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震乾坤
字体: 16 + -

二十三章:人情债

大约一顿饭的功夫,阿发赶回了家,他一见银铃那焦急的样子,二话没说,就匆匆地拉着银铃上车,然后驾车一溜烟似的奔往下蛙溪。

    他们两个急急地赶到家里,杨宗虎正急得团团转,一见阿发到来,高兴得就像久旱逢甘霖,黑夜遇明灯。

    ’

    “刘老板,你总算来了,我还担心你不会来呢。你来了就好,麻烦你开车送你家姑姑去人民医院一趟。她这病来得急、来得猛、来得蹊跷,就连老四这样的医生也奈何不了,那一定很麻烦。”杨宗虎急急地说道。

    “姑父,你放心,我马上送姑姑去医院检查,如果需要住院治疗,有银铃表妹在那里照顾,至于钱的事交给我好了,需要多少我一定竭尽所能。医院里我有熟人,有什么事和他们打个招呼就是,你老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好了。”阿发安慰道。

    “银铃,搭把手,我背姑姑上车。”阿发说罢扶起这位同堂的姑姑,银铃帮忙把娘扶上阿发宽阔的背上。

    阿发背起这位姑姑一路小跑来到公路上上车。

    面包车像插上翅膀飞往县人民医院。来到医院,阿发又背着老人进各个环节检查,他背上背下,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银铃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多好的一个人啊!对待一个非亲非故的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爹娘,甚至比对待亲爹娘还要尽孝道。这样的男人的确值得尊敬,值得爱慕。”银铃发自内心的感慨。

    阿发在医院足足忙了几个小时,总算把这位姑姑安置下来。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病人需要在医院观察治疗。

    “银铃,你娘已经安置好了,你就留在身边照顾,我先去把钱弄来,交住院费和医疗检查费。你放心,你娘的病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罢了。”阿发说完,就风风火火地离开了医院。

    银铃本来想说一些感激之类的体己话,可是,还没来得及说,阿发就急匆匆地走了。

    望着阿发离去的背影,银铃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激和感恩,还有一种负疚的感觉。

    “阿发哥,对不起,我银铃又欠你一份人情债。但愿你好人一生平安。”银铃心里默默地祷告。

    俗话说:金钱债易清,人情债难还。

    银铃在医院照顾娘亲,阿发隔三差五就来看望这位姑姑,每次来,都要买很多礼品,辞也辞不掉。

    银铃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她从心底里对这位表哥表示感激。每次来,她总是热情地招待,陪他说说体己话,再没有过去那种唯恐避之不及的感觉。

    阿发对银铃的改变表现得挺自然,他既没有欣喜若狂,也没有感到意外,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着母女两个在城里的一切开销。他和医院打好招呼,尽一切力量医治病人,直到痊愈为止,一切费用由他支付。

    阿发对他们母女两个越好,银铃心里越感到不安,她觉得自己太对不起阿发了。

    如果没有宗伟哥的话,她会毫不犹豫地嫁给阿发。阿发对她用情越深,她的心里越是惴惴不安,她觉得欠阿发的情债难还。

    “阿发哥,今后,你最好还是少来一点,你是老板,每天有那么多事要处理,我娘这里我会好好照顾的,你放心好了,至于钱的事,我们花了你多少你最好记清楚,我们会慢慢地还给你的。“银铃羞涩地说道。

    “银铃妹子,你别多心,我对你没什么企图,我只希望姑姑的病能尽快的好起来。至于钱的事,你也别往心里去,什么时候有钱了,就还我也不打紧。”阿发憨笑着说。

    “真没想到,阿发哥居然是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看来,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银铃对阿发油然而生敬意。

    阿发问候了一下这位姑姑,又再三叮嘱银铃好心照顾老人,然后和医院里的熟人打了招呼,一切事情办妥之后,才放心的离去。

    银铃望着阿发离去的背影,心里的愧疚之心越来越强烈。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半个月,银铃娘亲的病差不多好了,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这一天,阿发又来了,他是来县城办事顺便过来看望老人的。阿发把白云山最近的情况全都告诉银铃,并且,还说了一件银铃想也想不到的喜事。

    “银铃,你知道吗?马大姐快要结婚了。”阿发高兴地说道。

    “真的?我在白云山的日子从来不知道马大姐有相好的,那她男人是谁?是不是白云山上的人?”银铃感到莫名其妙,她用好奇的目光看着阿发,希望他尽快的说出那个马大姐心中的白马王子。

    “你猜!”阿发诡谲一笑,说道。

    “哎呀,阿发哥,我求你了,别卖关子了,到底那个人是谁?是干什么的?快告诉我。”银铃撒娇的央求道。

    “那个人是城里人,是一个退休干部。二十年前,他在白云山上呆过,那个时候,她就深深地爱上了马大姐,他们两个曾经山盟海誓,相爱到天荒地老也绝不变心。在那个年代,他们有着许许多多美妙的故事,等到他们结婚那天,他们会把那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告诉大家。这事马大姐亲口跟我说的,我相信马大姐一定不会食言的。”阿发十分自信的说道。

    “但愿——那一天早日到来,马大姐这一辈子——确实活得不容易,也应该——否极泰来。”银铃感慨的呐呐道。

    “快……快快……救人要紧。”外面有人在喧哗,银铃和阿发不约而同地走出病房探看究竟。

    外面有一大群人急匆匆地奔往急救室,有医生、有护士、有亲人、有朋友,他们一个个心里显得特别着急。

    阿发一向古道热肠,他看这一大群人围在急诊室门外,那焦灼的表情告诉他,此人一定不是平凡之人。他不好去打搅病人家属,只是间接地从一位护士口中得知这位病人是县委的一位重要领导,在会议上突然晕倒不省人事。

    “原来是县委领导,怪不得有这么多人为他担心。”阿发心里终于明白过来。

    又过了两天,这位县委领导终于脱离危险,银铃娘的病也全好了。

    阿发来接她们母女两个出院,他把医院里的一切开支全部结清,总共花了五千八百九十一块人民币。如果再加上买各种各样的开支,一定会超过七千元。又是一笔大钱,这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还得上,银铃的心里又多了一份责任,又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