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唐女医
字体: 16 + -

第191章 箜篌

    周子瑜的眉头轻轻挑起。

    这是在挑战他的底线吗?

    内忧外患是吧!

    周子瑜下意识的端起盖碗,凑到嘴边。

    “瑜兄,茶汤焖泡的时间还不够。”章锦婳伸手制止,就要去端茶碗:“还没有焖透,再稍等一会儿。”

    周子瑜将端着盖碗的手往后移,另一只手趁机捉住章锦婳的手:“小心,别烫到。”

    章锦婳很自然的任由周子瑜握着她的双手,笑嘻嘻的:“瑜兄怎么这么着急了?”

    “能不着急嘛!锦儿特意为我泡的茶汤呢!”周子瑜故意加重了特意两个字。

    章锦婳听明白了,一向含蓄的周将军居然也会公开表示吃醋,她不禁抿唇。

    这两个人也不避嫌,就这么相视而笑。

    季同轻咳一声,退回去炭炉边,拿起小蒲扇,假意煽风点火。

    再迟钝的人也看出来是怎么回事了!

    章锦婳微微侧头,从眼角的余光里瞥见季同的动作,回过头来冲着周子瑜挤了一下眼睛,将自己的手抽出来,拿起炕几上的茶荷走去茶桌边,继续泡茶。

    “季公子,《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过,五脏六腑若有出现阴阳失衡的状况,就会有不同的梦境。我不过是根据梦境反推疾病,或者根据表征来推断身体的脏器哪里失衡了。并不是我学了相术占卜之类的。”

    “哦,原来是这样,是季某无知了。”

    “季公子谦虚了。就是太医署的医科学生也不见得就懂这些。”

    其实,这并非是季同孤陋寡闻,而是孙圣手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的验证之后,再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章小娘子,要是经常做飞翔的梦,又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胆囊受了刺激,说明季公子爱吃肉。”

    “咦,真的哎!”

    “小季,以后少吃肉,做飞翔的梦,经常会掉下来,半夜惊醒还以为见鬼了!”周子瑜突然插了一句。

    季同兴奋的抬起头来:“周将军,你也看了《黄帝内经》?”

    妈呀,这也说的太准了。

    周子瑜笑,哪个男孩子小时候没做过会飞翔的梦呢?他就是在梦里飞着飞着就踩空了,半夜在被窝里惊醒过好几回。

    “《黄帝内经》我看了一点,没看完。小季,你过来坐吧,尝尝锦儿泡的茶汤。”

    周子瑜拿出主人翁的姿态,自如的招呼着季同,谁是主谁是客,立见高下。

    季同重新坐下来:“周大兄,最近很忙啊?”

    周子瑜笑:“是啊,我看你很闲嘛!”

    季同摇手:“不不不,我哪里闲,我都要秋试了,赶着看书呢,你看中秋我都没约子瑁他们出来。”

    “挺好,喝了醒脑汤,赶紧回去看书吧!”

    “啊?”

    “啊什么!我要带锦儿去秦王府!”

    “哦!”

    章锦婳好笑的看着周子瑜把季同打发走。

    那个体贴入微善解人意暖心暖肺的周子瑜,在别人面前,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周子瑜也是在写兵策的时候才发现,做事考虑的太多不是坏事,坏就坏在光想不做,反而会束缚自己的手脚,一点也不痛快。倒不如想到什么就赶紧去做,免得夜长梦多。

    季同的表现,很明显就是个可发展的威胁,必须在苗头初露的时候,掐掉!

    本来么,只要章锦婳定亲了,也就免了许多人的肖想。

    可惜呀,现在只能防微杜渐。

    周子瑜要是知道他当初一时的犹豫,能让他的亲事出现这么多波折,说什么他也不会顾虑太多。

    章锦婳跟着周子瑜提早到了秦王府,她还不知道离别在即,高高兴兴的品尝秦王府的美食,欣赏番邦的乐器弹奏。

    经过上次的舞姬受伤事件,被太子殿下抢了风头,还因为中元节的晚宴场面太过喜庆张扬,秦王殿下和太子殿下在朝中都被言官弹劾。

    因此,相隔一个月的中秋酒宴,秦王府只请了一班乐工,吹拉弹唱些清歌小曲。

    这些很对章锦婳的胃口。

    秦王殿下还特意问了句:“章小娘子很喜欢这些阳春白雪之音啊!”

    章锦婳笑意盈盈:“殿下,这些丝竹之音,并不是一时的娱乐,每一种乐器,都能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经常听到这些天籁之音,都有养生延年的效果啊!”

    此话一出,秦王大感兴趣:“那你说说,本王适合听什么呢?”

    “殿下,用五音来调治身体,也要与时辰以及环境相配合。”

    “章小娘子请讲!”

    “殿下,《素问》有言,东方生风,在音为角;南方生热,在音为徵;中央生湿,在音为宫;西方生燥,在音为商;北方生寒,在音为羽。五音六律,就对应了人体的五脏六腑。”

    章锦婳先是不紧不慢的说了五音对正五行的原理,才开始讲调治:“殿下目前最喜欢听商音,须得曲风高亢,琴声铿锵方入殿下的耳。”

    “正是!”秦王大喜:“章小娘子如何得知?”

    “望闻问切。孟章只需前三样,就可判断出。”

    “详说。”

    “是,孟章从命。”章锦婳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殿下,天策府所在位置,在京城的大范围之内来说,府中的地势稍低,不易散热,整个夏天的话特别湿热难捱,闷浊之气难以排解,只有等到秋天干燥秋风肃杀之时,湿浊之气才能得以吹散。因此,曲调高亢的商音,为对治湿浊的音律。”

    “哪有什么曲子是商音呢?”

    “殿下,能发出商音的乐器,在我大唐,是筝。”

    “筝?本王并不喜欢听筝曲。”

    “殿下,筝的音调还不够空灵,有一种番邦乐器,叫做胡箜篌的,琴弦拨动的时候,有金属之音。殿下若是听到的话,就知道孟章所言不虚。”

    秦王大感兴趣:“来人,去找会弹奏胡箜篌的人来。”

    很快,有两个人抬着一架半人多高造型奇特有着许多条琴弦的乐器进来,摆在院子当中。

    一名个子高挑的番邦女子进来,向秦王行礼,站到胡箜篌旁,伸展双臂,双手相对,灵活的弹奏起来。

    这是一首不知名的曲子,曲调叮咚,仿似高峡上的平湖水面带来的一阵清风,又似雪山清泉的泠泠之声。

    听者无不身心舒畅,神思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