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震乾坤
字体: 16 + -

第五章:常母教子

常妈妈拿出长命锁来到堂屋,对常遇春说道:“儿啊,这把长命锁是常家家传之宝,当年,你爷爷戴着长命锁,逃过了官兵的追杀。后来,你爹戴着长命锁,又逃过了一劫。

    你知道你爷爷和你爹都是干什么的吗?你知道我们家为什么会在这深山老林吗?现在告诉你,你要好好记着。

    我们常家世世代代都是忠义之士,为了大宋,你太爷爷死在战场。

    后来你爷爷带着一帮忠义之士对抗元军,遭到元军追杀,九死一生。

    你爷爷去世之后,你爹继承他的衣钵,打着‘反元’大旗,成立了一支义勇军,与元军浴血奋战,最后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你爹因为有长命锁护着,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他逃回家,身上都是血。

    元军还不放过我们一家人,四处缉拿你爹。

    为了逃避追杀,我们一家才来到这里。

    娘知道,你有一身好本事,迟早要走出这山窝窝。刚才,你们几个说的话,我都听到了。

    儿啊!大丈夫留名,当留万世之名。现在,天下纷乱,群雄并起,元朝气数已尽,这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你要好好把握。”

    常遇春听了母亲的一番肺腑之言,激动得热泪盈眶,半晌说道:“娘,孩儿不是不想干一番事业,只是你老风烛残年,眼睛又不好,我不能抛下你不管。”

    “儿啊!不要记挂娘,娘不会让你留下遗憾。娘想好了,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你和这两位贵人去吧!日后一定会成就大业。等到那时,娘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常妈妈说道。

    刘伯温万万没想到,一个瞎眼婆婆居然如此慷慨大义,他激动的说道:“大娘,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常兄是个孝子,他不会弃你于不顾的,他要是这样做,我们也不会答应。这样吧!我和胡大海先去各地转转,寻找英雄豪杰,一旦起事,我们就来请常兄出山。”

    “是呀!我们俩都是无牵无挂之人,四处转转也可以长长见识,顺便多结交几个兄弟。常兄已经是我们的兄弟了,走到哪里都是。只要我们找到明主,就立马来请常兄。”胡大海说道。

    “娘,他们俩说得没错,我留下来照顾你,只要二位哥哥有事找我,我一定跟他们前往。眼下,你老的眼睛又不好使,我必须留下来。”常遇春说道。

    “儿啊!自古忠孝难两全,明天一早,你就和他们一起去吧!要是你不听娘的话,娘就死在你面前。”常妈妈生气了,以死相逼。

    常遇春没想到母亲如此坚决,他不得不屈服。

    “娘,我要走可以,不过要等到你的眼睛复明那一天。刘先生说了,你的眼睛不是先天性的,可以医治。”常遇春说道。

    “不必劳烦刘先生了,你们还是去干大事吧!多留一天,天下老百姓就会多受一天罪。为了天下大家,你就不要顾虑这个小家了。”常妈妈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刘伯温、胡大海没想到天底下还有这样伟大的母亲,他们感动不已。

    “刘先生,听说你是个秀才,应该读过不少的书,你可知道岳夫人为何要在他儿子岳飞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吗?他是希望儿子日后对朝廷尽忠,舍身报国。岳飞一生没有忘记他娘的教诲,为大宋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岳家军的名号令金兵闻风丧胆。虽然他最后被奸臣秦桧等人害死,但他留下了万世美名。”常妈妈说道。

    “伯母一心忧国忧民,和岳武穆侯的母亲相比毫不逊色。常兄有你这样的好母亲,是他的骄傲和造化。我们俩脸上也沾光了。”刘伯温说道。

    “刘先生,我虽然眼睛瞎了,但心不瞎,你是个干大事的人,有你带着春儿一起打天下,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我不打搅你们了,你们兄弟几个好好喝两盅。”常妈妈说罢去了自己的房间。

    常遇春和胡大海在张罗着饭菜,刘伯温看着他们俩一见如故,心中非常欣慰,他也走过去帮忙。

    兄弟三个忙碌了好一阵子,终于把酒菜端上桌子。

    “二位哥哥,难得你们光临寒舍,今夜一醉方休。”常遇春倒了三大碗酒说道。

    “好!爽快!秀才,来干杯,不要辜负了常兄一番美意。”胡大海性子急,他端起酒碗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个底朝天。

    常遇春也一口气喝干,刘伯温虽然是个斯文人,平时很少喝酒,今天他也只好舍命陪君子。

    兄弟三个边喝边聊,说起了当今天下群雄并起的局面,说起了刘福通、韩山童,说起了明教。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韩山童、刘福通不愧为农民领袖,他们善于挑动民心。”刘伯温说道。

    “秀才,你说说,我们要寻访的明主是不是韩山童?”胡大海问道。

    “不是!根据哑谜天书提示,真龙天子应该是一个乞丐出身,他们俩都不是。”刘伯温说道。

    “但不知真龙天子姓甚名谁?要是知道了,我们就可以直接去找他挑大梁。”常遇春说道。

    “这是天机,天机是可泄露的,要是这么容易寻访真龙天子,那就没有意义了。所谓‘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腊梅放清香?要想寻找真龙天子,那要看机缘巧合。不过,哑谜天书有所提示:当我们面前出现自然的人体‘天子’,此人便是天子。”刘伯温说道。

    胡大海、常遇春听了,虽然弄不明白,但他们也只好等待那一天到来。

    兄弟们正在喝酒聊天,突然,屋子里传来倒塌东西的声音。

    “不好!伯母出事了。”刘伯温掐指一算算出渊源。

    常遇春立刻站起来飞奔母亲的房间,在门外叫了几声不见回音。他一脚踢开门闯进去,一看,傻了眼。

    原来老母亲已经悬梁自尽了。

    常遇春救下母亲,已经断气,他抱着遗体放声大哭。

    “常兄,人死不能复生,你就节哀顺变吧。伯母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了,走得安详,走得慷慨,她这是为了你的前途着想。你不要辜负了伯母的一片苦心。”刘伯温安慰道。

    胡大海看到这场面,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也是被逼悬梁自尽的,他也嚎啕大哭起来。

    刘伯温安慰一番,就和胡大海张罗伯母的后事。常遇春是个孝子,安葬了母亲之后,他决定守孝三年。

    刘伯温、胡大海再三劝慰,他才答应守灵七七四十九天。

    刘伯温、胡大海只好陪着他一起守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