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冷江湖
字体: 16 + -

卷二结束?后记

《剑冷江湖》第二卷结束了。

    本书2014年7月2日动笔,同年12月13日卷一结束,今天是2015年10月12日,两卷合计29万字。写得很慢,但写得很用心。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工作地点从武汉转到了昆山,一个是个人感情问题出了重大变故。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人生就是这样兜兜转转、曲曲折折,表面上的自己,还是一如既往的云淡风清,声色不动,一切都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心口上的裂痕。

    我似乎一直在漂泊,一直在路上,没有归宿。2002年上大学,一个人背井离乡去了西安,从此之后,在家的日子只有春节。每年回家,故乡于我一年比一年陌生,而我对故乡而言,也是一年比一年陌生吧,在彼此的记忆里,都不复旧时的模样。西安呆了四年,又去武汉呆了半年,又去郑州呆了三年半,又来昆山呆了三年,又回武汉呆了一年半,今年,我又回到了昆山。身如柳絮随风飘,心似浮萍逐水流。

    有一天,我翻开一本古龙的小说,书名叫《边城浪子》,“浪子”一词,如雷鸣闪电般,一下就深深击中了我,让我如遇知音。在古龙的武侠故事里,有很多浪子一类的角色,他们在江湖里辗转沉浮,感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们浪迹天涯,无处为家。和我的人生际遇多么类似!

    或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才开始真正爱上古龙,爱上古龙笔下的江湖。那些小说,陪我度过了许多孤独的时光。如果问我最喜欢古龙笔下的哪个人物,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傅红雪——在《边城浪子》里第一次遇见就一见如故的傅红雪。他也是一个孤独的人。

    说到孤独,我不知道我骨子里深刻的孤独感,究竟是与生俱来的,还是这13年来的飘荡生涯造成的。越在人群中,越能听到孤独在体内汩汩流动的声音。孤独真的是有声音的。我这人平平常常,既不闪亮,也不危险,和大多数人无异,按理说,我这种人应该是最易合群的,就像把一粒沙丢在沙漠里。可是这粒沙为什么还是觉得孤独呢?

    我与傅红雪的相遇,是一个孤独遇见另一个孤独,两个孤独在一起,孤独并不会消失,只是安静下来了。

    这种孤独感,无人可与言说,幸好我还会写几个字,可以把我的孤独写出来。就像古龙前辈那样,既然自己的孤独无人能懂,只好将它安放在那个天涯明月的江湖里,等待相知的人看到。所以我才有了这本《剑冷江湖》。与其说是写给别人看的,还不如说是自己在和自己对话。熊飞飞是一个闷骚的人,其实就是我自己。写的是一段江湖历险,其实就是一种在路上的漂泊感觉。表面上的花样百出、脑洞大开,不过是自娱自乐的小趣味,其实我想写的,只是孤独。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两句话,常常让我感到人生的虚无,或许,这才是我孤独的根源。这个小小的星球,我们来了,又去了,走这一遭,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我没有答案,也不想知道答案。有些问题,不能深想。

    来就是来,去就是去,没有为什么。

    在滚滚红尘中,我们擦肩而过,那一刹,我们离得如此之近,偶尔相视一笑,便是相逢的意义。

    亲爱的读者,我想留下一本书,博你相视一笑,就是我流浪在这世上最大的慰藉。

    本书小文艺、小骚情、小趣味,你慢慢看,我慢慢写。

    一年过去,当初一起写武侠的文友早已所留无几,各奔前程去了。身边可与谈心的朋友越来越少,大家每天都在为俗务奔忙,终年难得一聚。我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工作上,好像很忙的样子。往日时光,永远回不去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半夜醒来,眼前的世界静幽幽的,如此沉默,和我面对着面,彼此却无话可说。我不知道自己是谁,只知道自己一直在离开。

    听一窗夜雨,忆半生旧梦,胡言乱语,聊作后记。

    ——2015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