手里……”

    这句话让刘老二特别的惊讶,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赵六姑,这完全是个母亲在训斥儿子时候的言辞,果然就在转瞬之间,他眼前白光一闪,李文学突然都不见了,站在自己面前的,果然就是那已经去世很久的母亲赵六姑。

    赵六姑如同李文学一样,一脸的怒气,手里也举着那个笤帚疙瘩,朝着刘老二就打了过去。

    见母亲如此的生气刘老二的双膝一软,扑通的一声跪在了地上,他低下头,也不去躲闪,啪的一声,笤帚疙瘩打在了他的背上。但赵六姑打的力量并不大,所以刘老二也并没有感觉到疼痛,也或许是在梦里,所以一切都是虚幻的。

    ……

    刘老二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晚,肚子里叽里咕噜的叫了一阵,想必是饿坏了。淑芳连忙把煮的那碗面条放在锅里又热了一下,刘老二狼吞虎咽的吃了个精光。

    淑芳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问道,

    “老二啊,村部里到底发生啥事儿了?我看你的脸色不对啊……”

    刘老二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一五一十的把村部里白天发生的事情跟淑芳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