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眼
字体: 16 + -

第129章 更名改命理,迎亲遇鬼魅

    赵六姑知道自己的阳寿已尽,大限之期将至,恐怕只有三五天的寿命了,所以先安排了刘老二提前成亲,又当众给小七改了旺火的名字,办完这两件事,他心里舒坦了很多。

    淑芳看起来贤惠,老二成亲之后自不必赵六姑再担心,小七的年龄还小,未来他的身上会发生什么,自然无法预料。赵六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再压抑他命里的火邪和阴气,更不在乎未来他会变成怎样的一个人,是正也好,是邪也罢,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命数旺盛。

    说来也奇怪,小七改完名字之后,回到了家里,总觉着比之前那些年欢愉了很多,一直穿着那身大红的衣服,在院子里来回的跑跳,也不觉得累。

    赵六姑的家里都是前来帮忙的人们,大家伙一边忙活着,一边嘻嘻哈哈的聊着天。这么多年以来,人们也第一次看到小七如此活泼,爱说爱笑,也爱跟人聊天。大家伙都说这是赵六姑一家子的福气,没想到在小七七岁这年,马上就会有一个疼爱她的后娘,看来老天爷开眼,不会亏待一个善良可爱的孩子。

    人们说起这些的时候,赵六姑只是笑笑,她心里的事只有她自己知道,并且也会把这个秘密带入她自己的坟墓之中,永远不会跟任何人说起。

    小七仿佛不知道疲惫一般的玩了一整天,晚饭的时候,又整整的吃了两大碗。弄得浑身上下早已被汗湿透,赵六姑新给她穿上的这身大红的衣服也被汗水贴在了身上。

    赵六姑让他把衣服脱下来,用清水投了几遍,拧干之后晾在院子里,晚上的温度高,半夜里衣服就能晾干,明天是他爹刘老二的大喜的日子,小七仍旧可以穿上这身大红的衣服,也添添喜气儿。

    脱了衣服的小七钻进了被窝里,赵六姑用湿毛巾给她擦了擦身上的汗,这才发现,他的脸上爆了一层薄薄的皮。用湿毛巾轻轻的一搓便可以搓掉。

    搓掉这层薄皮之后,露出新的皮肤十分的粉嫩,看起来新鲜多了。额头上的那道伤疤也几乎看不见了。这让赵六姑感到十分的纳闷,掀起被子的时候才发现,他的身上也在爆皮,用手轻轻的撕扯,就能轻易的撕下来,最大的几乎有小七的巴掌大小,看上去就像蛇在蜕皮一般。

    赵六姑索性打来一盆温水,让小七坐在里面给他洗了个澡,身上的皮肤一沾水,那层薄皮不用搓就掉了,融化在洗澡水里。

    赵六姑又给他打了一些肥皂,仔仔细细的洗了一遍,擦干了身子的小七浑身光洁,肤色看起来比原来更鲜亮,人也更精神了。

    今天一整天,小七都十分的兴奋,躺在被窝里的时候,也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一会儿拉着她的奶奶,赵六姑问东问西,一会儿又呼喊他的爸爸刘老二。

    这一夜过得十分的安稳,这也是最近来过得最安稳的一夜,一整夜里没有发生任何诡异的事情,无论是赵六姑、刘老二和小七,也都没有做惊恐的梦。

    天不亮的时候,赵六姑和刘老二就醒来了,刘老二梳洗打扮了一番,换上了一身新鲜的衣服,这时候院门口有人声传来,是老郑他们赶着起驾大马车接刘老二了。

    刘老二推开院门,赵六姑也迎了出来,只见那几辆马车上装潢一新,挂着大红的绸缎,拉车的几匹高头大马也毛光锃亮,码头上也都拴着大红花。跟在最后面的一辆马车上,坐着几个人,有的手里拿着唢呐,有的怀里抱着牛皮鼓,这是迎亲的鼓号队,刘家镇里会这个的就这几个人,谁家有个婚丧嫁娶都会找他们。

    一切都准备停当,刘老二便坐上了马车,赶车的把式调转马头,后队变前队,那个拉着鼓号手的马车走在前面,呜哩哇啦的吹奏了起来。就这样,他们一前一后的热闹闹的离开了刘家镇,直接赶奔三十里外淑芳的家,去迎娶新娘。

    这一阵折腾,把小七从梦中惊醒,他也连忙一骨碌身爬起来,趴在窗子向外张望,时候最后一辆马车正从自己家的院门口向东走。小七伸手指了指院门口打算说什么,但左右张望了一下,屋子里并没有人,而自己也没有穿衣服,索性又钻回了被窝。

    送走了刘老二他们迎亲的车队,赵六姑顺手在院子里的晒衣竿上摘下小七的红衣服,回到屋子里见他醒了,就给他穿上。这时候院门口又来了一群人,有做菜的大师傅,又一些来帮忙的妇女。

    他们平日里都与赵六姑一家关系极好,家里办喜事,他们不用喊叫,就自然会来帮忙。人们也不必见外,进了院子之后,便各司其职,叮叮当当的忙活了起来。

    院子里早已垒好了炉灶,大师傅架上大号的铁锅,引着了炉灶下面的柴火,人们就这样热火朝天的忙活了起来,边干活边说笑着,整个院子里洋溢着一派喜气。

    再说刘老二他们赶着马车顺着刘家镇的大路,一直向西北的方向,翻过了那道山梁中间的林荫小路,便到了外面的官道。虽然淑芳的家,刘老二只去过一两次,但仍旧清楚的记得去路。在他的指引下,人们一路向北,吹吹打打得十分热闹。

    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山沟,山沟并不深,这条大路一直通往沟底,在前面便是一个上坡。

    土沟里长满了高大的柳树,柳树长得茂密,遮天蔽日,太阳刚刚从山头上露出,在一丝晨光中刮起微风,柳条边随风飘摆,发出沙沙的声响。

    前面的那辆马车正走着,突然拉车的那匹马呼呼的叫了一声,仿佛看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惊慌的两只前蹄一下子腾了起来。这突如其来的一下子那个赶车的把式完全没有反应过来,赶紧伸手试图拉住缰绳。而此时车上那几个吹着唢呐,打着鼓的人,却一下子坐不稳,从车后面翻滚了下去。

    不过幸好路上十分的光滑,没有时候,所以他们并没有摔伤。

    这是迎亲的大喜日子,按照刘家镇的风俗,一路上不能停车,那个赶车的把式见差点翻了车,脸上就挂不住了,把那惊慌的马的缰绳拉住之后,抡起手里的皮鞭草马的屁股抽打了下去。

    那匹马感受到了疼痛,来回的扭动着腰肢躲闪。他已经被杀死,两个后轮抱死不转。可这匹马特别的有力气,拖着这辆车在地上来回的转圈。

    刘老二赶紧从后面的车上跳下来,伸手拦住那个车把式,

    “行了行了,跟个牲口叫什么劲?别打了,别打了,咱们继续赶路吧……”

    可他的话音刚落,那起码得两天又腾空而起,灰儿灰儿的叫唤着。人们这才发现,就在那辆马车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棵粗壮的柳树,柳树的下面蹲着一个毛茸茸的东西。

    那东西瞪着两只眼,闪着莹莹的绿光,身上的皮毛是灰白色的,看上去像是一条大狗。刘老二一眼就看得出来,这并不是狗,而是一头野狼!

    这可把人们吓坏了,老二这是去娶亲,所以身上并没有带着火枪,这大白天的,竟有野狼拦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才好。

    可就在这个时候,那个野狼却站了起来,顺着那条大路向北,三串两跳的逃跑了。不一会便跑得无影无踪,人们这才缓了一口气,这是响晴白日,想必也狼也怕人。

    正事儿要紧,耽搁不得,于是人们继续赶路。又往前走了一阵子,按照路程算再有个三五里地,就该到树芳的家了。几个赶车的把式挥动马鞭,迎亲的车队加快了速度。

    前面不远的地方是一片树林,这片树林刘老二记得,只要穿过去就是一片村落,也就到了淑芳的家了。可车队刚钻进树林,就看见前面不远处的路边,有一座荒坟。

    荒坟的旁边有两个女人,看上去像是一对母女,正蹲在地上烧着纸钱儿。

    两人一声不吭,就这样静静地烧纸。领头那个车把式皱了皱眉头,今天是刘老二成亲的大喜日子,迎亲的车队最忌讳看到这种上坟烧纸。便转过脸,埋怨刘老二到,

    “老二啊,你咋选了这条道儿?你看看前面,咋还有上坟烧纸的呢……”

    刘老二早就看见了。他也觉得纳闷,这条路走过不止一回,从不记得路边上有荒坟啊。可看那坟包的样子,绝不是三两天之内新垒砌的。分包上还长着几株杂草,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没准是记错了!”

    刘老二心想。虽然迎亲的队伍看见上坟烧纸的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但事已至此也不必太过在意,刘老二便催促着领头的那个赶车的把式,让他加快一些,好赶紧离开这儿。

    几个赶车的车把式挥动马鞭,再次快速的向前走,就这样走了好一阵子,却始终没有看到树林的尽头。刘老二有点纳闷,总感觉这条路和之前走过的有哪儿不一样,既熟悉却又陌生。

    他登上了一块高石头四外的张望,虽然没有看到道路的尽头,却发现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又有一座荒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