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海岛征战
字体: 16 + -

第九十八章:遗志

    北海得知缴获5艘海皇号后,留下一艘让研究员们研究,剩下4艘全部让造船师拿去改造,船上的燃料是煤炭,煤炭岛上也有,改造完成后立刻编入北海的第1舰队中,并改名为龙组号铁甲舰,作为第1舰队的主力战舰。

    沙特的四支海军舰队击败了费尔曼的海军后,重新拿回了海上的主导权,北海很快就调集他的第1梯队,第5梯队登陆堇州港,一步一步夺回科尼亚人占领的岛上阵地。

    费尔曼在岛上的兵力不多了,差不多只剩2千人,北海的陆军也不多了,2个梯队三千人都不到,第1梯队的三大精锐部队全部死在了堇州岛上。

    但局势对固守阵地的费尔曼有优势,攻打阵地往往需要多于守军数倍的兵力才能成功拿下,北海目前兵力和费尔曼差不多,想要重新打下这些阵地无疑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尤其是岛上很重要的裕东山阵地和桥头堡阵地都被费尔曼的军队牢牢把手,桥头堡的那些碉堡被费尔曼反过来利用,他也让自己的士兵驻守在碉堡内,等着北海的士兵过来攻打。

    面对这一情况,北海没有急躁得一上来就开打,经过内阁会议研究讨论后采用了参谋长李尼提出的断其补给,围而不打的战术。

    这一战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强攻肯定是不行的,北海取得了海上制导权后,驻留在堇州岛上的费尔曼残部相当于被外界孤立了,没有后勤补给和弹药补充,长此以往只有自取灭亡一途。

    北海让陆军部队登陆后,利用炮火优势先抢占了一部分不太重要的据点,剩下的几个难攻克的裕东山和桥头堡等全部让士兵将其围起来,分成几个包围圈,也不攻打,只是在外面埋伏一圈,让里面的人出不来。

    科尼亚的士兵刚开始还在嘲笑北海的士兵胆小,只敢在远处躲着不敢上,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件悲哀的事实,我们被包围了!

    “长官,我们被包围了,怎么办?”一名科尼亚士兵着急道。

    “急什么?耐心等待下去,费尔曼司令已经向总部发出了传令隼,援军很快就到了!”

    ....

    占领了堇州岛的码头后,北海的4支舰队就直接驻守在这里,靠码头上的一应物资进行战船的日常维护,同时注重探查北方海面的动向。

    几天后,果然科尼亚的第9舰队,第10舰队和第2舰队开始奔赴堇州岛,准备营救被困的己方岛上士兵。

    沙特一直在谨慎注视北方海面动向,一接到消息后立即率领驻留在堇州岛港口的4大舰队迎击。

    科尼亚的海军指挥官似乎也没料想到沙特的四支舰队都在这里,等发现时已经迟了,不过他们也不用担心什么,他们的第2舰队同样是王牌舰队,有5艘海皇号战舰,拥有和敌人一战的实力,指挥官便下令全面迎敌。

    等双方真正地交手后,指挥官才悲哀地发现,敌人同样拥有4艘海皇号战舰,而且其余的战船上还搭载着鱼雷和威力超强的加农炮。

    战斗的结果没有任何悬念,沙特的四支舰队武器占优,数量占优,装备先进占优,科尼亚前来支援的第9,第10和第2舰队被全歼。

    第2舰队的5艘海皇号战舰也因遭受围剿被击沉。

    不是铁甲舰就一定不会沉没,几百发炮弹鱼雷打在同一个位置上,照样能把钢铁炸出一个窟窿来。

    随着科尼亚前来支援的海军被歼灭,岛上被困的科尼亚士兵日子更加艰难起来。

    北海采取了当年国共内战时老毛打老蒋时常用的一招经典套路,围点打援!

    把驻守在阵地内的守军围起来,打你赶来支援的援军!只要把援军打跑了,有两泼人要着急,一泼是被围住的守军会很着急,另一泼是科尼亚本部,发兵去救人还没救着,他们会更着急。

    不得不说,***真是用兵如神,干完了日本干老蒋,干完了老蒋又打老美,一生未尝败绩,北海借鉴前人的经验,完成今日的壮举,心里难免唏嘘感叹。

    等了许久一直等不到援军的科尼亚士兵开始急了,不是说好了援军马上就到的吗,怎么坐等右等连援军的影子都看不到?

    阵地上的粮食数量有限,一直得不到补给,士兵们饿的只能去啃草皮,这谁受得了?

    一时间裕东山和桥头堡上的守军开始闹情绪,对指挥官的不满,对本部援军的失望,对粮食的需求等等情绪充斥在士兵心中,阵地上谣言四起,军心涣散。

    指挥官也没有办法,除了做出虚假的承诺援军马上就来,他们没有任何可行的措施。

    此外,围住阵地的北海兵部还整天拿着喇叭去喊话:

    “里面的人听着,我们的岛主大人说了,只要你们愿意投降,我们保证绝不杀任何一名俘虏,这里有现成的粮食和水,只要你们空举着双手,跑到这条白线外,这些食物就免费送给你们,我们的岛主大人宅心仁厚,本着优待俘虏的政策,宽厚.....”

    在这样的内外双重刺激之下,有些科尼亚士兵忍不住了,趁着夜晚偷偷跑到北海兵部画的白线外,每当这时,就会有人笑着送上大米,馒头面食和水,那些科尼亚士兵就如狼似虎地吃,吃完后对着后方跪下来嚎啕大哭,哭完便乖乖地做了俘虏。

    阵地上的科尼亚指挥官破口大骂:“你们没有勇士精神,不配为皇家效力,所有的逃兵都是丧失了斗志的懦夫和蠢蛋!”

    其实也能理解这些逃兵的想法,粮食已经没了,继续守在阵地上只有死路一条,好死不如赖活着,名声和生命相比哪个更重要呢?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

    渐渐的,逃兵越来越多,尤其是知道了北海的兵部真的在优待俘虏,甘愿背负骂名当逃兵的人更多了,气得指挥官开枪打死了那些逃兵。

    也有些硬骨气的人一直坚守阵地,随着时间推移,阵地上的科尼亚守军不是饿死就是渴死,或者染了瘟疫而死。

    半个月后,沙特的海军舰队又干掉了一批赶来救援的科尼亚海军,当北海兵部把消息用喇叭在阵地上宣称以后,坚守在堇州岛阵地上的守军绝望了,阵地已经不攻自破了。

    裕东山的科尼亚指挥官当场自裁了,士兵们在桥头堡阵地上发现了彼得·费尔曼司令的遗体,遗体边上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

    我葬送了皇家舰队,乃一生最大之遗憾,无颜苟活,以死仍不能抵偿我犯下的罪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