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世界之大明帝国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双帝夜话

    sun sep 27 00:15:14 cst 2015

    炎黄五年,元月初,圣祖抵临柏林,会青龙军团统帅赵锁春于城外。后入城,夜见德帝希特勒,暗商甚久。秘议未付纸上,双帝近处亦无旁人,遂留悬谜至今。――《新明史.圣祖本纪》

    苏元一六九四年一月二十八日,明元炎黄五年一月二十八日,孙薇赶到了柏林城下,早就得知消息的赵锁春领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出城迎接。

    说实话,赵锁春在当初接到明斯克城破及女皇帝下落不明的军报时,差点就要被吓得昏死过去。没想到事情会峰回路转,孙薇在脱险后第一时间便给她发了讯息,让丁小艾用最快速度跑了一趟,算是安了这位在外作战的一方大将之心。这次女皇帝紧赶慢赶地来到了柏林,终于让还是提心吊胆的赵锁春彻底放心了。

    孙薇拉着赵锁春的玉手,泛泛地夸了她几句,而后边进城边抽冷子问道:“希特勒呢?”

    赵锁春谨顺地答道:“回陛下,德意志帝国的元首希特勒正被囚禁在元首府内,能随时恭临陛下圣驾。”

    孙薇点点头,笑道:“元帅之功旷古绝今,以区区四万疲军就能攻进天下有名的坚城柏林,实乃我朝开国三百余年来的战将第一人也!”

    这话看似是夸奖赵锁春,其实也有试探的意味在里面。赵锁春自然不是不知趣的人,当即正色道:“回陛下,这内里情况复杂,还请陛下容微臣日后细禀!”

    孙薇停住脚步,却不转头看她,只是淡淡道:“元帅,近来孙师傅给我写了封信,请我再度改革军制。”

    噢?赵锁春垂目不语,静听“圣训”。

    女皇帝一笑,接着道:“孙师傅在信里说,大明军衔繁琐,希望我仿照西方国家的做法。即把军衔分为列兵、四阶士官(下、中、上、大)、四阶尉官(少、中、上、大)、四阶校官(以尉官类推)、四阶将官(以校官类推),其上还有元帅和大元帅一衔,不知道赵元帅有何看法?”

    “伏惟陛下圣裁!”赵锁春不好说别的,毕竟这是皇帝和首相讨论的事儿,她还是避开的好。

    “元帅这话就见外了。”孙薇又继续往前走,面上不动声色,“孙师傅还说,想让立有不世奇功的赵元帅直接晋衔元帅军衔,以示恩赏。”

    赵锁春一惊,强笑道:“陛下,微臣无德无能,还是请首相大人另选贤才吧!”

    孙薇这时候反倒是不接她的茬了,边走边笑道:“元帅,我饿了,还是先吃些饭再说其他的罢。哦,对了,元帅,给我找几件好点儿的衣服,我在沐浴后还想见见希特勒呐!另外,元帅,我很看好你哟……”

    女皇帝一口一个元帅,明显就是暗示说她赵锁春已经是内定的明军元帅了。心下暗叹一声,赵锁春无奈地陪着孙薇进了她在柏林的住所――一幢看起来不算太豪华,但也可以说得上是朴素简雅的小别墅。

    在赵锁春为女皇帝一行人接风洗尘的宴席上,一名书生模样的人引起了平西将军徐荣的注意。他站起来晃晃悠悠地走到这名书生面前,看着他一言不发地举着酒杯自斟自饮,心下古怪。徐荣故意朗笑一声,坐在书生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兄台在陛下身边任有何职?兄弟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啊?”

    那书生一愣,随即面色平静地道:“哦,想必是小生来的时间太短,所以将军才认不得我吧?”

    徐荣微一挑眉,笑意更浓,语调怪异道:“兄台见笑了,我觉得和兄台一见如故,不知兄台可否告知姓字,以方便你我二人日后深交。”

    那书生犹豫了一下,随之漠然道:“小生姓陈,单名诽,草字吕生,贱号折之。现在正任职于武田信玄将军麾下,暂充行军主簿一职。”

    徐荣被绕得晕了一下,等理清后才笑道:“原来是折之兄,幸会,幸会。”

    明代的人大多都有一个号,这似乎是约定成俗的惯例,逐渐地也成了流行趋势。就像陈诽,也有个号,表示他没有落伍,没有被天下读书人甩在后面。

    这边徐荣与陈诽在各自心怀鬼胎地交谈,而在另一边,听到左宝贵壮烈牺牲的消息时;赵锁春幽幽一叹,瞥了一眼远处正和陈诽热烈交谈的徐荣,哀伤道:“左冠廷(左宝贵字)真英雄也!左昆山有此忠义双全的手下,不枉为将之本!”

    孙薇也看了一眼徐荣,悲叹道:“左昆山、徐文华世之良将,左冠廷国之英烈,无愧于大明历朝忠魂!”说着,女皇帝吟诵了一首绝命诗: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这是孙薇前世,即明末弘光年间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阎应元的绝命诗。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江阴八十一日”中,阎应元以一典史之身,宁死不降清军,亦不剃发易服,江阴全城百姓亦是举城殉国。等清军攻破江阴,大肆屠城,事后江阴唯有五十三口妇幼幸存。孙薇不会忘记,唯有铭记;就像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一样,那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确实,满人屠杀的汉人数量已经可以用累累白骨堆砌出一座血城了!

    而赵锁春一听女皇帝语调怆然地吟诗,不由很是奇怪。这一世,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等三位抗清义士并没有出现,江阴八十一日也自然没有发生,所以女皇帝吟诵的诗词颇有些让人没头没脑。赵锁春想了想,还是试探道:“陛下可是想起了什么,此诗慷慨悲壮,表现了我大明军民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当真是激人热血啊!不知此诗是何人所作,微臣还真想见他一见。”

    孙薇笑了笑,淡淡道:“我累了,天也不早了,想先去休息一下。等将军吃好了就来叫我,今天夜里我还想去见见德意志帝国的元首希特勒哪。”

    看到女皇帝就要起身往后堂走去,赵锁春赶紧跟着站起来告罪。开玩笑,让女皇帝等她吃完?这不是没事儿找抽嘛!唉,还是陪这小女孩走一趟得了。

    路上,孙薇向赵锁春稍稍了解了一下情况,终于大致弄清楚了明军迅速入主柏林的原因。对于希特勒的选择,孙薇还是有些觉得古怪,不住地狂翻白眼。等到了元首府,守门的却是两名德军士兵,女皇帝更觉荒谬,不自然地挪了挪步子。目光一转,看向了赵锁春,眸内尽是探询之意。

    赵锁春自然明白女皇帝的意思,清咳一声道:“陛下,我与希特勒元首有过约定,元首府我军不会侵占,暂时还由德军守卫。”

    孙薇闻言,不禁蛾眉轻蹙,心下恼火:这算什么囚禁?一国之都,一城之地,最最重要的元首府还掌握在敌人的手中,这……荒唐!

    这时候,赵锁春上前朝两名德军门卫道:“两位小哥,麻烦向希特勒元首通报一声,就说大明皇帝和明军统帅赵锁春联袂来访,请希特勒元首不吝贵容相见一面。”

    门卫甲冷冷道:“赵元帅多礼了,元首有过吩咐,但凡元帅来访,请进便是。”

    门卫乙面无表情道:“元首还吩咐了,如若赵元帅带着客人来了,也敬请进门便是。”

    赵锁春尴尬一笑,拉着眸中火星直冒的女皇帝就这么进了门。刚进到府中,孙薇就甩开赵锁春的拉扯,冷笑道:“赵元帅,看来你跟希特勒的关系很好嘛!”

    赵锁春苦笑道:“陛下,你不明白柏林城内的形势啊!希特勒的党卫军有十万,被希特勒使计俘虏的日军有三万,另外还有守卫柏林城内四方的五万德军精锐;现在三万日军被我军押着哪,日本陆军元帅池田则颐也在我的别墅里‘做客’呐!陛下,希特勒有十五万精锐部队,如果我连他这最后一点要求都不满足的话,恐怕我军这四万人能不能活着走出柏林还是个问题啊!”

    经过赵锁春的一番详细分析,孙薇终于冷静了下来。是啊,明军别看表面上风光无限,暗地里实则步步惊心,如果真和希特勒的大军硬碰起来……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元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唉,还是得装孙子呀!孙薇暗叹,这都什么破事儿啊!入了城还得看人家脸色,真是让人笑话!然而见到希特勒的时候,女皇帝已经收拾好了心情,准备好了战斗的一切。

    “没想到元首阁下如此年轻,实在是让朕太吃惊了。”孙薇假模假式地和希特勒握了个手,随手送出了一连串的糖衣炮弹,“元首阁下临危受命,在短短数年时间就把自己的祖国从经济危机的破坏中拯救了出来,而且极力发展陆海军,用最短的时间一举超越了传统海军强国英吉利帝国;波兰被灭,速度之快堪称电光火花。元首阁下世之英才,让朕神交已久啊!”

    希特勒淡淡一笑,伸手请女皇帝坐下,等自己也坐好后才语调索然地道:“女皇阁下夤夜至此,恐怕不是只来夸人这么简单吧?”

    孙薇笑道:“朕来这里当然不是只想和元首阁下聊天的,其实是有重要决定想与元首阁下商讨一下。”

    希特勒眉丘一隆,心灰意懒道:“女皇阁下的意思我不明白,还请阁下明说。”

    “这件事可不是小事。”女皇帝她得意地笑,她得意地笑,“元首阁下可知蒙迪欧洲的加拿大帝国?”

    希特勒的眸中忽然精光一闪,沉思道:“蒙洲大陆的加拿大帝国吗?这个我当然知道,可是女皇阁下问到加拿大用意何在?据我所知,明国和加拿大的距离可不近啊,而且还相隔着辽阔无际的海洋……”

    孙薇正色道:“元首阁下,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罢。请元首阁下想好了再告诉我,加拿大帝国的疆土比之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最初领土如何?”

    蓦地,希特勒抬头看向女皇帝的眼睛,那一瞬间的对视,似乎是有千言万语在两人间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