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修仙记
字体: 16 + -

第七章 张献忠遗宝

    wed sep 21 15:19:44 cst 2016

    张亦凡开始了他的寻宝之旅。这不,他把买回的四川地图狠狠一摔。”这什么破地图,九顶山境內一个乡村也没有,图上一片空白,这上百里无人区,怎么找呀?”他咬牙切齿的骂到。

    于是他又跑去网吧查卫星地图,卫星地图上面九顶山地界內显示”此处无地图”这……这是在考验我吗?

    ”沒事,山人还有一计”他喃喃自语道。张亦凡把四川地图拿来和卫星地图对照,他拿着笔和尺子,依照比例把卫星地图上的山川峡谷全画在四川地图上。

    哈哈,成了。拿回去和水墨画一对比,那就……八大王遗宝,本山人来也!

    张亦凡第二天就对爸妈说”我一哥门在什邡市的红白镇的林业部门上班,问我去不去做一段时间的临时工,工资不少呢!”爸说这家里的事也忙得差不多了,去吧,多存点钱。年底叫你三姑婆给你说房婆媳妇儿。”

    不……不忙我还小呢,再说咋家也出不起那彩礼钱呀,张亦凡道。

    你这龟儿说的啥子话,二十了还小。格老子的,你三姑婆都跟我提了两回了。你娃也晓得沒得钱,那就出去挣。

    晓得了,明天就去。这半年不挣个几十万我都不好意思回来过年。

    格老子滚,尽是冒皮皮,打灰机,你娃就是磴烂几架三轮车也挣不到几十万。他爸笑骂道。

    要得,我滚,我明天就滚。张亦凡心情大好,和他爸开着玩笑。这川中人,就喜欢开这些个小玩笑。(大家还记得傻儿师长不,傻儿师长的四川话那叫一个正宗)

    ”等我找到宝藏,不说彩礼钱,买半个县城都不在话下。”张亦凡心中如是想道。

    这可不是乱说的,有童谣为证。

    其一为《石公对石母,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下成都府。》

    说的是成都东南龙泉驿后山,其中有个叫石公山和石母山的地方。但这三百多年间,也无人能识破。当然了被土夫子识破了也未可知呀!

    其二为《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能识得破,买下成都府。》

    这”石龙对石虎”也确有其事,在彭山江口有一石龙雕塑,存在有些年头了。在江对面又有一石虎雕塑。这石龙对石虎……说的应是这江中吧。

    张氏先祖在那“地图”中曾提道(江口战败),这石龙不远处曾是一古渡口,又有石龙,石虎。(江口战败)不会是这彭山江口吧。

    如真是这江口的话,那大军在溃败之时,到真有可能遗失那笨重的黄白之物于江中。

    但张氏先祖在那(地图)遗嘱中写得明明白白,当时张氏先祖为小校。奉八大王之命寻找隐密之处埋藏宝藏,几兄弟费数月之功才完成大王交给他们军令。而大王早以战死!

    那图中写得明白,又标有宝藏地点,先祖肯定不会费这么大的劲,来向后人来开这么个天大的玩笑……

    既如此,张亦凡心中大定,向离九顶山最外围的红白镇进发,他把那合成过的地图研究了无数遍,有两条线路比较合理。一是从龙门山银厂沟后面的长河古栈道过去。

    长河古栈道是从银厂沟后山一直通到汶川县,自南向北横穿整个龙门山脈,有两三百里。中间过雪线无人区时,离太子城还隔着一大片雪峰。

    而从红白镇进山看样子要好走一些,红白镇在什亭江边,这什亭江源头就在九顶山中。藏宝地更是在太子城南面的一处峡谷中,有峡谷大多就有水脈……

    这什亭江上游还有几条支流,跟着水脈逆流而上,用指南针指明方向,用”合成”的地图对照山川地貌,张亦凡认为这样是合理的。

    红白镇距太子城直线距离有百里之遥,真正的路程嘛………

    大家走过山路的人可能知道,走山路,特別是这种大山,原始森林,大多地方无路可走,山崖,丛林,各种复杂的地形。 同样的直线距离,要比走平原多上三四倍的路, 所以张亦凡这次杯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