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逍遥游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江湖四悲(2)

    thu oct 13 09:44:53 cst 2016

    这日,“江湖四悲”前往少林寺,欲找坐苦禅师报仇。这坐苦禅师俗名叫吕尚贤,与“江湖四悲中”的陈之刚乃是同窗好友。

    二人苦读圣贤之书,只为有朝一日能榜上有名,报效国家。一日,陈之刚邀吕尚贤在家饮酒小会,因二人莫逆,所以陈之刚便叫爱妻赵氏雅兰在席小坐,夫妻二人琴瑟甚笃。

    雅兰之父,乃是邻镇的一位私塾先生。吕尚贤见雅兰生的玉容姣好,双眸含水,借着酒劲便大肆夸奖起来。雅兰听后含羞借故离席,陈之刚知他醉酒,亦未深怪。

    晚间,雅兰对陈之刚说道:“俗话说‘交人贵乎交心’,若是心术不正之人,还是少来往的好。”陈之刚知她是对日间之事介怀,遂付之一笑,不以为然。

    自此以后,吕尚贤时常在陈家走动,而雅兰每次则有意避开,这样时间一长,陈家上下对他都甚为熟悉,而他也视如自家。

    一日,吕尚贤与朋友饮酒至深夜方归。他醉行路过陈家,便不由自主的起手敲门。家人开门见是他,醉醉醺醺的,便把他扶进厅来,端上一杯醒酒茶与他解酒。可巧陈之刚有事外出至夜未归。吕尚贤喝了醒酒茶在客厅躺有半盏茶的功夫,醒来脑中还是懵懵懂懂,昏昏沉沉,不甚清醒,遂起身歪歪斜斜的就向房间走去。他七拐八转来到一间房里,推开门,摸索到床前,脱衣就睡。

    次日清晨醒来,见身边竟躺着雅兰,顿时惊恐万分,心疚不已。雅兰怒斥他读圣贤之书,做这禽兽之事。吕尚贤见此情景,哪里敢多待半刻,趁着下人未起忙包头从后门仓惶离去。

    雅兰在房中羞愧难当,悲痛不已,自觉已是不洁之躯,甚对相公不起,一怒之下,竟自缢而亡。这真可谓“醉酒错卧夜,卿命片刻休”。

    当陈之刚回到家中,见到早已气息断绝的爱妻,悲恸大哭,心中暗暗发誓定要把吕尚贤这无耻之徒抽筋扒皮,以告慰雅兰亡灵。吕尚贤因醉酒做出此等不齿之事,过后又得知雅兰因此含恨而死,更是心痛欲绝,遂削发遁入空门,法号坐苦,终日的咏经忏悔。

    先前,陈之刚与雅兰豢养一条稀世之蛇,自从雅兰死后,这条蛇便终日不离他的左右。只因这一糊涂公案,而改变了陈之刚的一生。他拜在始悲老祖门下学道有成,机缘巧合又与仇隐娘靳强结为兄妹,最后又收养了阮汝。这四人集天下大悲于一起,遂创出了“天感地动大悲曲”来。

    当陈之刚得知吕尚贤在少林寺出家做了和尚,便立即到少林寺找他报仇。陈之刚看见吕尚贤,怒恨充韧于胸,挥手便拨动那七玄之音,靳强便吹起那幽怨萧声。

    吕尚贤辄双手合十,表情自若。瞬间,一阵悱恻哀怨之音慢慢弥散而来。吕尚贤顿觉思绪奔涌,件件伤心往事皆浮现脑海,尤其是那雅兰之事。这时,雅兰忽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哭哭啼啼,悲痛不已,眼露怒责之光。又见雅兰拿起一条白绫抛上空中,缓缓的把头伸进凌内在空中飘飘悠悠。

    此时吕尚贤只觉体内血气翻腾,神经紧绷,似要即可爆裂一般。大恐,想到“万物虚幻,无生无象,静之徐清。”遂忙收定心神,心若空谷,致虚守静。顿时心舒血平,不似先前那般难受。陈、靳二人见状又运用真气,其声更是悲绝,一音一符,由耳入心,由心入脑,由脑而思,因思而心又复归紊乱。

    世间修佛参道之人,能有几人能真正达到“诸法无我”之境,况且这吕尚贤更是罪愆在前,而皈依在后,怎生把它泯灭殆尽。此时,吕尚贤只觉悲象环生,泪流不止,血液奔涌翻腾比先前更甚,全身炽热犹如在烈火之中。他自知难逃此厄,遂闭目口念一佛偈:“大错已铸,忏悔何及?祸根孰种,恶果孰食。”说毕而亡。而陈之刚与靳强亦是脸色苍白,出气断续。

    无巧不书。江湖人士经几番查勘,得知“江湖四悲”居住在四悲山,便邀集同道,齐攻四悲山,欲要一举歼灭。

    他们来到四悲山下的石林,就隐约感到一股很强烈的愁惨之气迎面袭来,便知其中内有玄机。他们皆明白“江湖四悲”的可怕与残忍,但是又皆是以除魔卫道而自居,若是临阵退缩岂不有辱身份而被他派耻笑。但有趣的是他们没一人主动说要撤退或进攻。

    他们站在那里面面相觑,都不愿做第一人试之。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我们一起冲进去。”这一声犹如晴天霹雳,众人皆是一怔,接着就是一阵的响应之声。他们强打精神,一步步向石林挪去。刚一进林中,辄见风云变色,浓雾黑云盖顶而至。

    原来这片石林乃是“江湖四悲”为防敌人来袭,在山的四周布设的“天地同悲阵”。此阵设有八个方位,分别是悲、苦、哀、绝、穷、勤、盈、竭。此八门无一生门,皆是死门,他们设此阵时,就拟算让入阵者绝无还生之机。此阵有“天感地动大悲曲”所引动。故而,所操此曲者,真气愈强,此阵威力就愈大。

    众人进入阵中,见此骤变,皆大惊失色,紧接就又从山上传来一阵琴箫之声,如泣如诉,让听者思绪难平。众人知其不妙,就亟欲按原路返回。可是却听的轰隆隆石头的移动之声,他们在浓烟黑雾之中惊慌来回串走。可说也奇怪,并不曾碰的一块巨石,就像突然消失一般,了无踪迹。

    这时,那琴箫之声更加凄凉哀绝,闻着无不心痛如揪,眼红欲泪,脑中皆想起平生极悲极苦之事,既而又觉那所想的悲苦之人竟清晰活显在眼前,一个个眉锁哀婉。众人惊悚不已,知是幻象,忙运气凝神,而那些道行浅薄之人则是悲声大发,痛苦不已。

    就在这时,突然出现许多身着黑衣之人,他们皆面目难辨,唯见一双充满哀伤的眼睛。这黑衣人称之为“泪衣苦相”,皆是应泪而生,并非真实之人,但却能真实杀人,并且是谁的眼泪招惹而来,他们就专攻谁人,绝不会转杀他人,不过,只要眼睛放晴,这些“泪衣苦相”便会寂然消失。

    这阵中之人哪里晓得这些。不移时,那些悲痛流泪之人就弄得精疲力歇,再无多余力气招架,只有任人宰割的份。道行高深之人看到这些惨状,无不觳觫心惊,恐这“泪衣苦相”转头攻杀他们,便挥起手中宝剑招架,但是这些“泪衣苦相”竟顿然消失。他们见状大惑不解,但是此时也无暇去想,是一心抵抗琴音,俟机脱阵逃生。就在这时,山中琴箫之音骤变,与先前那悲凉之调截然不同,只觉此调轻松欢悦,乐而忘忧,他们顿时精神抖擞起来,一洗适才神悲情哀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