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震乾坤
字体: 16 + -

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

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

    ——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

    父亲是一个饱读诗书、胸怀大志、嫉恶如仇、顶天立地的伟男子,又是一个不畏**、光明磊落、宁折不弯、铮铮铁骨的硬汉子。他的一生,看似平凡,其实却很伟大。

    一:饱读诗书、胸怀大志

    父亲生于民国三年十月二十七日凌晨,在诸多兄弟中排行老三,爷爷给他取名繁湘。

    三岁那年,土匪进村抢劫,放火烧村,父亲和四叔被困在熊熊烈火中,是大伯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海,把父亲和四叔救出来。

    七岁那年,父亲在珍公殿读私塾,由于天资聪敏,记忆力惊人,《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声律》、《幼学》等启蒙书籍过目成诵。

    十一二岁的时候,父亲熟读唐诗宋词,通晓声律、韵律,吟诗作对,从容自如。

    十三岁那年,父亲进了州立中学深造,常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自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三年时间,通读“四书五经”,博览“二十四史”,经纶满腹,文章锦绣。

    十六岁那年,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应聘在黄桥乡公所教私塾。他改名中藩,并且写了一首《十六言志》诗自勉。诗曰:中流砥柱无动摇,国如磐石坚且牢;听其外夷噬口笑,藩边战士逞英豪。

    一九三七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人的铁蹄踏进中原,继而吞噬江南各地。父亲为了抗日救亡,保家卫国,抛家舍业,毅然决然投笔从戎。临行前,给家里留书一封,写下一首慷慨激昂的诗:日寇入侵杀抢烧,男儿岂能“守清高”;闻鸡起舞效祖逖,投笔从戎学班超。

    二:嫉恶如仇、顶天立地

    父亲参加了李明霞的第一百军所属的十九师,师长杨英是黄桥人,论辈分,还是父亲的堂舅。

    父亲在十九师三营八连担任上士文书。由于作战勇敢,为人正派、再加上文化素质高,很快就从连部调到了营部。

    父亲嫉恶如仇,有一次,三连二排的几个士兵私自走出营地,来到附近村庄干了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父亲知道之后,立刻命令他们将所拿的东西退还给老百姓,并且带着他们一起向当地的老百姓赔礼道歉。事后,父亲关了那几个人的禁闭,要他们自我反省。

    一九四三年春天,部队驻扎在蔡桥一带,当时父亲是五十八团的副官。有一天,我们家乡的几个乡亲父老到塘渡口买粮回家,途径蔡桥,居然被守桥的士兵拦住,索要过桥税。

    双方争执起来,这时一个矮个子大汉理直气壮的说道:“过桥要收税,还有没有王法?叫你们当官的来评评理。士兵听了,不敢造次,于是把情况汇报到团部。

    父亲听了,匆匆赶来,一看都是自家的叔侄弟兄,连忙赔礼。

    “你们这些人,都是榆木脑袋,现在国难当头,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们居然还有脸收过桥税,真是无法无天。你们说说,这是谁出的馊主意?”父亲非常气愤的问道。

    守桥士兵把责任推到了排长身上,父亲当时就宣布把排长撤职查办。并且把参与收税的士兵狠狠地训斥了一顿。排长还挨了二十军棍。

    父亲挽留父老乡亲在营地吃了饭,并且打发了他们各自一块光洋回家过日子。

    一九四五年春,部队驻扎山门镇,父亲调到了师部担任副官。

    有一天,队伍在龙潭山深处宿营,遭到了日军的伏击,损失惨重。当时,有几个新兵吓得当了逃兵,被抓回来之后准备执行枪决。父亲闻讯之后匆匆赶来,大喊“枪下留人”。

    父亲问明了原因,知道他们是刚抓来不久的新兵,从未打过仗,也没有见过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状,所以怯阵。这种情况情有可原,毕竟这是几头活生生的人命,自己同胞的性命。

    为了鼓舞士气,父亲大踏步来到土台上,面对台下的士兵们,一脸威严的说道:“弟兄们,我们当兵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打鬼子,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四万万同胞的生存。

    如果我们当兵的打仗怕死,临阵脱逃,那么谁来抵抗日寇?

    如果我们不赶走日寇,那么日寇就会打败我们,灭了我们。到时候,国都没有了,还有家么?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都打到家门口了,我们再不奋起反抗,那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男子汉、大丈夫做人做事,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就是死,也要死得惊天动地、轰轰烈烈。”

    父亲的一席话,战士们听了情绪高涨,就连那几个逃兵也羞愧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请老总放心,从今以后,我们再也不会当逃兵了。我们要奋勇杀敌,争取将功赎罪,以报不杀之恩。”那几个逃兵纷纷表示。

    一九四五年五月至六月,十九师官兵在雪峰山东侧,和十八师官兵遥相呼应。把日寇的109联队全部歼灭,就连联队长泷寺保三郎也难逃厄运。

    十九师官兵个个奋勇杀敌,以一当十,在放洞之战、龙潭之战、雪峰之战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受到了蒋委员长的两道嘉奖,并授予“铁血男儿”锦旗一面。

    感谢大家支持椅岭怪侠,稍后第二卷有更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