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毒妃:王爷咱不约
字体: 16 + -

第二百四十四章 路有冻死骨

    



    腊月二十八,已将近年关。可今年的大雪似乎格外钟爱大夏,自九月底开始便一直连绵不绝,对大夏爱得深沉。



    英王躲在马车中,抱着暖炉,身旁还燃着暗火,烘得马车里面格外地暖和。



    福王默不作声地坐在一侧,借着外头照进来的光,翻阅着刑部的案件资料。那手不离书的模样,可见对案件的钟爱程度。



    英王没好气地咳了几声,见得不到八哥的关注,只得哀叹一声:“自从一年前福宝儿离世后,咱们大夏似乎总是灾祸连连。”



    翻阅资料的手一顿,福王眼眸微闪,幽幽回道:“人各有命,她姐姐受上苍宠爱,她这个做妹妹的自然要缺了福分的。”



    英王撇撇嘴,将身上的大氅裹得更紧,窝在角落里就着暗火取暖。心里暗暗抱怨:八哥真是个闷葫芦,不说他在意的事,半句都不带搭理的。



    到底是一起长大的兄弟,看他脸上的小表情就知道小十不高兴了。只是他不善言辞,说多了反而惹他不高兴,索性也不开口,免得让他气得更狠。



    英王还等着八哥说几句软话,谁知道这家伙又开始看书了!难道他一个大活人还没有几卷死人案卷好看吗?明明他的容貌也能排进大夏前三的呀!



    别说,英王这人爱算计,但不会给人一种尖酸刻薄的感觉,这一方面还多亏了他那张一流的容貌。



    他的容貌随了他的母亲,而他母妃当年能够被永安帝宠幸,还是占了那张绝色容貌的便宜,否则一个女官如何能宠冠一时。受宠之时,永安帝甚至为其作画,称为“朕之洛神女”,可见其美貌如何。



    虽说最后也算是凄惨收场,可好歹也留了个英王下来,算是光宗耀祖了。



    承继了他母亲的美貌,他对自己的容貌那是相当自信!若不是六哥和秦双陌顶在前头,他一定要挣个第一回来。然后在自家王府门口贴张告示,看一眼一百两!



    只可惜,前头有六哥和那个装腔作势的家伙挡着,他的梦想也只能是痴心妄想。



    “八哥,你说我何时才能靠我的脸吃饭,而不是每天苦哈哈地拨弄算盘啊?”思绪乱飞,英王摸着自己的脸颊,轻声呢喃着。



    好在自己没有喝茶,要不然非得喷出来不可!福王黑着脸,将手中的案卷一卷,在他头上敲了一下。疼得他龇牙咧嘴。



    “八哥!”英王气愤不已,可在心中盘算了一番两人的武力指数以及强硬度,有求于刑部的自己,还是在八哥面前硬不起来。



    越想越委屈,英王只能转身背对福王,装作马车里只有他一人。



    见他如此小孩子的做派,福王莞尔一笑。



    “大老爷行行好啊!行行好……”



    英王气急之下撩开车帘一角,正好看见马车后面几个锲而不舍一直追着他们跑的人。看他们骨瘦如柴的模样,他微微蹙眉。



    这大雪之下必定有灾。可他已经将能够救急的钱银拨下去了,这些人也该在城外等着粮食补给,怎的在他们身后追马车呢?



    “八哥,你看这些人。”心有有疑惑,他也没顾上自己还在生福王的气,直接伸手拽过他,掀起帘子给他看。



    “看这些人锲而不舍,哪怕摔倒也咬牙站起来,想必是有冤要诉吧?”英王皱着眉,言语间却有些担忧,“八哥,你是刑部主事人,是不是……”



    福王颔首,让车夫停下。



    没一会儿后面追车的人便气喘吁吁地赶上来了,也没看清里面的人是谁,直接跪在马车周围,算是将他们包圆了。



    “这位大爷!”为首的那个中年人喘着粗气,却先吼了一嗓子,让人知道他们不是拦路抢劫的,免得一言不合就亮家伙杀了他们。



    他们是灾民,追车也是为了活下去,可不是为了早点死的!



    “大爷救命啊!”他们又跪又拜,让里面的两兄弟一脸疑惑。



    车夫勒着马缰,小心谨慎地看着他们。安王回京几次遇险,他们现在对于陌生人早就如杯弓蛇影,但凡发现一点苗头,都得发几身冷汗。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拦车?”车夫自然不会让自家主子开口问,直接盘问,“你可知道我家主子是要去哪里吗?便是灾民也该去城门口领取口粮,拦我家主子是何道理?”



    为首的男子往前跪了三步,磕了几个响头,将事情缓缓道来。



    原来户部发了粮食后,各守城卫统领便开始施粥了。只是前三天的粥还算能饱腹,可半个月之后的粥已经薄得能照人了。



    守城卫说现在户部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了,让他们这些能够自食其力的人自个儿去找活干,剩下的米粮是给那些老弱病残的。



    可他们是灾民,在京都附近人生地不熟的,好些人都将自己卖了才算是有饭吃。但因为雪灾的缘故,那些主家也没有多余的米粮,自然招的人少了些。



    那些个高官王族的贵人们,身边伺候的人数都数不过来,哪里需要他们这些来历不明的人?所以很多人都只能饱一顿饿一顿,看见好一些的马车就追车,若是能被看上领了进府,也算是一场造化。



    他们这样的追车人,在京都每个角落都有,那些巡城卫们也不管。毕竟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总归有些同情心。



    只是他这话听得马车里面的两个人瞬间冷了脸。



    今日早朝那些个管施粥的官员还说人太多米不够,要加拨。父皇怜惜百姓,也爱惜自己的名声,当然是满口答应。下朝之后又命他筹集三万旦米粮。



    英王为此极为不高兴,因为他手里出去的粮食那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就算是做成饭也够十万人吃了!



    可如今却有人说,粥都能照人了!



    英王气得面色发青,福王的手也拽得死紧。听男子说的话,已经有许多人因为找不着工作又没有粥喝,已经是进的气少出的多了……



    “梁侃,将这些百姓安置好,然后将他们的话写成口供。本王要让父皇看看这就是他的善心!”福王直接吩咐,言中之意,已是杀意凛然。



    车夫应下,下了车,给了这些人几个馒头,这还是他今日的饭食。本是打算凑合一下午餐的,可如今有人更需要。



    那些灾民得了馒头,又听他说自家主子愿意买下他们,感激涕零地跪地磕了几个响头,这才视若珍宝地将馒头小心翼翼地分成十余份,确保每人都能有一口。



    他们对一个馒头如此珍视的模样,直直地刺痛了福王与英王的眼睛。他们的母族不显,小时候失去了母亲也曾过了段不足与外人道的日子,看着他们就想起了那段相依为命的日子。



    英王愤恨地将暖炉都扔了,眼眶发红。显然是被气得狠了。



    “这件事情,还得六哥牵头。”福王素来清冷,看事情也看得透彻。如今主管赈灾的官员,便是秦丞相的门生,而今日开口要粮的也是他的门生。



    虽然秦丞相的权势不再那么滔天,可他这些年的门生却已经成了气候。否则按照父皇的性子,又如何能容忍卧榻之旁有人酣睡呢?



    灵尘大师那是人家本领高强,又有免死金牌,手里的底牌也足以影响到大夏的皇位更迭。而秦家……



    不是他们看不起秦家,那不过是堆出来的强大。当年为了与灵尘作对,永安帝与先帝亲手缔造了大夏秦家,荣宠有加。只是没想到这一届的秦家家主竟然如此厉害,让永安帝没处下嘴。



    一年前若不是秦夫人脑残、秦岑自寻死路,怕是秦丞相的破绽也没那么好抓。这一年他韬光养晦,现如今直指米粮,都让人有些心惊胆战。



    中原王朝的立国之本便是粮食,如今雪灾天祸,若是没有足够的粮食补给,加之有心人煽动,谁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儿。



    “走,去安王府。”福王眼中闪过千丝万缕的猜想,最终寂灭下来。



    不管如何,如今能够与秦丞相硬碰硬的,也唯有六哥安王殿下了。



    更何况六嫂又是个有仇必报的性子,当年秦岑傻惹了她,最终落得个凄惨下场。若是她能出手,与六哥双剑合璧,想必秦丞相也会头疼不已吧?



    安王府前,马车停下。英王虎着一张脸,福王的面上也是冰冷一片,看得大管事一阵发寒。



    他一早出来迎接,可没有招惹这两位煞神呐!天地良心,他可是乖巧地站在门口,就为了迎接他们呀!



    “福王殿下、英王殿下……”大管事颤巍巍地开口,生怕这两人一人一脚,将他踹回老家。



    福王抿唇,余光扫到不远处巷子口的几个衣衫褴褛的身影,嘴唇抿得更紧了。



    “老王,那些人是怎么回事?”福王指了指另一侧的巷子口,总感觉那些人有些不对劲儿,这么长时间,竟一动不动。



    大管事哀叹一声,怜悯地摇头:“王爷,那些是雪灾的灾民,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