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家今何在
字体: 16 + -

第六章 第一课

    wed oct 21 19:49:18 cst 2015

    卯时三刻的小镇,太阳从东方的山间露出晨光微曦的笑脸。

    今天是小镇私学开学授课的日子,大部分第一次上学的小孩家里今天都起得特别早,对于上学不仅仅对他们自己,对他们的父母来说这也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这个传承了数百年的小镇予文予武无一不精,所以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做一个在同伴中出类拔萃的存在,这样的竞争在无名镇是良性的,因为无名镇所有人从出生就会接到一个使命,那就是为了自己这个美丽的家园努力奋斗,大家都盼望着小镇的明天会更好。

    希望自己这一世有个美好新开始的金大山也早早的起床梳洗罢,站在自己房间前的院子里打起了太极拳,金大山所打的这套太极拳可不是前世许多老人家清晨在广场和公园打的现代二十四式简化太极。他曾经走过中国大江南北拜师学厨,那还是在与一位姓陈的豫菜大师学习豫菜的时候,当时那位师父看他身体并不强壮,就传授了大山这门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家传武学。在当时那样的末法时代,就算武功再高你也高不过一颗子弹,许多武学都已经没落或消失了,武学的传承也就没有了太多的门户之见,所以金大山十分好运的学到了太极拳,不过这厮当时并没有太过重视,要不是那时被师父天天逼着早起练武,估计在他穿越时早已忘却了。

    关于武学,他刚开始学武的时候他的爷爷金天禄就告诉他,这个世界学武之人的境界大致分为四个:炼体、养气、御风、大乘。炼体,顾名思义就是锻炼和淬炼自身,拥有一个好身体和发达的筋脉骨骼;然后是养气,也就是一般武侠小说里学习内功心法在筋脉中修炼出内力,然后不断打通奇经八脉,当任督二脉被打通之后便会进入御风境界;达到御风境界的人便能凭虚御风,当然不可能是如鸟儿一般在天空飞翔,只是在内力强大的基础上能够凭借一些技巧身法做到短暂的滞空和移动,这个世界达到御风境界的人并不算太多,打通任督二脉并没有那么容易,这关于你自身的资质和修炼的内功心法,所以武林中才会出现为了高深的武学功法大打出手的事件。至于大乘,金天禄告诉金大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这个世间寥寥无几,因为这些人的内力雄浑,武学上达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地步,已经可以算是以武入道,有了自己对于生死或自然大道的感悟和理解,也不会轻易再江湖中行走或出手。至于大乘以后,再高的武功也难逃变为一堆黄土的命运,学武之人并没有比一般人活得久,选择了江湖武林,生死便由不得自己了。

    穿越到这一世从小就在家里泡药浴打基础、学习拳脚功夫的金大山也试着每天早起的时候打打太极拳,没想到这在上辈子自己总觉得是老头老太太们锻炼身体发挥余热的“广播体操”,竟然让他感觉到了不一样,因为他还小,他老爹金祉海并没有给他学习内功心法,但是他因为学习太极拳而有了气感,感觉自己体内好像有了爷爷所说的内力。

    大山当年问他爷爷金天禄是什么境界,金天禄只是笑而不语,然后自认为潇洒低调的转身离开。其实他不知道他的孙子在他的背后悄悄的竖起中指默默在心里表示很鄙视:“死老头,不就是达到了大乘吗,装个啥。”

    金大山练习太极拳莫名其妙练出了内力的事他没有告诉包括他父亲和爷爷的任何人,这并不是他不相信自己的亲人,而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自己的亲人这拳法哪里来的,平常他时不时偷偷到厨房里去做吃的他的爷爷都知道,只不过金天禄觉得他并没有因为做菜而懈怠了读书和学武这两件老人家认为的正事上,而且金天禄还偷偷的吃过这小子做的食物,在感叹好吃的同时也只是赞他的孙子做什么都有天份。不过有天分和有武功秘籍完全是两码事了,大山同志无奈只能闷声发大财,在练太极的时候尽量避免有人看到。

    在打完一遍太极拳后金大山又练了两遍大年初一报名那天从私学拿来的《五虎断门刀》中前两式。从五岁就开始接触武学的金大山也有了一些基础,在他拿到这本前世在金庸和梁羽生等几个大大的小说里烂大街的功法后仔细的观看练习后才明白一句不知道是哪个前辈说的话:“没有无用的功法,只有无用的人。” 这是一本攻守兼备、集用刀之法于一身的秘籍,难怪会成为南院的基础武学,它能够溶于天下所有的刀法之中又独立出来,大概所有去看这本秘籍的人开始都会觉得它太基础平常了,可是天下间哪一种刀法不是从这些基础的招式中推演变化组合而成。金大山不得不感慨:“天下技艺,无论是武功还是其他职业技能,无一不是由简入繁,后又化繁为简。创造这本《五虎断门刀》的人,刀法一定高绝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了,要是他学做菜,摆盘一定很漂亮吧!”

    晨练结束的金大山风风火火的吃了早餐,然后开始他与私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私学每天第一堂早课的时间是辰时初刻,因为小镇并不算太大,孩子不多,所以私学只是把学院按照年龄段分为南北两院,再按男女之分分为男舍女舍,并没有细分年纪什么的,包括金大山在内十个八岁大的熊孩子在夫子姒明的带领下来到了男舍的课堂,然后自然而然的被安排在了离夫子座位最近的前一二排座位上坐下,刚进私学的孩子还没有定性,“七八岁、狗都嫌”这几个字不是没有根据的,还没适应课堂的孩子们坐没坐样,时不时还跳起来和旁边的小伙伴打闹一下,并没有注意到他们后面比他们早来了一两年、两三年的孩子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正襟危坐,双唇紧闭,仿佛被点了穴道。十个小孩中也只有金大山一个例外了,不过他也坐得东倒西歪的,没办法啊,私学里的桌子还没有上辈子学校里的板凳高,大家都是跪坐,这对永远都不会习惯这样的跪坐的金大山同学是一种巨大的折磨,还幸好这一世没有黑板和粉笔,要不然坐在第一排的他就得吃一年的灰了。

    姒明面对这样的情况早有预料,并没有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只是用戒尺不重不轻的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敲了一下,顿时下面鸦雀无声。这时前面还在打闹的孩子终于感觉自己好像干了件大事,还没来之前,自家的哥哥们可都告诉过他们,姒夫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手中的戒尺可号称无名镇第一尺,自姒夫子上任南院夫子后来到私学读书的男孩,没有一个在那把戒尺下逃脱过。因为姒明虽然年逾不惑但是还是长得跟个小白脸似的不显老,加上他的严厉,姒明私底下也被大家叫做“白无常”。不过今天“白无常”显然放了第一次进学的他们。

    金大山终于开始了他今世人生第一课,才开始上课姒夫子就提问了,当然不是提问金大山,都还啥都没学过呢。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课,也是十位新学子的蒙学第一课,姒蹇,你来说说我们以往第一课要讲什么?”

    前两排的孩子们因为好奇偷偷转身看了看最后一排刚刚简单正了正衣冠站起来的一个庞大的身影,唯独金大山没有回头,因为他认识这个站起来的家伙,姒蹇,长得跟前世神话里的弥勒佛一样的胖子,姒族族长第二个儿子姒和家的独生子,他的个子并不矮,只不过身材太横了不显高而已。人生一辈子每个阶段身边总会出现一两个胖子,金大山觉得姒蹇貌似就是他在无名镇时期出现的胖子,只是他猜中了开头,没有猜中结尾而已。当然,这是后话了。

    “《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先贤亦曾说过‘正衣冠、明事理’,第一课为‘正衣冠’。”

    在金大山眼里貌似忠厚实则腹黑的姒蹇费劲的睁开他那远远看来仿佛是两条条缝的双眼,站起来后用处于变声期独特的稍稍有些沙哑的声音回答了姒明的问题。

    “不错,看来你在冬歇期间并没有放下手中的圣贤之书,我希望其他人都跟姒蹇一样,除了新到的十位蒙童,今日未时三刻我会开始一一考校你们的学问,明天连十位蒙童一起接着考校武技,若是在我这里过不了的人,我认得你们,我的戒尺和你等家中的父母可认不得。好了,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首先讲一下何为‘正衣冠’。。。 。。。”

    在姒明夫子完全没有节操的威胁中课堂正式开始,而金大山现在还不知道,就在男舍不远处的女舍,他那淘气的姐姐,又闯祸了。

    每次写完后我回看的时候都很马虎,所以估计会有错别字和一些文笔不通顺的地方,还希望看这本书的朋友能够多多谅解,还是那句话,即便只有一个人看或者都没人看,我都会坚持下去。 提到《五虎断门刀》,从当年躲在书桌下金庸大大的书里我就爱上了,没办法,那时候大家都喜欢天龙里牛叉武功的时候我觉得作为小人物,能够学到云州秦家寨的《五虎断门刀》就很牛了,后来又在梁大大的萍踪侠影和白发魔女里面都看到过,真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