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正传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故人

到梅龙镇时,太阳已经下山。

    我随便找了个小店安顿下来,毕竟身上的银子已经不多了。

    寻访名师,是一个需要时间和机遇的事情,恐怕我还要在梅龙镇住上很长一段时间。

    第二天,我找到店小二。

    我问他:“你可知道最近哪里有武功高强的高人?”

    小二稍微思索了一下,说:“离这不远。”

    我急忙问:“哪里?”

    小二说:“二个时辰的路程。离这不远有个布达拉派,是西北第一大门派。”

    我呵呵一笑:“这个我知道。”

    小二看我表情漠然,说:“前几天布达拉派武林大会,燕王殿下亲自出席。官府很重视啊。”

    我心想:“那天只顾着和烩面决战,连燕王的样子也没有看到。”

    我说:“还有别的地方吗?”

    小二说:“恐怕要去山里寻找了。镇外有一座小山,名叫铁头山。据说隐居着一个世外的高僧,会不会武功就不知道了。”

    小二又说:“小哥我偷偷告诉你一件事。布达拉派武林大会的时候,有一少年打败了烩面大师,抢到了《突及其剑谱》,你找到他,拜他为师,就可以学到上等武功了。”

    我听了直摇头。

    小二压低声音:“这件事一般人知道的不多,只有武林界的人士才知道,不要外传。”

    我看了一眼瘦弱的小二,小声嘀咕:“你也是武林人士吗。”

    小二一仰头:“我自幼学了一套家传的五步拳。虽然只有五招,但是有千万种变化。。。。。”

    他没等说完,才发现我已经走远了。

    铁头山其实是一片比较高的戈壁滩。

    排队前来的拜访看病等等的人,从“山顶”排到了山脚下。

    庙门口锣鼓喧天,数来宝,皮影戏等等好多艺人,都在演和说大师的神迹。

    一块巨大的木牌上,绘制着一个和尚,看上去法相*,想必就是得道高僧。

    画像旁边是一行大字:“高僧永新大师”,底下落款写的是:“龙梅里正刘玉宝手书”。

    庙里的小沙弥正在擦洗木牌。

    我喊了一声小沙弥:“小师父,我是来拜访永新大师的。”

    小沙弥说:“请施主去后面排队吧。”

    我说:“我有要紧的事。”

    小沙弥笑说:“找永新大师的人,都挺着急,你看这达官贵人还是老百姓,不都在一块排着队吗?”

    我心想:“这样排下去,要到何年何月啊。”

    小沙弥又说:“永新大师一天只会一个客。请施主耐心等待吧。”

    我有些恼了:“这么多人来看他,他却一天只会一个?是什么道理。”

    小沙弥边擦木板边说:“看你是外地人吧。所谓神通不抵业力啊,每个人生老病老都是自己的因果,来求大师的,是逆天而行,大师如果帮了,就有违天道,自然要自己背上因果了。因此大师不能接待太多。”

    我不由得点头,更觉得永新大师可能有些本事。

    只是心想,恐怕盘缠花完了,也见不了大师的面啊。

    心里一着急,在木牌子下面走来走去。

    我忽然想到一个办法,对小沙弥说:“我是永新大师的故人。”

    小沙弥哈哈大笑,指了指队伍前面的几个人。

    几十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也是故人。”

    我想,好吧,原来大家的智慧都是一样的。

    就在这个时候,庙门忽然“吱”的一声开了。

    一个小和尚探头出来张望,对着我喊:“施主是师父的故人。师父有请庙内小坐。”

    我有些吃惊,还是朝门口走去。

    身后无数的声音在喊:“我们也是故人啊。”

    人声鼎沸,几个龙梅镇里正派来维持秩序的官兵,赶紧控制人群。

    见到永新大师的时候,我的下巴差点掉下来。

    永新大师不是别人,正是我在布达拉派的大师兄。

    我喊了一声:“大师兄,你怎么又变成和尚了。”

    大师兄双手合十,又指了指墙上的字画。

    我顺着手指看去,是两个字:“缘起”。

    大师兄微微一笑:“是大师兄,还是道士,还是和尚,重要吗?”

    我有点理解不了。

    大师兄又说:“比如一块石块,在地里叫石头,搬到这里,盖成庙了,就成了墙壁。你该叫它石头,还是墙壁?”

    我有些理解了,微微点头:“石头还是墙不过都是人们给它起的名字而以啊,大师兄,道士,和尚,都不过是别人给你起的名字而以啊”

    大师兄笑了笑:“我现在已归佛门佛,改姓释,你可以叫我释永新。”

    我点点头:“好的,大师兄。”

    大师兄皱了皱眉:“我叫释永新。”

    我说:“好的,大师兄。”

    大师兄说:“我说了我叫释永新。”

    我有些不理解,说:“都是起的名字而以,重要吗?”

    大师兄面无表情。

    “初一,你也这在里。”有人一边喊,一边朝我走来。

    我仔细一看,高兴的跳起来。

    不是别人,正是田采青。

    青海湖之后,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了。

    永新奇怪地看着田采青,问:“你怎么进来的?”

    田采青拉着我的手说话,没有理他。

    我心想:“永新能未卜先知我来了,居然不知道老田是怎么进来的。老田还真是神通广大。”

    永新又问:“轻功?硬闯?买通?”

    田采青笑笑:“都不是。我什么都不做,因为我是田采青。”

    永新吓得差点坐在地上。

    我忙问:“大师你怎么了?”

    永新看着我说:“你没有听过田采青吗?布衣天子,罗门的头把,富甲天下,整个江浙都是他的天下,全天下所有的帮会都认他做大哥。”

    “啊?”我吃了一惊,“罗门帮听过啊,只是不知道大哥叫田采青。他也不会武功啊。”

    永新不可思议地看着我:“你傻啊,他需要会武功吗,他动动手指,别人也就得死了。”

    我说:“老田啊,你怎么不跟我说你啥身份呢?我多失敬啊”

    田采青微微一笑:”初一啊,你也没问过啊。什么布衣天子啊,我也是个可怜虫而以。”

    永新说:“罗门弟子遍布天下,看来是我庙里的小和尚,也有罗门的人啊。”

    田采青点点头。

    田采青对永新双手合十,说:”永新大师啊。我就不客套了,开门见山。办完正事,我跟我这个初一小兄弟叙旧去了。”

    永新说:“听您老人家吩咐。”

    田采青递给永新一张银票。

    永新摇手,说:“我出家人,不以。。。”

    田采青微微一笑:“大师不用这样,我们罗门耳目多,我了解你。”

    我看了一眼永新,他表情很复杂。

    田采青笑着说:“大师,我知道这些银子,你看不上。这些银子,我倒也不是给你的。”

    田采青看了我一眼:“我知道初一没有参与朝政的心,一心只想做大侠。也就不用回避他了。这五千万两银子,我是要你做为见面礼给燕王的。”

    永新似懂非懂,说:“为什么要我去送啊。”

    田采青看着永新,说:“燕王最近为母亲过寿,正在招募高僧大德祈福。”

    永新说:“哦,原来是田帮主要送寿礼。”

    田采青摇摇头说:“不是。大师怎么糊涂了。在这铁头山上做山大五,大师就满足了啊。以大师的口才,不想立万世之业,出将入相吗?”

    燕王镇守北方,兵强马壮,世人皆知。

    现在做皇帝的,却是个不满月的孩子,是燕王的小侄子。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