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
字体: 16 + -

第425章 第一份盟约

    “如果大城与大明友好相处,大明自然不会对大城用兵------如果大明要对大城用兵,十万明军就在大城的边界,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方逢年当然不会向大城做出承诺,傻子才会出卖国家的利益,“但谁都无法保证将来,比如东吁,曾经是太祖钦定的‘不征之国’,但东吁入侵大明、入侵大明的藩属国大城,难道大明还能任由东吁胡非为?”

    普蒂咀嚼了一会,“但是我大城是一个对大明友好的国家,绝对不会入侵大明。”

    方逢年心说,如果大城敢入侵大明就好了,也省去这些谈判,“我只是举出东吁的实例,其实,大城的威胁,不是来自大明,国师不要将大明看做敌人。”

    “不是大明?”普蒂盘算了一会,还是没有结果。

    “西夷,国师可曾知道,西夷已经东侵,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蓝眼睛红头发的西夷,已经在东方建立了大量的据点,他们一直在入侵东方,他们才是大城的敌人。”方逢年给普蒂指明了方向。

    “西夷?”普蒂当然知道,葡萄牙曾经入侵过东吁,后来被他隆的士兵赶走了,他们人数不多,没有形成气候,加上大明已经占据了马来半岛南部,那是与西夷对峙的最前线,所以普蒂选择性遗忘了西夷,“部长大人,大明能否帮助大城训练一支万余人的精锐部队?”

    “大明可以帮助大城训练士兵,但大城拿什么回报大明?”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宗主国,就让大明付出大量的精力和白银,还要承担保障的义务,方逢年估计,如果普蒂不能改变观念,今天的合约,恐怕谈不下去了。

    “那大明究竟要大城做些什么?”普蒂就不明白了,以前的大明,都是主动为藩属国承担保障的义务,哪怕只是为战争的双方调解也好。

    “如果大城做为大明的藩属国,就要向大明进贡,每年二十万两白银,那时大明才有可能保障大城的安全,国师觉得如何?”方逢年到终于抛出了他的第一份主张。

    “二十万?部长大人,这是不可能的,大城根本没有这个支付能力!”普蒂惊叫了一声,他觉得方逢年比强盗还强盗。

    “如果大城不能拿出诚意,那大明也无法保障大城的安全,国师思量,大城究竟有什么可以进贡的。”方逢年知道自己提出的这个条件,一定会吓着普蒂,吓得越重才越好玩。

    “部长大人,大城究竟要拿出什么样的诚意,大明才会接纳大城为藩属国?”普蒂沉不住气,二十万两白银,那是大城半年的赋税,绝对不能给予大明,但合约无法达成,他此次出使大明的任务,就会无法完成,关键是,大明就躺在大城的卧榻之旁,让大城没有安全感。

    “国师觉得大城应该贡献什么诚意?大城的哪些诚意,才能代表大城真正的诚意,让两国世代友好下去?”方逢年也不着急,反正大明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他占据着谈判的主动权。

    “诚意?”普蒂迷惑不解,“下官远道出使大明,难道不是诚意?”

    “这的确是诚意,但这只是国师和现在大城国王陛下的诚意,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之后,谁能保证大城还有这样的诚意?”方逢年不待普蒂答,“而且这样的诚意,对大明有什么好处?”

    “部长大人,大明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好处?”普蒂估计,大城能拿得出手的,或者说大明能看上的,还是银子,但大城的银子实在太少,根本满足不了但的胃口。

    方逢年想了想,“国师,我觉得有两条路,可以让大明和大城世代友好下去,不知道国师是否同意?”

    “部长大人请说。”有了路就好,普蒂到现在都摸不透方逢年的想法,或者说大明真正的需要。

    “第一条路,就是仿照上次的合约,大明和大城,平时是宗主与藩属的关系,但大明不需要大城的朝贡,只要双方正常往来即可。”方逢年先抛出一个饵。

    普蒂感觉不是这么简单,上次合约,大城虽然等到了大明的出兵,但大城付出三十万石粮食和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的代价,到现在还欠着大明的银子,“要是大城遭受外敌入侵,需要大明提供帮助呢?”

    方逢年这才露出森森白牙,“大明可以提供一切的帮助,包括直接出兵,但大城需要支付所有的费用。”

    “所有的费用?”普蒂有些紧张,他不知道所有的费用,究竟是多少。

    “当然,大明完全是为了大城才付出的费用,自然应该有大城承担。”方逢年说得不是没有道理,外交上从来都是以理服人。

    “部长大人,这全部的费用,究竟是多少?”普蒂不得不考虑大城的支付能力。

    “如果大明派出使节为大城调解,那么使团成员的盘缠、住宿、餐饮、调解期间的俸禄、调解成功之后的奖励……”

    普蒂急了,这俸禄、奖励,谁知道大明定下的标准是多少?“部长大人,有没有一个定数?”

    方逢年摇头,“这个说不准,谁知道需要调解多久?使团有多少人?大明为了与对方达成协议,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普蒂无语。

    方逢年也不管普蒂的惊讶与紧张,“如果大明以武力威胁对方,甚至直接出动军队参战,则大城需要支付军队调动的一切费用、士兵的粮饷、外出战的补助、伤亡士兵的抚恤,奥,必须提醒国师,我大明的士兵,即使不出战,也是有饷银的,相当于官员的俸禄,这也需要大城支付。”

    普蒂都快哭了,这样帮助大城,即使能保持土地的独立,赋税上怕是要空了,但方逢年说得没错,大明这是完全为了大城,让大城出钱,也是应该的,“部长大人……”

    方逢年继续侃侃而谈,“此外,大明为大城贡献这么大,帮助大城解决了这么大的危机,大城总不能不有所表现吧------大明做了这么多,但都是帮助大城花费了,大明并没有得到一分钱的好处。”

    “部长大人,大城只是小国,一旦费用过高,大城恐怕支付不起。”普蒂在试探方逢年,看看有没有降低费用的可能。

    “国师此话差矣,大明并不是喜欢动刀兵的国家,但如果为了大城的安全出兵,费用自然由大城来出,至于大城能否承担得起,那还是大城的事,奥,如果我皇陛下同意,大城可以逐年偿还,但必须加上利息。”

    普蒂一脸黑线,“部长大人,还是说第二条路吧!”

    “国师不用着急,其实,第二条道路,在下已经说了,就是大城每年进贡大明二十万两白银,一旦大城遭到外敌入侵,或者滋生内乱,大明立即出兵,帮助大城解决掉所有的问题,但不再向大城收取任何费用,因为大城已经支付了。”

    普蒂黑着脸,但也不好发,他只是摇头,“二十万两,大城实在支付不起,我王陛下也绝不会同意,不知道部长大人是如何计算出二十万两的?”

    方逢年一惊,他的确是随口说的二十万两,“大明要保障大城的安全,平时就会在大城驻守一个军的士兵,这三万将士的饷银,就是二十万两,这还不包括平时的粮草供应和火器配发。”

    “军队驻守大城?”普蒂的眼球骨碌碌转了数圈,终于没有说话。

    “如果不驻守大城,要是大城遭受外敌入侵,难道要从京师调兵?就是大明调得起,怕是大城等不起吧?”方逢年要打消大城的顾虑,“国师是担心大明借机吞了大城?”

    “……”

    “大明真要吞并达成,需要用这种方式吗?说句不敬的话,十万明军就在大城的边境,他们数月就灭了东吁,真要进攻大城,国师觉得大城能抵挡多久?”

    “……”

    “大明是为了大城的安全,才会驻军大城,国师看看,大明至立国以来,除了东吁、建奴屡次进犯大明之外,何曾灭过边疆藩属国?”

    “部长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此时容后再议,下官要回去商讨一下。”普蒂觉得,现在的大明,从朱由检到黄晓福,到李腾芳,再到现在方逢年,都与以前的传说不一样了,难道大明再没有免费的午餐了?

    “好,国师先回去商量商量,我们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商讨合约,等国师商讨好了,咱们再谈。”

    经过四轮艰苦的谈判,双方最终达成合约,严格来说,这是大明签订的第一份盟约,从此以后,大明与大城,乃是同盟关系,《明城盟约》规定:

    一、大明与大城,乃是同盟关系,相互有维护对方安全的义务,一旦同盟的一方遭受他国入侵,另外一方必须全力协助,包括使用武力;

    二、大城每年向大明进贡白银五万两,大明为大城训练一支万人的军队,由大明出售火器,装备大城的这支军队;

    三、双方可以在对方的土地上驻军,但除了应对外敌入侵之外,驻军不得超过两万;

    四、盟约签订的前三年,大城因为要偿还大明的军人抚恤金,暂免向大明进贡,进贡从第四年开始执行;

    五、为了加强双方的关系,增强双方国民的互信,大城国内将通行汉语汉话,推广儒教,过渡期五年,五年之后,汉语将是大城国内唯一的官方语言,也是各类学校唯一教授的语言;

    六、双方向对方互派常驻性使节;

    七、《明城盟约》的有效期为十年,有效期结束之前的半年内,由双方商定是否延期。

    普蒂对这份盟约基本满意,大城获得安全上的保证,不但大明不会入侵大城,还会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全力保障大城的安全,这是他此次出使大明最重要的成果。

    虽然大城每年要向大明进贡五万两白银,但大城获得了安全保障,可以裁军,节约军饷,大城实际的损失不大。

    至于大城将要学习汉语、推广儒教,普蒂也没觉得吃亏,一旦大城与大明语言相通,兄弟友谊将更加牢不可破,而且大城百姓信奉的佛教,在大明也是相当广泛,所以大明没有强求大城禁绝佛教,而是在佛教之外,再推广信奉孔子的儒教。

    最为关键的是,大城不具备对抗大明的实力,能用这样的方式给大城带来安全保障,大城国内应该可以接受。

    普蒂唯一有些不满的地方,就是大明向大城出售的火#枪,并不是大明军队使用的燧发枪,而是老式的火绳枪,但方逢年一再说明,大明军队正在使用的火器,绝对不会对外出售,普蒂也没办法。

    朱由检对这份盟约更加满意,这是大明签订的第一份盟约。

    大城每年进贡五万两白银的事,只是权宜之计,目的是为了加快缅甸省的发展,估计下一期的《明城盟约》就会剔除。

    朱由检看到自己设定的“驻军、汉语、儒教”三大目标,在这份《明城盟约》中完全实现,这将是大明处理与亚洲各国关系的样板,将来亚洲的其它国家,要是想傍上大明这颗大树,很简单,《明城盟约》就摆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