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戟狂戈
字体: 16 + -

第4章 深山驻敌

    “圣上,泊城告急!城主王廊带残兵退守大通山!”

    “这……韩闯修士呢?”

    “前方传回,韩闯修士与驮目军师大战几百回合,皆生死未卜,目前韩修士处于昏迷状态,王廊已派人快马加鞭护送韩修士回国都,此刻应该在路上,几日内便能送回。”

    “速领朕的手谕,通知武归宗大长老韩三木长老!”

    “还有,援军可到泊城?”

    “援军来报,为首霍胡归将军已快到达泊城,现驻军在汉中城之外!”

    “驮目军呢?”

    “驮目军追敌未果,恰逢阴雨连绵,大通山群山环叠,地势复杂,路不能行,只能原路返回,现分作两军,一军驻扎泊城之中,一军驻扎于大通山最近的庄镇之中,还有个消息是驮目援军十万正在前往大通山!”

    “报!圣上!不好了!”

    “说!”

    “驮目国勾结朱立国,打算从东面攻打湖山郡县,现已攻下附近各大村镇,直逼湖山郡县!”

    “什么!朱立国区区三十万余人口的小小海国,怕不是吃了豹子胆了?不怕灭国吗?”

    “驮目军二十万,朱立国派兵十万!”

    “南逢战事,东起狼烟,恐怕这次驮目对国都势在必得!这次若是保住家国,朕势必要灭掉朱立国!传朕命令,派杨继大将军即日启程,领三十万大军去守住东面,将敌方杀退!传西面边关调二十万精兵支援南面,火速解决南面!”

    “可是西面有陀驲国虎视眈眈,若轻易调兵,若是陀驲国趁机进军,西面怕是会迅速沦陷,怕是有所不妥!”

    “客卿可有计略?”

    “臣以为远兵救不了近乱,将领至东至西皆需数日,即日哪怕赶到,城已不保,敌军援军亦已赶到,且城中粮草皆已被夺,地势人和天时皆不占尽,还是需要君上面请武归宗来平定战乱,且历代君上皆以武归宗为尊,若是此国不保,武归宗每年的供奉和灵石必将无人送上,利益相关,君上依然需要面请武归宗长老以挡危劫。”

    “是,圣上,驮目军师便是异人阁修士,此次若不是此人,韩闯修士也不会身受重伤,未知生死,不然已韩闯修士的修为,泊城战役必然能迅而平定。”

    “朕已通知三木长老,看来此次也要朕亲自前往武归宗一趟!”

    与此同时,大通山此处已天朗气清,王廊和军师佑华及各军士官兵藏身于大通山深处,此次大战,死伤无数,此次驮目来势汹汹,时日紧迫,城中粮草无法及时悉数运出,凭借众人对山中地形的熟悉加上天公帮助才得以躲过追杀,但是若要将驮目军队全部赶出泊城,却是束手无策,且这么多人的粮草已剩不多,生存问题也将显现出来,援军的消息虽然到了,但也得到了驮目援军的消息,此刻的局势极为不利,虽然山中已布满了陷阱,但是驮目军并没有直接进军且变数太大。

    泊城之中,拓跋胡吉,拓跋甾束两兄弟及各将士坐在城主府堂前。

    拓跋胡吉:“驮目王此次对于汤靖国势在必得,异人阁为了得到整片大陆的资源,此次也全数而出,分军待攻东南西北,可以将各国势力联络,拿下汤靖国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就是瓮中捉鳖,逃无去处,这诺大的汤靖国就是我们驮目的疆土!此次南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上军师虽然身受重伤,但在异人阁之中群人荟萃,所以上将军势必满血归来,此外,异人阁还派遣了两位内长老前来,上军师这位外长老的实力大家都见识过了,内长老的实力势必更为雄厚,南方我们必得,到时候谁建功最多,便成诸侯,封疆著土,驮目王不会亏待各位,但是谁要是敢临阵脱逃,后果不用我说你们都心知肚明吧!”

    拓跋甾束:“我兄长说得对,今日我们攻下泊城,可谓大功一件,等打下汤靖,你们必定封官进爵,所以为了这份荣耀,伤员能打仗的继续打仗,不能打仗的留在这泊城之中等待援兵,康健的士兵吃饱喝足,明日启程攻打下座城池!”

    “好!”

    翌日,拓跋胡吉拓跋甾束两兄弟带领驮目军直逼百牧城,百牧城城主奋勇抗敌,但城中将士不足一万人,驮目军突然掉头而来毫无戒备,片刻之间城门失守,城中留余百姓皆被屠戮,瞬间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城主和众将士无一幸免,百牧城中烧杀抢掠,火烧百牧,当日,驮目回泊城,驮目援军即到。

    大通山一众立即收到探子情报,皆为哀悼,本以为驮目会攻占汉中城,没想到掉头去向后方。汉中将士依旧震惊,只是一日便攻占百牧,且驮目援军已到,局势更为不稳。

    “军师,不如我们即刻启程前往汉中,与汉中将士共同抗敌!”

    “城主不可!我们只有千人,若是路中遭遇敌军,便是羊入虎口,我自认为汉中乃是和泊城一样的城池,虽说百牧失守,但百牧规模远不及泊城与汉中,此处若要彻底攻占,汉中必抓,百牧只是驮目振奋军心的一棋,也是待援军而来的一棋,真正的目标依旧是汉中,想必驮目也已知道汉中援军已到,与泊城之战虽说我们战败,但相比军力之损,可说驮目战败,不到援军前来之时,驮目势必不敢直攻汉中!现探子已得消息,驮目势必会在这几日内攻占汉中,而要前往汉中,要么渡过泊汉江,要么途径大通山脉,此时正是泊汉江汛期,且驮目国人乃高拔地区,虽说食肉饮奶而生,身强体壮,力大靖人,但不识水性者居多,故我断定几日内,大通山必战!此前所做的努力,我们怕是不会白费,现通知汉中派人前往大通山,汉中之人三万,援军十万,与驮目势均力敌,地利占尽,三万之人足矣!余十万守城,输四日粮草!战后即退汉中!此时汉中军队众志成城,战疲乏驮目,必胜!”

    “军师此言有理,我迅速通知霍胡归将军!”

    然而佑华却只猜对了一部分,在与援军会合之后,拓跋二兄弟迅即举兵前往大通山,只是驮目军并未迅速直入,而是在山口之中安营扎寨,按兵不动,这让泊城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异人阁内传来密函,二位内长老会于两日内赶到此处,让我们按兵不动,驻扎于山口,若是贸然直入,此战必败!并让我们编制小队寥寥数人悄悄没入大通山脉之中打探!”

    “此时的兵权不在我们手中,异人长老言之有理,之前追敌之时就察觉此处甚为神秘,怕是敌军早有准备,此时掠夺粮草无数,足以支撑许久,可以先耗一耗!哈哈哈!”

    “奇怪,驮目莽夫之辈,屠城毫不手软,却在大通山前迟疑驻扎!”

    “军师,我觉得我们应该让汉中援军全部前来,此战虽说地形可战,但我觉得驮目军没那么简单,这大通山未必不是战场!”

    “是”佑华应声,战情越发让众人摸不清头脑。

    此时刘鹜悄悄趁人不注意,溜出军营,秘密前往自己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