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倭寇来袭
“难道奋武营出事了?”朱由检迷惑不解,第一次,他没有练虚极功。问传令兵,他也说不出所以然,朱由检只好随传令兵一道归营。
回到营部,只见众多的奋武营将士聚在一起,不知在商讨什么。
“指挥使大人,发生什么事了?”朱由检看到了秦永年,他一脸乌黑,自己前几天还见过他,他好像还没这么黑,不知道京师的太阳怎么这么厉害。
“有一股倭寇,从登州登陆,山东总兵王淮安屡战屡败,倭寇一路西行,已经到达寿光,距离济南只有三百里。皇上震怒,已下旨,调奋武营前往剿灭倭寇。”秦永年面色沉重,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但他的表述能力不错,三言两语基本将事情说清楚了。
“皇上为什么调奋武营去山东?京师不是有三十多万军队吗?”朱由检训练的奋武营,时间不太长,能否击败战斗力超强的倭寇,他也没有把握。
秦永年看了朱由检一眼,发现朱由检是真的不明白,这才幽幽地说:“魏忠贤。听说魏忠贤在皇帝面前鼓捣,说什么奋武营自从殿下来后,战斗力大增,现在已经是京师最有战斗力的军队。皇上一高兴,就下旨让奋武营去山东灭倭。”
“原来是这个魏阉。”朱由检本来就怀疑上次刺杀与魏忠贤有关,现在更加确定了是魏忠贤了,但朱由检不明白魏忠贤为什么与自己对,好像自己从来都没有得罪过他。
魏忠贤和朱由检的确没有多少仇恨,他只是嫉妒朱由检分享了皇帝的信任,想借倭寇的手来消灭朱由检,最少也要降低朱由检在皇帝面前的威信。如果朱由校从此再也不会信任朱由检,那他魏忠贤才懒得对付这个讨厌的朱小五。
“倭寇有多少人?”既然皇上已经下旨,就必须先对付倭寇。在朱由检的印象中,明末并没有倭寇入侵,他平时的准备也全然是对付东北的建奴,根本没有考虑倭寇,难道自己的穿越能改变历史?那以后自己的生活中可能有更多未知的事情了。
“大约两千。”秦永年淡淡地说。
“两千?山东不是有十几万军队吗?怎么连两千倭寇都消灭不了?”朱由检也没办法,大明军队的战斗力真是弱呀,尤其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大明两百多万的卫所兵纯粹就是摆设,比摆设还不如,这些卫所兵打仗不行,但消耗国家钱粮可不少,不但军田不用交税,朝廷还要向他们支付军费。
当然,士兵们没有战斗力,也不能完全怪他们,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
太祖年间开始实行府兵制,给各地士兵一定的耕地,自耕自得,为军费,平时一边种田一边练兵,或者由家人代耕。
士兵一旦入了军籍,子子孙孙都是军籍,不得脱籍。这就是太祖夸耀的,不要国家一分钱,就可以为国家养下大批的军队。
但每个朝代的灭亡,几乎都是因为土地兼并问题,大部分百姓无田可耕。大明也不例外,明中期以后,土地兼并的问题就已经十分突出,各地卫所的士兵,几乎都无田可种,朝廷又没有足够的银子粮食发放,这些府兵们沦为大明最为贫困的群体。
如果不是大明祖制的限制,这些军户中的男丁,一定会有超过一半的人讨不着老婆,以致军户逐渐绝种。现在的情形也好不了多少,这些军户们基本沦为大户的长工短工,他们想到的不是练兵、打仗,而是生存。
当人的生存权受到严重威胁时,你还能指望他们慷慨赴国难?让大明直接灭亡的陕西农民起义军中,就有很多是活不下去的卫所士兵。
“信王殿下,你说,奋武营能剿灭倭寇吗?”秦永年没有回答朱由检的话,其实,他们双方都知道,这个问题不用回答,他们都有答案,而且惊人的一致。
秦永年关心的是奋武营能不能获胜,长期的军旅生活,使他对大明的军队十分了解,京师兵虽然战斗力比卫所兵强些,但与悍不畏死的倭寇相比,还是差得远。
“京师兵比卫所兵战斗力要强,奋武营又是京师兵的精锐,以六千对两千,奋武营应该能够打败倭寇。”朱由检知道倭寇并不是日本的军队,只是一些落魄的下层武士。他们单兵战能力很强,但没有军队的组织、纪律和明确的目标,他们基本上是以掳掠为目的。
“信王殿下如此自信?”秦永年对没有实战经验的朱由检真没报什么希望,他也不知道朱由检的练兵是否真的有用,但朱由检的自信感染了他,再说,调奋武营去剿灭倭寇,是皇帝的圣旨,他没得选择,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必须领兵去山东。为军人,他也不能容忍倭寇在大明的土地上劫掠。“那我们回中军谈谈出兵方案。”
奋武营的各位将领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可喜的是,尽管各位将领们的方法没有多少新颖之处,但没有任何一位将领怯战,这在大明的军队中是极为罕见的,连秦永年都觉得很是意外。
“王信,说说你的看法。”朱由检到现在是一言不发,秦永年只好点将,但奋武营的军官们基本不知道朱由检的身份,所以秦永年也没有点破。
朱由检刚刚得到倭寇来犯的消息,他需要时间消化,然后做出判断。既然秦永年点将,他就不能保持沉默了。
对朱由检来说,奋武营的六千士兵,绝大部分没有上过战场,所以士气最为重要。
朱由检站起来,充分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然后清了清嗓子:“既然皇上下旨,奋武营必须出战,战与否问题不必讨论,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战的问题。”这句话的意思,谁都懂,既然皇帝下旨,你敢抗旨?小心皇帝盛怒之下灭你九族。
“以我看来,倭寇倒是给我们奋武营立功的机会,各位就等着立功、升官、发财吧!”
朱由检的话,让奋武营的军官们惊讶不已,升官发财谁不想呀?刚才各位军官都在讨论怎么战斗的问题,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打败倭寇,谁也没有朱由检这种大气磅礴的自信。
“真的能打败倭寇?”
“真的能升官发财?”
“倭寇可是戚少保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打败的呀?”
“同知大人有什么好办法?”
秦永年一直没有说话,但对军官们的反应很满意,朱由检的两句话就将他们的好胜心激发出来,这位年轻的王爷还真是有办法,虽然有好胜之心不一定就能打胜仗,但谁都没法否认,好胜心是获得胜利的基础。
但秦永年也不知道朱由检有什么战倭寇的办法,他向朱由检投去深深的一撇,鼓励朱由检说下去。
“依我看,本次出征,倭寇有三败,而奋武营有三胜。”
“倭寇有哪三败?”李红军是急性子,忍不住问朱由检。
既然军官们都被调动起来来,朱由检也没必要再打哑谜了,否则,一旦军官的心冷了,那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回到营部,只见众多的奋武营将士聚在一起,不知在商讨什么。
“指挥使大人,发生什么事了?”朱由检看到了秦永年,他一脸乌黑,自己前几天还见过他,他好像还没这么黑,不知道京师的太阳怎么这么厉害。
“有一股倭寇,从登州登陆,山东总兵王淮安屡战屡败,倭寇一路西行,已经到达寿光,距离济南只有三百里。皇上震怒,已下旨,调奋武营前往剿灭倭寇。”秦永年面色沉重,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但他的表述能力不错,三言两语基本将事情说清楚了。
“皇上为什么调奋武营去山东?京师不是有三十多万军队吗?”朱由检训练的奋武营,时间不太长,能否击败战斗力超强的倭寇,他也没有把握。
秦永年看了朱由检一眼,发现朱由检是真的不明白,这才幽幽地说:“魏忠贤。听说魏忠贤在皇帝面前鼓捣,说什么奋武营自从殿下来后,战斗力大增,现在已经是京师最有战斗力的军队。皇上一高兴,就下旨让奋武营去山东灭倭。”
“原来是这个魏阉。”朱由检本来就怀疑上次刺杀与魏忠贤有关,现在更加确定了是魏忠贤了,但朱由检不明白魏忠贤为什么与自己对,好像自己从来都没有得罪过他。
魏忠贤和朱由检的确没有多少仇恨,他只是嫉妒朱由检分享了皇帝的信任,想借倭寇的手来消灭朱由检,最少也要降低朱由检在皇帝面前的威信。如果朱由校从此再也不会信任朱由检,那他魏忠贤才懒得对付这个讨厌的朱小五。
“倭寇有多少人?”既然皇上已经下旨,就必须先对付倭寇。在朱由检的印象中,明末并没有倭寇入侵,他平时的准备也全然是对付东北的建奴,根本没有考虑倭寇,难道自己的穿越能改变历史?那以后自己的生活中可能有更多未知的事情了。
“大约两千。”秦永年淡淡地说。
“两千?山东不是有十几万军队吗?怎么连两千倭寇都消灭不了?”朱由检也没办法,大明军队的战斗力真是弱呀,尤其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大明两百多万的卫所兵纯粹就是摆设,比摆设还不如,这些卫所兵打仗不行,但消耗国家钱粮可不少,不但军田不用交税,朝廷还要向他们支付军费。
当然,士兵们没有战斗力,也不能完全怪他们,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
太祖年间开始实行府兵制,给各地士兵一定的耕地,自耕自得,为军费,平时一边种田一边练兵,或者由家人代耕。
士兵一旦入了军籍,子子孙孙都是军籍,不得脱籍。这就是太祖夸耀的,不要国家一分钱,就可以为国家养下大批的军队。
但每个朝代的灭亡,几乎都是因为土地兼并问题,大部分百姓无田可耕。大明也不例外,明中期以后,土地兼并的问题就已经十分突出,各地卫所的士兵,几乎都无田可种,朝廷又没有足够的银子粮食发放,这些府兵们沦为大明最为贫困的群体。
如果不是大明祖制的限制,这些军户中的男丁,一定会有超过一半的人讨不着老婆,以致军户逐渐绝种。现在的情形也好不了多少,这些军户们基本沦为大户的长工短工,他们想到的不是练兵、打仗,而是生存。
当人的生存权受到严重威胁时,你还能指望他们慷慨赴国难?让大明直接灭亡的陕西农民起义军中,就有很多是活不下去的卫所士兵。
“信王殿下,你说,奋武营能剿灭倭寇吗?”秦永年没有回答朱由检的话,其实,他们双方都知道,这个问题不用回答,他们都有答案,而且惊人的一致。
秦永年关心的是奋武营能不能获胜,长期的军旅生活,使他对大明的军队十分了解,京师兵虽然战斗力比卫所兵强些,但与悍不畏死的倭寇相比,还是差得远。
“京师兵比卫所兵战斗力要强,奋武营又是京师兵的精锐,以六千对两千,奋武营应该能够打败倭寇。”朱由检知道倭寇并不是日本的军队,只是一些落魄的下层武士。他们单兵战能力很强,但没有军队的组织、纪律和明确的目标,他们基本上是以掳掠为目的。
“信王殿下如此自信?”秦永年对没有实战经验的朱由检真没报什么希望,他也不知道朱由检的练兵是否真的有用,但朱由检的自信感染了他,再说,调奋武营去剿灭倭寇,是皇帝的圣旨,他没得选择,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必须领兵去山东。为军人,他也不能容忍倭寇在大明的土地上劫掠。“那我们回中军谈谈出兵方案。”
奋武营的各位将领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可喜的是,尽管各位将领们的方法没有多少新颖之处,但没有任何一位将领怯战,这在大明的军队中是极为罕见的,连秦永年都觉得很是意外。
“王信,说说你的看法。”朱由检到现在是一言不发,秦永年只好点将,但奋武营的军官们基本不知道朱由检的身份,所以秦永年也没有点破。
朱由检刚刚得到倭寇来犯的消息,他需要时间消化,然后做出判断。既然秦永年点将,他就不能保持沉默了。
对朱由检来说,奋武营的六千士兵,绝大部分没有上过战场,所以士气最为重要。
朱由检站起来,充分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然后清了清嗓子:“既然皇上下旨,奋武营必须出战,战与否问题不必讨论,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战的问题。”这句话的意思,谁都懂,既然皇帝下旨,你敢抗旨?小心皇帝盛怒之下灭你九族。
“以我看来,倭寇倒是给我们奋武营立功的机会,各位就等着立功、升官、发财吧!”
朱由检的话,让奋武营的军官们惊讶不已,升官发财谁不想呀?刚才各位军官都在讨论怎么战斗的问题,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打败倭寇,谁也没有朱由检这种大气磅礴的自信。
“真的能打败倭寇?”
“真的能升官发财?”
“倭寇可是戚少保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打败的呀?”
“同知大人有什么好办法?”
秦永年一直没有说话,但对军官们的反应很满意,朱由检的两句话就将他们的好胜心激发出来,这位年轻的王爷还真是有办法,虽然有好胜之心不一定就能打胜仗,但谁都没法否认,好胜心是获得胜利的基础。
但秦永年也不知道朱由检有什么战倭寇的办法,他向朱由检投去深深的一撇,鼓励朱由检说下去。
“依我看,本次出征,倭寇有三败,而奋武营有三胜。”
“倭寇有哪三败?”李红军是急性子,忍不住问朱由检。
既然军官们都被调动起来来,朱由检也没必要再打哑谜了,否则,一旦军官的心冷了,那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