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之长嫂难为
字体: 16 +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赡养费

    “奶奶教训的是。”没想到刘梅娘竟然没有顶嘴,乖巧的承认错误,这让原本准备发作的张吴氏压回去了自己的怒火。

    “你既然知道,要是下次再这样,张家只能把你逐出家门了。”

    刘梅娘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心里却巴不得把她逐出家门呢。这样的大家庭她也不想呆,要是逼急了,她大不了去换一个地方生活得了。

    把她逐出家门,她带着张李氏等人才能过上舒坦的生活了。

    刘梅娘站在客厅房间的地上眼观鼻,口关心。差不多弄清楚了事情的始末。

    大概就是张天明夫妇回去以后,战战兢兢的过了好几天,正准备再次找刘梅娘麻烦的时候,光头一群人被从牢里放出来了,对着张天明夫妇好一顿爆锤,张天明夫妇便哭天抢地的找到了张季寒的爷爷和奶奶这里,让张季寒的爷爷和奶奶给自己作主,可是没有理由啊,只能说是张季寒这一支这么多年都没有孝敬过二老,一顿煽风点火,加上张天华夫妇也想从张李氏一家这里得到一些好处,于是一起帮着添油加醋,最后一大家子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刘梅娘的家里。

    对了,还是赵桂芬给他们通风报信说刘梅娘这一阵子都不在家,一行人便杀了过来,希望从张李氏这里能拿到一点好处。

    可是没想到正巧刘梅娘决定了今天回家,于是就撞在了一起。

    虽然张季寒爷爷奶奶带着一群人来刘梅娘家里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是这前半段的时间,他们就一直各种感叹刘梅娘家里装修得太豪华,浪费银子,说刘梅娘不孝顺,有钱也不知道孝敬孝敬老人。

    心里有自己儿孙的老人才会得到儿孙的爱戴,像张季寒爷爷奶妈这样,从张家孩子出生到现在,从来没有来张家看过孩子一眼,张季寒对爷爷奶奶的记忆都来自小时候张天麟带着几个孩子回家拜年的短短一瞬间。除此之外对他他们没有任何记忆。

    对张天华夫妇和张天明夫妇记忆犹深刻,还不是因为他们这一段时间来,一直给刘梅娘找麻烦。

    一来二去才熟悉了的。

    他们来刘梅娘家里的后半段时间,就是对张李氏,张季寒,张彤彤,张丹丹,尤其是刘梅娘几人得批斗,把几人说的多不孝顺就有多不孝顺。

    还好,张李氏聪明,拉住了冲动的张彤彤和张丹丹,这一段时间里就一直站在地下听着张吴氏的训斥,基本上没有还嘴,张吴氏骂着骂着也觉得无趣,恰好这个时候刘梅娘回来了。

    “你见天不回家,牡丹说你在县城里胡闹是不是真的!”张吴氏见刘梅娘态度良好,语气也稍微收敛了一点,又开始了下一个话题。

    站在人群i后面的张牡丹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奶奶这么快就把她出卖了。

    “奶奶,我没有在县城里胡闹,五叔五婶没有告诉你吗?我在县城里开了一个铺子。”刘梅娘一脸真诚得说。

    “胡闹,你一个寡妇,开什么铺子!”张吴氏仿佛被刘梅娘这句话点燃了,又一次拍到了桌子上,刘梅娘倒是无所谓,反正她的上好的黄花梨木桌子也不会因为张吴氏拍这么两下就坏了的。

    “为什么就不能了?”刘梅娘天真的问到。

    “为什么?一个寡妇出去抛头露面,难道不会被人笑话?季凛死了,你不在家里好好为他守寡,一天穿的像窑子里的狐狸精去外面勾引男人,我们张家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孙媳妇!”

    别看张吴氏也五十多岁的人了,一下子说了这么多话,还不带喘气的,要不是时间场合不对刘梅娘简直想要给张吴氏鼓个掌。

    不过现在当然不是鼓掌的时候,有哪一家长辈这么骂小辈的。

    “奶奶,你这话说的也太过分了,我出去抛头露面挣钱怎么了。我公公去世以后,我丈夫去世以后,这一家子老小的死活,你们过问过吗?我婆婆一个女人,辛辛苦苦拉扯大几个孩子,季凛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战死沙场,剩下十三岁的季寒,彤彤和年幼的丹丹,那个时候怎么不见你们来过问一下我们娘几个能不能活下去,现在,我出去挣钱,让家里人吃饱穿暖,我有错吗?”刘梅娘根本不会被张吴氏的话吓住,从古至今的恶婆婆,哪个不是这个样子的,刘梅娘就算没有遇到过,影视剧书里小说里也看到过,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

    “你这是在指责我们?刘梅娘,你好大得胆子。”张吴氏听完刘梅娘的话更加生气了,因为刘梅娘说的都是事实,这让她脸上无光。

    “梅娘不敢,梅娘说的都是事实而已。”一个软钉子,让张吴氏说不出话来。

    “事实?怎么就是事实,意思是本家还亏待你们了?”张吴氏停了一会继续问到。

    可不是亏待了么,刘梅娘心里暗戳戳得说到。

    “没有,梅娘不是这个意思。”刘梅娘急忙否认。

    “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张吴氏揪着不放。

    “梅娘,你怎么能这么和爷爷奶奶说话。奶奶说的不都是为了你好吗。”大伯母王氏跳出来说。

    “我知道奶奶都是为了我好,梅娘只是心里觉得委屈。”该示弱的时候还是要示弱。

    “你委屈什么!”张吴氏脑袋瓜子嗡嗡的叫,多半是被刘梅娘气的。

    “咳咳,既然知道错了就是好孩子。”张吴氏假装咳嗽了两声,她今天准备的大招竟然一个没有用上,真的不知道是刘梅娘性格本来就这样,还是装出来的,但是刘梅娘已经这么积极承认错误了,她就没有理由继续揪着不放了。

    “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叔叔婶婶,你们今天来家里真的让梅娘受宠若惊。你们坐着,梅娘这就去给你们做饭。”刘梅娘说着就离开。

    “等等,梅娘,今天我们和爹娘来,是有事情要和你们说的。”张天华叫住了刘梅娘。

    “什么事情大伯父。”刘梅娘问。

    “自从你公公去世,知道你们家里也不容易,就没有问你们要过爷爷奶奶的赡养费,如今你们的光景也越来越好,房子也盖起来了,还在城里开起了铺子,爷爷奶奶这些年的赡养费,你们该给一下了。”张天华的话语里不乏嫉妒。

    刘梅娘听完只想说一句: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自己爹娘的赡养费还要问自己的小辈要。按理说张天麟去世以后,他原本要给自己爹娘的赡养费就没有了,哪里还有和人家的媳妇,儿媳妇,儿子女儿要的道理。虽然说小辈有义务赡养长辈,可是不能直接跳到孙子辈吧。

    本来交赡养费也没什么,可是家人全部都来到他们家,对他们评头论足,只为了要一个赡养费,这样得做做法,刘梅娘极其反感。

    “哦,还有其他事情吗?”刘梅娘不冷不热的问。

    “没,没了。”

    张天华有几分尴尬。

    “那好吧,麻烦大伯父算一下赡养费吧。”刘梅娘突如其来的冷漠让众人都有些应接不暇。

    不过好像刘梅娘说的这些话也没有毛病。

    “一共是四十两银子。”张天华说到。这是从张天麟去世的那一年开始算起来的,一年五两银子,一共八年。

    他们根本不在乎张家那几年过得有多艰难,他们对张李氏一家的不闻不问都是正常的,没有任何错可言,而张李氏一家发达了,没有给他们好处,就是张李氏一家人的不对了。

    “稍等一下。”张天华说完刘梅娘就出去了。

    王氏得意的挑了挑眉,她就不相信,刘梅娘一次能拿出这么多银子来,要是刘梅娘拿不出来,他们就可以借题发挥,到时候,说不定说张李氏不孝顺,让张季寒的爷爷奶奶直接住进来,他们也就跟着住进来了,时间一长,以他们的手段,这么好的房子迟早是他们的。

    就在王氏沉浸在自己的幻想当中的时候,刘梅娘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张纸。

    “爷爷奶奶,这几年,我们的日子是怎么样的,相信心里也清楚,头几年,家里穷,实在没有多余的银钱孝敬你们。老天垂怜,这阵子日子好了一些,我们没有上门来探望爷爷奶奶,也的确是我们的错,这里一共是五十两银子,除了四十两的赡养费,多出来的十两就当我娘孝敬您的。”

    刘梅娘的话说完,客厅里响起了抽气声。任他们怎么想,也没有想到刘梅娘一下子拿出了五十两。

    平常人家,一年五六两银子就够花了,五十两是什么概念,张天华夫妇和张天明夫妇的眼神都开始变得炙热起来了。

    “这……”张吴氏眼睛里也一闪而过喜悦,还是端着样子问刘梅娘。

    “奶奶,您收好。”刘梅娘把五十两得银锭子交张吴氏手里。

    “对了,这个证明,大伯父大伯母你们谁签一下。”刘梅娘晃了晃手中得纸,

    “什么证明?”张天华问。

    “证明爷爷奶奶收了我们家的赡养费。”刘梅娘理所当然得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