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酒
字体: 16 + -

侬智高起义

    thu feb 12 01:18:23 cst 2015

    建“南天国”

    时值初夏雨豪,江水上涨,战船倍速。侬智高率义军沿江而下,很快就抵达邕城西郊的心圩,与守候在那里的永宁郡(今南宁邕宁区)太守吴某父子三人所率之守军交战。起义军将宋军团团包围,使其水断粮绝,又得不到援兵,因此很快遭败绩,吴父子皆死战中。

    起义军马不停蹄,乘胜进击邕州,知州陈珙万分惊慌,忙命令通判王乾佑、权都监李肃守大门,武官守朝天门,并急派司户参军孔旦飞报附近各州及下游沿江郡县,请求兵援。马平(今柳江县)的宋士尧首先开到,与侬军交锋,不敌,宋本人在马上被砍下头颅。

    五月初一,张立的宾州(今宾阳县)援军到邕,陈珙大喜,在城上设宴犒军。可笑的是,酒未过三巡,在席上听到城破的消息,众皆大惊失色——知州陈珙、张立、乾佑及节度使推官陈辅尧当场束手就擒被杀,守军千多名亦同时被歼。

    侬智高的起义军举事不到一个月,就攻取了岭南重镇邕州,迅捷地奠定了举义的基础,说明侬智高的起义符合了岭南边疆各族人民的要求,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戴。

    侬智高夺取邕州后,马上着手建立了“大南国”,他完全采用了中国官制,自己黄袍加身,称为“仁惠皇帝”、改年号为“启历”,封其母为皇太后,十四岁的长子为太子,黄师宓以下,皆称中国官名。他还下令打开监牢,大赦境囚。

    侬智高心高气傲,他设想的所谓“大南国”的疆域不仅仅局限于广西。因此,在邕只停留了短短8天——五月初九,侬智高便高擎着“大南国”的大旗,以“仁惠皇帝”的架势,按既定方针进行东征与北伐了。

    挥师东进

    经短期休整后的起义大军,士气十分高涨,一举开抵横州(今横县),知州张序等吓得弃了城,逃之夭夭。十二日,大军攻陷贵州(今贵港市),知州李琚亦闻风而逃。两日后,义军又进抵浔州(今桂平市),知州急调本州各镇兵丁和请调容州(今容县),上林等地兵员来救援。可是,由于久无战事,平日又疏于演练,守军作战能力很差,犹如飞蛾扑火,尸弃遍野。

    攻破浔州后,五月十六日,起义部队又开抵龚州(今平南县),知州惧怕,弃城逃遁。十七日,势如破竹的大军又相继攻陷了藤州(今藤县)、梧州——该两州的知州李植、江某同样弃城逃命了。

    声势越来越大的起义军,又神速地从梧州突入广东境内后,一样呈现摧枯拉朽之势——未经激战,便兵临封州(今广东封川县),知州曹觐早有防备,事先就募集了五百人的敢死队守卫,但仍无济于事,最后城破被擒。

    侬智高军士气大增,继续挥师东指康州(今广东德庆县),知州赵师旦到任才一天,他还算有几分豪气,敢将侬智高派去劝降的人杀死,领兵三百顽抗。五月十八日,终于城陷阵亡。次日,大军攻陷瑞州(今广东高要县),三日后进逼三水,后为避台风,途中滞留了数天。

    五月二十六,起义大军浩浩荡荡地开抵南海重镇广州——侬智高率师东征,短短的十多天便攻下两广的横、贵、浔、龚、藤、梧、封、康、瑞九州,直达千里以外的广州。正是义旗一举,四方响应,起义大军也从举事时的五千人增至近三万之众。

    兵临羊城

    羊城毕竟是南海大邑,城固兵众——侬智高在广州着实打了一场艰苦的攻坚战。

    起义军把广州城水泄不通地团团围困。开始,攻势十分凌厉——运用了多种攻城的方法。但时值夏天台风季节:高高架起的云梯被狂风吹折;改用火攻,又被暴雨浇灭,想掘地道又未果——幸有雨水饮用,守军不至缺水,军心得以安定。因此,从五月二十六至七月十九日,侬军整整围攻五十七天,依然攻不下广城。由于旷日持久,令起义军疲惫不堪。

    侬智高的起义大军如火如荼,只月余便破邕州,围广州,席卷岭南大地。紧急军情传至汴京开封,震惊了宋廷,被吓坏了的仁宗赵祯急忙于六月初二起用“前卫御史”杨畋等率师讨伐加上,四处的援军纷纷开到——在这种极为不利的局面下,起义军不得不撤围而去。

    这次起义,本按三个步骤:即先拔邕州,继取广州,然后再北伐湘(湖南)荆(湖北)。现虽受挫于广州,但其军力未损。因此,侬智高仍然决定挥师北上。

    挥师东进

    居邕不久,侬智高即离城辟地,沿着郁江大举挥师东下。由于当时“岭南州县无备,一旦兵起仓卒,不知所为,守将多弃城遁,故智高所向得志,”(47)很快就占领了广西东部以及广东西部的大片地区:皇佑四年五月癸丑(1052年6月8日),侬军进入邕州下游的横州(今广西横县)、知州、殿中丞张仲回,监押、东头供奉官王日用弃城而走。五月丙辰(1052年 6月11日),侬军进占贵州(今广西贵县),知州、秘书丞李琚不战而逃。

    侬军曾否攻下浔州(今广西桂平),史籍记载不一。 《宋史》 、《宋朝事实》、《文献通考》、《宋会要辑稿》、《孙威敏征南录》等肯定之,且云破浔州于克龚州(今广西平南)之后,但无陷城日期。而《宋史纪事本末》以及记述侬智高事最详细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等并无此说。据方志载,孙抗曾当浔州知州,他治州颇力,转饷无缺,又以余力督守吏治城堑,修器械,属州多完,师以有功。”(48)宋人王安石为之所撰墓碑亦谓:“侬智高反,君(孙抗)即出兵二千于岭,以助英(今广东英德),韶(今广东韶关)。”(49)按此,侬智高似未进入浔州。再,侬军沿江而下,若破浔州,当在克龚州之前而非在其后。真相若何,俟考。

    正在加载侬智高研究代表作 五月庚申(1052年 6月15日),侬智高率军入龚州,知州、殿中丞张序弃城而遁。次日,侬军进藤州(今广西藤县),知州、太子中舍李植逃之夭夭。继之,侬军轻易地占领梧州(今广西梧州),知州、秘书丞江镃不予抵抗,弃州城而逃生。当地有个“弃妻子,儒衣,常持一大翣,行坐独语”的潘盎,侬智高闻其异,召而问之,皆得恶言以复,侬智高怒而杀之。而自称“虎翼兵”的谢福被俘后,向城内官兵呼告侬军将火攻西门,要梧州守城将士备水以待;次日,侬军“果以硫黄聚草烧西门,赖水扑灭,贼(指侬军)方解去。”(50)随后,侬智高踏进广南东路地界,猛攻封州(今广东封川),遇到都监陈晔的抵抗,封川县(今广东封川)县令还带乡兵、弓手迎击,但侬军以数百倍的绝对优势,胜利奋进,陈晔败走,乡兵溃退,知州曾觐从卒决战,不胜,被执,(51)但有的记载说曹觐不予抵抗,改装民服,藏匿于老百姓家中,侬智高把他搜查出来后,认为可以利用,延坐与食,语之曰:“尔能事我,我以尔为龙图阁学士。(52)“从我得美官,以女妻汝,”遭到曹觐的痛骂,侬智高“犹惜不杀,徒置舟中,”企望他能回心转意,然未如愿,曹觐绝食两日,侬智高见其无降意,方才斩之。(53)有的史籍则说侬军到后,曹觐“乃易服遁去,未十余里,为贼(指侬军)所擒。贼首谓曰:‘尔乃好骂我南人作“蛮”者也,今日犹不拜邪?’曹竟不屈,至晚,积薪燔死于江壖。”(54)处决曹觐之后,侬智高继续向康州(今广东德庆)进军。此前,知州赵师旦派人刺探军情,他们还报诸州守将皆弃城逃亡的消息,赵师旦严厉质问:“汝亦欲吾走耶”?旋即大加搜索,“得谍三人,斩以徇。”而此时侬智高已经兵薄城下,赵师旦只好带领仅有的三百守兵,开门迎战,尚颇得力,侬军损折数十人,战至天黑,无法进城,被追稍加退却。赵师旦心里明白,他无法抵挡侬智高的上万大军,便让其妻携带州印和儿子外逃躲藏,自己领兵作战。 五月壬戍(1052年6月17日)天亮之后,侬智高恃众急攻,终于破城而入,赵师旦和监押马贵被处死。(55)前人记载此役,略有不同,有的说赵师旦用以抵御侬军者止“羸兵二百余人”。(56)有的还说侬军到后赵师旦“率弱卒不满百御之, 半日,城陷,赵与监兵者皆死之,士卒得免者无一二。”(57)五月癸亥(1052年6月18日),侬军进据端州 (今广东肇庆), 知州丁宝臣惊魂落魄,不顾州城,仓皇逃命。王安石为丁氏写墓志铭时说他曾“出战,能有所捕斩,然卒不胜,乃与其州人皆去而避之。”(58)后人认为这不过是“饰说”罢了,不足置信。(59)

    在短短的个多月里,侬智高“所过如破竹”,(60)相继攻破沿江数州。时人论及州县官吏“或死或不死,而无一人能守其州者”指出:“盖夫城郭之不设,甲兵之不戒,虽有智勇,犹不能以胜一日之变也。”(61)当时确有这样的情况,侬智高起事之前,广西转运使肖固曾“请择将吏,缮兵械,修城郭,”但未能引起重视,奏“至六七皆不报”。(62)侬智高发动军事进攻后,有些地方官员还对其行动作错误的估计,说他“止期得邕、贵而已,岂肯离巢穴远来耶?”这种错误判断的结果,遂有将帅解散守军之举。(63)更重要的是侬军的英勇善战和宋朝官兵的昏庸腐败。史籍称侬军在战斗中“用蛮牌、捻枪,每人持牌以蔽身,二人持枪夹牌以杀人,众进如堵,弓矢莫能加。”(64)他们“略地千里,弄兵安行,无一能拒,虫飞蝇营,拏而不散。此官滥束庸,招其所以侵也。”(65)“官吏皆成贪墨不法,惟欲溪洞有边事,乘扰攘中济其所欲,不问朝廷安危,谓之‘做边事’,涵养以至今日。”(66)“南军不习斗,部校争长,连战辄北。”(67)这就是侬智高发难前期顺利的主要原因。

    围困广州

    侬智高占领端州之后,继续督军东征,于皇佑四年五月丙寅(1052年 6月21日)抵达广州城下,开始了起事以来最艰苦、历时最长的围城作战。此前,知州仲简不相信侬智高会袭击广州,把前来告急报信的人囚禁起来,还“榜于衢行路,令民敢有相扇动欲逃窜者斩。”(68)侬军临城下,仲简才开城门令民入城,来不及进城者全部加入侬军,使之军势更壮。广州城既被围,“性愚且狠”的仲简留兵自守,不敢出战,“又纵部兵馘平民以幸赏”。险些被激怒了的官吏斩首。仲简还“阴具舟欲与家属逃去,僚属以为不可。”(69)贪生怕死的广东钤辖王锴更是畏惧重重,竟然杀了主战的海上巡检王世宁。(70)以后还发生过疲极的守将诱士卒开城门投降侬军未遂案,为都监侍其渊制止之。(71)六月甲申(1052年7月9日),广、端州都巡检高士尧在广州市船亭同侬智高进行了一次军力较量,为侬智高所败。(72)六天而后,侬军又在广州城下击败出战的武日宣、魏承宪。(73)但是,由于广州城坚防严,守军又得到外援,侬智高久攻坚城不下,给宋朝集中兵力南下以时间,面对着日益紧张的形势,侬智高只好解除长达五十余日的广州之围。侬军退出广州,遇上英州(今广东英德)知州苏缄在四十里长的路上布设槎木、巨石为碍,被迫绕道由沙头渡江,北上清远县,向连州(今广东连县)、贺州(今广西贺县东南)进军。攻贺州不下,在这一带转战一个多月,取得白田、路田、太平场三役之胜,打死宋军头目张忠、蒋偕等人。太平场战后,宋军溃走山林,劫掠地方。柳州司理参军陶弼深忧这些败卒会倒戈附侬,便取来白旗数面,大书“招安”其上,遣人持徇,才收得一千多残兵。(74)九月庚申(1052年10月13日),侬军西攻昭州(今广西平乐),知州柳应辰弃城逃走。这是离开广州后首次攻下的州城。该州有几座岩洞,可容纳数百人,老百姓避战于此,侬军误以为宋兵,焚死。(75)

    连毙名将

    正在加载侬智高研究资料集

    侬军开始北伐时,依然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他们首先攻陷了清远,在开抵英州时,在那里守备的杨畋因怕被围攻,竟然采用了坚壁清野的办法——弃地烧粮。起义军绕过该城,继续向北进军韶州。这时宋军早有防备,侬智高吸取了死围广州的教训,不再屯兵城下,转战湟州(今广东连县),直指桂中、桂北。那里的守军溃不成军,闻风披靡。广西贺州很快被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起义军在那里取得极其辉煌的战绩:接连击毙了两个著名宋将——广南东路钤辖张忠及广南东西路钤辖蒋偕这两个高级将领(据《太平治迹种类》)。

    宋朝廷极为惊恐,仁宋赵祯孤注一掷——任命了枢密院(宋朝最高军事机关)副史狄青为征南节度使,统领二十万大军(包括一支骠勇的西夏吐蕃骑兵),从京都日夜兼程南下镇压起义。宋军的先锋即赫赫有名的杨家将传人杨文广(《宋史·杨文广传》)。

    九月十二日,侬军在龙岫洞歼灭了桂、宜、柳三州巡检李贵的队伍,随后进击昭州(今平乐县),九月十八日破城,知州逃离。

    重创杨文广

    按原计划,起义军是要在向湘荆进军后,便打算以主动的地位与宋朝廷议和的,然而,侬智高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着比起义部队强大近十倍的敌军,他们是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的。因此,在占领全州后,和黄师宓等人进行密议后,毅然作出回师邕州的重要决定。班师南下时,侬军兵锋仍然很锐,一路攻破桂州(今桂林市)、柳州,又派部队去攻打宜州。

    正在此时,狄青的先头部队开到了,先锋杨文广率兵在桂州附近与起义军正面相遇,战斗十分激烈,结果宋军受创,杨文广被困得脱。

    侬智高班师抵邕州时,兵力仍盛,知州宋克隆闻风弃城逃了。

    重据邕州后,智高清醒地认识到:与宋廷已无妥协余地,但当前自身力量不足,正准备返回广源,聚合三十六洞壮族等少数民族土酋,巩固好后方,然后再兴师北上。他在邕时,曾题下一联曰:

    帝业未成人已老;王封申锡国同休。

    上联表达了他无奈的感叹,下联则点明了他的部属和大南国休戚与共的关系。

    班师西折

    原来,“智高所用为内应者”曾为他逾岭北伐作了情报方面的准备,后被查获,情报不得送达侬智高手中。(76) 侬智高自度北伐无望,遂班师西折。西陷宾州之后,侬智高于十月甲申(1052年11月6日)再度进入他于此称帝建国的邕州。二驻邕城,侬智高仍以胜利者自居,对汹涌南来的宋军置若罔闻,既不在根据地建设上费心,又不做军队组训等巩固政权工作,而是把拿下广州作为战略目标和中心任务,“日夜伐木治舟楫,扬言更趋广州。”(77)十二月壬申(1052年12月24日),广西钤辖陈曙发动金城驿(今广西南宁东北)之战,被侬军击败。为利用少数民族的力量,侬智高亲自写信给实力强大、地理条件优越的结洞酋长黄守陵,内容有: 1.陈述自己“长驱至广州,所向皆捷”,“中国名将如张忠、蒋偕辈,皆望风授首”的消息; 2.认识了自己同宋朝派来的骑兵作战输赢未卜的现实问题; 3.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