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家今何在
字体: 16 + -

第三章 除夕夜

    sun oct 18 18:41:01 cst 2015

    除夕,这一天对无名镇所有人、乃至盘古神洲的所有人都是极为重要的。

    寒冬也仿佛因为在这一天收到一份春意盎然的礼物而显得松弛下来,一大早,及久未见的阳光也来造访这个刚刚睁开朦脓睡眼的小镇,随着太阳渐渐升高,阳光热情的拥抱整个小镇,从小镇前的平原开始,头上还残留着一顶白色水晶礼帽的草垛君,小镇口那棵四、五个人围在一起都抱不满的大榕树,一幢幢高高低低的院落,小镇中心演武场上呆呆的木桩子,还有常年在外奔波、一年都难得回来无名镇几次的酒馆老板姒韦大叔,其他纷纷走出家门的人,它们和他们都欢乐的在阳光温暖的怀抱中惬意的的微笑,忘掉过去一年的烦恼,迎接将来一年的快乐。

    自从金祉海让金大山专注修炼刀法后,金大山也是每日刻苦练功,对于刀法的理解也在一点一点的加深中。除夕到了,金祉海给金大山放了三天假,希望他能够劳逸结合,多和同龄人在一起玩耍,不要让自己显得太过孤僻。很显然金祉海错了,也不能说他错了,他只不过是没想到他八岁的儿子身体里住着一个四十几岁的怪叔叔。所以金大山根本不可能跟那些真正只有七、八岁的孩子们尿到一个壶里,因为他喜欢尿坑里。

    当所有人都在除夕这个欢乐的节日放肆拥抱阳光,尽情的载歌载舞时。我们的金大山先生也是放肆的在房间里捂着被子,尽情的呼呼噜噜。大过年的,哪怕是穿越众,大山同学也秉承着节假日赖床的臭毛病,只可惜这一世他多了一个专门“坑弟”的姐姐,注定不能过得太过安逸。除夕不仅仅是一个让人觉得快乐的节日,也是让人忙碌的一天,大家都在忙着为祭祖做准备。祭祀,本来就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哪怕早早起床在院子里瞎转悠的金林儿大小姐今天也不敢像平常一样放肆,而且母亲特别叮嘱她今天不能走出大门出去玩。金府里本来就不多的几个仆人家与她同龄的小孩都害怕靠近金大小姐,这样爱捉弄人的熊孩子谁不怕啊。这让金林儿很无聊,只好去霍霍还在梦里和周公探讨红烧鱼和红烧熊掌哪个好吃的金大山同志。

    在大义凛然的把可怜的金大山从邪恶的棉被君封印中解救出来后,金大山死狗般趴在床沿,无语的看着高兴的金林儿。

    “大小姐,今天是除夕,别指望我能进厨房。”

    “好弟弟,姐姐不是叫你起来给我做吃的,快起来,我陪你去院子里玩陀螺怎么样?”

    “你陪我?是你自己想玩吧!”

    “哼!陀螺是你们男孩喜欢玩的,我是女孩子。”

    “你可不是女孩子,你是女汉子。”

    “哼!一会要到祠堂去祭祖了,你再不起来,爹爹知道了,看他怎么收拾你。”

    金大山在金林儿这样的熊孩子面前,起床气都气不起来,无奈的爬起来把衣服穿好,等婢女来帮他梳头发。关于头发,这个时代跟中国古代是一样的,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不敢损伤。几年前嫌麻烦的金大山就想让婢女把自己的头发剪短,还没有所行动便被金祉海知道了,然后暴打一顿,抓到祠堂跪了两个时辰,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想什么清爽的发型了。

    终于把自己折腾得人模狗样的金大山跟着金林儿离开房间,打算吃完早饭后跟随大人们到祖祠去拜祭祖先。逢年过节的祭祀人群基本上都是按照年龄分在一起的,而从金大山的内心来说他是不愿意跟同龄人在一起玩耍的,每次跟一帮小孩站在一起他感觉很别扭。这也让他的父亲金祉海和母亲金湘玉一直都感到费解,觉得从小懂事的金大山显得很孤僻,但是又不像一般孤僻的孩子那样怕生或者怯懦,时不时能看到一丝丝成年人行事的影子。

    无名镇仅有三姓,那些从外面嫁到这里来的女子在嫁进门的那一天便把自己的姓氏改换为夫姓。每年祭祖都是由各族族长在除夕当天沐浴更衣,然后带领自己这一族大大小小的族人们到自家的祠堂举行祭祀活动,这里并不像外面一样女子不得进入祠堂,只要身体里留着这一族的血,你就能进入祖祠跟着大家一起跪拜祖先,祈福祷告,是不论男女的。无名镇在这样的一个封建时代,做到了真正的男女平等。

    祭祀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每一个走进金家祖祠的族人都收起了平日的散漫和嬉笑,神情庄重而肃穆。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待一些族人将贡品陈列完毕后,在族长金天禄的带领下,族人们按照长幼有序的顺序上香跪拜。最后在一块空地上,以火烧竹,只听见火中“噼噼啪啪”的声音不绝于耳。

    早上各族的祭祀活动过后,中午到晚上这段时间内无名镇开始在演武场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大概也只有在这个时候金大山才显得像一个孩子。最先开始的是击战鼓,这是金大山最喜欢的节目,只见演武场的中间摆放着八面战鼓,这可是真正的战鼓,不是牛皮绷的鼓面,而都是鳄鱼皮制成,鼓皮选用鳄鱼皮,是取鳄鱼的凶猛习性以壮鼓声。每一面战鼓前都站着一位身强体壮的大汉,为首的哪一位正是金大山的老爹金祉海。八个人一齐拿起鼓锥,深吸一口气,沉稳有力的开始敲击面前的战鼓,大声高唱: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看着自己的爹爹和其他几位大叔们精彩的表演,我们的金大山同学真是恨不得自己马上长大,也拿起鼓锥轰轰隆隆的敲几下,尽管这个上辈子都没学好文化课的二货并不清楚自己的老爹唱的诗是什么意思,但是在八位大汉的高声唱喝中听得很带劲,比前世自己插在裤袋里mp3上那些流行歌曲精彩太多了,让人热血沸腾。

    战鼓过后就开始了一些竞技活动,无名镇的人都崇尚武力,常年以打猎为生。竞技活动大多都考验着大家的武技,首先是击剑,这可不是金大山上辈子在奥运会上看到的现代击剑,无名镇的击剑,两名对战的青年各执一把宽木剑比较剑技,场面非常精彩,两人在剑法的造诣上不相上下,只不过路数上截然不同,一位剑法轻灵飘逸、潇洒敏捷、剑如飞凤,而另一位走的是大开大合、劈砍挑刺、如猛虎下山。真人版的武林大会,怎能不令金大山同志感到万分激动,这样武功不分轩轾的较量往往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不过通过观看这样的比试可以让金大山这样刚开始接触没几年武学的小孩们得到一些感悟和理解,这也是无名镇培养未来的手段之一。

    与击剑一同进行的活动还有角抵和蹴鞠。角抵是一种类似摔跤、相扑一类的两两较力的活动,而蹴鞠就是古代足球,让金大山觉得差异的是这个时候的蹴鞠竟然不是他所了解的宋代踢风流眼的蹴鞠活动,反而是类似于现代足球,有两个鞠眼,两队相拼,看哪一队踢进对方鞠眼多获胜。其实这个说自己中国古代史学得很遛的货并不知道春秋战国时代的蹴鞠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玩法。

    除夕的这天过得非常的快,妇女们早在晚霞盛开在天际的时候就离开了演武场,回到家做好了丰盛的年夜饭,剩下一群大老爷们和小孩们也在夜空中两个弯弯月牙的微笑下各自回家。作为前世站在世界厨艺巅峰的金大山虽然一直以来对自家厨师做的菜肴嗤之以鼻,但也因为节日欢快的气氛里胃口大开,吃完年夜饭的金大山因为年纪小可以不用陪着大人们守岁,他又不愿意跟别的小孩玩。被母亲批准回房间休息。

    一个人静静的躺在床上,能听得到远远的孩子们的欢笑声,童年纯粹的快乐,这些对重活一次金大山来说也是很开心的,不过看了今天下午的欢庆活动和竞技,此刻耳朵里仿佛还回响着爹爹他们在击鼓时候吟唱的战歌,这令他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无尽向往,上一世除了醉心于料理还喜欢周游世界的他不得不感慨,无名镇太小了,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长大,学好武功,然后背着刀,去外面看一看。

    沉醉在离开无名镇幻想中的金大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明天等待他的,将是一项新的考验。

    他终于要进学堂上学了。

    从下一章开始,主角将加快成长的步伐。本章那首战诗《国风・邶风・击鼓》出自《诗经》 ,是先秦时代邶地的民歌,我在读高中装文艺青年给某女孩子写那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的时候特别查了一下出处,发现竟然是一首战诗,讶然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