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宝天局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 县丞大人

    柳毅应命要去上任了,也是洛阳城南的一个县城,属于京都洛阳的辖区,这就算进洛阳城了。一向追求中庸的柳毅,意外地被推荐入太学,之后是六年完成学业、举孝廉、策略殿试入名、任命县丞,拾级而上,步步攀登,命运对于这个没有特别愿望的人特别眷顾,幸福来得太快,都没有预期准备。

    消息不胫而走。一大早鼓乐喧天,门口爆竹噼里啪啦作响。

    “谁啊,一大早的。”柳毅难得回到家里,被人吵醒,骂骂咧咧地开门。

    “恭喜啊,柳毅小弟!”是当地的县丞,领了一大帮乡亲来,三十多岁了,以后他们就是平级了。乡里乡亲都来祝贺,祝贺他十八岁当县丞。

    “乡亲们,别把他捧坏了,他只是个什么都不懂半大的孩子。”父亲对柳毅当县丞没什么好感,这有点触及到他中庸之道的边缘了。

    “诶,别这么说,他十八岁当县丞,又是朝廷策略殿试第五名,皇上能忘了他吗,大臣能忘了他吗?将来还不是前途不可限量。”县丞可很看好他。

    “就是就是,县丞大人说得对,你啊一辈子不肯做出格的事,还要逼你儿子也遵守什么中庸之道,年轻人就该敢闯敢拼才对。”父亲的好友责怪。

    “我反正不看好,才不多就行了,不必过分追求。”父亲固执的说。

    “别管你父亲说的,孩子,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争取时就争取。”

    “说得对,我们想争取还没机会呢。”邻居公孙昌也来支持他。公孙昌才学一直都在柳毅之上,却因为家境贫寒没能被推荐为太学生,从此成为落魄书生。

    一大群昔日的学馆同窗都来祝贺,柳毅是县里唯一策论殿试得前十年的,前面展现的是一条星光大道,让他们羡慕,也不乏嫉妒恨。

    亲朋、邻居道贺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柳毅风风光光地到县里上任了。

    县衙门口,县长带人列队等候。

    “啊呀,柳毅兄弟,可把你给盼来了。”县长曹兴迎上来亲切地拉手。

    “县长大人亲自来迎接,小的实在承受不起。”柳毅施大礼。

    “诶,快别这么说,你和县尉卫豹是我的二、三把手,就像我的左膀右臂,怎么能不来迎接呢?给你面子就是给我自己面子嘛,何况您前途无量,将来还要靠您啊。”曹兴看起来非常地和善,“来,我来介绍下,这是县尉卫豹大人,以后两位要好好合作哈。”

    县尉卫豹是位典型的武将,五大三粗,甲胄在身,略微抱拳,干净利落,县尉也是由朝廷任免的。县长分别介绍了主簿、廷椽、主记、游缴、贼曹、议曹、椽史等。柳毅一下子成为县里的二把手,是这么多手下一辈子都不敢奢望的,连县长都要巴结他。这里虽然是个小县,却是洛阳管辖,相当于天子脚下,很多人梦寐以求,俸禄才三百石,有些俸禄六百石的大县县令宁愿换他这个天子脚下的县丞。

    就这样,柳毅这个太学生有模有样地当起了县丞大人,不时有人来奉承巴结,希望他平时多多帮助,或者晋升时能提携一下,毕竟他是殿试的优秀者,不出意外很快都能提拔。

    四年后,建康元年(144年),农历八月的天气还有点炎热,柳毅正在穿单衣处理文案,汗流不止。这时县长曹兴仓促进来,官府凌乱,帽子都掉到地上都去捡。

    “贤弟,大事不好啦!”县长说话喘息未定。

    “大人,出什么事了?”柳毅倒茶给他。

    “皇,皇上驾崩了!”

    “什么,竟有此事?”

    “千真万确。”

    柳毅手中的笔都掉了下来。

    东汉第七位皇帝汉顺帝刘保,122年—144年在位,时年三十岁。皇帝驾崩,朝廷大变,柳毅却收到一个好消息,年仅两岁的太子刘炳即位,是为汉冲帝,当初提报他的大司农李固提拔为太尉。不久,朝廷就派来考察柳毅,县长知道了是李固派人下来的,可把他吓坏了。这下可热闹了,地方上的上官都来陪考察的人,都对柳毅宁眼有加,可把他捧上天了,风头都胜过县长。

    考核结果,柳毅提拔到洛阳的大县任县丞,俸禄四百石,而这个大县离皇宫更近了,成了名副其实的京官,同样是许多俸禄一千石的大县县令愿意换的。柳毅成为太尉李固看好的人,几日间成为京城的大红人,毕竟才二十一岁,人人都夸他前途无量,他自己也觉得船得顺风颇为得意,命运开始将这个一直坚守中庸之道的人推向了风口浪尖。

    一年后冲帝死,又一年后过于聪明的质帝被梁冀毒死,至此太尉李固与大将军梁冀的矛盾激化,太尉李固、前太尉现大鸿胪杜乔、大司农胡广推举清河王刘蒜,梁冀强立有姻亲关系且十五岁年少的蠡吾侯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事后,梁冀全力打击异己,诬陷李固、杜乔,最终将他们拷打死在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