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石源记
字体: 16 + -

第一百章 进宫

说话间,太子仪仗队伍通过了一座城门。石一凡看向了大车的窗外,肖弘博就给他解释一下:“这是到了城里了,刚才我们经过的是广宁门,从外地进京的大多是从这进城的。”

    肖弘博看石一凡点头,于是接着刚才的话题,对着肖弘睿说道:“太子哥哥可不要小看了,这些药是凡儿的得意之作,确实是好药,现在京城里还没有,要等麒麟商行明年在京城开了分店,才会有少量的供应。”

    “哦?还真是小看了,想不到我皇家出了一位小神医。凡儿,一会见到你皇爷爷和皇奶奶,可得要注意两位老人家的身体。”肖弘睿感慨一番,又跟石一凡交待一下,毕竟皇上的年纪不轻了,这两年的身体不大好,可不要出什么意外才好。

    石一凡点点头,答应下来。

    进城之后,队伍的行进速度明显的慢了下来,四周嘈杂的声音不绝于耳,石一凡挑开大车的窗帘,看向窗外。只见大车外面人声鼎沸,街道两侧站满了蜜蜜麻麻的百姓,都在用好奇的眼光注视着这只壮观的队伍。

    “这条街道叫做漳仪门大街,因着这是进京后的主要街道,就成为京城里最为繁华的大街之一。”肖弘睿道。

    “这条大街走上头左拐,就到了大顺门,然后就是内城。”

    堂堂的太子在车上给石一凡当起了导游,走一路就介绍了一路,让石一凡对于京城的风貌有了大致的了解。

    队伍慢慢的走了一个多时辰,方才是抵达了大顺门。

    巍峨壮观的大顺门是皇城的南大门,石一凡坐在太子的车驾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心中感慨不已。虽说这个世界与前一世是平行世界,可是这个大顺的京城与前世的京城何其相似,让石一凡恍若又回到了过去。

    实行临时管制的大顺门,让太子一行顺利的通过,又沿着中轴线向上走了一段时间,就到了禁宫,也就是俗称的大内。

    白色的石桥,金色的琉璃,红色的城墙,再加上城墙上面站立的乒士,留给石一凡的第一眼就是**,这就是一个帝国的象征。

    这里是宫城的南大门,叫做承天门,有五个门洞,正中间的大门是帝王门,只有皇帝和皇后从这里进出时方才开启,平时只开边上的两个侧门进出。中间的两个门是王公大臣、皇子贵戚专用,外臣走西边,皇族走东边。

    此时承天门前两侧,大内禁军身披红色甲袄,一手扶腰刀,一手持长枪,排列成两列纵队,昂首挺胸的站定,目视着前方。

    太子仪仗队伍在承天门前面的金水桥前停下来,太子肖弘睿、信王肖弘博和石一凡从车上下来,迈步走上金水桥。

    三人刚走到金水桥的中间,只见一位身披将军战袍的彪形大汉急走几步后站定,抱拳行礼,高声喊道:“末将,禁军龙武军副将桑铁汉,恭迎太子殿下、信王殿下、麒麟王殿下,皇上有旨,如果太子接到人了,就直接到乾清宫去。”

    肖弘睿等三人一听皇上有旨,连忙躬身听旨。桑铁汉又道:“末将已经备好步辇,请。”说完,侧身在一旁。

    肖弘睿举步往前走去,肖弘博、石一凡落后两步,从承天门的东二门进去,这是专门供太子以下的皇族进出的。

    承天门后面,有三乘步辇正在待命,膀大腰圆的禁军兵士充当了抬辇力士。

    石一凡坐上步辇,感觉新奇,这就是一简易的轿子,没有轿围和顶盖,人坐上去之后,四个人抬着就走,倒是简便。

    一个步辇有八个力士,两班倒,走一会就换人,这样的速度飞快,要不了一会就到了午门。

    过午门之后是太和门,然后就是三大殿:太和殿、华盖殿、谨身殿,这里就是大顺的行政中枢,称之为外朝。

    抬着太子等人的步辇从午门经太和门,从内金水桥的东侧通过,再从三大殿的侧门抵达乾清门。

    到了这里就是内廷了,禁军兵士们转头回去,乾清门前面一个领头的老太监笑眯眯地上前躬身施礼,说道:“奴婢魏仁贤,拜见太子殿下,拜见信王殿下,这位就是麒麟王吧,奴婢拜见麒麟王殿下。”

    太子、信王都是点头示意,肖弘博给介绍了一下:“魏公公是内廷内务府的大总管。”石一凡上前一步扶了一下,道:“有劳魏公公了。”魏仁贤侧着身子退后一步,道:“皇上早就等着您呢,刚还念叨着,就派奴婢出来迎候殿下。”

    石一凡点头,魏仁贤手一伸,道:“请随奴婢来。”说着引领着太子肖弘睿、信王肖弘博和石一凡进了乾清门。

    午时的阳光照耀在乾清宫前宽阔的广场上,给这个冷清的地方增添了些许的温暖。沿着广场中线的御路,登上了丹陛,石一凡心头有点忐忑不安,马上就要见到皇上了,这是石一凡这一世的亲爷爷,可他还是大顺至高无上的皇帝,近亲情怯啊。

    “皇上,太子他们回来了,麒麟王殿下到了。”太监总管魏仁贤的声音响起,打断了石一凡的胡思乱想,紧接着就听到乾清宫里传出急切、苍老的声音:“快、快,让他们进来。”

    肖弘睿示意石一凡跟着,自己先一步走进了乾清宫。石一凡和肖弘博在后面随之跟进,就听肖弘睿禀报道:“父皇,儿臣将五弟和凡儿带过来了。”说着话,三人前面出现一位威严的老人。

    肖弘博上前道:“父皇,儿臣不辱使命。”

    大顺隆昌皇帝肖允昌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石一凡,面前这个英气逼人的青年,酷似大儿子肖弘德,他就是自己的大孙子肖景凡,现在就站在自己的面前。隆昌的眼睛湿润,嘴唇嗫嗫了几下,没有发出声来。

    石一凡定定的看着隆昌,这个身穿明黄色龙袍的老人,就是爷爷肖允昌。于是,上前两步,双膝慢慢的跪在了金砖上,轻声道:“不肖孙肖景凡拜见皇爷爷。”说完以头叩地,叭叭叭的嗑了三下。

    隆昌几步抢上来,双手拉起石一凡,看着这个高自己一头的孙子,眼泪终于是流了下来,鼻端有点发红的皇帝动了感情,声音中带着哽咽道:“好孩子,可苦了你了,来,让爷爷好好看看。”说着拉着石一凡走向了殿内。

    隆昌没有到正殿去,而是在石一凡的搀扶下走到了偏殿的寝宫里,肖弘睿、肖弘博也跟着一起到了里面。

    “来,坐、坐,好孩子,坐到爷爷身边来。”隆昌在寝宫里的锦榻上坐下之后,拉着石一凡坐在了自己身边。

    魏仁贤从旁边的太监手里接过茶杯,双手端着放在了隆昌左手边的榻几上,又接过一杯放在了石一凡的旁边。

    隆昌指着肖弘睿、肖弘博说道:“你们也坐吧。”又问道:“老五这一路上顺利吧?”

    肖弘博站进来回答:“禀父皇,儿臣是十月十日从京城出发,十月十九到的林州,二十日又到娄山关去了,在娄山关停留了两天,考察了秋季互市会,然后在娄山军大将军姜仁奂、副将石春雷的陪伴下,回到林州,在林州待了五天,十月二十八日从林州出发,昨天到的京城,一去一回总共二十六天时间,一路上都很顺利。”

    隆昌点点头,叹息一声,道:“到了大顺的最西边,一个来回二十六天,还算快的,老五辛苦了。凡儿,你从小在西边长大,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给爷爷说说,你小时候的事好吗?”

    乾清宫里面温暖如春,皇帝寝宫里更是充满了暖意。石一凡慢慢的说着自己记事之后的事情,特别是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引得隆昌放松心情,不时哈哈大笑,刚才悲伤的心情一扫而空。

    在不知不觉间,石一凡与隆昌初次见面的不适感消失怠尽,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亲情。面前这个老者头发、胡须花白,脸上、手上长着老人斑,皮肤不再红润,眼神里没有坚毅,更没有冷咧,只有让人如沐春风的舐犊之情。

    石一凡讲了一段时间,隆昌铙有兴趣地听着,不时的发问。当石一凡讲到在山中打猎发生危险时,隆昌也是神情紧张,一直到石一凡成功战胜危机,隆昌才是松了一口气。

    当石一凡讲到学医时,隆昌更是兴趣大增,当场就要求石一凡给他诊脉。石一凡没有犹豫,很是认真的看了一回。

    诊完了脉,隆昌有些祈盼地望着石一凡,等他说出结果。石一凡想了一想,道:“从脉象上看,皇爷爷的身体没有多大的问题,只是肝上有点小毛病。”说到这儿就没有往下细说,隆昌也没有继续追问,只是点头道:“他们说你是什么小神医,老五,你在林州时有没有听说?”

    “怎么没有,儿臣在林州等了几天,就是要等凡儿给林州济善堂的大夫们教授医术,走的时候,百姓们都是纷纷的挽留,说是石大夫不要走,好多人都一路送到了城外。”肖弘博说起送行的盛况来是眉飞色舞。

    隆昌欣慰地笑了起来:“肖家出了个小神医,这可是祖宗保佑。”

    这个时候,一个太监向魏仁贤招手,魏仁贤出去一会又进来,对着隆昌道:“皇上,是皇后娘娘派人过来,催请麒麟王殿下过去。”

    “呵呵,这一说话就忘记了时间,皇后还在等着啦,凡儿,你先去你皇奶奶那里,她也是念叨了好久,快去吧。待会一起进膳,你们两个也一起吧,把老三也叫上,我们一家人热闹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