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在手
字体: 16 + -

90、第18章 项目、项目(2)

    thu dec 24 07:11:36 cst 2015

    j省海玉集团董事长佟舰对于这次来淮县考察非常恼火!

    应邀参加考察,邀请方诚意全无、心不在焉,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坐在奔驰在高速公路上的商务车里,他余怒未消,手机上打过来几个电话,他都不想接。

    身为位列全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第一方阵的上市企业老总,刚刚年及50周岁的佟舰正当踌躇满志、激情满怀。

    这几年来,海玉集团核心业务发展势头非常强劲,财务报表非常健康,在股市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虽然新一轮沿海加工制造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趋势难以逆转,但海玉集团早就未雨绸缪,无论在发展战略上、还是在项目布局上,都已经研议成熟、成竹在胸。

    借这一轮产业转移契机,2年内在中部资源密集地区布局3到5个深加工项目,是海玉和佟舰的既定选择。

    佟舰能够在业务非常繁忙的情况下,安排这次对几个地方的考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思虑有日。

    但是,第一次来淮县就觉得这么窝囊,佟舰的心情很不好。

    昨天晚上,原打算出面接待的县委书记魏峻没有现身、也没有说明情况,佟舰就已经感觉不妙。

    在晚宴上,据称奉魏峻之命前来的常务副县长孙正光来去匆匆,言谈举止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更是让佟舰不满。

    面对这么一个优质的项目,这么一个巨大的商机,地方党政首长如此视若儿戏,佟舰认为自己在淮县看到的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政府。

    孙正光在晚宴上总共才待了大约半个小时,其间,他除了海聊一些地方的风景、美食、奇闻异事,没有向海玉的人询问一个企业发展问题,也没有介绍一个淮县的发展优势。推杯换盏之余,他大部分时间在低头摆弄自己的手机。

    面对这样的一位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职,佟舰认为在淮县看到的是一个对发展心不在焉的政府。

    就在孙正光匆匆告辞的前夕,佟舰接到邻省另一个县的县委书记打来的电话,对方要求明天亲自来淮县迎接海玉的客人。

    在佟舰婉拒以后,那位态度极其诚恳的县委书记求之唯恐不得,非常恳切地表示:

    “我代表全县170万人民和4大班子诚挚地欢迎佟总一行,明天在高速公路我县出口,我们市里的市委书记、市长和我们县4个班子的主要负责同志,一起恭候您的莅临!”

    如果说佟舰在昨天晚宴上没有得到一点儿对企业发展有价值的信息的话,那么今天早晨在县城主干道上行车时遭遇“碰瓷儿”,则使他糟糕的心情雪上加霜。

    这并不是“赔偿”几个钱的事儿!

    一大早,几个人被吵嚷嚷的人群围在大街上,指指点点;斜刺里骑着自行车直往自己车头上撞的那个小伙子躲在人群外面偷笑,还随意自如地跟熟人打着招呼,显然对这事儿轻车熟路,人们也这种事儿习以为常;接到报警后慢吞吞赶来的2位派出所民警衣装不整,互相开着不荤不素的玩笑,围着车辆只谈能够赔偿多少钱;自始至终,海玉的人无论在现场、还是在沿途大街上,都没有看见有一个交警出面。

    “赔偿”1万块钱倒是小事儿,佟舰在淮县大街上看到了一个连执法都没有章法的政府。

    商务车在疾驰,绿树和田野迅速往身后跑去。

    知道老板心情不好,车里的几位海玉人都不说话。

    佟舰坐在车里中部靠窗坐着,眯着眼想心事,任凭手机频频有电话、信息进来,不想理睬。

    佟舰出身j省南部偏僻的山村,在家里6个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大,上面有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艰难地读完高中,毕业时没有考上大学,就早早地跟着父亲在集镇上卖菜来维持家用。

    他从小学时作文在班里就是最好的,一直希望成为作家,把自己的语言变成铅字让很多人来阅读。但是,窘迫的家境和苦涩的生活无情地击碎了这个山村少年的梦想。

    由于家乡十分闭塞、家里十分贫穷,他跟老爸老妈拼进全力也难以维系全家老少3代10来口人的生计,吃了上顿愁下顿、不是缺盐就是少油的日子艰难而无望。

    一个阴冷的冬天的晚上,衣衫褴褛的父亲把佟舰单独叫进还在淅淅沥沥漏着雨的灶屋,苦笑着对他说:

    “大舰啊,家里这个样子你也知道,光靠咱爷儿几个和你妈收拾几亩山坡地、卖几筐青菜卖几个鸡蛋换钱花,连吃饱饭都难,你的弟弟妹妹连上学都难,更不要说将来你们还要成家立业了!”

    佟舰的脸上早就没有了笑容,同样苦笑着问父亲:

    “爹,您有话就直说吧!”

    父亲难为情地说:

    “跟你商量一下,想请你姑父介绍介绍你,你去到镇上跟王大麻子学宰猪,人家不发工钱,但是包吃包住,隔三差五发一点儿猪下水、猪杂碎。这样一来,你一去学个一年半载,减轻家里的负担,还能学一门手艺。”

    佟舰一听,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在心里直往上涌。

    他努力忍着眼里的泪水,瞅瞅灶屋黑乎乎、空落落的四壁,无奈地说:

    “我听爹的。”

    在镇上学宰猪的1年,佟舰能吃苦、肯实干,很得师傅王大麻子的喜爱和真传。

    最让他尴尬的是每月几次镇上逢集的时候,他跟着师傅在集上摆摊卖肉,时不时就会碰上镇中学的同学们逛街。

    每每这个时候,他要么把自己的草帽子压低遮着脸,要么就找个借口转转身子避避人。

    他实在不想让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看到,一个文采飞扬的“作家苗子”,眼下跟在人屁股后面宰猪卖肉。

    但是,在这么1年里,佟舰不光学会了一门徒手宰猪的技艺,还跟师傅学习了一些贱买贵卖的生意窍门。

    特别是师傅王大麻子的一句话,佟舰感到自己终生受益:

    “小子你记住,只要人们还吃东西,屠宰卖肉的就有活路儿!”

    接下来的20多年,佟舰用自己大脑和双手双脚书写了一个草根企业家的传奇:他开屠宰铺、办小公司、办屠宰场、成立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实业公司,直到带领企业跻身全国前列。

    无数的艰难困苦,数不清的危机和机遇,财富剧增和一贫如洗的不断转换,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的反复磨洗,他曾经沧海难为水。

    近来,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当沿海新一轮加工制造业向内地梯度转移再成趋势,一些地方频频出现集资风波、一些老板不时跳楼跑路的时候,

    佟舰对海玉的核心业务和财务报表非常满意、很有底气。

    他坚信,2年内在中部资源密集地区布局3到5个深加工项目,既是海玉的战略选择,也是项目地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是一种“双赢”、或者“多赢”。

    从无字句处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捡高品质的项目投资,跟负责任的政府打交道,是佟舰纵横商界几十年的心经。

    没在意过了多长时间,佟舰对前排的驾驶员和秘书说:

    “前面遇到服务区,就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