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石源记
字体: 16 + -

第三章 偶感小恙

    thu sep 22 11:13:07 cst 2016

    第三章 偶感小恙

    “今天一大早,我出门上山,沿着官道走到夹皮沟。在官道边发现倒卧在路边的一个老人,我上前一看,是冻僵了的一个和尚,摸了摸还有气,我就把救了,老和尚是回西域去,走到这里是又冷又饿,坚持不住倒在路边,幸亏我经过。老和尚吃了一块炊饼,喝了水,就没事了,我把剩下的炊饼也给了他,老和尚说遇到我是有缘,非要把这一堆玩意送给我,并教给我如何使用,就这样,耽搁了好长时间。”石一凡撒谎不打草稿,张嘴就来,其实这是他考虑好了的说辞。

    “那老和尚为什么不到村来呢?对了,他应该是从村里过去的。”

    小妹聪明,看母亲也是一脸疑问,石一凡不敢怠慢,赶紧说道:“我也是这样问过老和尚,他说是半夜三更的不好吵闹叨挠,那知道雪地道路难行,最后坚持不住倒下了。”

    “那老和尚走了吗”

    “当然啦,向关外走的,走得可快了,一会走得就没影了。”

    “好啦好啦,别再问了,让你哥早点歇着吧,都累了一圆天了。”还是母亲疼我。

    石一凡站起身来,准备把这堆玩意拿到自己房间,放到房间里的一个木箱内,还要加上锁,这些可是危险品,特别是不能让小虎碰。

    小妹一边帮忙一边问:“哥,这是什么?”掂了掂突击步枪,“还有点重呢。”

    “那是步枪。”石一凡并不打算对家人保密。

    “这上边没有布嘛。”

    “是脚步的步,不是布料的布。”

    小妹吐了吐可爱的小舌头“那这步枪是干啥用?”

    “这是武器,比弓箭强太多了。小妹啊,这可是咱家的秘密,可不能让外人知道,不然会有祸事的。知道吗?”石一凡郑重交待。

    “知道啦,你就放心吧。对了这个箱子好飘亮,这又是干什么的?”小妹的好奇心爆棚。

    “这是医药箱,治病用的,就象拎医背的木箱子一样。”

    “哦。”小妹心有不甘“能打开看看吗?我保证不动,只看一眼。”可怜巴巴的样子打动了石一凡柔软的心。

    打开战地医疗箱,这里的东西可真不少。全套战地简易型手术器械,常备急救药、缝合线敷料包扎带等等琳郎满目,塞了满满一箱。亮瞎了小妹的双眼。

    “好了吧,我关了”石一凡关上箱盖扣好,将医疗箱与其他物品一起放到木箱内,放一件小妹问一声石一凡答一声,最后不等发问主动回答“这是手枪,就是可以用一只手就可以打的枪。”

    放好东西,和小妹一起回到主屋,母亲刚好给小虎洗完,回头对大儿子说“一凡先洗早点睡。”

    石一凡答应一声,拎起木盆从灶上大锅里打了热水自去洗簌,然后躺在自个坑上,盖上被子。坑上暖烘烘的,双眼皮直打架,一会儿功夫,石一凡便陷入沉睡中。

    早上,石一凡是被小妹叫醒的。石一凡晕晕沉沉的,眼睛睁了半天才睁开,一张口说活,竞发出不声,嘶哑的声带、咽喉肿痛,还发着高烧。

    “哥,你醒了吗?能听到我说话吗?醒了你就点点头,我都喊你半天了。你一直说胡活,额头好烫,娘说你得了风寒,娘去配治风寒的药去了,叫我守着你,要我不停地和你说话,对了,额头上的汗巾又要换了,烧得脸上都红了。”

    “小妹。”石一凡艰难地开口。

    “唉,哥,你别动,马上就好。”小妹将在冷氺中浸过的汗巾拧干放在石一凡的额头上,又用另一块汗巾擦试脖子、手心、腋窝,都是汗。

    这时候杨氏推开房门,手里端着一碗熬好的汤药走了进来,石小虎和猎犬飞剑跟在后面,小虎子进门后跑到坑前,拉着石一凡的手说:“哥哥,你病了吗?快点好起来陪我玩。”

    杨氏微笑着对石一凡说“估计是昨天在山上受了风寒,快喝了这碗药。”杨氏对一般的病还是有把握的。

    石一凡撑起身体,烧得身体有点发软,小虎跳上坑帮忙拉着哥哥的手,杨氏将药给石一凡喝下,摸描额头,“嗯,烧得厉害,喝了这碗药,躺下睡一会,再出一出汗就好了。”

    点点头,石一凡依言躺下,盖好被子,小荷依然把汗巾搭上,“不用太担心,娘说的是,我很快就会好。”

    见家人都退出了房间,石一凡闭上双眼,心中却是明白,这是两个石一凡灵魂融合的后遗症。挺过这一关,自己就能成为真正的石家人。

    不知过了多久,石一凡悠悠醒来,房内光线昏暗,不知是什么时候。口渴得很难受,翻身坐起,好象轻松好多。下得坑来,穿上衣服,摸到房门打开,外面的光线照进来,似是黄昏时分。堂屋没人,走出屋来看到一家人都在院子里收拾晒干的药材。小虎眼尖,“哥哥出来了。”一家人围拢过来,小弟小妹拉着他的手,娘亲摸了摸他的额头“退烧了,脸上的颜色也好了。”

    石一凡任由弟弟妹妹拉着手,对杨氏说道“娘没事了,我好了。”杨氏欣慰地笑了。

    院内的药材很快便收拣完了,小荷对石一凡说“下午隔壁李寂大叔和李婶婶来看你,你都没醒,还有王老夫子也叫人问你好了吗。对了,石来福刚刚走,还是他早上到乡里去的时候碰到王老夫子时说的。石旦的爹娘叫石旦送了一块腊鱼过来,石贵友自已都跑过来两回了,还有石春生和汪齐苟都来过,听说你生病他们都急得不得了。我都对他们说你的烧已经退了,叫他们不必担心。”

    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大惟,石一凡非常耐心地听着小妹的唠叨,心中滚烫。被人关心的庭觉真好。

    回到屋子,开始准备晚饭,杨氏手脚麻利,在儿女们的帮忙下很快做好。和昨天晚上的饭菜一样,还多了一道腌酸菜,这可是传自王老夫子的手艺。

    吃完饭,石一凡问杨氏,“我采回来的大黄呢?”

    “今天早上就让石大柱送过去一捆,有四十斤呢,济善堂等着用呢。”

    “我估计是林州的济善堂要的,不然不会要这么多。”

    “嗯,大柱也应该回来了,都快天黑了。”

    正说着,门外响起喊声“杨婶,我是大柱,我回来了。”

    石一凡开门走出去打开院门,只见一个魁梧的大汉站在院门前,“大柱哥回来了?”

    “一凡病好了?”

    “喝了药,出了一身汗,就好了。快进来吧。”

    “那就好,那就好。我不进去了,这是济善堂开的收条,你拿着吧。我回去了。”石大柱憨厚地笑一笑,转身离去。

    石一凡关好院门,回到屋内,将收条交给杨氏,杨氏仔细看过后收进柜子里锁好。这是今后结账的凭证。

    杨氏从瓦罐给儿子倒了一碗热水,娘儿俩坐在坑上拉起了家常。

    “今儿个已经是腊月十七,马上就要过年了。过两天腊月二十二就是结账的时候,你爹说是明天回来.,也不知道在林州的事办得怎样了。”

    “娘,你就放心吧,爹出马哪有办不成的事。”

    “也难说。这三个月结一次帐,济善堂还好说,从没拖欠,可是回春堂、百草堂就难说了,最头痛的是西林商行,就没一次痛快过。”

    “这一次是年终结帐,应该结清吧?”

    “咱家垫进去不少了,收药材是一个月一结,有时还得现结,遇上人家有急事用钱的就更不必说了。你爹要是明天回家带不来钱,哪二十二那天可怎样给乡亲结帐,结不了帐好多人家今年过年咋办?”

    “娘,无论如何爹都会把帐要回来的。”

    “希望是吧。”

    “原来说是今天去麒麟乡的,结果生病耽搁了,明天我还是跑一趟吧。”

    “行不行啊?要不等两天好利索了再去?”

    “不碍事了。”

    “那你明天去的时候拿一块鹿肉,把你上次打的两张狐皮带上,再带两条腊鱼。也算是年礼了。”

    “多谢娘!”

    “谢啥,王老夫子给我儿子当老师,这都是应该孝敬的。”

    “昨天遇到的那个老和尚,教了我一门功夫,说是可以强筋健骨,我想以后就开始练练看。”

    “这事你等你爹回来跟你爹说一下,主要还是你自己拿主意。”

    “嗯,我知道了,我爹回来我会跟他说的。”

    “明天去王老夫子家,把小荷带上吧,让她见见世面。”

    “我要去、我也要去。”石小虎在旁边心不在鄢半天了,猛一听可以出门玩,这下精神来了,一会抱着哥哥的脖子跳,一会去摇娘亲的胳膊,使劲地央求。

    “虎儿,娘答应了没用啊。”

    “哥哥,哥哥,带我去好不好,带我去好不好,带我去嘛,带我去嘛,”石小虎转过来摇哥哥的手臂。摇着摇着,声音开始变调,眼眼开始汪汪了。

    石一凡赶紧坐直,“好,好,你先别来这招。”

    “哈哈哈、咯咯咯。”一屋子轻快的笑声。

    “先说好,要听话,讲礼貌,不调皮。”

    “好,没问题,来”石小虎举起右手。

    石一凡举起右手掌与石小虎一击,双方达成约定。石小虎兴奋地跳了起来。

    “好了、好好,准备洗吧,明天得早点起来。”杨氏作了最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