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出武乡之英雄帝主
字体: 16 + -

第22章 月下上岭 静谧妖异

    33

    虽说山崖之上可能有虎豹类猛兽,但是,在这山崖之下,他估计,这里应该还是一处比较安全的地带。

    “嚜吽!”

    白剑行刚要寻找一个安全隐蔽的地方休息过夜,突然一直待在他身边的小黑麟牛叫了起来。

    “奥哈,对不起!差一点把你给忘记了。”

    白剑行忽然想起给小黑麟牛预备的麟牛苑,还在佩玖空间里等着它呢。

    况且,古云:四灵说麒麟,四象排白虎。

    这白虎和麒麟似乎并不搭调,小麟牛来到虎地,则大有“乱入”之嫌。

    白剑行从胸前取出佩玖挂坠,一缕白光如烟似雾萦绕着小黑麟牛的头角。

    这次小黑麟牛非常地自觉,乖乖顺顺地就变小身躯,然后融入了轻烟白光之中。

    把小黑麟牛收入佩玖空间的麟牛苑之后,白剑行神识随即进入空间查看。

    34

    他发现在那1米大小的麟牛苑中,小黑麟牛的体型也只是自己拳头大小的存在。

    原来担心麟牛苑的空间装不下小黑麟牛这样的个头,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了。

    佩玖空间里,竟然还有这样的玄妙,这是白剑行在之前还没有认识到的。

    想想这个小黑麟牛吧,它在外面的体量可是3米多长、2米多高的存在。

    但是,把它装到了麟牛苑的空间里,却只有拳头一般大小,也就是10厘米、8厘米的样子。

    那么,这样说来,只有1米大小的麟牛苑,岂不是相当于外面30米大小的空间范围。

    或者说,麟牛苑这类空间的密度是外部空间密度的30倍。

    这麟牛苑,还有贵佘山等5个1米大小的空间,在佩玖空间中也只是梅花形排列的5个毫不起眼的斑点。

    而整个梅花形也只有1厘米大小,那么代表每个空间的斑点看起来也不足1毫米大小。

    也就是说,新开辟的麟牛苑等5个次空间,其密度只有佩玖原空间的千分之一。

    35

    在这样高密度的空间里,对于它外面的普通生物体来说,那就意味着是绝对的“灭活”。

    既然已经知道了佩玖空间的玄奥,白剑行必然也知道了这虎跳崖上便是传说中的黑虎岭。

    黑虎岭上的领主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这虎跳崖鬼斧神工、自然天成,悬崖峭壁,直立300余米。

    若是老虎从上面跳下来,恐怕也是尚且无力自保,何况普通人物,若想要从这里攀爬上去,势必极难。

    此时,白剑行只得做出决定:趁着夕阳的余辉,踏上虎跳崖,探寻那黑虎岭上的风物。

    这就是白剑行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他原本可以而且也曾打算寻找一处安全的地方隐蔽起来。

    然而,现在他却不愿意再那样做了,他要夜踏黑虎岭,会一会那个神秘的领主。

    虎跳崖仅仅是黑虎岭的一处断崖,如果从这儿直接上去,300多米的高度对于白剑行来说应该不是太难。

    但是,如果就这样直接上去,那样却不符合白剑行素来的习惯。

    36

    凡事,白剑行喜欢化难为易、轻松自然。

    而且,他现在反正也不用赶时间,何不随便欣赏欣赏这里的夜景呢?

    于是他悠然自得、从从容容地绕过“虎跳”这处断崖,从黑虎岭的南坡毅然走向山岭。

    二月初九,酉时已过,虽然天光变暗,但是,那半轮明月却已经早早地高悬在天幕之上了。

    这初九之夜的月光,虽然不及十五的圆月明亮,但是相较昨天的上弦月还是明亮了一些。

    凭借着月光的照明,白剑行一袭白衣,孑然独行在黑虎岭南坡的山道上。

    山石嶙峋,山道弯弯。

    月光下,山道旁边黑魆魆的山石,仿佛一尊尊凶猛威武的黑虎。

    黑虎!黑虎到底是什么模样呢?

    白剑行还不曾见过它,只是听说它非常地威猛,甚至凶残,吃人不吐骨头……

    37

    边走边看,白剑行的心里也在不停地打着转转:孤身夜踏黑虎岭,这样是不是太过于冒险呢?

    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才哪到哪啊?不过就是在黑虎岭上转转,距离虎穴还没有沾着边呢。

    白剑行的心里虽然还在打鼓,但是他的脚下却不停顿。

    而且,他的双目双耳也是尽量地搜索着山间一草一木、一水一石的动静起止。

    翻过了一道山梁,又转过了一处山弯,山路两旁的草木渐渐地稠密起来。

    月光渐渐变得迷蒙了,周围的景物也渐渐地迷离起来。

    “吼吼……”

    忽然,一阵吼叫声从远处的山崖下传来。

    白剑行心内立即一紧,心里说:“莫非这么早就有黑虎出来觅食了?”

    38

    戌时三刻,夜色朦胧,时光已经是晚上9点钟了。

    天上的月轮西移,月亮的光线已经没有直照的时候明亮了。

    白剑行想要了解那吼声的来源,便放出神识,往前方远处的山崖那边巡视。

    原来,远在白剑行500米之外的山崖下面,有一个黑咕隆咚的岩洞。

    随着一阵阵阴冷的劲风鼓吹,那“吼吼”的声音就从黑咕隆咚的岩洞里面传了出来。

    白剑行沿着山道迤逦而行,不一会儿就来到距离岩洞比较近的地方。

    他看到岩洞之内漆黑如墨,洞口还有“汩汩”的泉水在流淌。

    流水清澈明亮,闪动着月亮的清光。

    “这就是所谓的‘黑虎泉’吗?”

    白剑行想起黑虎岭下的白水源,想必这里就是它的源头——黑虎泉了。

    39

    他走近洞口,神识看那岩洞深处,泉瀑高悬,飞珠溅玉;瀑声轰鸣,厉若虎啸。

    而瀑下幽穴,深邃阴冷;泉水自此而出,婉转而行,而一路的水白湾青,便成就了那白水之源的名声。

    既然已经到了黑虎泉畔,那么,白剑行非常确定地这样认为,这座山崖上面就已经无疑是黑虎岭了。

    眼看距离今夜此行的目的地已经不远了,白剑行的心里开始忐忑起来。

    这黑虎岭丛林茂密,不乏水草,应该有不少的野生动物。但是,现在周围环境如此地宁静安恬。

    别说没有狼豺虎豹出没了,便是雉鸡野兔也没有一只,更别提羚羊山猫之类了。

    没有任何野生动物出没,这种情况绝对反常。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里的情况确实有些妖异。

    “妖异!”无论是来自于眼耳鼻舌身的五种感觉,还是心灵的直觉。

    所有这一切的认知来源,都非常清楚地让白剑行意识到此时的反常情况。

    40

    正是所谓“六神无主”啊!仅凭着视听嗅味触五觉和本心直觉,白剑行并不能判断出这“妖异”的原因。

    于是,他再次放出神识,向着周围以及前方进行探查。

    神识作为心识与地魂结合的第八识,它不仅在认识层次上比作为色域意识之主的第七识高了一个量级。

    而且,在变化的辨识层次上,也有着天差地别般的本质不同,正所谓心现识变。

    第七识主表现象而被称为心识,为色域六识之主。

    第八识主行变化而被称为神识,乃是因为“变化莫测谓之神”、“随神出入谓之魂”的缘故。

    神识由心识与地魂融会而飞升,复藏之于心而谓之藏识,“藏识变化如海潮”,所以神识便是识海之主。

    白剑行神识离开识海,便向外探查。

    方圆500米的范围内,丛林茂密、草木深深,并没有有什么异常状况。

    他移步向着密林深处走去,在一处看不到月光的地方,踩到一片枯草,弄成一个草甸子,便坐了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