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诡事
字体: 16 + -

第355章 佛陀眉间朱砂

    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熟悉,可是却都是陌生的环境。他明明是和娘亲一直住在,那个脏乱差的小房间里的,什么时候来过这种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了。

    “佛说,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此乃十善业经里所言,故世人理佛者则需……”

    温润的男声恍如雨点滴滴答答落在竹子上的声音,惊起平静的心湖里涟漪点点,而透过密密麻麻的竹子清晰的传到了小兰陵之耳朵里。兰陵之有些怔然,这里是哪里,为什么有人讲佛理?他虽然不参与那些所谓的天下大事,但是也知道,如今的天下以道家为尊,这个男人为什么放着前途光明的道不修,而要修佛理呢?

    怀着这样的困惑,兰陵之寻着那温润的男声走了过去。在他的世界里,能够活下去就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并不觉得一个人与世背道而驰,放弃了能好好的活下去的道不修而来专研佛理是什么很伟大的事。因为他觉得,一个人只有活下去了才能有资格来说所谓的道,所谓的法。

    若是活都活不下去了,要这些东西来做什么?以前常常听勾栏里那些拜佛的大妈们说,佛祖当年坐化的时候多么多么伟大,甚至割肉喂鹰,舍己为人实在是世人的楷模。可是兰陵之听着这些话却是麻木,那时候他的娘亲已经病了,母子两个一日三餐都成问题,可是也没有见到那个悲天悯人的佛祖来救赎他们母子两个啊。

    所以在兰陵之的眼里,他不信神不信佛,只信自己,在见了仙女小姐姐之后,便又信了仙女小姐姐。但是这种虚无缥缈的神佛,呵呵,恕他真的没有兴趣。可是如今是个意外,听到那男子如鸣佩环般的温润嗓音,兰陵之便发现自己移不来步子了,说什么也想要去见上一见讲佛理的人。

    也许,他只是觉得这个人特别罢了,打心眼里,他还是看不起佛理的。甚么悲天悯人,甚么舍己为人,若是适逢乱世的时候,和尚能做什么?不过是躲在寺庙里面等死罢了,普度众生不过是盛世的时候拿来愚弄百姓的手段罢了。

    这么想着,兰陵的脚步已经不知不觉的跨出百米之远了,而耳边突然响起一声喟叹,仿佛是来自亘古,遥远的让人无法察觉这声音的来源。那声音道:“唉,痴儿,怎的轮回了一世还是参不透。”

    兰陵之喉间一梗,在这幽深的竹林里面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来,他还只是个半大的孩子而已,说不害怕是假的。装着淡定的样子,兰陵之压下颤抖着的声音,问道:“谁!谁在装神弄鬼?出来,小爷,小爷我不怕你!出来!”

    那声音笑了笑,带着虚无缥缈的感觉,让人觉得只要声音稍稍重了一些,便能让这个声音的主人灰飞烟灭。那声音又道:“痴儿,吾便是汝,汝便是吾。”

    兰陵之的眉心跳了跳,不去理会那声音吾啊汝的,转身就跑。他现在只想要离开这里而已,离开这个诡异的地方,回到仙女小姐姐身边。仙女小姐姐是神仙,肯定会让他摆脱这个奇怪的声音的。

    那声音似乎叹了口气,幽幽道:“痴儿,莫跑了,继续走下去吧,里面会有你想要的东西的。”兰陵之嘴角一抽,想着,我要什么?我要荣华富贵一世长安,要娘亲快快好起来,这里面有么?再说了,你谁啊!痴儿痴儿的叫,你他妈才痴儿好吧。

    只不过被这声音一提醒,兰陵之反而反应过来了,这个声音似乎和方才讲佛理的那个声音有些相似。只不过这个声音处处都透着一种苍凉悲伤的感觉,让人一听就觉得是经过了千万年岁月的沉淀而留下来的。而诵经的那声音,却是意气风发,让人忍不住跟着感慨激昂。

    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忐忑不安,兰陵之举步往诵佛经的那个方向走了去。反正现在他也不知道是在哪里,也许只是一场梦而已,既然只是一场梦的话,那么顺从着看下去又有何不可。就是兰陵之心里隐隐有个声音在提醒着他,他还忘了个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是娘亲的病么?只睡了一觉应该没有什么关系的吧,况且还有仙女小姐姐在那里,娘亲的病应该很快就会好了的吧。对了!是仙女小姐姐,他把仙女小姐姐给忘了。唉,兰陵之有些懊悔,他怎么就稀里糊涂的睡着了呢,让仙女小姐姐一个人待在那里岂不是很失礼?

    懊悔了之后兰陵之又有些困惑了,他怎么会突然睡着了呢?他记得,自己刚刚还在和仙女小姐姐聊天来着。是为什么睡着了呢,好像,是听到了仙女小姐姐的名字之后。仙女小姐姐叫什么名字?她说的是,衣袂的袂,烟火的烟……

    “烟儿,你又胡闹。”正失神,那个温润的男声又突兀的在耳边响起,兰陵之眉心一凌,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出竹林了,现在眼前的是一间朴素简单的竹屋。

    有昔人曾言:“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斡、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茸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兰陵之看着这间竹楼,竟是和文中描写的这种清幽脱俗的环境分毫不差。再加上楼中那人幽幽的朗诵佛经之声,竟然兰陵之恍惚生出了一种穿越时间,回到了那个佛陀传教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