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汪启重启
七皇子被下毒,生命垂危的事在宫里是传的满城风雨,人人自危。
其中传的最多的一个版本就是此次投毒是太子党的报复行径。
但朱婉晴却不这么认为,她很清楚,这毒,百分之百不是对皇子下的,因为喝那碗鸽子汤的人本该是自己。
朱婉晴自知此时呆在宫里不安全,就索性带着张小虎和玲儿去到汪启的小院里暂避几日。
三人围坐一起商讨,既然对方目标直指自己,那必是和张翰文的案子有关。
张小虎分析说,那姚襄凡自个儿补了所有人的漏子最是倒霉,所以他嫌疑最大。
朱婉晴否认道:“我那舅舅虽平日里飞扬跋扈的,但遇到大事却是个没主见的人,他绝没那个胆识魄力毒害大明的公主。”
“那就是花常落,他害怕哪天东窗事发,所以就先灭你的口。”玲儿说道。
“也不可能,那笔银子不管谁查,最后都会查到皇上的账上,除非那人是不想活了,否则绝不会有人敢去查那笔银子。花常落搭皇上的车是最安全的,他犯不着这会儿此地无银闹这么大动静出来。”朱婉晴也否认了这个猜想。
“不会是皇上吧?”张小虎突然背后一凉。
“别胡说,父皇除了御史台的那帮愣头青外,还真不怕别的人抓他把柄。”朱婉晴道。
张小虎想想也是,普天之下也只有御史台的人敢指着鼻子骂皇帝了,皇帝一般为了彰显贤德会主动认个错,反正道歉就能解决的事,那就都不叫事。
“照这么说,有嫌疑的就只剩下姚阁老了。”玲儿面色凝重说道。
这姚秉庸果然是心狠手辣,说弄死谁就弄死谁,自己的外孙女也不例外。朱婉晴只不过是斩断了他的一条臂膀,况且已经是手下留情没有再往下追查,可他却要置人于死地。
“看来姚阁老原来的如意算盘是先毒死公主,再嫁祸给徐大人,一石二鸟啊。”张小虎的话倒是提醒了朱婉晴,眼下虽然毒错了人,但这祸水一样可以引到徐光彦身上,必须通知徐大人做好准备才行。
可派谁去呢?朱婉晴又不认识徐光彦身边的人。
三人正为此事头疼,讨论白天没讨论出个好的方法来,忽然身后就响起了一个声音。
“我去,我去找徐大人。”
朱婉晴寻着这奇怪的声音看去,原来是一直沉默不语的汪启,他终于开口说话了。
“对啊,汪启是徐大人举荐的,算是太子党吧。”玲儿说。
“我不是什么太子党,汪某一生为人坦荡,只分善恶忠奸,不分敌我派别。”汪启少了半截舌头,说话不利索,听着还有些可笑,只是大家都忍着,不敢笑出来怕让汪启难堪。
“汪大人,您为何要帮我们?”朱婉晴原以为汪启会憎恨自己,毕竟是慕容小穗毁了他的仕途。
“我所受的一切罪其实并不在于那群山贼,而是全因姚秉庸他们,若非他们搅得琅城地界一片生灵涂炭,当地又怎会贼盗横行,我又怎会被人割去舌头?”说到此处,汪启不禁又掉下泪来。
“那就劳烦汪大人去向徐大人报个信了,眼下问题的节点在于厂卫如何断案,沈良的一贯作风是打马虎眼,不足为虑。只是那花常落,必会和姚相串通一气加害徐大人,所以徐大人要想自保,花常落是个关键点。”朱婉晴分析的很有道理,汪启却没怎么听进去。
“汪某坚信,这世间讲得是王法,徐大人如若真是清白的,他人再怎么加害,都是站不脚的。”汪启果然是一介清流啊,根本不屑用朱婉晴的那套。
“汪大人,我知道你清高,但眼下徐大人是危在旦夕了,你必须让他想办法搞定花常落,不管用什么手段。”朱婉晴几乎是在恳求他。
“公道自在人心,公主不比担忧,我必会保全徐大人。”汪启站起身来,向三位告别。
眼下他由于舌头残疾,说话难听,再当知府怕是有失朝廷体面,所以他主动辞了官职,甘愿去徐光彦府上做个门客。
“若当初先去琅城的不是张翰文,而是这汪启,恐怕琅城那几万百姓就不会暴尸荒野了。”朱婉晴望着汪启远去的背影不禁感慨道。
......
三日后,徐光彦府上来了位算命先生,这人一大早就在门口大声吆喝,这嘴里咕力咕力也不知道是大舌头还是怎么滴,听不清说的是啥。
看门的实在看不下去了,赶又赶不走,就叫来了管家。
管家预备了几个铜钱准备打发他走,那人却不要钱,直呼:“你家老爷要大祸临头了!”
管家没办法,只得将此人让进屋去。
不用问,这大舌头的算命先生正是汪启扮的。
徐光彦见到汪启后,不禁也落下泪来。
汪启早年进京赶考,当时徐光彦是主考官,他对这个考生有着不错的印象,原想将他招致自己门下,但汪启不愿依附党羽,拒绝了。那年同科的张翰文则选择拜入姚秉庸门下。
如今七八年过去,物是人非,眼前这个人已经被岁月折磨得脱了相,毫无当年赶考时的意气分发。徐光彦大汪启二十岁,但此刻两人看着倒像是同辈人。
“汪启啊,你怎么这个时候要来见我呢?”徐光彦命下人都退出屋去,他要好好和汪启说说话。
“回尚书大人,陵阳公主托我向您带句话,厂卫调查七皇子毒害案,恐怕会将祸水引到大人身上。”汪启说道。
“这我也料到了,但眼下太子被废,朝中势力纷纷倒向他姚秉庸,我又能如何啊?”徐光彦自叹如今自己也只能在家坐以待毙了,朝中无人,势单力孤啊。
汪启沉默了片刻,淡淡说道:“我本无意参与党争,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造福一方百姓,怎奈老天爷不遂我愿,还降罪责罚于我,我不甘心啊,不甘这朝堂被姚党搅和的乌烟瘴气。”
汪启长舒一口气,似是放下了什么心理包袱,说道:“陵阳公主有句话说得很对,徐大人要自保,花常落是个关键人物,投毒案怎么审,往谁身上泼脏水,还不是他花公公一句话吗,只要搞定此人,大人便可无恙。”
“哦?”徐光彦一听,陵阳还在帮自己,看来这小姑娘的确是站在自己一边的。
“我在燕北当县令的时候,邻县有个矿挖断了皇家陵园的水源,最后导致地下河改道淹了燕王的陵墓。众人都知,先帝无子嗣,当今圣上是从燕王那过继过去的,如此一来,这破坏皇陵的罪名可就大了去了。”汪启不紧不慢地说道。
“你是说,这事和花公公有关?”徐光彦似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当然有关,朝廷有明文规定皇陵附近三十里地不得开矿,他花常落指使同乡亲戚私自开矿,又把燕王陵给淹了,您说圣上知道后,会不会把近年的流年不利怪在他身上?”汪启笑了笑说。
徐光彦听完脸都笑开了,没想到是绝处逢生啊。
“只是这事有确凿证据吗?”徐光彦问。
“有,但不在我手上,当年出事后地方上的奏折都被花常落扣住了,凡是提及此事的官员都已被处置。邻县县令还为此下了大狱,他家人逃亡前将此案所有卷宗交予我保管,当时我为了安全起见,又将其转移到了当地一座破庙里,结果风头过后,再去寻已寻不到了。”说道此处汪启不免有些遗憾。
“那该如何是好?”徐大人刚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
“我本意是严惩罪恶,将花常落绳之以法,但我现在改主意了,这事儿,可当作筹码和花常落谈判,我们可以假称已经手握燕王陵案的确凿证据,逼花常落就范。”
汪启虽一直是清流,坚信法度,不屑这种肮脏的交易,但眼下如若再坚持以往的己见,恐怕就只能坐视姚党独霸天下了。
其中传的最多的一个版本就是此次投毒是太子党的报复行径。
但朱婉晴却不这么认为,她很清楚,这毒,百分之百不是对皇子下的,因为喝那碗鸽子汤的人本该是自己。
朱婉晴自知此时呆在宫里不安全,就索性带着张小虎和玲儿去到汪启的小院里暂避几日。
三人围坐一起商讨,既然对方目标直指自己,那必是和张翰文的案子有关。
张小虎分析说,那姚襄凡自个儿补了所有人的漏子最是倒霉,所以他嫌疑最大。
朱婉晴否认道:“我那舅舅虽平日里飞扬跋扈的,但遇到大事却是个没主见的人,他绝没那个胆识魄力毒害大明的公主。”
“那就是花常落,他害怕哪天东窗事发,所以就先灭你的口。”玲儿说道。
“也不可能,那笔银子不管谁查,最后都会查到皇上的账上,除非那人是不想活了,否则绝不会有人敢去查那笔银子。花常落搭皇上的车是最安全的,他犯不着这会儿此地无银闹这么大动静出来。”朱婉晴也否认了这个猜想。
“不会是皇上吧?”张小虎突然背后一凉。
“别胡说,父皇除了御史台的那帮愣头青外,还真不怕别的人抓他把柄。”朱婉晴道。
张小虎想想也是,普天之下也只有御史台的人敢指着鼻子骂皇帝了,皇帝一般为了彰显贤德会主动认个错,反正道歉就能解决的事,那就都不叫事。
“照这么说,有嫌疑的就只剩下姚阁老了。”玲儿面色凝重说道。
这姚秉庸果然是心狠手辣,说弄死谁就弄死谁,自己的外孙女也不例外。朱婉晴只不过是斩断了他的一条臂膀,况且已经是手下留情没有再往下追查,可他却要置人于死地。
“看来姚阁老原来的如意算盘是先毒死公主,再嫁祸给徐大人,一石二鸟啊。”张小虎的话倒是提醒了朱婉晴,眼下虽然毒错了人,但这祸水一样可以引到徐光彦身上,必须通知徐大人做好准备才行。
可派谁去呢?朱婉晴又不认识徐光彦身边的人。
三人正为此事头疼,讨论白天没讨论出个好的方法来,忽然身后就响起了一个声音。
“我去,我去找徐大人。”
朱婉晴寻着这奇怪的声音看去,原来是一直沉默不语的汪启,他终于开口说话了。
“对啊,汪启是徐大人举荐的,算是太子党吧。”玲儿说。
“我不是什么太子党,汪某一生为人坦荡,只分善恶忠奸,不分敌我派别。”汪启少了半截舌头,说话不利索,听着还有些可笑,只是大家都忍着,不敢笑出来怕让汪启难堪。
“汪大人,您为何要帮我们?”朱婉晴原以为汪启会憎恨自己,毕竟是慕容小穗毁了他的仕途。
“我所受的一切罪其实并不在于那群山贼,而是全因姚秉庸他们,若非他们搅得琅城地界一片生灵涂炭,当地又怎会贼盗横行,我又怎会被人割去舌头?”说到此处,汪启不禁又掉下泪来。
“那就劳烦汪大人去向徐大人报个信了,眼下问题的节点在于厂卫如何断案,沈良的一贯作风是打马虎眼,不足为虑。只是那花常落,必会和姚相串通一气加害徐大人,所以徐大人要想自保,花常落是个关键点。”朱婉晴分析的很有道理,汪启却没怎么听进去。
“汪某坚信,这世间讲得是王法,徐大人如若真是清白的,他人再怎么加害,都是站不脚的。”汪启果然是一介清流啊,根本不屑用朱婉晴的那套。
“汪大人,我知道你清高,但眼下徐大人是危在旦夕了,你必须让他想办法搞定花常落,不管用什么手段。”朱婉晴几乎是在恳求他。
“公道自在人心,公主不比担忧,我必会保全徐大人。”汪启站起身来,向三位告别。
眼下他由于舌头残疾,说话难听,再当知府怕是有失朝廷体面,所以他主动辞了官职,甘愿去徐光彦府上做个门客。
“若当初先去琅城的不是张翰文,而是这汪启,恐怕琅城那几万百姓就不会暴尸荒野了。”朱婉晴望着汪启远去的背影不禁感慨道。
......
三日后,徐光彦府上来了位算命先生,这人一大早就在门口大声吆喝,这嘴里咕力咕力也不知道是大舌头还是怎么滴,听不清说的是啥。
看门的实在看不下去了,赶又赶不走,就叫来了管家。
管家预备了几个铜钱准备打发他走,那人却不要钱,直呼:“你家老爷要大祸临头了!”
管家没办法,只得将此人让进屋去。
不用问,这大舌头的算命先生正是汪启扮的。
徐光彦见到汪启后,不禁也落下泪来。
汪启早年进京赶考,当时徐光彦是主考官,他对这个考生有着不错的印象,原想将他招致自己门下,但汪启不愿依附党羽,拒绝了。那年同科的张翰文则选择拜入姚秉庸门下。
如今七八年过去,物是人非,眼前这个人已经被岁月折磨得脱了相,毫无当年赶考时的意气分发。徐光彦大汪启二十岁,但此刻两人看着倒像是同辈人。
“汪启啊,你怎么这个时候要来见我呢?”徐光彦命下人都退出屋去,他要好好和汪启说说话。
“回尚书大人,陵阳公主托我向您带句话,厂卫调查七皇子毒害案,恐怕会将祸水引到大人身上。”汪启说道。
“这我也料到了,但眼下太子被废,朝中势力纷纷倒向他姚秉庸,我又能如何啊?”徐光彦自叹如今自己也只能在家坐以待毙了,朝中无人,势单力孤啊。
汪启沉默了片刻,淡淡说道:“我本无意参与党争,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造福一方百姓,怎奈老天爷不遂我愿,还降罪责罚于我,我不甘心啊,不甘这朝堂被姚党搅和的乌烟瘴气。”
汪启长舒一口气,似是放下了什么心理包袱,说道:“陵阳公主有句话说得很对,徐大人要自保,花常落是个关键人物,投毒案怎么审,往谁身上泼脏水,还不是他花公公一句话吗,只要搞定此人,大人便可无恙。”
“哦?”徐光彦一听,陵阳还在帮自己,看来这小姑娘的确是站在自己一边的。
“我在燕北当县令的时候,邻县有个矿挖断了皇家陵园的水源,最后导致地下河改道淹了燕王的陵墓。众人都知,先帝无子嗣,当今圣上是从燕王那过继过去的,如此一来,这破坏皇陵的罪名可就大了去了。”汪启不紧不慢地说道。
“你是说,这事和花公公有关?”徐光彦似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当然有关,朝廷有明文规定皇陵附近三十里地不得开矿,他花常落指使同乡亲戚私自开矿,又把燕王陵给淹了,您说圣上知道后,会不会把近年的流年不利怪在他身上?”汪启笑了笑说。
徐光彦听完脸都笑开了,没想到是绝处逢生啊。
“只是这事有确凿证据吗?”徐光彦问。
“有,但不在我手上,当年出事后地方上的奏折都被花常落扣住了,凡是提及此事的官员都已被处置。邻县县令还为此下了大狱,他家人逃亡前将此案所有卷宗交予我保管,当时我为了安全起见,又将其转移到了当地一座破庙里,结果风头过后,再去寻已寻不到了。”说道此处汪启不免有些遗憾。
“那该如何是好?”徐大人刚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
“我本意是严惩罪恶,将花常落绳之以法,但我现在改主意了,这事儿,可当作筹码和花常落谈判,我们可以假称已经手握燕王陵案的确凿证据,逼花常落就范。”
汪启虽一直是清流,坚信法度,不屑这种肮脏的交易,但眼下如若再坚持以往的己见,恐怕就只能坐视姚党独霸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