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毒妃:王爷咱不约
字体: 16 + -

第三百一十六章 河道笔记

    



    许是归去来的眼神太过暧昧吓人,刘真元还想同他寒暄几句的打算瞬间压到了心底,对着他讪讪一笑,用着极快的速度往常村长家飞奔而去。



    难得善心大发,想要上前帮忙的归去来:“……”



    果然好人容易被狗咬!归去来一个纵身,消失得无影无踪,吓得一侧玩耍的小孩儿哇哇大哭,直说自己看到了鬼。



    直到趴在常村长家的柴扉上大喘气,刘真元才觉得自己终于摆脱了那人的变态视线。



    刚扛了水桶要出门去西子湖挑水的常村长看到刘大人趴在自家门上大喘气,吓得把水桶一扔,忙上前扶他,还不失关怀地问:“大人何至于如此急,可是发生了何事?”



    刘真元摆摆手,呼哧呼哧地歇了好大一会儿,让常村长急得都快白了头,才慢悠悠地问他:“村长,你可还记得这坝头村的水流脉象?不管是现如今的还是多年前的!”



    常村长一脸的懵,他还以为是平城里传来了不好的消息,让刘大人这么焦急,连鞋掉了都没管,一只脚血淋淋的。谁知道竟然是想要问河流走向,那不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吗?



    常村长用一种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他,看得刘真元险些动怒。



    他再是平易近人,也是个官,哪里是这些乡下村民可以欺辱的。



    常村长别的本事未必好,但察言观色的本事一流,看到他已经有些怒意,赶忙解释,先声夺人:“大人您真是爱开玩笑!这坝头村的水流不就那么一条吗?其他的沟壑水渠的,都因为那条水补给不足,都干了呀!”



    被先声夺人的刘真元无语,所以说,这件事还怪他喽?



    一时间脑子没转过来的刘真元把这件事扔到一边,再次追问:“我要的是详细的水流图,以及它们流经的地域。还有就是我现在所住的地方,之前的主人是做什么的?为何我家的水井那么深?”



    一听问那家农舍的前主人,常村长的面色就有些虚了,支支吾吾的,看到刘真元的脸色慢慢变差,醒悟过来,这可不是他村子里的人而是永丰县的县令大老爷呀!



    “大人请听我解释呀!”常村长大喊冤枉,不敢再耍小聪明,倒豆子般把话叨出来,“您现在住的地方,以前是我们村主持祭祀的大老爷住的地儿,不过他去世得急,没来得及指下一个主持人就走了,这一缺席我们村就没了主持祭祀的大老爷。”



    在永丰县这样的县城下,若是村落是以宗族为主的,就会选出一位主持祭祀的德高望重却孤寡的人,俗称大老爷。平日里不管事儿,可在大事上,就是村长族长都得让三分的。



    听常村长这样说,摆明了他上位之后不想找个祖宗放在头上,又因为常家德高望重又孤寡的长辈一个都没有,所以常家人也就默认了村长代为执行祭祀事宜。



    刘真元给了他一个眼神,没插手这种事儿,只等着他的下一个解释。



    看刘大人没发怒,常村长擦了擦脸上的汗,松了口气,接着解释道:“那地方水井深,也是因为那儿要远离烟火气儿,毕竟都是在为祖宗们服务的,若是满身的烟火味儿,怕是对他们的不敬。”



    “至于水流脉象的事儿,老汉真的不知道啊!”常村长连连喊冤,“那几条水流都流了百多年了,老汉真的就不知道还有哪里是有脉象的呀!”



    刘真元罢罢手,止了他的鬼哭狼嚎,直抓重点,“既然我那家房子的前主人是支持祭祀的,那以前的大老爷都是住在那儿的吗?”



    怕他动怒,常村长这头点得要多快有多快,“是的是的!那儿一直是我们常家坝头村大老爷的住处。”



    “那他们留下来的东西在哪儿?”这件事情村长不知情,可那些曾经执掌祭祀的大老爷们一定知道!



    永丰县多山少水,对水源的爱护和重视,那些大老爷们一定会记录下来。



    越想越觉得可能,刘真元也没放过常村长,直接拽着他去了那间农舍,一边走一边同他确定那些个东西到底在哪儿。



    常村长也察觉出了此事的非同寻常,按照记忆中的印象,描述出那些个地方。毕竟许久未曾踏足,又让刘真元住了,有些位置也发生了偏移也未可知。



    在软塌上躺得有些发霉的莫茹萱让清儿扶着她起来,靠在窗口默默晒着太阳,如今还未到正午,算不得很热。



    坝头村的一个好处就是外头火辣辣的,可在屋子里却能感受到一丝凉意,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建筑结构才能是这样。



    莫茹萱猜测,可能是因为地下有许多暗河,暗河里头的凉意沁出来,所以屋子里显得特别凉快。



    “清儿,给我一杯清水。”靠得久了,她也有些犯懒,需要喝杯水补充补充活力。



    清儿递了杯水过来,见她还是趴在窗口,连忙劝道:“夫人,这儿的太阳虽然不热,但就怕闷了,若是闷得感染了火气,到时候您又得受罪。”



    莫茹萱吐吐舌,乖乖地移驾,坐到了阴凉处,顺便靠近书架的位置。



    这间房本来是用来安放书籍的,看那一本本厚重的书籍,就能明白刘真元平日里的用功和勤学不缀。莫怪人家二十多岁的年纪就被永安帝看重。



    随手拿了一本,看那封皮已经诸多磨损,可见其年头悠久,以及它的主人对它的反复观摩。这是本什么好书,竟然配得上《经注》之名,又能让刘真元反复阅读呢?



    好奇心促使,莫茹萱翻开了这本书的首页……



    清儿不过一个转身的功夫,她家王妃又开始读书了,吓得清儿赶忙过去要收书。莫茹萱反应迅捷,躲过了她伸过来的手。



    “王妃!”清儿虎着张脸,想要装威严,可好不容易摸到书的莫茹萱哪里肯放弃,直接转了个身,继续看。



    “清儿,就一会儿,没关系的。”莫茹萱见猎心喜,不肯妥协,“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你再来,我一定给你。”



    清儿无可奈何,索性绷着一张脸坐到了软塌边,盯着她。



    好在她没盯多久,刘真元他们就回来了。



    按照常村长的描述,那地方应该被他用作书房用了。可最麻烦的是,现在住在书房里修养的是安王妃,他总不能闯了人家的卧房吧?安王若是知道了,非得把他劈了不可!



    今早能站在外侧说话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他哪里敢往里头闯啊!就算是人家通情达理,他也踌躇不安。



    安王殿下,自从娶妻之后,就一向把妻子放在首位。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真真挡不住安王殿下的长剑呀!



    一时想不到办法,他只得带着常村长在其他地方翻箱倒柜地找,动静大得让清儿忍不住好奇心跑了出来。



    看到常村长的时候,清儿甜甜一笑,“大爷您怎来了?”



    常村长显然也记得这个娇俏的小丫头,笑着回道:“我来给刘大人翻东西的。我们先忙了,你去照顾夫人吧。”



    若是看得没错,这位夫人可很让刘大人避讳,若非如此,他们现在就该在那间书房里头了,而不是现在翻箱倒柜地找书找笔记。



    刘真元没空打招呼,原本整整齐齐的房间,被他自己翻得比隔壁阿黄的家还乱。



    阿黄是百米外的村民家的大狗,很凶悍,也是出了名的不爱干净,狗窝里头啥都有,啥都乱。



    因为秉持着不妄动他人物品,所以当时刘真元请了人帮他把那些个物件分门别类地放好,书籍大部分都留在了书房里头。



    不过因为他自己的书也多,所以有一部分是放在了箱子里,做了压箱底。当初他让人放好,却忘了问安置在哪儿,只得翻箱倒柜,看看是不是这些。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两人在翻了七个柜子箱子之后,终于翻到了一部分的书籍,里头也确实有刘真元想要的东西,却不全。



    捧着那些书和笔记,他一次次地对照,心中比划了几次,却无法如愿,只得请常村长帮他把那些书捧到外头,他直接折那了树枝,在院子里的一角,比划着什么。



    莫茹萱通过开着的窗户看到刘真元如此认真,瞥了眼手中的书本,喊了清儿:“清儿,把这本书给他送过去吧。”



    难得有这么一位为民做主的父母官,她总得搭把手才是。



    只是没想到,她随意抽的一本书,竟然会是坝头村的起源和千年来河流的走向变迁。看来冥冥之中,还是得天护佑。



    莫茹萱自嘲一笑,她这样的人能得天护佑一次已经是两辈子烧高香的事儿,看来日后还是得多做好事,积点德。



    刘真元比划的辛苦,但清儿却直接踏在那儿生生踩断了脉络。



    面色巨变,刚要咆哮出声,清儿俏丽丽的声音瞬间安抚了他暴躁的内心:“大人,这是坝头村的河流变迁图,想必能为您省下不少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