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毒妃:王爷咱不约
字体: 16 +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暗整韩氏姐妹

    



    九月九日重阳节,平城外的诸座山峰皆被学子闺秀们占了去,百姓们也纷纷涌向寺门大开的灵安寺。



    肩叠肩人挤人的,辰时一刻寺门一开,那数千民众也不管身份高低、男女老少,一股脑儿地挤进了院门。



    远远看过去,冲在前面的那一圈人,自有人守卫,旁人连个衣角都沾不到。只同那些与她们身份相符的人比试谁先抢到头香。



    其中有两个少女,可能是初来乍到,竟也靠着丫鬟婆子们挤进了那个圈子,得到了所有人的注视。



    或许是有人知道她们的身份,主动让开了,但有些泼辣的,例如半月多前见到的那位袁夫人,她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尤其是争头香上,自然寸步不让。



    也不知哪个缺心眼的,在那两个少女同人争执时,“无意”间撞了她们身边的丫鬟一下,结果可喜得很,后面被推上来的人,因着家丁护卫们围着看不清前路,直接往上涌。



    “哎呀!”



    高坐在梧桐树上的少女,一脸惊惧地看着山下的热闹,暗自庆幸自己在这寺里住了许久,若不然这灵安寺开寺之时,许她也是其中一员吧。



    她好似看不得下面的惨状,纤细的十指直接挡在那双灵动的大眼前,却又忍不住好奇,漏了两三那个指节缝,偷偷地看。还时不时发出“咯咯”笑声。



    “丫头,好看吗?”



    莫茹萱往下一扫,那得道高僧一身崭新的僧袍,躺在被小和尚擦得干干净净的石板上,仰面朝天,倒有几分龟者的风范。



    她撇撇嘴,“师父,你一个得道高僧,举止行为是不是有些不能服众啊?”



    这翘着二郎腿,枕着手臂,嘴里还哼着乡间小曲的,若非他身上这闪亮亮的僧袍,哪个会觉得这是个高僧?



    灵尘嘿嘿一笑,倒不在意徒弟的调侃,“老和尚修的道是自然,更何况本性如此,改都改不了咯。”



    修道自然,那是人道士的路吧?莫茹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与灵尘相熟之后,她可算是知道在别人眼中那高高在上的神秘莫测的灵尘大师,不仅是个老顽童,还特别不佛家!



    你看过哪个得道高僧会同徒弟抢糯米糕的?又见过哪个得道高僧毫无形象,时不时就爱爬树,这技巧一溜儿的,连带她这个大家闺秀也在短短半月间练就了一身的爬树好本事。



    “得了吧师父,您当初定是喝醉了走错了门,才醉倒在了灵安寺门口。”



    前面十里处,有一个道观,倒也颇有些名气。但灵安寺胜在灵尘此人,且当今圣人更信佛家,故而灵安寺的香火稳稳压了那道观一头。



    灵尘瞬间安静下去,良久,久到莫茹萱以为他已经去了寺中。他才长叹一声,却臭不要脸道:“贫僧佛道双修,如今正巧在修轮回。如此全才的老和尚做了你的师父,丫头你不该感谢一下吗?”



    她的白眼翻得越发大了。老不正经的,亏她以前那么敬重他,简直是骗人感情!



    “好了师父,你还是快些去正殿吧。我看到住持过来了。”她坐在树上,看得一清二楚,住持跑几步歇一歇的模样,也很是生动地说明了他该多加强些锻炼的必须。



    难怪这老和尚喜欢坐在树上,坐在树杈上,却能统观整座寺庙,这种俯瞰众生的感觉,让她在第一次坐在这儿的时候就喜欢上了。



    灵尘眉眼一挑,起身转了几圈,竟神奇般地将身上这件僧袍的褶皱捋平了。此等神迹,莫茹萱眯着眼打算明日从他那儿扣过来。



    “师父。”



    灵尘嘴角微微一抽搐,耸搭着脑袋,有气无力道:“就知你是个见不得好东西的,明日教你,明日就教你!”



    刚才就不该显摆!灵尘暗自唾弃自己。明明收的是个千金闺阁,谁知这小徒弟不知何时起竟成了雁过拔毛的人物,但凡她看得上眼的,自己还只能倾囊相授,这感觉真是……



    不说也罢,不说也罢!谁让人有个惹不起的追求者呢?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臭小子,越发觉得这两人真真是天下谓之一绝的绝配!



    黑心肝!没人性!



    “丫头,那两个小姑娘你可悠着点玩,有人还需要她们冲锋陷阵呢。”灵尘担心小徒弟一时兴起,将韩家那两个脑子不够用的姑娘玩坏了,那就有得热闹看了。



    莫茹萱趴在树杈上,不无不可地点点头,晃荡了几下树杈,表示她自有分寸。



    前院的热闹看得她都不知道灵尘是何时离开的,独自一人趴在树杈上,心满意足地看着下面那两个少女倒霉。



    韩清语和韩清雅因着之前济北王的训斥,心中再是不忿,也不敢再同莫家姐妹为难了。



    之前认了怂,但找不到那个下手的丫鬟,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但也不知是不是在寺里做了亏心事,她姐妹俩接下来的几天里,不是腹泻就是呕吐不止。



    到最后甚至惊动了济北王请来了灵尘大师为她们把脉,谁知竟只是水土不服!这让济北王的脸更难看了。



    所以这几日她们姐妹俩更是龟缩在禅房中,不敢踏出一步,生怕再招了江慕旭的厌恶,被送回京城,到时候可就真的没什么脸面了。



    可这九月九重阳日,她们本打算为远在京城的父母与姑姑祈福,好讨回些好印象,谁知这灵安寺的香火如此旺盛,竟生生被人推搡在地,若非江慕旭及时发现,她们定非死即残!



    这次出正殿时,她们总算是有了危机意识,让丫鬟婆子们牢牢将她们护住,小心翼翼地往厢房去。



    “呀!”一个极为尖锐的尖叫声打断了她们的回程之路。已经算是惊弓之鸟的韩氏姐妹,吓得紧紧抱着彼此,也不管之前是不是斗得你死我活。



    “快,派个人,去,去瞧瞧……”韩清语白着脸,指了个丫鬟去,“前面发生了什么事儿?”



    那小丫鬟捂着发疼的肋骨,土着脸含着泪,不敢违抗她的命令,小心翼翼地往前面挪过去。



    好在她们已经远离了正殿一段距离,倒是不会再被人挤到地上踩了。



    那小丫鬟去得快回来得也快。“姑娘,前面没什么,只是有个妇人被那林子里伸出来的藤条绊倒,摔了一跤。”



    韩清雅抬头望去,果然她们被人群挤到了边缘,前方是一条小径,也不知通往何处。定然不是她们要回的西院,陌生得紧。



    “姑娘,怕是走岔了。”韩清语的奶嬷嬷担忧地看了看后面人山人海的广场,测算了一下,依照她们这些丫鬟婆子,肯定无法在这样的人群中安然挤过去。



    “姑娘,不如我们去寻个清净点的地儿,莫上山去。等人少些就回厢房,可否?”



    今日重阳节,这灵安寺附近的山头上,定是龙蛇混杂,若是遇到个纨绔子弟,对姑娘名声不好。还不如老老实实坐在山脚下,等人群稍退就回了禅房为好。



    韩清语点头应允。此时此刻,旭表哥又不在,登什么高都没意思。“就依嬷嬷之言。”



    韩清雅也是意兴阑珊的,自然没有反对。一行人走到不远处的一个茶棚坐下。至于那个被绊倒的妇人,那小丫鬟得了嬷嬷的示意,已经将人扶着坐到了韩氏姐妹不远处的地儿。



    “小妇人谢过两位姑娘相助之恩。”那妇人低着头,也看不清容貌,但听她口吻,想必庭阁也是不错的。



    韩氏终究是百年世家,在外的颜面还是很护着的。韩清语淡笑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夫人多礼了。”



    妇人不好意思地笑笑,倒是直率得很。“今日本是听闻济北王大驾,这才与夫君出来瞧瞧。没想到竟与夫君失散,还被藤蔓绊了腿脚。倒是让两位姑娘见笑了。”



    济北王?韩清语面色一僵,不太自然道:“王爷今日也在这荒山之上吗?”



    妇人点点头,“今日王爷邀请了平城里有头有脸的才子才女,各个儿都是一等一的。听说近来王爷偶遇了几位声名显赫的才女,这不正巧赶上重阳节,便组了个诗会,就在山顶上。



    小妇人同夫君在这平城略有些脸面,侥幸得了一张请柬,才厚着脸打算听一听那些才子佳人的良作。或许还能见证一段金玉良缘呢!”



    说着说着,这妇人倒是自个儿乐起来了。



    韩清雅看着大姐的脸色越发惨白,几乎与纸相同。幸灾乐祸着,但口头上还是一副好妹妹的口吻。“大姐这是怎么了?莫不是担心王爷不给你发请帖吗?”



    韩清语冷下脸,并不理会妹妹的嘲讽,只看着那妇人道:“王爷可是请了哪几位才女?小女子初来平城,倒不知这平城哪些女子最为令人称道。”



    妇人捂嘴一笑,倒是爽朗得很。“这平城啊,最出名的便是莫家大姑娘,不过她的名声并不算很好。所以基本上家中有事的,除了孙家之外,也没多少人家会给她下帖子。



    剩下的那些世家中,花家的大姑娘、刘家的二姑娘、柳家的七姑娘……她们都是平城出了名的美人才女。多少人踏破了她们家的门槛也没求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