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出武乡之英雄帝主
字体: 16 + -

第24章 黑虎岭上 黑虎松石

    49

    虽然白剑行距离古松仅有百米,但是那古松冠盖直径也是足有百米。

    所以,古松巨干及其旁边巨兽与白剑行的距离都在150米之外。

    看着眼前的情形,如果白剑行要想把如此古松巨树收归己有。

    那么,他势必要把这只庞然巨兽也一齐连带着收走。

    如果不然的话,那么这件事情绝对难以办成。

    白剑行又靠近古松50米,这样他距离古松躯干及树下巨兽就分别只有100米和110米了。

    他放出自己的神识,首先探查那尊墨黑的庞然巨兽的底细。

    白剑行赫然发现,那庞然巨兽虽然也蕴涵着微微的灵力,但是它却没有丝毫的生命力。

    如此庞然的家伙,竟然不是一个活物。

    白剑行也是醉了,他呵呵一笑:“这个庞然大物,竟然也是一件宝物!”

    50

    于是,白剑行毫无忌讳地走上前去,他用手摩挲了一下古松粗大的躯干,便去察看那个“庞然大物”。

    “古松诚千年,此物亿万载!”

    白剑行感觉不出这个庞然大物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非金非玉、非土非石。

    不知道它是这里的地产、还是天外来客,似这样莫名其妙的东西,对于白剑行来说还是头一回碰见到。

    因为无法想象这个东西的来历,白剑行只能用“黑虎石”来称呼它了。

    白剑行神识丈量了一下它的尺寸。

    发现除了这裸露的酷似黑虎紫彪儿的部分之外,它腹下还隐藏着一个与其裸露出来的形状一般无二。

    原来,这黑虎石竟然是腹部相连的奇妙的一对儿,如此计算下来,这一对黑虎石体积将超过200立方米。

    这一松一石,朝夕相伴已逾千年,如果硬是要将它们拆散开来,那是绝对的“违和”。

    51

    所以,白剑行如果真是有心要收藏的话,那么就必须将它们一起带走。

    如何才能把它们带走呢?它们已经在这里存在了何止千年,可以说是千年不动,从不曾被谁带走。

    不过,白剑行可不是那谁,他就是想要把它们带走!

    强烈的愿望促使白剑行神识,将一缕魂力同时缠向了这一松一石。

    他要用自己的魂力与它们沟通,让它们心甘情愿地跟随自己。

    说来也还真是神奇,白剑行竟然感觉到了这一松一石的欢喜回应,它们居然愿意被白剑行收藏。

    白剑行得到这个讯息便快步走到松阴之外,伸手取出佩玖挂坠。

    在晨雾迷蒙之中,佩玖挂坠漾出一丝似有若无的微光。这佩玖微光犹如一缕轻烟,萦绕在松石之上。

    这松石也是一如之前的龟蛇麟牛那样,在微光之中体型渐渐地变小,最后消失在晨曦之中。

    “轰隆!”一声巨响,从那松石消失的地方传出。

    52

    忽然,空间一阵扭曲、坡面骤然塌陷,一个方圆百米的巨坑突然出现在白剑行的目前。

    “这是什么情况?”白剑行一个趔趄,差一点被闪入巨坑之中。

    这个巨坑的外观形状是不太规则的椭圆形,它的长径与短径分别是大约100米和80米。

    但是,它的里面竟然是深不见底、黑幽幽的隧道。

    白剑行捡起一颗大约5公斤重的卵石,单手平推,直接抛入坑内。

    那颗卵石在落入巨坑口面之后,白剑行足足等候3秒的时间才听到从下面传出来的卵石触底的“吧嗒”声。

    而且,后续还有“咕咕噜噜”的滚动声音。由此卵石触底的回音推测,这个坑穴的深度足有45米。

    这样刚好是黑虎松树干及树冠高度的三倍,这将是多少个土石方啊!

    如此巨大的一块土石方居然会被黑虎松带走了?

    白剑行心生疑窦,迅即让神识进入佩玖空间探查。

    53

    在佩玖空间那60米空间的范围内,贵佘山与麟牛苑两个斑点的右侧出现一个绿幽幽的黑色斑点。

    它就象浩渺宇宙中的一粒微尘,显得那么微乎其微。这还是刚刚进来的黑虎松、黑虎石吗?

    白剑行丝毫都不怀疑,它就是刚刚被收进佩玖空间的黑虎松、黑虎石。

    这黑虎松、黑虎石虽然连枝叶带土石,上下高度60米、前后左右长宽约百米。

    但是,经过佩玖空间的30000倍高密度的引力收缩,最后变成了2至3.3毫米大小的小颗粒。

    所以它很容易地就进入了新开辟出来的的小空间。

    在小空间里,黑虎松、黑虎石保持了原来佩玖大空间给它们塑造的颗粒形体。

    由于新的小空间密度低于佩玖大空间密度1000倍,

    所以那黑虎松石颗粒便得以适度的伸展,高度已经长到6厘米、长宽也有10厘米。

    小空间没有因为黑虎松石的进入而发生特别的变化,所以白剑行仍然将这个小空间作为某某神秘的领地。

    54

    神识退出佩玖空间之后,白剑行便决定要探查一下眼前这个坑穴的底蕴。

    看看它下面的隧道里究竟有没有潜藏着什么东西。

    既然已经决定寻幽探胜,那么进坑之前就必须准备充足照明之物。

    此时太阳不仅已经高高地照耀在黑虎岭上,同时也昭示着白剑行进入狩猎基地已经是第三天了。

    白剑行在岭下附近的山坡,折取一些树木上的枯枝扔进了坑里。

    他又感觉仅凭几根枯枝恐难当此重任,便又砍伐几株不大的树木,连枝带干一起扔进坑内。

    这样就在坑内形成一个不小的柴垛。

    当一切准备就绪,白剑行便下行到了坑底,他点燃起柴垛,火焰便腾腾升起。

    坑底被火光照耀得温暖通明,并且随着温度的上升,幽森森的隧道被抽出了它那冷气飕飕的阵阵寒意。

    浓郁的阴寒之气一自隧道中逸出,就使坑底的温度下降些许。

    55

    白剑行觉得这浓郁的阴寒之气一定是自己进入隧道的障碍之一,这一点绝对不能小觑。

    白剑行攀缘而上,回到了坑穴外面,他重新砍伐树木,把大量的树木枝干扔进坑内。

    坑内烈焰熊熊,几欲冲出坑口。

    这样从早到晚,烈焰焚坑几乎进行了整整一天时间。

    不仅坑穴周围土石被火烤得炽热,便是坑穴附近1公里内的树木也被白剑行拔除了大半。

    日落月升,天光开始暗淡。

    一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坑内还有余火,白剑行就在这坑穴的近处打坐,等着坑内余烬熄灭、坑壁冷却。

    反正隧道幽暗,白天黑夜进去,里面的情况都差不多。

    明月照耀岭上,山风微微,幽远而有诗意。

    56

    此时,白剑行不会吟哦“清风拂煦、明月侍坐”这样的诗句,他在等待一个进入隧道地穴的时机。

    月亮下山了,白剑行眼前坑穴周围的土石之壁还留有温热。

    初十夜晚的月亮,它西落的时间已经是次日的丑时了。

    还记得“天开于子、地开于丑”的秘诀,白剑行等待天地开启的时机。

    他要趁着天地开启的玄奥契机进入地下隧道,去探寻那可能存在的神奇秘密。

    白剑行到达坑底,硕大的余烬尚未灭尽。

    他虽然仍能感觉到从余烬散发出来的热浪,但是,此时从隧道里冒出的冷意已经能够与坑内的热量相抗。

    他没有点燃火把,而是凭借神识的试探进入了坑穴底下的隧道。

    经过一天,外加半夜的冷热交流,阻塞地下隧道的障碍就只剩下幽黑昏暗了,或者说是眼睛看不见东西。

    这些障碍对于白剑行来说,根本都不是事,他索性闭上眼睛,凭借着神识辨别黑暗中的事物,踽踽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