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巡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一卷道书

    sat mar 14 23:49:22 cst 2015

    第十五章 一卷道书

    一路上秋天的落叶飘落堆的层层叠叠,两个人踩在秋叶铺满的小径上纵情的追逐,年少的时光‘本就是应该如此的,只是两个人比起一般的十二三岁孩子经历了太多,所以平日里显得很是老成。

    不过说到底,不管是陆尘也好,陆清湲也罢,孩子就是孩子。少年心性本就该如此,一路的欢笑追逐,玩乐起来就不记得了时间。

    像是每个人的童年每个人的曾经的一样,最美好最纯净,最难忘如秋日午后碎满一地,铺上阳光的金黄落叶。

    等两个人回到他们的竹庐的时候,已经是午时了。陆清湲到底还是告诉了陆尘是怎么回事,不过并没有全部告诉,只是说,那个陈长老见她天资聪颖,心智卓佳,然后特意给她的。

    至于其他,陆清湲就简单的略过去了。

    在她看来,这些事放在自己的心里,想来是更好的,两人相伴好些年,彼此知根知底,现在,自己总算也是有了自己的,陆尘不知道的小秘密了。

    尤其是,这个小秘密还是与陆尘有关的。

    不知道为什么,陆清湲想到这里,就尤为的开心,反倒是当时自己不知道如何将那个气外发的,现在在她看来倒不是那么重要了。

    这个,还是等下次有机会的时候,再告诉陆尘吧。想到这里的时候,陆清湲看了眼那正在翻着那道书的陆尘,那个陈长老说陆尘“剑骨通明”,那又是什么意思呢,不懂,不过想来也应该是所陆尘资质好的意思吧。

    然后的,因为早上陆清湲没有修行,陆尘现在又在看那卷道书,陆清湲感觉有些无趣,也干脆静坐修行起来。

    一来是想早上拉下的修行补上,另外一个,陆清湲也想看看自己,到底是能不能在找到那种将真气外放的感觉了,因为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陆清湲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再找到的,相信如果自己真的能够做到的,陆尘一定会吓一跳的。

    不知为什么,能让陆尘感觉吃惊意外或者什么其他的事情,如今陆清湲总是很有动力去做。这个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到现在是越来越明显了。

    另一边,陆尘依旧看着陆清湲给的道书,道书很有意思,蓝色的封皮,上面还有四个大字,算是道书名字。

    “一卷道书!”

    将这四个字轻轻念了声,陆尘只感到好笑,看来这陈长老也是个妙人,这名字实在有趣

    封皮打开,里面这第一页题了一行小字,“诸道斑杂,本心守一,道之所指,我之所向, 人间极乐莫过于此,正在路上。”

    这一句写的实在是有几分不伦不类,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道的地方,陆尘看了眼,心道这也就是类似于常人写书,自己做个序之类的,正文该是在后面。

    而后,陆尘便又怀着一场尊重的心情重而又重的将这一卷道书打开到第二页。

    偌大一张纸,只见两字,通天。

    两字笔走龙蛇,只单看这字,就让陆尘感觉到心潮澎湃,好似真的看到一条天梯铺就了登天之路一般。

    这难道这就是仙家气象麽,这样的字凡人几个能写的出来?

    这会儿陆尘才想起来这陆清源告诉自己的,这个陈长老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是青云第五峰,长青一脉的掌座首席,一峰之主,是青云十二大长老之一!

    “看来这还是个了不得的东西,也是,以如此高人就算是给些稀松平常的,自己这里也能是了不得的东西了,毕竟层次差得太多。”

    陆尘心中有些激动,通天一关他已过,基础打的也相当扎实,如今他倒是想看看,这青云长辈到底是对这通天一境怎么看的!

    翻开书页,那一个个字却是跃然纸上,无中生有一般。

    “这通天一境,没什么可说,不值一提,不提也罢。”上来就是这么一句,直看的陆尘一愣。

    仿佛间,他好似看到了自己满怀期待作弟子礼询问这个陈长老,“陈长老,这通天境是什么样在啊?”

    那里一个牛鼻子老道鼻孔朝天,“通天啊,这个太简单,不说,说了也没意思。”

    这一腔的期待,没成想最后迎来的是这么个打击,难道,这青云长老都这么不负责的?

    陆尘心中有些不妙。

    白纸之上,黑字一个一个跃然纸上。

    “丹道神妙。五岁修行,服三枚龙虎丹,一日后,药力耗尽,问家师,家师曰,通天已过。”

    “嘻,龙虎三丹,一枚定筋骨,二枚通血脉,三枚凝气象,三丹入体,气象迭出,虎啸龙吟,一日后方才休止。丹道神妙!”

    “嘻,一境通天,一日通天,一步通天。丹道神妙,故曰通天一境,不值一提。”

    等着所有的全部看完了,陆尘差点没直接将这个一卷道书给扔了,怪不得说对通天一境不值一提,原来是这通天一境他压根就什么都不知道就过去了,他这不是不值一提,是根本就没话可说!

    心中一方面极度鄙夷着这陈长老的竟然靠丹药外力,另一方面也同样在这自己的心中开始琢磨着,这一会儿一个丹道神妙的,难道这陈长老是过来推荐卖丹药的?

    那时在清平乡,常有走街串巷卖大力丸的,吆喝之声远胜这陈长老。

    不过总算还好,这通天一境虽然略显坑爹,但这看过去了,宁清境中还真有些陆尘所需要的东西。

    里面讲了些许人在这宁清境的感悟感悟,也有一些对于真气的技巧的使用之类的。其中,就有真气的外放。

    陆尘逐字逐句的将道书中的文字细细研读,整个人的心神就慢慢的随着文字沉了下去。然后,再慢慢的,体内的真气就自然而然的开始运转起来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附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道家修行,讲究共天地一息,身同自然,然后以身御天地造化,化为大威力。

    凭自身真气张开全身七窍毛孔,引天地灵气入体沿经脉运行,然后再让真气在体内运转大周期,一次两次,一周天,两周天。每次周天结束,引真气入气海温养,然后气海不断造化,直至最后气息积攒足够,然后一个喷薄,将气息散发出来。由此,真气外放即成。

    竹庐内,陆清湲静坐修行,陆尘抚书而观。两人体内气息叠涌,在此刻,好像随时将要喷薄而出。

    道家的修行方法分了好些,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一为性修,另一为命修。

    性修的,主要是自然无为法门,又称清静法门。命修的,主要是周天搬运法门。两者都为道门正传,只不过前者修心,后者修身。不过具体到现实的情况时,还是修身的比较多。修心的一来对弟子悟性等要求极为之高,而且较之修身更为玄虚,进境更为不稳。于是久而久之,修心愈来愈少。

    青云门的基础修行诀就是一卷修身诀,用的也是周天搬运的法门。讲究要弟子静坐。然后引气入体,然后一步一步在体内完成大周天。之所以要静坐,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收束心神,以求达到无欲无我的大自在境界,讲究的是先身静,然后心静,然后意静的大自在境界。此境界之下,方才能使修行事半功倍。

    不过陆尘和陆清湲在老头子的教导下,却是直接就静坐这一个步骤,那时候老头子传教的,就有修心的一些法门。虽然当时是废了些许波折,不过陆尘陆清湲到底还是算是完成了老头子所要求他们完成的那一步,做到了那一步以后,两个人再修行的时候,也就可以,不用在拘泥于静坐的形式了。修行也能较之常人更为快捷一点。

    虚知,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这点极难。

    仅从偌大青云门都没有要求弟子从修心做起就可看出。不会是因为不知道,只是因为太难。

    而陆尘陆清湲现在在希望达到的真气外放,这只是道家术的范畴,与纯粹的境界心性无关。道家除了自身修为参悟,也有出世一说。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每逢九州动荡,抑或者是妖魔肆虐的时候,各大门派就会派出门下行走,从而清宇内,定乾坤。这时候要用来降妖除魔的,就是这术了。当然,还有修者之间的比斗,也是通过术法的高低来评判的。

    还有就是青云的九脉,其九脉分别代表的,就是青门九种术法的传承。大体为剑修,阵法,炼器,玄学,黄学,丹药,控物,御兽,以及纯粹的体修。这里面的玄学是指星象观气之流的,古籍载,荧惑守心,天下皆兵。这就是玄学的说法。

    黄学则是指岐黄之术。本来这丹药也是属于这黄学的范围内的,不过后来,这 丹药一流愈发壮大,而当时,青云门好像发生了一件什么大动荡,致使原来的一脉传承失去,后来由这丹药一流补了上来。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不管不管这九脉如何威力惊人,神鬼莫测,其归根到底来说,仍只不过是修者体内的气的不同运用而已,并无其他。

    而现在陆尘和陆清湲的真气外发,就是以后要修行这九脉的前提条件,极大部分的术法的运用,都是需要真气外发的。不过这对于一般弟子而言,一般是进入内门以后才会接触到的,外门弟子能达到这一境界的,很是少见。

    不提那天陆清湲情急之下施放出来的,已不是单纯的真气外放了,那形成的气墙,分明是已经可以简单的对真气进行塑形了。由此,更显难得。

    这也正是那陈长老见到为之惊奇的原因,也是那陈长老起爱才之心,想要收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