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石源记
字体: 16 + -

第五十三章 解剖

石一凡如约的到了李骧大夫这里实习。李骧大夫擅长杂家,尤其是针炙术,可以说是杏林传奇。李大夫是一个不大言笑的五十岁男人,虽然言语不多,却是句句精典,从不废话。所以石一凡跟着李大夫学习针炙术是精神高度集中,生怕错漏了一句话。

    针炙术一是针,二是炙,杂家类的除此之外还有拨火罐、刮砂、蒸、冻、放血疗法。针炙应用比较广泛,

    石一凡在李大夫的诊室实习,感觉有点吃力。为什么?就因为石一凡对于针刺的手法掌握的还不是很到位,李大夫不时的在旁边指导两句,每每让石一凡有拨云见日的感受。

    在钱守仁同意了石一凡的解剖之后的第三天,从富阳县衙来了一位姓沈的刑房典吏,受林州府衙通判的委托专门来找钱掌柜的,钱掌柜就让人去把石一凡叫了过来。

    石一凡进了钱掌柜的公房,看见一位四十来岁的人坐在钱掌柜的下首,钱掌柜就给他介绍:“一凡,这是县衙的沈明书沈典吏。”石一凡一听就知道可能是前面说的事有了着落。连忙给人家见礼。

    沈明书倒是没什么架子,一派文人作风,象是读书人出身。也是站了起来回礼,他可是听说了这可是钱老的关门弟子,不能小瞧:“石小大夫可是人小志气大,敢想前人之所想。府衙的通判候卫德候大人,听说是你要进行尸体解剖,以后想在冶疗外伤上有所建树,就说了,这是一件利民之事,他是大力支持。候大人还说了,这事知府大人也有交待,要我们富阳县全力配合,满足石小大夫的一切要求。”

    石一凡没想到这事还惊动了知府大人,钱掌柜也是不解地问沈典吏:“知府大人也知道了?”

    沈典吏坐回座位,小心地说道:“知府李大人是如何知道的在下不知,可能是通判大人觉得这事是一件好事,就给李大人报告了。”

    钱掌柜点了点头,心里有数,去找候大人的时候,他还左推右推的,不成想这候卫德胆子小,还去跟李大人报告了,这要是李大人是个酸腐之人,一凡就麻烦了。却不想李大人开明,算是好事一桩。

    石一凡可不管是如何的一个过程,只想知道后面怎么办。于是石一凡开口问道:“沈大人,这、”后面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沈明书拦住了:“别,可不能叫大人,咱县衙门里只有官才可以被称作大人,我只是吏。”

    石一凡有点没搞清官和吏的区别,这时候也没心情管这些,于是就接着问:“哪沈先生可是知道这后面该如何进行?”

    这一声先生在沈明书听来还是受用的,脸上笑咪咪的:“当然,我来此就是为了落实这件事的。现在还不到死囚犯行刑的时候,那要到秋季。今天听衙门的杵作讲,富阳县的义庄收俭了一位乞丐,三天后如果没人认领,就会埋到义庄后面的乱坟岗。”

    富阳县是林州府的附廓县,义庄就比其它县要大,地点在城东门外的山边,有点远。这都不是问题,石一凡关心的是要办手续吗?所以就直接的问了出来。

    沈明书从怀里拿出一张盖有大印的文书:“这是县衙开具的文书,你拿着它直接去义庄就可以了。”说完将文书递给石一凡。

    接过来一看,是一张告函,说的意思就是济善堂的大夫去义庄检查尸体,得到县衙许可,要求义庄配合,云云。

    将文书收入怀中,石一凡急不可耐的站起来,跟钱掌柜和沈典吏说道:“老师,沈先生,我先去准备了。”

    钱掌柜叮嘱一声:“需要什么就去柜上拿,准备好了就骑马去。”石一凡答应一声就出了门。

    这解剖要的东西不少,好在石一凡这几天临时作了一些准备,一般的如手术刀、开胸拉钩、钳子还有缝合针线等都有,比较简陋,好在解剖对器械的要求不是很高,就是照明问题有点难办,订做的照明箱还没这么快,只好用火把和蜡烛来照明了。

    把东西准备齐了,装在一个箱子里,还有最重要的是记录,拿了一迭纸和细毛笔以及炭笔,又去厨房拿了一个水馕,装了烧开的热水。石一凡是准备连夜不歇的。

    跟李大夫请了个假,骑上一匹马,就出城往义庄而去。在路上还买一些吃的喝的。

    到义庄去有一条稍宽的路,可以走马车,要运尸体嘛。在马蹄得得声中,石一凡就到了义庄的门前。

    义庄有三个人,管事的是一个满脸风霜的老人,石一凡说明来意,从马上拿下来路上买的一坛酒和一包卤好的牛肉、猪肉,老人接过来,是连声道谢,石一凡把文书给他,却是看也不看了,摆手道:“老汉不识字,知道意思就行了,那边有间空屋,收的尸体在西边的屋子,你自个去搬。老汉不陪你了。”说完回自己的屋里去了。

    这会天色还早,日头刚偏西,石一凡先去把空屋子收拾一下,搬了一个门板用凳子架好当解剖台,摆放好器械,穿上手术服和手套,然后再去院子西边的太平间将死去的乞丐搬了过来。

    这是个老年乞丐,脱去衣物后露出瘦骨嶙峋的身体,躯体已然僵硬,石一凡检查了一下外表没发现外伤的痕迹,说明不是死于外力伤害。

    第一次解剖对石一凡意义重大,而且这是个完整的标本,石一凡深吸一口气,调整了自己的心绪,让略微加速的心跳平静下来,缓步走到下端,他决定从脚部开始,然后是小腿、大腿,一直向上部进行解剖,每一个部分力求细致。

    石一凡也不赶忙,从表到里,从皮肤、脂肪、肌肉、血管、筋一直到骨头和软组织,一层一层的进行分解,每分解完一部分就在纸上将所做的步骤和结果祥细记录下来,这可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心无旁骛的这一忙就到了天黑,光线暗了下来,石一凡出来了一趟透透气,看见义庄的老管事还在大门口坐着,就上前去打个招呼,老人只是点点头不跟他说话,搞得石一凡心里怪怪的,可能是看见了我正在做的事接受不了吧。

    也好,没人打扰。石一凡回到屋里,点上火把,虽然不是很亮,但是经过护法功第三层灵气诀的修炼,石一凡的目力却可以毫不费力的看得丝毫毕现。

    解剖到胸腔,发现老人的胃只有一个拳头大,而且里面没什么东西,肝脏却是肥大,这说明老人得了肝痈,影响进食或者没有进食,这应该是死亡原因。一直到开颅,大脑也没有发现异常,说明前面的判断是正确的。

    子时过后,全部解剖完毕。这时如果你从外面进来,一看之下必然会被吓一大跳。此时的手术台上一个人体被全部的分解开了,皮肤被剥开,肌肉被分开,露出里面森森白骨,胸膛里面的脏器也被取了出来放在一边。石一凡自己是神经粗大,并不觉得有什么。

    歇了口气,喝口水,拿着厚厚的一摞纸看了一会,这都是今天晚上的成果。下一步就是练习缝合技术了,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血管缝合术了。

    先是从打开的脏器部分开始缝合,再是将脏器组合回原来的位置。等到全部的缝合完毕,手术台上又恢复了老乞丐的身影,不同的是尸体上多了一道道的线条。

    离天亮还有一会,石一凡给老乞丐穿上衣物,送回太平间,再将手术器械收拾一下,就在院子里打坐练习起了灵气诀。

    天刚放亮,义庄的老管事就起来了,一看石一凡在院子里打坐,也不打扰他,拿起扫帚开始扫起地来。石一凡缓缓睁开眼睛,一夜的疲惫一扫而空,站起来跟老管事打了个招呼,又说道:“我今天晚上再来。”太平间里还有一具尸体,机会难得,白天要正常的当实**夫,就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解剖了。

    骑马回城,到济善堂时正好赶上吃早饭,济善堂的大夫、伙计、学徒只要是遇见的,看石一凡的眼光都有点怪怪的,让石一凡郁闷无比。

    陆陆续续的,石一凡前后解剖了九具尸体,积存的资料装满了一个小箱子。通过解剖,石一凡对人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结合人体解剖,又让石一凡对于中医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

    解剖人的事是有一具尸源就跑一趟,当实**夫却是每天的工作。石一凡的第四位实习老师是王世晟大夫,擅长中风类。不到五十岁的王大夫冶病严谨,每病必引经论据,比较刻板,所以对石一凡的要求就严多了。

    第五位实习老师是秋裳大夫,三十五、六岁,这是位女大夫,主治妇儿科。秋大夫的医术可是非常全面的,只不过她是女性,医术又高,妇科的病都是找她看,一个人看妇科的病都看不过来,就成了专业的妇科大夫了。

    石一凡生理年龄不满十七岁,上一世他还没结婚,这两世为人,对女人的身体还保持着神秘感,所以看妇科还有点放不开,也就是心理障碍。

    石一凡的表现让秋大夫是大为不满,狠狠的训了一通,钱掌柜也是语重心长的给石一凡上了一课,医者德为上,在你眼里,都是病人,没有分别,如果有,哪就是你的心里不纯洁。

    老师的教诲让石一凡羞惭不已,静下心来反思了一番,后面就变得积极主动了,这让秋裳大夫很是满意,教了不少妇科方面的独门绝技,让石一凡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