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石源记
字体: 16 + -

第三十六章 医馆学徒

第三十六章医馆学徒

    钱百钧的话说得几个人都是笑了起来。石浩说道:“钱财乃是身外之物,这虎是一凡自己猎的,孝敬师傅是应该的。”

    钱百钧不相信地对石一凡问道:“你一个人?一次猎了三只虎?乖乖,这怎么可能?”

    石一凡不想多事,谦虚地说道:“只是巧合而已,不然一凡可没这能耐。”

    石浩又说道:“上次借了济善堂的五十两银子,一直没时间过来当面道谢,很是过意不去,还请钱老海涵。”

    钱守仁摆摆手:“没什么,不是多大的事。”

    钱百钧说道:“这个单子一共是六百四十两,去掉虎皮四百两是二百四十两,再去掉五十两借银是一百九十两。”从怀里摸出一叠银票,数了一张一百两的,一张五十两的,又去帐房拿了四十两现银,和上次的借据一并交给石浩。

    钱守仁记起上次说过借据是要留下的,于是朝石一凡说道:“上次老夫可是说过的,这张借据你得给再添几个字,这幅字就给老夫留下了。”

    石一凡连忙说道:“弟子惶恐,写几个字如果能让老师开心,那是弟子的荣幸。”

    几个人去到书房,书童墨香已是备好文房四宝,石一凡接过石浩递过来的借据放在书桌上,取了毛笔,刷刷写了几笔,将之交给钱守仁,后者接过,一脸希翼地望着他,石一凡善解人意地问道:“老师,要不我再写几个字?”

    钱守仁哈哈一笑:“到了书房就不妨多写几个字。”

    石一凡一笑,走到旁边,在水盆里净手,擦干之后走到书桌后,选了一张条幅纸,拿过一支大号狼毫毛笔,凝神片刻,《惟善为宝》四个隶书大字跃然纸上,看上去庄重又充满活力,十分灵动。

    放下毛笔,石一凡转到桌前,钱守仁呀然问道:“不题款识了?”

    “这一副就不题款了。我这无名之辈就不污了这几个字了。”石一凡摇摇头。

    “不题就不题,不过这字确是没得说,老夫得把它给裱好了。”

    钱守仁说完,招呼众人到客厅,问了下榻之处,于是对石浩说道:“这都饭点了,今儿在这吃了饭再过去。”

    不等石浩拒绝,钱百钧并接口道:“我去安排。”转身出去了。

    石家人在济善堂热热闹闹地吃了晚饭,钱百钧跟石一凡说他的房间准备好了,是在东侧跨院,石一凡过去看了一下,说是送了家人回家后就过来。

    石家人告辞后离开济善堂,石浩赶着大车,天已经黑了,透过街坊的微弱灯光依希可以看清路面。

    街道上不时还有人走过,相遇时不免咳嗽一声提醒对方,有的还打着灯笼,那就走得快一些。

    离开济善堂时,钱管事给了一个灯笼,此刻石一凡正是提着这支上面写着济善堂三个字的灯笼,在前面牵着骡子走,不然黑灯瞎火的牲口可不敢自个走。

    在城里走了好半天才到城北的悦来客栈,放置大车,搬东西,喂牲口,又是忙和了一会,才回到订好的房间。

    这个时候的小荷小虎都没了精神,早上起得又早,一天下来都没怎么歇息,早就瞌睡来了,赶紧洗了睡。

    石浩和石一凡一个房间。睡不了一会就到了子时,石一凡照例起来修炼筑基功,筑基丹是随身带了几粒,如果在林州长住还得回去拿。

    第二天早上,石家父子练完了功,石一凡就去了客栈的马厩去看自家的马和骡子,给喂了草料和清水,今天石家人还会在林州待一天,石浩也会去拜访西林商行、回春堂和其他几家有生意来往的商家,小荷小虎来一趟不容易,也要多玩玩。

    石一凡则是先要去济善堂,昨天说好了的钱老要考较他,所以要早点过去。

    在路上买了食物骑在马上连走边吃。一会就到了,将马牵到侧院马厩,交给济善堂的伙计,自己就到了济善堂的正厅。

    作为林州首屈一指的医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患都是排着队的,一大早的排的队都到了医馆外面。

    济善堂的规模可够大的,五开间的门脸,正中间是接诊大厅和药柜、结帐处,两侧是八位坐堂大夫的诊室,前院的厢房一边是伤患处置室也就是治疗室和煎药房,另一边是病房,还有掌柜管事的办事房和帐房,还有前院的厨房、茅房和杂物间。前院有月亮门通往后院,钱掌柜一般就在后院,前院就交给老三负责。

    此时的正厅内是忙而不乱,一个小管事正在指挥几个接诊的医童带引病人和家属去往各个诊室,也在向家属介绍着大夫的各种能耐,可以说是有条不紊。

    石一凡进来的进来的时候恰好遇见昨天带他去见钱掌柜的那个伙计,一问钱掌柜正在前院的掌柜室。于是朝那伙计和小管事点点头,迈步向后走去。

    掌柜室的门开着,石一凡一到钱掌柜就看见了,远远的叫一声:“一凡,这边。”

    石一凡快走几步,进门后朝钱守仁深鞠一躬:“老师好,一凡向您报道。”

    钱掌柜坐在案后,笑咪咪的问道:“早饭吃过了?”

    “吃过了。”

    “先坐吧,你说你读过医书,那你给老夫说说读过那些书,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老师。弟子读的是那个老道长留的三本《铃医录》,这《铃医录》放在了家,没带来。三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是为药石科,分外感、内伤两大类。中册为骨伤外科。分骨科、外伤两大类。下册为妇儿杂科。分妇、孕、婴,疑难杂症等类别,又有针灸、拨罐、熏蒸、刮砂等技法,还有一些膏凡、成药的制作方法。

    上、中、下册在各大类别下又细分成若干小类,详细地写明各种病症下对病患的诊断方法,病症分析,治病原则,组方,煎制和给药。每册的最后是经典案例。

    除了这三本医书,我家里还有几本早前在书店购买的医书,但都不及《铃医录》全面,而且谬误较多。两相一比对,《铃医录》似乎更显珍贵。”

    说到这儿,石一凡望向钱掌柜,说道:”那老道长对《铃医录》十分看重,曾留言与弟子有缘,望弟子长大学医之后能走上铃医之路,那三本《铃医录》则是交待非铃医者不得见。因此弟子要向老师致歉。”

    钱守仁摆摆头说道:“无妨,老道长希望你走铃医之路,是为至善,与济善堂的宗旨并不冲突,老夫且有反对怪罪之理。”

    又说道:“古往今来,医道传承艰难,盖因医之一道难学也难精,达者多抱残守缺,少有著书立说者,每多医家将医术视为私下求生谋利之手段,鲜有愿意奉献世人的。加之世俗风气是学而优则仕,大多有才华的读书人,都是宁可走独木桥也不愿学医去治病救人。”

    钱守仁说到这,端起茶杯喝口茶,“朝廷虽说在各地设有医局,却并不拨付经费,须地方自行解决,然地方的经费是靠幕捐而来,杯水车薪干不了什么事。跟你说这些是因为老夫还兼任林州医局的副使,唉,惭愧啊。”

    石一凡可不敢插言,只是默默看着老师不说话。

    钱守仁回到话题,说道:“你学的这《铃医录》,应是比较全面的医书,然而,学无止境,你万不可局限于此,古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凡是于我有用者都是我的学习对象。”

    一番教诲之后,钱守仁说到具体安排:“你住在咱这济善堂,一应的生活待遇与坐堂大夫的是一样的,全免费,在学习期没有报酬,等到你学徒期满,你若愿意与济善堂签约,将受聘为济善堂坐堂大夫。”

    给石一凡递过一张纸,最后交待道:“这是老夫给你的考题,也是这三天的学习内容,实习的具体安排由济善堂的大掌柜钱百钧负责,这个题目你先给他看一看,然后他会给你指定一位坐堂大夫当临时老师带你。这是有针对性的学习,三天换一个题目,你要在这三天时间里学习交给你的题目内容,完成之后你要有答卷交给老夫。答卷必须认真写,这可不算是老夫求字哦。哈哈哈!”

    石一凡恭敬地接过,说道:“老师说笑了,一凡肯定认真学,答卷也会认真写。我跟老师先请示一下,今天我家人还在林州,明天送走家人之后我就可以搬到济善堂来了,明天早上我去找大管事?”

    钱守仁点点头说道:“这没问题,老夫会跟他说的。你就放心陪你的家人在林州玩。”

    石一凡告辞出来,去马厩牵了马,出来上马之后直奔城北。在西林商行下了马,进去一问石家人都在这。于是将马交给伙计,自己也不用通报直接进去了。

    石家人从客栈出来得晚,第一站就是西林商行,到这有一会了,他们正准备告辞的,石一凡这时就到了。

    小虎子见哥哥到了,立马精神了,在这可是受罪一样,小荷也是一样的感受,两个家伙拉着哥哥的手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