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崛起
字体: 16 + -

第245章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第264章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太平天国的名声却又因此传播出去,让那些穷苦民众看到希望,民心已得,未来太平天国再来,治理便会进行的更加容易。

    王雷深知宣传的重要性,因此在周边地区,大量派人宣扬太平天国杀地主,分土地的事迹,当然,只限于太平天国附近的地区传播,他还不想现在挑起清朝对太平天国战争。

    即便如此,这种无法无天的行动,彻底引起了全国各地士绅阶层的恐慌,因为以前的太平天国,也没有如今这个王雷主导下的太平天国如此激进,王雷的举动,彻底的激发了士绅阶层的仇恨,带来仇恨的却是恐惧。

    皇宫当中,各地发来的奏章如雪花般飞来,这些奏章之中,都要求朝廷尽快制止太平天国的脚步,而发来奏章的莫不是封疆大吏或所谓的各地士绅名流。

    但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太平军与清妖交战多年,战场皆是从前的最为富裕之江南,清廷财政早已破产。各地因为“匪饷”早已因为横征暴敛而将民众逼到极限,朝廷真要再和太平军继续没完没了的打下去,饷银哪里来?再强征只会逼得其他地方再反。

    要打仗征兵灭匪,没钱怎么行?

    明末,闯王进北京前,因为财政破产而无力抗敌的崇桢皇帝向手下大臣求饷时,那些士绅大臣们,个个都捂紧钱袋不肯掏钱。宁可守财守得闯王破城,抄家,抄尽几千万两银子家产家破人亡之时,也不肯在当时掏点小钱守城救命。

    宋末之时,情况也是如此。

    另一个更有名,也更接近的例子,就是1949年的四大家族了。当解放军的大炮已经在长江对岸架起,大树将倒之时,那些寄生在大树身上的蛀虫们,依旧还在疯狂地进行着大树倒下前的最后一口,末日狂欢,猛啃不休。

    那些叫嚷一定要消灭长毛乱匪绝不妥协的士绅,他们能做的,其实也只是嘴炮支援而已。

    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王雷,非常明白这个时代所谓士绅们的嘴脸。他们是恨透了太平军,甚至更恨他现在搞的一切,但是这又如何?他们的一切,也仅仅止于嘴炮叫嚷玩政治正确,要他们的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时,则是各个哭叫连天。

    要他们掏出真金白银来,那是不可能的。

    “所谓的和天下士绅为敌,不过是笑话。那群蠢货,在我们把刀子架到他们的脖子上前,他们是也就是动动嘴皮子而已。能和我们为敌的,其实也就是淮军湘军的那些老朋友而已。”

    事情也正象王雷猜测的那般。

    清廷上下,剿杀长毛的口号是喊得震天响,但要那些士绅们搜刮自己的家底,为朝廷分忧,捐钱助剿?

    “滚!”

    就是这样。

    清廷没有银两开战,显然只剩下讲和一途。

    叶赫兰这最高统治者固然不愿意和太平天国讲和,但也知道,若是不尽快阻止王雷的举动,只怕朝廷将彻底失去那些士绅阶层的信任,不再具备公信力。

    现在的清廷,面临的局面,就有如明末时的明廷一般。战场上打不过,朝中一堆高喊政治正确口号,却是一毛不拔的士绅官僚.....稍有不同的是,还存在着第三方的洋人,而且态度暧昧。

    打打停停,停停谈谈,谈谈打打,如此反复循环。

    此时,王雷治下的太平军,针对清廷的攻势,完全就是明末时东北清廷反复入关洗劫手段的翻版。他深知太平军目前的缺点,对外攻势采取的劫掠式的手法,攻下一地,掠夺人口,财富,然后退出。

    此时无论是太平军还是清廷,其实皆已筋疲力尽,但是仗着有两大天位强者压阵,大家打一场比烂的战争,太平军至少可以在局部的战场上占上风。

    本着要人不要地,要钱不要城的劫掠式的作战指导思想。太平军每次出战,都是收益大于损失,在局部的小战场上屡有斩获。

    相反之下,清廷则是在不断地失血。

    偏偏太平军又是采取要人不要地的政策,也不存在所谓的兵力分散的缺点。

    清廷依旧在不停地失血,反而太平军这边。通过不断地在局部战场上的小小胜利,慢慢地又重新回血,练出一些“可堪一战”的强兵来。

    就连王雷自己都承认,他现在用的,其实是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战争中所用的劫掠式战法,只不过被他加入了阶级斗争和分化的催化剂后,变成更邪恶的黑暗兵法。

    “攻击时,以打土豪分田地杀地主的手段,太平军吃肉,贫民喝汤,摧毁当地的政治统治基础,逼当地的民众站队:要么跟着太平军走,要么因为“喝了汤”,交了投命状,将来清军反击时必然大报复......清军要是不报复不清洗,这些地方的贫民,因为拿了我们的好处,下一次我们再打过来时,他们会更渴望加入我们......”

    这些手段,其实从前太平军用过,甚至封建时代,历代的所谓农民起义也用过。只不过王雷把他们进行了“理论上”的整合,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方针,并最后变成了一套详细有序的“行动预案”。

    和前辈们的“黑暗兵法”相比,王雷这套理论,是做到了本方的“利益的最大化”和对敌方破坏的最大化,效率更高而已。

    但是,这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代价就是在两军拉锯的地方,几乎全化为了赤地千里,荒无人烟的绝地。平民人口的损失之惨烈,令人心惊。

    所以如此惨烈,那是因为清廷中也有大量的聪明人,他们同样也看穿了王雷的把戏。

    “太平军以此等手段洗过之地,良民皆被化为刁民,唯有杀尽方能太平。”

    要破他这一招,就是事后收复失地时,杀尽那些拿了太平军好处的当地贫民。

    但这也是饮鸠止渴。

    这种作法,却依然没有逃出王雷的算计:这种事有了开始,太平军打下一地又退走时,自然就有大批的贫民,被迫自觉地跟着太平军走了。最初时他还要挟裹,到后来当地民众只能被迫选择。

    太平军控制的江浙两淮之地,因为长年战争,本身很缺人口,这些平民被迫跟着太平军走,王雷自然是喜不自胜。

    “我的理论,并不新鲜,只不过是把历代的反贼们造反时所用的手法,进行细化和理论化了......但是,你们一定要记住,这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法,是非常低级的手段。用这种手段造反,其实是没前途的!我采取这种手段,只不过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迫不得已的......而我之所以不教你们使用更高级的手段造反,那是因为,你们都是一群文盲,玩不了更有效的手段.....”

    所谓更高级的手段,需要的是一大批有头脑有知识有思想有理念的革命者,但现在的太平军,明显不存在这样的人。按王雷的计划,这是未来十年后的事了。

    他现在想要的,只是尽可能多地,争取更多的培养人才的时间。

    当时,王雷很平静的语气向林妙善讲解这一切时,这个入魔甚深的女子,象看魔鬼一般地看着他,半晌没有说话。

    许久,她才叹气道:

    “我终于明白洪先生为什么说你很可怕了......”

    王雷冷漠地答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你我站到很高的位置上时,生命只是数字,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决定无数人的生死。在这个黑暗的时代,一部分人的幸福,必然建立在大部分人的痛苦之上!我们所能做的选择,只是在于我们想让多少人幸福......你和我所能做的,只是计算,计算用哪一种手段,得天下时死人最少.....这很残酷,很冰冷,很无情,却是在这个黑暗的时代,对众生最大的慈悲。”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三世为人的王雷,见过了位面的灭亡,见过众生的覆灭,这方面已愈来愈无情。

    正如六线者主神所言,在他身上,人性正越来越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