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如雪
字体: 16 + -

第一章 关山百里何处是

    mon jun 27 23:57:12 cst 2016

    8月初的天气,近午的太阳光直直地照着,稀拉拉刚插不久的秧苗在一小片一小片白亮亮斑驳水面的农田里耷拉着脑袋,卷着可怜的叶片。天地之间,一片沉寂。

    桑塔纳轮胎的滞重异常清晰地传导到车内几个人的神经系统,小车仿佛粘着柏油路在跑,不知是沥青路面发粘还是轮胎发软,或者兼而有之。车内无人说话,空调歇斯底里地“咝”“咝”响着。司机老柳身后的座上,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王金生沉默不语,肥厚的双手交叠着搁在腿上,倚着靠背闭目休息。王金生带来的组织部干事小陈坐在副驾驶座上,头脑昏昏沉沉。他很想靠着睡一觉,职业习惯却驱使他必须保持清醒。他瞥了一眼后视镜,身后的年轻人端坐着,脸上挂着微微的笑,直视前方。从县城出来时,王部长还主动和身边的小伙子说了几句话,搭搭家常,此后就一直沉默不语,再后来干脆合眼休息。王部长不说话,另外三人自然就不说话。小陈一直在注意着身后的年轻人,他始终挂着微笑,表情如一,轻靠着座椅目视前方,身子几乎没有挪动过。小陈不到三十岁,已经是老机关了,对身后比自己还要小几岁的年轻人有些佩服,一想到人家就要主政一方了,又有些酸酸的。

    车内很沉闷,闻同心情很复杂,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身边的王部长他是认识的,在给陈照东市长当秘书时,由于工作关系他接触了各色各样的领导。他的记忆力很好,见过一面的人肯定忘不了,何况还是实权在握的领导。当秘书时他虽然十分年轻,区县的领导们一样对他客气得很,握手时拉着半天不放。他读硕士的第三年就在市委政研室实习,算上实习期工作已经满三年了,自然明白这不是自己地位有多高,纯粹因为自己是市长秘书。他回想这几天在县城的经历,原先见面笑得一脸灿然的县领导个个居高临下一脸严肃,曾经的热情早已不见分毫,反差之大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想着想着,他心情越发沉重起来,用眼角余光瞥了瞥身边的王部长,心里又觉得有些好笑。电视里、现实生活中见过的许多领导,无论站还是坐,都喜欢双手交叠,仿佛是一个符号。

    王金生实际上并没有睡着,对身边的年轻人,他颇为不屑。当初市里安排下来时,他作为组织部门的领导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么年轻的小伙子,参加工作时间太短,不应该放到如此重要的岗位上去,应该安排到团委或办公室再磨练几年。为这事他找到分管副书记老郑,老郑快到退居二线的年龄,正是心情复杂、看什么都不顺眼的时候,反对情绪比王金生还要激烈。两人一起找到书记赵达成,谈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赵达成不得不暗示这是上面的意思,才强压住两人。赵达成没有明说,但郑、王二人自然明白“上面”是指谁。正是出于这些原因,王金生就对闻同很有看法,冷淡得很。作为组织部门的领导他十分担忧,这样嘴上无毛的小年轻就主政一方,不搞砸才怪,闹笑话事小,造成重大事件就严重了。他一路上反复琢磨,至于是否夹杂着难言的妒忌心理,他压根就没去这么想,就是想恐怕也判断不清。

    老柳一打方向盘,车子从省道拐上土路,路面开始坑坑洼洼,车速降了下来,尽管如此还是不停颠簸。王金生皱紧了眉头,强忍住没有骂娘,左右挪动了一下身体,让自己更舒服一些。

    车子颠簸了近半个小时,小陈远远看到镇委镇政府大门外的树荫下站着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人。年轻人是镇党政办主任胡林,站在那里专候领导的大驾。老柳就把车速降得更慢,以便留时间镇领导出来迎接,这是默契。果然,胡林看到车,高高举起手示意了一下,转身小跑着进了大门。很快大门前迎出来一大帮人,快步向小车走来。老柳这时刚好把车开到距离大门近二十米处,再往前滑行了几米稳稳停下。这是王金生特别要求的,不能长驱直入把车开到正门前,以示领导的低调谦逊。小陈迅速地下车,小跑着从车后绕过去,微微弯着腰给王金生打开车门。这一幕对于闻同十分熟悉,他当秘书时也是这样。他虽然不象陈干事表现得那么露骨,却很理解陈干事,毫无鄙视他的想法。他自己是不便去给王金生开车门的,一是不宜抢陈干事的机会,二是身份也不适合。待陈干事快要转到车门前时,他才迅速开门抢在王金生之前下车。下车站定,他双手不自觉地交叠垂在腹前,等着王金生下车,心里猛然间就意识到刚才想的符号,禁不住自嘲了一把。

    待王金生稳稳地从车里钻出来,闻同方才错后跟了上去。这时主人已经迎过来了,领头的约摸五十岁,中等身材,微胖的脸,头发有些花白,穿着浅灰色的短袖衬衣。衬衣明显有些旧,没有扎在裤子里,显得很随意,这让闻同心里莫名地一松。他知道这就是镇党委书记周广仁了。

    老周抢先伸出双手,热情地握住王金生的手使劲地摇了起来:“王部长,一路辛苦了,这么热的天!”

    “周书记,咱们老伙计不用客气。”

    几位副书记、副镇长和人大政协的领导,紧站在周广仁身后,脸上笑逐颜开,又都不时往闻同看来,明显一脸吃惊的样子。待两人寒喧了几句,人们纷纷上前向王金生问好。王金生一一轻拍着握着的手,和蔼可亲的样子,让手被拉着的人如沐春风,笑得更开心。足足等了五六分钟,王金生才转过身,微微指了一下身侧的闻同,脸上的笑意已经淡了几分,介绍说:“周书记,这位是新任的代理镇长闻同同志。”

    闻同赶紧趋步上前,握着周广仁的手道:“周书记,你好!”

    其实刚才周广仁已经猜到他就是新任的镇长,只是王金生没介绍,他也就不好上前打招呼。这次任命各方势力竞争很激烈,县里就十分谨慎,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到位。他没想到上级会派来这么年轻的小伙子任自己的搭档,很是吃惊,又琢磨着估计是下来混资历的,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碰见。他从内心很反感这种行为,这样的干部从上面下来,只是镀镀金,根本不是踏实扎根基层,工作起来应付了事,不愿意承担责任。想归想,他倒没有把情绪放在脸上。这种事不是自己能改变的,镀金干部谁没有三分背景?自已也到了年龄,干不了几天了,好好谋个养老的去处是正经。

    “闻镇长,我代表杳踪镇七万人民欢迎你加入我们的队伍!”

    不少人已经敏感地觉察到王金生的态度,不过大家都是官场老油子,还是纷纷上来和闻同握手,连道热烈欢迎。

    周广仁待众人简单表示过欢迎后,马上说道:“王部长,外面太热了,赶紧进屋凉快凉快!”

    王金生就率先走去,周广仁略退后小半个身体,两人走在前头。闻同和陈干事就紧跟在两人身后,其后一群人错落有致地跟上来。

    镇委镇政府很破旧,一眼就看出还是六十年代的建筑。这反而让闻同有种亲切感,印象中自己家乡的乡政府就是这样的旧房。大院的大铁门夹在一排门面房和居民房中间,整个排面还算齐整。门内侧有一间小平房,应该是门岗室。从门外就能看到里面阔大的露天场地,待进去更感到场地的阔大,约摸七八千平米,很有几分“大院”的风采,只是场地是土质,不少地方长着荒草。迎门是一幢两层的老式青砖瓦楼,虽陈旧倒也颇具威严,楼前一排粗大的槐树更增气氛。“大院”左面是一排平房,房前铁丝上晾着不少衣服,一看就是宿舍。右面是一幢体量庞大的一层结构青砖瓦房,高高长长的一面墙,开着不少木格气窗,两扇门。闻同判断可能是大礼堂。这是五六十年代留下来的特殊产物,那个年代天天开大会。

    一行人在办公楼里的接待室坐下,室内几台吊扇“呼”“呼”地开足马力。这种老式楼房层高足有三米多,窗外大树挡着阳光,室内十分荫凉。胡林就忙开了,一边指挥办公室人员端来凉水和毛巾,一边亲自给王金生、周广义和闻同端茶敬烟。陈干事接过洁白的毛巾,泡上水轻轻拧干,递给王金生。当办公室人员给闻同端来水盆时,他站起身接过毛巾,向她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感谢。毛巾是新的,很柔软,泡上井水后擦在脸上凉透全身,一身的疲惫消失殆尽。胡林又领着人端来几盘西瓜,翠皮红瓤,凉气沁然,散发出一股浓烈的甜香,看得人垂涎欲滴。

    周广仁取了一块,递给身边的王金生,笑道:“王部长,这是我们杳踪今年引进的新品无籽西瓜,沙瓤,糖分高,知道你领导要来,我们一早就浸泡在井水里,你尝尝。”

    “好,尝尝……嗯,真不错,果然又甜又沙!”王金生发自内心地夸赞道,禁不住连吃了三片。

    “我们今年初就规划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特别鼓励农民种植农副产品增收。种植西瓜是其中的一项,按我们的规划,今年新品无籽西瓜的计划种植面积是7000亩。事前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供销社保证供应种子、农药、化肥,农技站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农民积极性高得很,实际种植面积达到了将近8000亩。无籽西瓜卖价高,平均每公斤按4毛钱,每亩平均产量4000公斤。农民一亩西瓜比种稻子增收1300多块钱,光这一项全镇一年可增加经济效益接近1100万元,人均增收接近110元。明年我们还要加大加快发展特色种养业,特别是农副产品,真正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子。”周广仁没有放过机会。

    王金生听得频频点头,赞许道:“你老周一心为民,积极找路子帮助农民致富,很不简单,很值得年轻人好好学习哟!”王金生一直没有看一眼闻同,自顾自地和周广仁说着话。

    闻同心里有些不快,尤其是这句话,明显是意有所指嘛!他脸上却带着一贯的微笑,边听边点头,只不插话,心里就想,老周说农民种了8000亩西瓜,倒也可能,来时路上的确看到不少西瓜地。他默算了一下,8000亩西瓜得产出3200万公斤,也就是3.2万吨,肯定得外销。只是杳踪镇交通闭塞,这么巨量的西瓜如何运出去的?运不出去的西瓜,天一下雨不耐存放,而今年夏天雨水又特别地多,如何保证经济效益?他不禁对老周的数字怀疑起来,不过怀疑归怀疑,他表情始终微笑着。他瞥了一眼周广仁和王金生,两人脸上的笑容真诚得很,说者认真,听者兴味盎然。

    金光辉一直在注意着新来的代理镇长,心里愤恨不平。如果是德高望重的人来任这个镇长,他倒也认了,偏是来了这么个“毛孩子”。打第一眼见到闻同,他就这样定义。他想自己任党群副书记也几年了,按“顺序”也应该排到自己的嘛!他敏锐地感觉到了王金生的态度,心里觉得一股邪邪的解恨。

    谈了一会儿工作,周广仁抬起手腕,说道:“王部长,已经十二点了,我们先去吃饭,中午请你品尝一下我们杳踪的特色菜。吃完饭你休息一下,下午四点我们召开干部大会。今晚就不能走了,晚上我们敞开了喝,你看这样安排行吧?”

    王金生连连摆手道:“我看还是把会议定在下午两点,吃完饭就开会,开完会我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还得赶紧回县里,事情多。”

    “那好,你通知下午两点开会。”周广仁转头对胡林说,又回过身道:“王部长,你平时忙,很少时间也不来视察一次,来一次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支持和鼓舞,今晚可不能走。”

    王金生笑笑并不作答。

    鄢老三饭馆是镇上最好的一家,离镇大院有几十米远,独门独院,收拾得干净利落。鄢老三长得圆圆胖胖,领导光临,他笑容可掬,引着一行人直接到了后院。后院是一间玻璃盖成的雅间,令人叫绝的是玻璃屋一角“嵌”着一棵粗大的槐树,巨大的树冠正好遮蔽着玻璃屋顶,浓荫如盖。玻璃屋一面倚着砖墙,墙角种着时令蔬菜,丝瓜、黄瓜、缸豆角的藤蔓都爬到了墙壁上,碧绿的叶子,点缀着或黄或白的小花。几条挂着白霜的鲜嫩黄瓜让人赏心悦目,树叶空隙漏进来几点阳光,凛然的小刺上挂着水珠,显然是刚喷过水。玻璃墙角放着花花草草,错落有致。难得的是砖墙上还挂着空调,室内凉爽无比。王金生一进屋,没有马上坐下,背着手转了转,感叹这饭馆老板很有头脑,花钱不多,玻璃屋搞得是独具匠心,很有田园意趣。

    领导心情好,气氛就无比融洽热烈,周广仁不失时机地道:“王部长,你对我们杳踪是了解的,山青水秀的好地方,老百姓现在富了,种种养养搞得红火得很。下午开完会,我领你到一个好地方,新塘水库,我们钓鱼去,晚上就在水库边吃饭,喝酒赏月。”

    周广仁的心思,王金生自然明白。这个老周安排去钓鱼,还真是投已所好,想想在山山水水边喝酒赏月,他心思还真被说活动了。王金生没有太多的喜好,平时就是爱钓个鱼,一到周末没有特别的事就去钓鱼,一坐就是一天,其耐性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