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兵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 次兵简易招数 剑式身法步法

    tue jul 28 01:43:18 cst 2015

    九、次兵界段 各有路数

    界段,为次兵之长、短。初化次兵,其长短只是本兵刃身之宽。欲要使次兵最终如本兵之长,亦须勤勉修习。时机一至,次兵长度自有变化,犹如人之成长。且在次兵各段,各自有招式。若满‘十’为最长,则界段细分为:

    初之段:次兵长度为本兵十之一二长。招为纵向附剑游离,可远离本兵之首或尖,称作游附。次兵攻杀速度是平常挥剑之速。若化于剑脊侧,则可作横限游离。如大概肩宽一尺四寸,横向游离两侧,最宽不超此一尺四寸。

    缓之段:十之三四。运驭次兵纵限游离,可作招弹兵击杀。即次兵于纵限之内,瞬间弹击而出;亦可作在本兵尖端、首柄端纵限斜向点游离,点之最宽边缘为横限,称斜击。又可控次兵施展纵横限双折点――双限折点击。前提为化兵在剑脊一侧。

    逐之段:十之五六。次兵可在纵横大限之内,施斩弧形跳跃,名为柳月击。

    将尽段:十之七八,此处次兵已近本兵之长。可运驭次兵作出连环流圆前进,即流圆。行攻路线诡异。

    终之段:至此,纵横大限内,可随意施展次兵攻杀之招。使得如何,全凭持剑人之意念。此外,次兵游离之速,非‘意’所能控。因次兵并不是‘意’本身,‘意’作虚念。‘意’可瞬移,而次兵近似真体,瞬移不得。再说界段之渐升,好运者可一时突破,亦可长时间才有变化。视自身情绪受控之度而定。

    十 次兵有招 一心二用

    招,攻防招数。一心二用可释作:掣本兵、运次兵一时进攻而不自乱。其难度在于本兵有招,次兵亦有套路。二者万不可顾此忘彼,必需兼顾两者。此惟有苦习熟知招数才可运用自如,无捷径可走。如若不深习一心二用,运驭次兵毫无意义可言。又若心态自傲,习得半生不熟,必致自乱招数,伤己皮肉为轻,重者手肢伤残,或命断己手。更有次兵被捕住之险,人称之捕兵。

    捕兵之法有:以交叉之招夹住次兵、以坚硬之物力摁次兵于坚硬之物上、以功力之深厚抓拿次兵;遭此类处境,次兵将动弹不得。受制于纵横大限,本兵刃仅可在纵横大限之内移动挥使。

    若次兵处在剑身之侧,尚可运五行流将其消散;若在此之外,则得靠己之智,把次兵收将而回归己控。弃剑是为不得已之选,下下策也。

    吾即为人之师,当赠真言半句:“剑与次兵,皆为杀器!出之与否,切审慎思之。出剑不行败德灭义、害人利己之事!可斩阴毒冷血,恶贯满盈之人!此为训诫,一切自当量力而行,万不可自充英雄,低估敌手。务须牢记为师之训。”

    以下为各界段进攻防守之招数:

    初之段招式:

    挥剑划兵:次兵在本兵之旁。挥剑动时,次兵亦随在刃缘外侧固定一直线滑动;如对恶敌挥剑,次兵随之滑开攻敌。此若双剑同时攻杀。亦适合近身攻打。化成之次兵,多定于刃缘之侧,即次兵刃缘与本兵刃缘直对,终究是使锋利刃缘攻去恶敌!划兵可配本门所有剑招招式,如若纯熟运使,可比一般高手;如次兵在剑脊一侧化成,可驭兵双限折点游离。

    缓之段:驭兵能纵限游离。招为弹兵,次兵纵限击杀最远距为自身高度之长。例,某人约高五尺五寸,运次兵纵限游离不超出此距!

    招式:以退为进――退避恶敌攻杀势头,趁间运驭次兵弹击以作反击。

    斜线攻杀――协以本门剑法声东击西之招。

    双限折点游离――步法鹤步轻流;为:平剑于敌前,剑抽之式一左一右而摆;剑动亦控次兵行双折点游离。

    逐之段: 鱼跃龙门――驭次兵行纵限柳月游离。合以刺剑。

    配以剑招:白鱼跃舟――次兵成剑刃一端,作横限越剑,亦可斜跃;如次兵在剑刃右护手处,当跃至左端剑尖。

    将尽段:流圆击――即绕剑纵横限直向前行。此招行杀环环击进,线路诡异,使敌防不胜防。配剑招为:龙之绞舞。

    终之段:此处界段切莫失心游离。次兵万不可击中手中兵刃。配招:剑指六方。此段次兵招式亦可纯粹。纵横大限内自如运驭次兵,随心所驭!

    简列次兵纯粹之招:

    涡 旋:为防备招数。驭兵于剑尖作漩涡状游离,抵御敌手进攻,防面大小与横限一致。

    碎冰飞:实为纵限多折点游离,其势繁若倾盆雨,大小近似碎冰,因此得名。

    锥 钻:运驭次兵于一点钻杀,可钻破铁甲。

    十一、次兵志

    志,为意。次兵受意驭控,其‘意’亦可成兵。当手中无兵刃之时,依托对次兵之娴熟衍化与人剑之情均有可能化出次兵,谓之‘次兵志’。刚韧度受自身功力影响,功力愈深,刚度愈强。最弱为自身骨骼之硬。纵横大限、招式与速度无有变化。却极为耗损精气神。皮肉之身,安无疲乏。无度运使,必将虚脱。慎而练之。

    十二、双刃剑气(为功力厚深者所习)

    即运动内力于本兵、次兵之上,一同施展剑气。为本门最凌利招式之一。欲要习成,绝非易事。修习时微有不甚,内力将与五行流乱搅一体,将撕扯自身经脉!因此,有自废武功之危。不可过激过急,不可分乱心神,不可自以为是,循序渐进方是有成之路。

    欲习双刃剑气,务必牢记以下字诀:先走五行流,驻停指尖中冲穴;而始运内力,至于胸膛中;首入中府穴,行经一十位;达至鱼际穴,转运劳宫穴。双股流合此经络。此时,冲穴运动五行流化次兵,遂引动内力顺五行流走,方可附之次兵。

    中府穴、云门穴、天府穴、侠白穴、尺泽穴、孔最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鱼际穴、为内力所走一十穴位,所属臂间一路经络。习此招亦须全神贯注,不容分心,错一步或有致命大险。有大凶险亦有大成,双刃剑气威力甚巨,如施附仙法,气锋极利,击于寻常兵器之上,若无功力加护,其兵刃当如断发之脆!

    十年磨一剑,此言所说乃是具天赋异禀之人。于短年内,欲想剑法可达到高手之列,常人无数十年功力与人生阅历而达致强者之巅是为狂语。总而言之,勤苦以学为善,谦虚则受益,骄傲自满必招损。

    可是看完了,落缨很头大。心呼复杂。费好几刻时候方阅懂一半。最是双刃剑气,穴位那些,除丹田几个脉门外,其余一个不知。只得留着问题,到天府树楼问他们去。再次细细回想书中所写:五类情绪,喜怒思悲恐,恐情弃之。

    至于四情喜、怒、思、悲。他要试一试,以能得知对自身情绪控制得如何。便回想来往事,渐渐牵动情绪五味瓶。先是‘喜’。幼时童真之乐;少年时期与诸位好友的万千乐事,彼此闹耍,各自相损,那件桃源抓蛇吓胡枫、赵满勇一事、跟钟姑娘学轻功之时,摔倒的开怀大笑,可谓快乐。

    怒,便想到遭遇种种不测,盗匪抢驴、边疆失散、盗贼马事、侧壁山恶战长阳会、邵姑娘被打伤,怒意猛燃起。拳头都捏得痛了。少顷,才察觉是在察知情志,才压住怒意转为理智。思,第一念便是邵姑娘了,对她一见倾心,此生不能忘怀。此外,还有胡枫、赵满勇、家里的爹娘、村里好人家、十字门之情义……悲,当属山麟之难、大叔之死、赵满勇下落不明。恐惧有过,但已感觉不清楚。

    喜怒哀乐回味一番,心头却犹如一瓢清冽之水,涤荡内心。人活之时,必须要有‘自知之明’。暗忖片刻,隐隐懂得抵御这五类情志之法,瞬间觉得自己能耐大增。

    再看一遍:五情五内五行之关联、随心控制情绪动或静、循五行相生之序运先天之气、化五行流、五行流丝经九个穴道、衍化象隐、匿次兵定尘彩、纵横大限、四大次兵界段、次兵游离杀招、次兵志、双刃剑气。

    又想到:次兵志还未习成,能不能练成双刃剑气?书上顺序,没说清楚。到时候只得自个琢磨。此刻得把书、关键之处,记熟为先,再复读数遍。看了上瘾,竟还不想启程,心痒痒拿出剑法:连决剑。他都不看介绍了,直接翻到:

    基础剑技:

    平刺:升剑与肩同高,直刺。照此平刺,头为上;下刺攻脚;胸膛当中刺;跃身后刺:闪电之速还击偷袭恶敌,求短而快。

    穿 :如针缝衣,剑尖行半圆之路进攻敌手,破绽明显。

    挑 :似挑起灯笼,力挑剑尖,求猛、短、狠。

    崩 :挺剑在胸,使出一冲势,冲震而去,技求准、疾。

    扫 :攻恶敌下盘。技求速快、间距短、力猛为善;亦有旋身扫剑。

    撩 :剑尖刃缘攻下盘至上身,技求力足。

    搅 :朝攻击之处使剑尖作交叉状,求快。

    抹 :以前剑刃作半圆滑攻敌,须迅疾。

    抽 :剑尖速击而收,形似抽鞭,技求迅狠。

    劈 :挥前剑身斜左、斜右、直下而攻,为劈。

    云 :云在上;运剑在敌手上三面绕小弧形攻击,须以迅雷之势。

    带 :转身掣剑后击,技求耳听盲区。

    截 :以剑身击溃来攻之势。招须准、力狠。

    格 :使出立剑、斜立剑、竖扫剑格开攻势。

    驾 :掣剑上下左右,架住敌招。要点:臂力足够强、腰力够粗。

    拦 :以剑身挡下敌手主攻之点,要求眼力锋利。

    身法:

    对本身柔韧力度要求甚严,速转跃身、急转闪身、扭身、曲身、左右斜身、移身、前后压身……几位身法得须步法配合,方近乎上善。

    步法:‘斜左右大弓步、侧大弓步,小弓步、疾跟步、虚退步、跳步、低弓步、冲飞步、连纵步、曲步、大小单叉步。’

    身步结合招式:‘鹤步轻流:左或右小弓步、闪跟步与移身、左右挺身结合。小范围内行洒从速,疾而不乱,巧如白鹤起舞。’

    龙踏、龙行汹涛。此是施展连决式之身步法;几乎囊括所有身法步法:斜前左或右大小弓步、左或右斜身,随步法而用、前低弓步、疾跟步或连纵步、大小单叉步、扭身、转身、疾跟步、大小单叉步等。前者原地舞身斗敌,后者紧身追杀。

    翩然凤起:小弓步屈膝,一弹纵身而起,轻跳丈余半空中。

    急流勇退:使冲飞步往安然之地纵身,躲避敌手猛烈攻杀。

    寸 跃:以小跨度步法渐进攻之,各类步法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