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眼
字体: 16 + -

第209章 省城无音讯,淑芳家荒凉

    刘家镇的北山坡特别的荒凉,因为这里是一片坟茔地,刘家镇去世的人们大多要埋葬在这里。除了每年那些固定的祭日,平时很少有人来,所以这里特别的荒凉。尤其是到了冬天,无论是山坡上的灌木,还是坟茔地里的荒草,都变成了一片枯黄。随着阵阵的东风,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更增添了一份萧瑟的气氛。

    来到赵六姑坟墓前面的时候,刘老二和淑芳的心情都特别的沉重,想想赵六姑去世的时候还只是初秋,满山遍野还都是一片浓绿的颜色。时间过的真快,一晃的功夫,坟墓的旁边已经满是枯草。

    刘老二和淑芳蹲在地上,一下下的用手拔掉长在坟头上的枯草,把周围的一片清理干净,这才摆上那些香烛纸马,用洋火点燃,火焰燃烧了起来,散发出滚烫的热量,烤的一旁的刘老二和树芳,满脸通红。

    过了好一阵子,火焰渐渐的熄灭,地上只剩下一些纸灰,还有一些火炭尚未熄灭,偶尔会闪出红色的光亮。

    两个人跪在地上,冲着赵六姑的坟墓,磕了三个响头。刘老二本想叨念一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只要一开口,眼泪就会止不住的往下流。

    纸钱烧完了,两个人又站起身,站在坟墓前看了一会儿,这才慢慢的转过身,打算往家走。

    可两个人刚迈出一步,只听着身后传来一阵呼呼的风声,声音特别的近,也特别的低沉,像是就在身后。

    两个人一愣,连忙转过身,不知道何时已经刮起了一阵旋风,将身后那堆纸灰原地卷起,盘旋着向天空飞去,好似一条站立着的扭曲的蟒蛇,发出呼噜的吼叫。

    说来也奇怪,那旋风不但来得突然,并且哪都不去,是在找六姑的坟头前面呼呼啦啦的盘旋了一阵子,就渐渐的消失了。旋风过后,地上的纸灰被完全的卷走,光溜溜的,没剩下一丁点的痕迹。

    刘老二见了,慌忙的再次跪下,又叮叮当当的磕了三个响头,嘴里不住的叨念,

    “娘啊,是您老显灵了吧,是您老显灵了吧……”

    ……

    其实自从上次刘家镇的村民们中了蘑菇毒被小七大显神通治好之后,村子里那些有良心的善良人,就都在心里暗暗的叨念,一定是找六姑显灵了。

    赵六姑是个高人,活着的时候就特别的善良,十里八村的谁家有个为难的事情她都无偿的帮着解决,那么他老人家死了之后,一定会升入天堂,变成神仙,来守护着一方的安宁。

    不知道坟头上刚才那阵旋风到底仅仅是一阵旋风而已还是真的赵六姑显灵,不过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刘家镇也的确十分的安静,再也没有发生任何怪异的事情。

    赵村长抱养的那个孩子也十分的活泼健康,老两口虽然都已经年近六旬,并且这一辈子没生过孩子,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但也都把这个孩子伺候的干干净净。老两口特别的喜欢,把他当作手心里的宝。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刘老二还一直担心,因为这孩子生来就十分的怪异,担心未来会给赵村长一家带来什么麻烦。不过眼下看来,这的确是多虑了,这个孩子除了生长的特别快之外,几乎与其他的孩子没有任何的差异。不过这也算不了什么,老两口老来得子,况且这孩子刚一到来就救了赵村长一命,他们俩肯定孩子照顾得十分细心,喂吃食也很充足,所以长得快也是理所当然。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可让刘老二感到纳闷儿的是,说好的小七只是跟着去玩几天就回来,可到现在却没有任何的音信。本打算去省城找找看,但却并不知道丁桂兰表姑家的住址,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诺大的省城,寻个连姓名都不知道的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想想也没有必要担心,丁桂兰是小七的干娘,他从小到大就特别的疼爱小七,甚至胜过疼爱她的闺女小囡。小七在丁桂兰的身边,肯定不用担心。看样子,丁桂兰是打算让小七在省城跟着过年了。

    年说过就过,大家伙叮叮当当的放了几天的鞭炮,东家西家的串门拜年。正月初二,按照刘家镇的规矩,是新姑爷到岳母家拜年的日子,淑芳和刘老二是去年秋天才成亲的,成亲的第二年去娘家拜年叫做“串新门”。

    其实在头一天的下午,刘老二就在李文莉的杂货店里买了不少的礼品,正月初二大清早,刘老二就借了一辆马车,自己亲自做车把式,拉上这些礼品,让淑芳坐在车里,摇动着马鞭,赶着马车顺着北坡上的山路,出了刘家镇,直奔三十里外的淑芳的娘家。

    马是一匹好马,刘老二也是赶车的好把式,所以天还没到中午的时候,他们就到了淑芳娘家的村镇。

    这村子和刘家镇一样,到处都洋溢着一股新年的欢愉气氛,家家户户都贴着大红的春联儿,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硝烟的香味,街面上有一些孩童穿着崭新的衣服,嬉笑奔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里的喜庆。

    顺着村子里的路,往里面走了不远,前面有一户人家,就是淑芳的娘家了,可到了她娘家的院门口,两人却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左右两家邻居,也都像家家户户一样贴着大红的对联儿,院门敞开着,可淑芳的娘家,门前不但没有贴对联儿,院门也紧闭着。

    隔着院门向里面张望,满眼都是破败的景象,院子里死气沉沉,甚至长满了杂草,屋门也紧闭着,屋子里黑洞洞的一片,仿佛是很久没人住过的样子。

    刘老二搀扶着淑芳从马车上下来,把那匹马拴在了院门口的一棵杨树上,慢慢的打开了院门,淑芳站在院门口,冲着里面喊道,

    “娘,你在家么娘……”

    喊了两声,仍旧没有人回答,于是刘老二和淑芳,一边四外张望着,一边进了院子。

    来到屋门前的时候,果然如刚才所看到的一样,门上没有对联儿,窗子上也没有窗花,完全没有过年的样子。不但如此,窗子上还落满了尘土,像是被荒弃了很久。

    两个人纳闷的推开屋门,刚要迈步往里走,迎面飘来一股霉烂的味道,那味道十分的难闻,两人伸手捂住了口鼻。

    进了屋子之后,再次被惊呆了。屋子里到处都是灰尘,破烂的衣服扔的到处都是,桌椅板凳也弄翻,随意的扔在地上。

    “这是咋回事儿啊?家咋成这样了,俺娘去哪儿了”

    看到此情此景,淑芳特别的着急,可刘老二当然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一脸的茫然。

    正在这个时候,就听见院门口有人的脚步声。两人抬起头,透过窗子向外面看去,果然,院门口来了几个人,有一个年长的人正迈步往院子里走。

    这个人淑芳认识,正是隔壁的大伯,于是她连忙从屋子里走了出去,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到大伯的面前,满脸焦急的问道,

    “大伯啊,我娘哪儿去了?我家咋成这样子了?”

    隔壁的大伯抬头看了看淑芳,仔细的打量了一眼,竟然啊的叫了一声,露出满脸的惊恐,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两步,一不小心,拌在了一块石头之上,扑通的一声坐在了地上。

    “大伯,你这是咋的啦?”

    淑芳往前走了两步,打算去搀扶他,可那个大伯吓的连滚带爬的往后就跑,门口围着几个人,也纷纷吓的往后退去。

    那个大伯一边向后爬,一边颤抖着招呼道,

    “哎呀妈呀,白日见鬼了,白日见鬼了……”

    刘老二也赶紧跑了过去,一把拉住那个大伯的胳膊,用力的把她搀扶了起来,可那个大伯仍旧吓得浑身颤抖,打算用力的挣脱刘老二的手,但却没有成功。

    “您老别怕,别怕,我们是来串新门的,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咋回事儿啊?”

    那个大伯低头看了看刘老二的脚下,又看了看淑芳,仍旧一脸惊恐的问道,

    “你们的脚下有影子,难道不是鬼不是鬼?”

    她这奇怪的表现,让刘老二和淑芳都感到十分的纳闷,刘老二连忙安慰他道,

    “我们是好好的人,怎么是鬼呢?不是鬼,不是鬼……”

    那个大伯又面带疑惑的,仔细的看了看刘老二,这才慢慢的放下心来,可是他抬头看了看淑芳,又不禁的往后退了两步,躲到了刘老二的身后,

    “可淑芳,淑芳不是死了挺长时间了吗?这大白天的咋又回来了?”

    看着这个大伯奇异的表现,又看着院门口那些人惊恐的眼神,刘老二知道其中必有隐情,于是便安慰着眼前的这个大伯,拉着他坐在一旁的墙头上,仔细的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过了好一阵子,那个大伯才渐渐的放下心来,看了看刘老二,又看了看淑芳,一五一十的把前阵子发生的事儿跟他们讲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