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好淫
字体: 16 +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何为佛?

    sat feb 14 13:18:17 cst 2015

    猛虎下山,可是也强不过潜龙出水啊。

    玄空的这一句话,顿时给秦云天浇下一杯凉水。

    哒。一颗白子落在的秦云天的视线之内。此时此刻,潜龙出水,掀起了滔天巨浪,汹涌澎湃的洪水席卷而来,吞没了下山的猛虎。

    顿时秦云天的冷汗就顺着脖子留下,从一开始,玄空就已经看破的自己的想法。自以为给玄空下了一个局中局,却没有想到玄空将计就计来了一个反咬一口。

    深吸一口气,秦云天想要平静一下自己的内心,但是执棋的手却已经在忍不住的颤抖。

    如果之前玄空的表现可谓是深藏不露,那么接下来的棋路,简直就可以用锋芒毕露来形容,接下来玄空的攻势如雨如瀑,乘胜追击,丝毫不给秦云天喘息停顿的时间,压得他汗透重衣。

    “这一招声东击西,先散后合的手法,是我自创,我称之为孙膑‘围魏救赵’。”

    “……这一招,我的子儿八方聚合,四面包抄,是为战国苏秦‘合纵连横’之计。”

    “……这一招,引得你黑子儿十方受敌,孤立无援是为汉高祖刘邦‘四面楚歌’之计。”

    “……这一招,分十八路走,以散攻合,以弱攻强,是为曹袁十八路人马‘五方伐卓’。”

    “……这一招,先分后合,形鼎足之势,是为刘玄德‘联吴抗曹’之计。”

    “……这一招,临终续命,向死而生,逆乱棋格,是为诸葛孔明‘七星点灯’。”

    “……这一招,棋子各分其司,把持一位,以是为西晋司马越‘八王之乱’。”

    “……这一棋,以退为进,诱敌深入,是为东晋谢玄‘引兵河间’。”

    “……这一招,超铁绝尘,逆势而上,是为南朝白袍将军陈庆之‘千军抗魏’。”

    “……这一招,反复交变,水无常形,是为隋朝杨广‘三下江都’。”

    “……这一招,双子势均力敌,争执不下,是为初唐李建成李元吉‘二子争储’。”

    “……这一招,棋局大散,零星散乱,是为唐后‘十国割据’。”

    “……这一招,长驱直入,清敏幽远,是为北宋金军破京‘靖康之乱’。”

    “……这一招,细静绵密,棋路夺巧,是为辽太祖率兵‘东征震国’。”

    “……这一招,一子盘位,八风不动,是为海陵王完颜亮‘立马吴山’。”

    “……这一招,势大力沉,胜之醇厚,是为察合台汗国笃哇‘急袭岭北’。”

    “……这一招,先东后西,割翼断翅,是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削平两广’。”

    “……这一招,小巧绵密,蓄势待发,是为曾国藩‘屡败屡战’忍之一计。”

    每当棋局有所变动,急转直下之时,玄空便会缓缓道来,讲述每一颗子,每一步棋的门道玄奥,听得秦云天双耳发聩。

    玄空下的安闲乐适,圆转自如,但是秦云天却是感到了一股从内心伸出袭来的压力。这些棋宫,都是玄空自创,完全是他修行多年的人生感悟,是这个他一生的智慧结晶。

    简简单单的十几步棋路,却是饱含了二十五史的经典事例,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来的精华结晶。

    平平淡淡的十七步棋路,却是唯有饱读了了《史记》、《汉》、《三国志》、《晋》、《南齐》、《陈》、《北齐》、《隋书》、《南史》、《北史》、《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和《清史稿》等著作,方才能够信手拈来,顿悟而出,并且运用于棋道。

    那一刻,秦云天深深地明白了玄空的可怕与深不可测,当秦云天在和玄空对弈时,事实上,他是已经在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对弈。

    秦云天,在和整整一段中华历史做困兽之斗!

    啪嗒。

    秦云天手中的黑子落在地上,他没有将棋子下于棋盘,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往哪里下。

    棋盘之上,本来自成一气的黑色猛虎,早已被白色潜龙杀得片甲不留,鳞崩尸碎。只剩下几颗零星的黑子,在棋盘的边缘苟延残喘。

    “我输了。”秦云天颓然的坐在石凳上面,说出这么一句。

    看见秦云天的这幅模样,玄空倒是悻然一笑,“小施主何必这般,你我二人这一局,虽然谈不上范西屏与施襄夏那千古一局,可是这精彩程度亦不逊于他们啊。老衲我半生游走大江南北,半生青灯古佛常伴与此,才有得这一番棋艺。可是小施主你年纪轻轻就有着这般慎密的思维和棋艺,实乃后生可畏啊。”

    “不过侥幸而已。”听了玄空这话,秦云天倒是打起精神,又恢复了先前的活力。想想也是,要是自己个半壶水的水平更够下赢了苦心专研棋术多年的玄空大师,那是不可能的。

    语罢,玄空沉吟了一会儿,然后开口:“不知施主可否有兴趣来我藏经阁一观?”

    一听到藏经阁这个词语,秦云天顿时是眼前一亮。虽然在外面倒是也有不少流传的经书,可是那毕竟是化简再化简之后才印刷出来的,因为哪个寺庙都不可能把自己典藏的经书毫无保留的拿出来吧。

    尤其是藏区这边的佛教密宗,听说密宗都是口口相传的经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被其他人偷听了去。

    于是秦云天当即就答应了玄空,然后跟着玄空来到了藏经阁。

    这是一间像是宝塔形状的建筑,塔顶一颗夜明珠,之下一层一层堆砌累落着瓦片,如同鱼鳞一般排列着,鳞次梓比井然有序。

    在门口是两个面色严肃的僧人,手持一柄木棍站在门前,估计就是玄空之前所说的十八罗汉其中之二吧,秦云天心里暗道。

    见到来者一身墨青色袈裟,两条白色须眉睡到耳边,那两个守门的僧人立马恭敬的说了一句:“方丈。”

    顿时秦云天惊讶的看了一眼玄空,这个家伙居然是方丈?!

    “嗯。”低首点头,玄空带着秦云天走进藏经阁。

    一走进去,立马沉淀在空气里面的书香和墨香就扑鼻而来,经过历史的酝酿,这一卷卷经纶蕴含的东西,是千金难换的内容。

    大多数的经书是泛黄的纸张用细线定装而成,也有不少是用竹条卷在一起做成的。

    粗略的扫了一眼西周,所有的书架成一个环形包围着秦云天他们二人,只留下一口缺口仅人出入。

    心经、金刚经、楞严经、楞伽经、维摩经、圆觉经、六祖坛经、法华经、华严经、地藏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药师经……一本本佛教经书出现在秦云天眼前,那种隐隐约约的佛家气息蔓延开来。

    “施主可知,何为佛?”在秦云天还在震惊这里的藏经量之时,玄空却忽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觉有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三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譬如还有阿弥陀佛、药师佛等。方丈,不知我的解释可否正确?”秦云天回答。

    “然也,亦非然也。”玄空捋着自己的胡子,不急不慢的说着:“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此芸芸众生,亦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我人四相’。

    贪,嗔,痴,爱为四恶业,贪则为己私计,是有我相;嗔则分别尔汝;痴则顽傲不逊,是众生相,爱则希觊长年,是寿者相。佛不以度众生为功,而了无所得,以其四种相尽除也。

    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东方虚空可思量不?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无住相布施,富得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一,足安平相 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二,千辐轮相 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三,手指纤长相 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月*庸]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人也;四,手足柔软相 谓手足极妙柔软,胜余身份也;五,手足缦网相 谓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之足也……

    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是佛。”

    (ps:恕在下棋艺不精,先前下棋那一部分是借用《最后一个狐狸精》里面的话,我的语文老师说得好,抄别人的话,抄得好那叫做引用,所以我就引用一下。要说《最后一个狐狸精》这本书的确写得很好,作者博览群书,下笔如行云流水,各种典故信手拈来,文笔锋芒毕露,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