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阙仙迹
字体: 16 + -

开端

    sun sep 18 18:56:47 cst 2016

    宇宙是独立的,不受任何约束。星辰之下,各自找寻光芒。

    自太古元年,宇宙混沌,本无天地万物,经万世轮回,天地初见祢彰;历千道转化,万物始建。

    而后划分天地,天下形式突起,高峰直插云端,以云层为面纱,不知通向何处,由后齐名——云顶峰,后人观之,为峰顶仙人圣居。后人找寻仙迹,不知去向何方,殊不知云顶峰上便是仙迹的通道,虽无人去过,早已无法求证。

    世上本无神仙信的人多了,人心就有所依附,生老病死,灾祸连年。痛苦和恐惧,像气息一样在大地泛滥,周遭世界连年不安。后人观星,发现有一仙石从天空划过,人便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或在石岩上刻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平民百姓黔首跪拜,祈求上苍,使得人性有所信仰。虽非人力所能窜改,但大道三千,神灵庇护,纵有万千异变,亦可安全渡过。

    自古以来,混沌元灵,灵窍初开,渐具神智。灵光顿开并不知需要经过多少时间的修行,修清成真,难免有所牵强。

    人为获得不死,忘却尘世,归隐山林。虽有七情六欲,增添几分惧怕,在此之外,人遂求长生不老秘方。

    有的人靠参透世间,凭借天地变化,脱去肉身,仰仗秘宝法器修行,以一力而撼动天地,颇有王者之风范。各种修行之人靠着外在力量的改变,而久居不死,更有一些飞禽走兽,依托修行幻化肉身,得道修仙。

    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都被情欲所摧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

    万物增长,虚实一体,追求长生之下,人性突变,异样崛起。投入毕身精力,却寥寥无几,不得善终。

    欲望驱使,人性湮没,单纯靠修行萃道,已经远远不够满足人的贪念;无论如何,人为了强大,意图靠一些不正当的邪术,热衷于替那些盲目而愚昧的神灵执行意愿,以换取灵魂自身的蜕变,伏行于世间的混沌。

    太古浩荡,广袤无边。中原大陆,强者盘踞据之,天下学士,道士齐聚,共襄盛举。洪荒之年多留有凶禽猛兽,奇珍异宝,虽人迹罕至,但仍残留于世,后人禽之训化,以听号令。

    时过境迁,万物初始,渐得修身化道之人,不可胜数。以其天地广阔,能人居多,修道之法五花八门,分庭门派,各有所长。

    如今,大道使然,邪魔俱散。得一方宝地,立教兴盛,人声鼎聖。其中尤为三派最为显著,占据天下之首。为“天阙门”、“天祭城”、“清音谷”三派鼎立。

    自古天下大势,唯有强者占之;看似繁华似锦,美不胜收,但却危机四伏,人心险恶,久居一方,恐难以安闲。

    天阙一脉源远流长,创立至今三千余年,为三派之首,名满天下。据说创派鼻祖本是江湖术士,凭着行卜算卦,苟活于世,潦倒半生。后不知得道什么人指点迷津,灵心散动,得其奇遇,如获至宝。又经过多年研习,道缪三千,参透真谛。

    小有所成,欲出,而以姓取其“阙”,后立“天阙门”,成一番大事,名噪一时。

    术士也算长命,靠着灵心活了三百余年,死后虽留下血脉,但其子平时闲游散漫,不管世事,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任由天阙门在其手中萧条,渐渐地被人所遗忘。如此之后又过了百年,这种状况依旧毫无起色,继而久之天阙门淡出历史舞台,溘然离世。

    情况延续了近一千多年,就在人们已经忘记它的时候,新一任天阙门掌门人靠着前人的积蓄,臆想使得灵心聚合,灵窍初开,让本来已经淡出视线的天阙门再一次发扬光大,情况有所转变。

    这大概也是前人显灵了,不想让天阙门就这样沉寂下去吧。或许也是上天累了,不想再捉弄天阙门,在这个时候这一代掌门人活了近千年,死后修身道光,世人传言他升仙了,至于是不是真的,毕竟是没人知晓。

    但至此过后,虽然天阙门有所起色,但流言蜚语也尽数袭来,各种猜测层出不穷,其中最能令人信服的是:得阙氏血脉有长生不老,开光延年,修道成仙之捷径。

    不知道是不是遭到同道中人的暗中作梗,图谋不轨,没想到那些人也当真是信了,谁让天阙门出了一个修仙的人,后来人为其争夺,闹得民不聊生,引得无数人追杀抢掠,门派枯朽,萧条颓败。

    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阙氏一族,血脉灵心,江湖夺掠,其祖为保血脉后继有人,阙氏一族,自此隐退江湖,不问世事,后人不知去向何方。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