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石源记
字体: 16 + -

第四十章 娄山关外

第四十章娄山关外

    石一凡是算好了时间回来的,再过两天也就是四月十八日是官府组织的边境互市会。这几天经过好石村去往娄山关的多了不少,除了官府的人外,好多是商队。

    明天好石村也要组织一个商队去娄山关,父亲也会将麒麟药行上次以盐抵债的盐运到边境进行交易。

    石一凡回来正好赶上去娄山关,石浩正在做最后的准备,从神林车马行雇了五辆大车,和五名车夫,加上自家的一辆大车、村里的四辆大车,一共是十辆大车。石浩与石春保、石来福,还有四个徒弟石大柱、石贵友、汪齐苟、石勇一起,还有村里的另外八个人。留石来寿和石春生在麒麟药行看家。

    这个不小的商队连同石一凡在内一共二十个人,除了五辆盐车外,另外五辆车装的是特意为这次交易准备的物资,茶叶、丝绸、菜刀、铁锅以及成药,还有村里妇女自己织的麻葛布,只有布和成药是自己的出产,其它都是贩来的。

    好石村都在忙绿,去娄山关的在作准备,不去的在村里接待过往商队。这里去娄山关得走一天的路,好多商队都选择在好石村借宿一晚,天亮再启程,这样结伙走也安全的多。

    边境互市会是一个短期的活动,由大顺和楼烦国共同举办,一般是在大顺这边的春秋狩猎活动结束之后进行,一年分春秋两次,春季是四月十八日开始,秋季是十月的十八日开始,每次十天时间。地点就设在大顺娄山关外面的平川上。这个平川是一个戈壁,没有水,关内才有水,所以娄山关不怕被长期攻打,首先敌方就会因为无水可用而自行退兵。

    娄山关的守军是大顺帝国四大精锐之一的娄山军。娄山军有战兵两万五千人,辅兵六千人,其中骑兵五千人,弓兵五千人。娄山军是镇守大顺西部边境的主要力量。

    由于互市是在娄山关前进行,娄山关的守军不能置身事外,可以说互市会的具体事务是由娄山军负责的。

    每年两次的边境互市会规模不小,除了朝廷派来的礼部官员,还有林州府及神林县的官员,作为互市会场所的娄山关外面的戈壁川早就用树木圈围成了一个个的方格,以备各个商队进住。

    好石村作为离娄山关最近的村落,又处在交通要道,自然是要享受一些优惠。来得不早,地盘却是娄山关的守军给他们留着。好石村的一到就引起别的商队的羡慕。

    娄山军副将石春雷是本地人,就是好石村的,与石春保还是堂兄弟,比石浩、石春保大些,大概四十多岁,从一介小兵爬到娄山军副将可谓是艰难无比,完全是凭着过人的武功和战绩脱颖而出,加上大将军姜仁奂的欣赏和举荐,方才一步步从什长、队正、哨长到把总,后来到营将,最后是娄山军的副将,成为大顺朝的高级将领。这是寒门子弟的成功范例。

    作为主管后勤辎重的娄山军副将,这互市会正是由石春雷负责,给自己村里留一个稍好的地方,这就不用他亲自安排。

    好石村的商队一到这边,就开始进驻娄山军给搭建好的帐篷,帐篷内还备有装满水的大桶,这可是其他商队没有的待遇。在这个营地要自备装水的容器,娄山军每天定时从关墙内用大车送水过来,过时不候。

    边境互市由双方共同派员管理,进来交易的商队都要在临时衙门进行商品登记,并且交纳市税,娄山军可以从市税中按三成的比例抽头,作为管理费用。这对于娄山军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因此从主帅姜仁奂大将军以下对互市都是异常重视,大力支持。

    娄山军的一个把总这时正在给石浩和石春保讲今年互市会的事:“今年的规模小不了,咱这边这几天陆续来了一千多人,还有两天来的人最集中,估计会超过三千人。楼烦那边就多多了,他们都是集体来的,部落也多啊。”

    “康校尉,你知道今年楼烦那边需要的主要是那些东西吗?”石春生问道。

    康校尉摇摇头:“只晓得来的人多,楼烦十八部这次已经来了十一部,后面有可能还有来的。这来的带来的东西不少,想必回去时要的东西肯定也多,你们就别愁生意不好做了。”

    这边正在说,那边叫上了,康校尉朝石浩、石春生点点头:“我先去一下。”

    石一凡没事干,到处看热闹,就随着康校尉一起到那边去,走近一看,是一群楼烦人和一帮吐蕃人在为地盘争执。这吐蕃人大老远的绕个圈过来交易,当真不容易。

    康校尉过来了,在现场维持秩序的一个哨长上前报告:“康校尉,是楼烦人和吐蕃人在为地盘打架。”

    康校尉问道:“情况如何?没动刀吧?”

    “没有,只是动拳头。”哨长答道。

    “看着就行,别让动刀,不出人命,这是规矩。”

    兴许是这样的见多了,康校尉转身走了,石一凡却是兴致勃勃的看上了瘾。那楼烦人的服饰和中原人的区别不太大,主要是以长袍为主,男的长袍以素雅为主,女的则多花俏。男女都带帽,这帽子的样式、花色可就多了。吐蕃人的服饰就相对简单,男女老少都是一个样式,半短的大袍,也没什么讲究,显得不如楼烦人精致。

    七、八个吐蕃人与上十个楼烦人打成一团,旁边的楼烦人和吐蕃人也不去帮忙,在四周兴奋地叫唤,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喊的什么石一凡也不明白,听不懂。

    特别是有一个十五岁左右的楼烦少年在旁边喊得最起劲,声音有点尖细地冲着场中打得正欢的两帮人嚷嚷着。不过效果不大,两帮人打了一会就停了下来,不打了,那少年还在接着嚷嚷,人多的楼烦人没打赢,脸色泱泱地收了场,吐蕃人也没有高兴的样。

    不打架了没热闹瞧了,四下里的人散了场,石一凡也准备离开,不料刚才那位尖着嗓子的少年楼烦人瞧见了石一凡,过来打招呼:“啊呀,你好,你才来?”很熟的样子。

    石一凡咤异地看向那个少年,我真的跟你不熟,于是问道:“你问我?”

    那少年也是不解地望着石一凡:“当然了,不然我问谁?这里就是你让我看得顺眼点。”

    石一凡好奇地问道:“我怎么让你顺眼了?”

    少年说道:“这个等会说,你先告诉我你叫什么。”这没什么告诉你好了:“我叫石一凡。”

    “我叫热丽娜,这边人太多了,我们去旁边说。”说着指了一下围栏。

    石一凡好奇心发作,叫热丽娜,好象是女性的名字,仔细一看,还当真是一个少女。笔挺的鼻梁,白晰的肌肤,耳垂上还有洞,最明显的是胸部的鼓胀,如果挽回女装铁定是一个美少女。

    在围栏边站定,石一凡主动开口,毕竟刚才是别人先说话的:“热丽娜,你是楼烦人,怎么会汉话的?”

    “我老师是个汉人,所以就会了啊。你会说我们楼烦话吗?”热丽娜理所当然的样子。

    石一凡摇摇头:“不会,没人教啊。”热丽娜就说了:“那我教你。”

    “好啊,那你教我学楼烦话。好学吗?”

    热丽娜一挥手:“太简单了,很好学的。”

    这边两个少年在拉近彼此的距离,那边有人看不过去了,刚才在旁边看戏的一个楼烦青年过来了,这个长得高壮,比石一凡的一米七五的个头还高半个头。冲着石一凡就开口了,叽哩呱啦一阵也没让石一凡明白。

    石一凡疑惑地看向热丽娜,热丽娜意味深长的一笑:“他是在向你示威呢。”

    向我示威?干什么向我示威?我惹你了?石一凡莫名其妙,向着那个青年一摊手,又向旁边一指,意思是让他走开。

    那个青年一看,向周围人群嚷嚷几句,便走向石一凡手指的方向。立马四周人群围过来,那个青年到地儿后回头向石一凡一招手,又嚷嚷了几句。石一凡问热丽娜:“他说什么?”

    热丽娜告诉他:“他说让你快过去。”

    石一凡疑惑地问道:“过去干嘛?”

    热丽娜娇笑起来:“过去较量一番。”

    天,卷入是非了,上了这个小丫头片子的当。石一凡这时才明白过来,这个热丽娜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

    热丽娜还在蛊惑他:“他说你不过去就是懦夫。”

    “我过去了就要较量?”石一凡弱弱地问热丽娜:“如果较量赢了怎样?”

    “谁赢了就可以和我做朋友。”热丽娜说道。

    “那输了呢?”石一凡怕怕的样子,让热丽娜有点担心他会退缩,赶紧给他鼓劲:

    “一看你就是个勇士,怎么会输?”

    石一凡问了:“那个人很厉害的样子,你跟他熟不熟?”

    “我说你还是不是个男人?”热丽娜急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