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毒妃:王爷咱不约
字体: 16 + -

第三百二十章 常家迁村

    



    外头的满城风雨,也导致了常家坝头村的山雨欲来,常村长的面色,自从得知了自己常家世世代代竟然是尧国的守墓人,尤其是他们的脚底下还是尧国皇陵之后,就再也没有好过。



    随着那些投机取巧之人一个个进来,还有那军威赫赫的军队驻扎,都让他的心提到了最高点,久悬不下。



    守墓人的身份,那是世世代代的传承,不是他们常家人说不是就不是的。一旦成为守墓人,那是要用生命来守护他们的陵墓,直到族灭。



    而此刻,他最害怕的就是那传说中的尧国宝藏,担忧那些上位者为了钱财,将他们一村一族全部剿灭。



    此时已经是性命攸关之时,为此他已经十天没有睡好觉了。



    古朴静寂的宗祠中,还能走动的常家男儿都汇聚到了这里。



    常村长坐在首位,手中的旱烟一刻不停地吸着,眉头更是皱得连五官都要挤到一起了,可见他的心烦程度。



    “我们村里,还有多少要走的?”吞云吐雾了好一会儿,常村长才抬头问他们,眼神锐利地扫过在场的年轻人。



    大部分已经搬走的常家人,都是因为家里的小辈抵制不住那些富贵,统统用自家的地换了别人的宅子、铺子。不过也好,能躲过一劫就是一劫。



    离开了常家的地儿,就不是常家人了。若是可以,他宁愿所有人统统搬走。



    被他这么一问,其中几个小年轻尴尬心虚地缩缩头,没敢吭声。不过看他们那样子,就知道一定动心了,甚至已经联系好了买家。



    可安王殿下的军队只围不攻,倒是让他的心七上八下,就是不能安稳。王爷究竟想要做什么,连刘大人都不知道,让他如何能安心。



    同他一辈的,早就被常村长叫过去说过这件事情,所以他们都皱眉垒在一边,一点想要训斥的心都没有。



    若是以往,胆敢卖田的等同于叛宗,可如今他们这些人是常家的根呐!能走多少走多少吧,或许安王殿下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没有制止这些私底下的买卖。



    常家只要有他们几个老不死的在,就可以了。



    长辈们的默认让小辈们松了口气,毕竟谁都不愿意背负叛宗的罪名,可那些老爷少爷们开价实在让人心动,又有人开了先例,所以他们没守住也怪不得他们。



    被常村长收养带大的满顺看到自己一起玩着长大的兄弟竟然都要离开,一时间气愤得脸都白了。



    “你们……你们……”气得手指发颤,说话都不利索了。



    “没事的,满顺乖。”常村长吸了口旱烟,上前拉住气得浑身发颤的满顺,欣慰他的坚守,又心疼他的将来,只得劝道:“满顺啊,我老头子的家产就那么多,你能找到个好买家也好,以后我就不用为你操心了。”



    满顺惊骇地看着常村长,一个大男人瞬间大哭出来。



    他是被收养的,但常村长从来都将他当做亲儿子来看的,如今却是要敢自己走?他无法接受,心头像是被人挖去一块似的。



    “我满顺虽然无父无母,可也不是狼心狗肺!村长,我不走!”满顺咚地一声跪在地上,男儿泪洒满衣襟,“村长,我不走!你就让我在你身边吧!”



    他不懂什么大义,也不明白常村长有什么苦衷,但他是村长养大的,就一定要在他身边养老送终!



    常村长握着旱烟杆的手微微颤抖,眼眶里打转了许久的老泪也经受不住内心的感动,哗哗地流淌在起伏不平的老脸上,烫得心都在发抖。



    其他几个故土难离的老人看到他们这对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爷俩,也默默含泪。



    其他几个犹犹豫豫的年轻人看到满顺的誓言,咬咬牙,也跪下来,表示自己不走了!



    他们不明白村长为什么要他们离开,但他们是姓常的男人,就该有男人的担当。



    “好孩子……好孩子……”常村长看着跪了一地的小辈,哽咽地重复着这两句话,喃喃自语,也没人能听得清。



    其中一个宿老,看到这般场景,也起身劝说:“村长,不如我们去问问刘大人,安王殿下究竟打算怎么处置我们,总好过这样提心吊胆地活着。”



    “是啊,老哥。”另一个老人敲了敲旱烟杆子,深深抽了一口,“我们这些个老不死的不怕,但我们常家不能绝了后呀!我们几个去找刘大人,问清楚了,就是闭眼也能安心了。”



    “是……是安王要杀我们?”其中一个年轻人惊吓过度,猛地从地上跳起来,“我们犯了什么错,为什么要把我们常家赶尽杀绝?”



    “对啊对啊!”其他不明真相的小辈也纷纷跳起来,怒气冲冲地想要去要个真相。



    宿老们看他们这要去拼命的模样,吓得立马拦住了他们。若是安王本没有心思杀光他们,被他们一闹腾,惹烦了他,那才是真正的灭族之灾啊!



    南姜当时可是坐拥一国之力,惹恼了安王殿下,还不是一把火将人家全国皆灭,更何况他们这一群手无寸铁的平头百姓?



    “为什么不让我们出去?村长!”年轻人们纷纷呐喊,“我们宁愿死,也不要死的不明不白!”



    “胡闹!胡闹!”常村长气得手中的旱烟杆子直接扔了出去,大声吼道:“谁告诉你们说是安王要我们的命?”



    小辈们瞬间鸦雀无声,确实方才宿老们在商量安王的事,却没有明说是安王要他们的命。



    “唉!”常村长长叹一声,狠狠踹了旁边的桌子一角,踹得桌子都翻倒了。



    “时也命也!”他无力地坐到椅子上,怨恨地锤了锤椅子把手,将实情公之于众,“你们可知,我们常家乃是尧国的守墓人?”



    小辈们一惊,宿老们纷纷苦笑,看着他们张大的嘴巴,何尝不是当初他们得知这个消息时候的模样。



    谁能想到常家先祖竟然敢如此大逆不道,将房屋建到了皇陵上头,还为此引起皇陵沉底,造成天陷的假象。



    又有谁能想到,素来平静的坝头村,会因为尧国遗宝的事情被卷入诸多纠纷之中。



    当得知自己的脚下是尧国皇陵,甚至是尧国开国皇帝的陵墓时,小辈们面面相觑,只希望村长说的不过是又一个神话故事,而不是事实!



    若他们是守墓人,那么现如今大夏觊觎这批遗宝的人,绝对不会放过他们,即使他们毫不知情,可谁能保证,他们是真的不知情,还是假装的呢?



    守墓人为了守护陵墓,那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若是大夏朝廷想要这份动人的遗宝,那么他们姓常的必定要以身殉墓。这是世代传下来的守墓人的规矩。若是不遵守,那么等同于背弃了自己的姓氏,在大夏再无立足之地。



    “村长……”他们六神无主地看着常村长,等着他的决定。



    在生死面前,他们也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百姓罢了。



    几位宿老也直愣愣地看着常村长,等着他的决定。



    罢了罢了,就当是为了常家的最后一点香火,他就算被千刀万剐了,也要去找刘大人要个答案!



    常村长走到旱烟杆子旁边,满顺却更快一步,捡起来又添了烟草,点着了递给他,眼神坚定地看着他,“村长,带我一起去吧!”



    常村长欣慰地拍拍他的肩,却不同意带他去,“你既然要给我养老送终,那就给老子留在这儿!哪都不许去!”



    又不放心这个倔驴,常村长又让几位宿老看着他,一个人昂首挺胸地出门了。



    满顺被同村的兄弟压着,含着泪目送村长离开,心里空落落的。



    刘真元担忧有人会假传命令屠村,所以寸步都不敢离开,就怕这些军队,扬起手中的屠刀。



    归去来化身一个小厮,站在他身边,倒是扮演者护卫的角色。



    相比起常家守墓人,刘真元更需要守护。一个为民为国的好官太难得了。



    刘真元看着外头越发戒严的军队,时不时掀开营帐看一眼,生怕出了什么他不知道的变故。



    他也知道,这些时日安王纵容常家人卖房卖地,就是为了给他们一条生路。可有些想要借此诋毁王爷声誉的人,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只要常家人死了,那么王爷的名声必定会一落千丈。本身就有人放对王爷十分不利的流言,若是再加上这么一条,那么王爷纵使跳进长江也洗不干净了。



    官场上的复杂,皇位的争夺,尔虞我诈,都让他感觉到厌烦。



    揉揉眉心,刘真元看了眼尽忠职守的为他站岗的归去来,无奈道:“你一个玄衣亲卫统领,却来护我一个文弱书生,不觉得委屈吗?”



    玄衣亲卫可是灵尘大师特意留给安王妃用来自保的,这样大咧咧地站在他身边,真的合适吗?



    归去来翻了个白眼,耳朵动了动,似笑非笑道:“大人,不如让常家迁村吧?”



    刘真元不解地看着他,想要问个明白,外头却传来士兵的禀报声:“常村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