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震乾坤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了缘大师

果园施肥任务完成之后,马哥陪银铃去了一趟白云寺。

    那一天,春风和煦,阳光灿烂。

    银铃的心里就像这晴朗的天空一样美丽。她恍惚就像遨游在蓝天白云间的一只快乐的小鸟。

    白云寺位于白云山的白云峰,白云峰是白云山的最高峰。每当清晨,云蒸霞蔚,雾气弥漫,白云寺就像天上的宫阙,飘飘渺渺。

    晨钟阵阵震山岳,暮鼓咚咚响云霄。

    、

    一百多年历史的白云寺,因为风景秀丽,有蓬莱仙境之神奇,有三山五岳之风骨,很快便成了佛教圣地,招徕了不少善男信女顶礼膜拜。

    银铃怀着虔诚的心来白云寺,一是想见见懒秀才这个白云山上的老秀才,二是想参观一下白云寺,看看那百年古刹的风貌以及周边的风景。

    上白云寺的路是一条九曲八弯的青石板路。公路通到山崖边,从山崖边上白云寺,就要走九曲八弯的青石板小道,蜿蜒向上,一共三百七十五级台阶,方可抵达白云寺。

    银铃拾级而上,一边爬,一边数,这样,她感觉轻松得多。青石板小道的两侧,左边是林立的怪石和一些花花草草,右边是参天的枫树、白桦树和枝浓叶茂的樟脑树。

    银铃来到一棵白桦树下停了下来,这棵白桦树又高又大,银铃张开双臂拥抱,还抱不到树围的三分之一。她仰头望树高,就像望天空一样。

    “哇——好高好大,简直就像擎天大柱。”银铃惊叹不已。

    “是啊,古人常怀济人心,道上栽树到如今;今人若是常栽种,会看百世长春阴。”马哥也为之感叹。

    他们俩且走且谈,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来到了白云寺。

    白云寺全是一幢幢木质结构的古建筑,古色古香,雕栏画栋,檐牙高筑。

    走进大门,朱漆涂抹的大圆木柱子上写着一副对联:

    三三得九、九九归一,一条石径九曲八弯通胜地;

    **是空、空空是色,色入佛门修身养性炼涅槃。

    走进大殿,只见殿内挂满各种各样的横幅,上面写满了各地善男信女的名讳和地址。

    正殿的神龛上供着十八罗汉的泥塑,有慈眉善目的、有龇牙咧嘴的、有凶神恶煞的,一个个栩栩如生。

    正殿的一侧,有一首草书的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

    “阿弥陀佛,施主从何而来?来鄙寺所为何事?”一个穿着袈裟的老和尚双掌合十,向马哥和银铃施礼。

    马哥赶紧还礼,银铃也照样还礼。

    “秀才老哥,你不认得我了?我就是前段日子来找过你的马有田。这位是银铃姑娘,是我和秀芬的红娘,她是一位新秀才,她特别想来看望你老人家。”马哥介绍道。

    ““阿弥陀佛,施主弄错了,此地没有什么秀才,只有一个吃斋念佛的了缘和尚。”懒秀才的双掌依然合十,嘴里念着佛号。

    “大师,你好,我们此番前来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来看看这里的风景和这百年古刹的神圣,顺便来拜访你老人家。”银铃立刻解释。

    “施主前来是问姻缘还是问前程?是求财源还是求平安?无论求什么,只要在供桌上的签筒里求一个签就能够一目了然。求一签五块钱,包你满意。”了缘大师眼睛微闭着,嘴巴呐呐着,双掌依然合十。

    银铃本不相信求签看相算命这一套,但既然来了,就姑且试试,正所谓入乡随俗。

    “铃姑娘,求一签吧,的确很灵验。我上次就是来这里求了一签,签上说我红鸾星动,主有新婚之喜,很快就应验了。”马哥从旁怂恿。

    银铃听了马哥的话,心里思忖道:“不知我和宗伟哥的姻缘如何?是福?是祸?是悲?是喜?”想到这里,银铃毅然掏出五块钱虔诚地放在供桌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求了一签。

    签上写着四句诗:红绳裹足一丝悬,看似有缘却无缘;命运多灾多磨难,情到深处难两全。

    银铃对这一首偈语诗有点明白,但又不太明白,她只好请教了缘大师。

    了缘大师看了,叹气说:“姑娘,你的婚姻不太顺利,就好比一双脚踏进两只船,你说悬不悬?老衲言尽于此,你自己要多注意才是。”了缘大师说罢,微闭着双眼,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

    银铃的心里不是滋味,她想着宗伟哥要是一年之内赚不到一万块,她就会别无选择地嫁给阿发,这样,她的心里就会牵挂这两个男人。要是结婚之后宗伟哥再来纠缠,那就更加痛苦、更加麻烦。想到这些,银铃的心灵深处就像安放了一个重磅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发的危险。她的身体和魂魄就像掉进冰窖里,顷刻冻结。

    “也许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说明不了什么,一个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要能够好好把握。签言不是真的,一切都靠自己努力,幸福要用心去争取。”银铃只有自己安慰自己。

    “铃姑娘,不要灰心,签言是人写的,不一定信得过,去年有一位先生给我算命,说我要孤独终生,现在,我又娶了老婆,拆穿了算命先生的谎言。”马哥安慰道。

    银铃淡然一笑,说道:“将来如何,一切听天由命。”

    “秀才,这白云寺难道只有你一个人?你七十多了,油盐柴米水怎么弄?”马哥不解地问。

    “这古刹何止我一个,钟楼鼓楼厨房都有人在,只不过他们各司其职罢了。老衲是住持,年老了,腿脚不灵便了,就只好在大殿之内上香添灯油罢了。”了缘大师淡淡的说道。

    “请问大师,你的法号为什么叫了缘?”银铃好奇地问道。

    “姑娘,你且看老衲坐禅堂前的那幅对联,那是老衲心里要说的和所想的。”了缘大师伸手指着坐禅堂,银铃顺着手指方向看去,禅堂两边的朱漆柱子上的确写着一幅对子:

    了尽尘世恩爱情仇烦恼事;

    缘结空门吃斋念佛自在人。

    “这就是了缘大师了结尘缘的真正目的。

    “一个饱读诗书的秀才为什么终身未娶,是不是曾经为情所困,为情所累,或为情所伤,以致心灰意冷,对‘爱情’两个字眼望而生畏,闻而胆寒。”银铃心里揣测。

    时间不早了,银铃还想四处看看。马哥无奈,只好带着银铃登上白云峰,俯瞰整个白云山及周边的村寨。

    银铃登上山顶,极目远眺,方圆几十里的一切景物尽收眼底。这时,她才领略到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真正含义,同时,也体味到范仲淹登岳阳楼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的感觉。

    “这白云山周围,左面是青龙村,右面是白虎村,东面是朱雀村,西面是玄武村。

    听老辈们说,这些地名是一个风水先生取的,他根据‘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个方位取的。

    “右面是白虎村?我大姐就嫁到白虎村陈家沟。从这里去白虎村大概有多远?”银铃不经意的问道。

    “不远,也就七八里路。这条路不太好走,我总共才走过三回。”马哥说道。

    “好久没见到大姐了,不知她过得好不好?姐夫南下打工,都两年没回家了,他俩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听大姐说她的婆婆很野蛮,会不会因为大姐嫁过去几年没有生孩子,婆媳之间闹矛盾?大姐会不会在那边受气?”银铃非常惦记大姐,毕竟从小到大,一直是大姐最疼她。

    “大姐,你要好好保重自己。一有机会,我就来看你。”银铃心里默想着。

    日头偏西了,银铃和马哥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白云峰,告别了缘大师,离开白云寺,踏上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