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之长嫂难为
字体: 16 + -

第五十六章 风言风语

    果然,第二天,村里响起了风言风语。

    “你们知道吗?听说昨天张家老大去张季寒家里,被刘梅娘拿着刀赶出来了?”

    村口的大槐树下,一群农妇坐在一起,边乘凉边议论到。

    “我也听说了,这刘梅娘也忒不是个东西了吧,自己现在有了一点钱,就不认人了?”农妇甲说到,但是不难听出她话里有酸的意思。

    确实张家最近一段时间里一车一车东西往家里搬,听说都吃上了白米白面,这一整个柳河村,有几家能吃上?

    之前张家那么穷的时候,他们对张家充满同情,其中还不乏一些优越感,因为张家的日子是整个村里过的最不好的。

    但是人就是看不惯别人比你好,尤其是那种原来比不上你的人,突然之间比你富有比你好看。

    于是张家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

    “谁说不是呢?不过这刘梅娘也真够凶悍的,听说是拿着菜刀把张家老大两人赶出来的,还扬言要杀了他们。”农妇乙接着说。

    “这话是真的?”第三个农妇拢了拢自己的头发惊讶的反问到。

    “这还能有假?赵桂芬说她亲耳听到的。”

    “赵桂芬咋知道的?”农妇乙反问到。

    “说是昨天和荷花去洗衣服,回来路过张家听到的。”话一出,众人都一副明了的表情。

    张家的房子在山脚,虽然离河不远,算是在河的上游一点,但是赵桂芬家在河中游,怎么会跑到哪里洗衣服。

    说起来也是这个赵桂芬也算是个奇葩,每天想尽办法路过张家的房子,以前是为了看张季凛,现在嘛,是为了看刘梅娘,她一直觉得像刘梅娘长得这样狐媚子的人,怎么可能不偷男人,于是每天几乎都死死盯着张家,但是却一次都没有发现。

    昨天正巧她回去的时候看到了张家老大两人惊慌失措的从刘梅娘家里出来,她偷偷趴到篱笆墙上,看到里面的门檐下站着刘梅娘,手里还拿着一把菜刀,前后一联想,刘梅娘要杀人的话就传了出来。

    “哎呀真是亏先人,这刘梅娘这样,张家怎么还不休了她?”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我看啊,八成是因为张家太穷了,张季寒赌博又游手好闲,那样子估计也说不下媳妇,刘梅娘怕是.......”剩下的话那位农妇没有说完,但是大家都差不多懂了,这是准备让张季寒娶了自己的嫂子,连彩礼钱都省下了吧。

    “啧啧啧,这张家真是......”大家不屑的说到。

    虽然在那种很穷的村子里会有兄弟共妻的事情,但是在柳河村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要是张季寒真的最后娶了刘梅娘,村里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张家人。

    “唉,说到底还是刘梅娘这个丧门星,害了张家,克死了张季凛不说,现在还做出这样的事情,张家也是倒了霉,娶了这样的媳妇。”

    刘梅娘之所以遭到全村已婚未婚妇女的憎恶,原因之一是她嫁给了张季凛,还克死了他,原因之二是刘梅娘长的确实太好看了,女人一旦嫉妒起来那是相当吓人的。

    农村人淳朴没错,但是在这种事情上,全天下的女人都一样,嫉妒比自己好看的,嫉妒比自己过得好的。

    “就是就是,刘梅娘真是个害人精。”一人幸灾乐祸的说到,长得好看又怎么样,名声臭成了这样,看她刘梅娘怎么还有脸出门。

    大树底下众人的讨论越演越烈,刘梅娘对此却一无所知,依旧带着张季寒兄妹去山上转悠,不同以往的是,现在张彤彤偶尔也会臭着脸跟上来,时不时再嘲讽刘梅娘两句,刘梅娘并不放在心上。

    眼看着一切都越来越好,刘梅娘心里也高兴不已。

    张李氏却听到了村里的传言,每次从外面回家的时候,脸色都不太好看,听到有人说刘梅娘,她会上去跟人家解释,每次却换来别人更大的嘲笑,张李氏被气的饭都吃不下去。

    其实张李氏没想明白的是,传言往往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己沉淀下来,但是如果去解释的话,才会越来越烈,倒不如什么都不做。

    “大嫂,为什么我们要把鱼捞出来啊?”张季寒拿着渔网,边捞边不解的问到。

    “先弄完了我再和你解释。”

    刘梅娘挽着裤脚站在鱼塘边上说到。

    上一次把鱼苗拿回来以后从鱼塘四个边上扔下去,这几天,鱼塘里也没有鱼死去,证明这些鱼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

    但是刘梅娘却忽略了一件事,村里来干活的人,是把鱼塘收拾的妥妥当当,但是鱼塘清理的并不够干净,而且这几天,鱼塘里又堆积了不少垃圾。最令人头大的是,鱼塘底下泛水的地方似乎还被淤泥堵住了。

    之前处理这个鱼塘的时候,刘梅娘发现鱼塘底下有一个泉眼,一直在出水,这也是为什么刘梅娘这么肯定的要养鱼,只要鱼塘里有活水,鱼就能长好,但是现在泉眼被堵住了,要是发现的再迟几天,鱼塘里的水都变成了死水,这些鱼苗一个都活不了。

    看来不能只指望鱼塘里的泉眼泛水,还是要想办法把活水引到鱼塘里。

    刘梅娘昨天在这附近转了一下午,终于想到了办法。

    鱼塘的位置在山头的下方,而柳河村的一条支流正好流经这里,但是距离鱼塘还有一段距离,刘梅娘准备挖一条道,把支流的水引到鱼塘里,给鱼塘中注入更多的活水,这样就算鱼塘底的泉眼再次被堵住,也不怕鱼死在里面。

    鱼塘中的活水一多,氧气也多了,这样鱼苗的成活率更高。

    刘梅娘和张季寒几人今天要做的工作就是先把鱼苗捞出来,然后好好的清理一下鱼塘,之后再挖一条小小的河道,把河里的水引进来,最后再把鱼苗放回去。

    工程做起来还是很浩大的,几人忙活了一早上才把鱼塘里的鱼苗差不多都捞了出来。

    “我不干了!为什么要把河水再引过来,这鱼塘里明明有水!”张彤彤把手里的锄头一扔,,抹了一把自己脸上的汗水说到。

    “你就是故意让我们干活的,好端端的养什么鱼,你以为你什么都会干吗?李大叔家那么厉害,养鱼都养死了,难不成你还能养活?”

    张彤彤一句接着一句斥责到。

    她和张季寒等人上了山以后才知道,原来刘梅娘不仅在种桑树,而且还要养鱼,养鱼是她这种无知村妇能做成功的事情吗?

    干了一早上活的张彤彤憋了一肚子活话。

    把鱼苗费心费力的捞出来,最后又要放回去,这不是瞎折腾人吗?

    张丹丹被刘梅娘打发去把鱼苗看住,她却要跟着一起挖河道,刘梅娘明明是故意折腾自己。

    “你怎么又发脾气,大家都一样在干活!”张季寒停下来看着张彤彤说到。

    一早上张彤彤已经说了很多次不干了,在好脾气的人也被张彤彤弄得烦死了。

    “你爱信不信,只有把河道的水引进去,鱼苗才能长得更好,”刘梅娘重重的挖了一锄头说到。

    她其实没有干过农活,在现代,顶多是小时候暑假会乡下和爷爷奶奶住的时候,看到那里的人在干农活。

    穿越过来每次干活对于刘梅娘来说都是一种折磨,记得第一次干活,锄地回来的时候,几乎都累瘫了,浑身上下像是被人打过一样,一动也不想动。

    “不可能!你凭什么这么说?”张彤彤就要和刘梅娘唱反调。

    “科学!”刘梅娘说了一句之后就继续干活累了。

    一旁的张季寒和张彤彤却愣住了,科学是什么东西,他们记得刘梅娘没有上过学堂啊。

    张季寒摇了摇头继续埋头干活,现在刘梅娘时不时说一些奇怪的话,他有时候也有疑惑,但是却不不会再去质疑,可能就像刘梅娘说的那样,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圈的人,总会有些不一样。

    “简直有病!”张彤彤不再理会刘梅娘,锄头一扔去大树底下休息去了。

    刘梅娘无奈的摇了摇头,她也会心疼家里这几个孩子,放在现代都是在上小学,到了这里却要跟着她下地干活,但是不干活一家人就没吃没喝。

    刘梅娘也不再说话,自顾自的干活。

    下午的时候,河道终于挖好了,刘梅娘在鱼塘的两边又各挖了一个出口,保证鱼塘里的水能够及时换新。

    “大嫂,我这就去找村里的李铁匠做两张铁网。”

    张季寒看到河水成功的被引入鱼塘里也十分开心,脑子飞速的转动,一下子就想到了下一步要做什么。

    “嗯,我已经给铁匠大哥说过了,中午吃过饭你直接去他们家里拿吧。”刘梅娘投给张季寒一个孺子可教的眼神,在挖鱼塘之前刘梅娘已经设想好了,她昨天勘查了地形回去以后就去了铁匠家里定做了两张铁网。

    “大嫂你想的真周到。”

    “呵呵。”刘梅娘微微一笑。

    张季寒是一个行动派,吃过饭以后就去铁匠家里拿来了铁网。

    刘梅娘估计的非常准,铁网正好全部堵住了鱼塘两边的排水口。

    “大嫂,这样鱼就不会跑出去了。”张丹丹看着铁网笑着说道。

    “对啊,要不了多久鱼就会长大的。”刘梅娘也笑着说道。

    “有什么了不起的!”张彤彤不适时的声音响起。

    几人听到张彤彤的话都不再说话了。

    “铁网就这样放着,要是河水一涨不得冲跑了?蠢货!”张彤彤不屑的说到。

    张彤彤的话却让刘梅娘脑海中灵光一闪。

    张彤彤说的没错,要是遇上河里发大水什么的,铁网像现在这样固定下一定不行。

    于是刘梅娘又带着几人把鱼塘的排水口重新修了一下,还加固了铁网,不得不说,这一次张彤彤“坏心办了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