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张摸金符
字体: 16 + -

第177章 明墓,唐墓?

    一抬眼,就看见老胡站在那面墙壁面前皱着眉头仔细看了半天,却依旧没发现上面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这怎么看也仅仅只是几幅壁画的投影而已啊!

    若说有哪里不同,就是这面墙壁上投影出来的壁画颜色大多和对面那副壁画中不大相同,除此之外,就在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异常。

    甭说是他,就连其他人也是一脸懵逼,依旧不明白我和老板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究竟发现了什么?

    我早预料到他们会是这种反应,也不着急,而是将透过手电光,将我手中两张纸上的路线图全部描摹到一张纸上,随后又在几条岔路口做了下标注之后,这才将完整的墓道图纸按在那面有着投影的墙壁上。

    紧接着我顿了一下,示意所有人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砍去,随后指着投影中那几个人给人感觉十分诡异的人影说道:“你们发没发现这几个人影的表情动作有些诡异?”

    在场的所有人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我,听我这么一说,顿时就愣了一下,挠着脑袋面面相觑。好半天之后老五突然就骂了一句:“我说十三,你他娘的能不能别老卖关子了,有屁赶紧放,再他娘的扯犊子信不信老子抽你丫的!”

    我摇摇头,让他们仔细看投影中那四个人影的脑袋和手的方向,随后指了下我手中纸片上的某一个地方,接着指着正东方的那个客卿的脑袋说道:

    “看仔细了,这个位置上的人手里端着酒杯,是冲着对面另外一位客卿敬酒的动作,可你们仔细看,对面那个人的脑袋和端着酒杯的动作却却是冲着东北方向的那个端着酒壶的丫鬟还礼。”

    说到这里我刻意顿了一下,学着壁画中那个人的样子做了个一模一样的动作,微微一笑:“如果你们是画里的那个人,在跟我说话的时候,我却根本不搭理你,而是做了这样一个动作。你们……就不觉得有些奇怪?”

    “这有啥好奇怪的,可能他杯里的酒没有了,让那位端着酒壶的丫鬟给他倒酒来着?”老五撇了下嘴,不以为然的呛了我一句。

    我笑着摇了摇头:“成,就算你说的对,那你继续看。”

    说着我又指着正东方哪位客卿子再次说道:“说到酒桌文化,本就讲究个礼尚往来,人家想你敬酒,你却把脸转向了别人,这让敬酒的人脸往哪儿搁?怎么说脸上也应该有少许的尴尬吧。

    可你们仔细看正东方那个敬酒的客卿的脸,也并没有对着对面那位客卿,而是转向了靠近东南角那位极不起眼儿的敲着编钟的乐师,可那个人的脸也并没有看他,而是转头看向地上的那个青铜双耳投壶,只不过双手却诡异的对着这位客卿做了个双手抱拳的手势。

    要知道,他可是乐师啊,怎么可能和客卿有什么互动,甚至还双手离开编钟,做了个拱手的手势,他这是要干啥?

    而除此之外,那个倒酒的丫鬟就更是牛逼,倒酒的时候连看都不看,就不怕一不小心把就撒到人身上?

    说了这么多,你们仔细想想,一两个人动作和表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倒还说得过去,可这上面投射出来的所有人表情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你怎么解释?

    难不成画这幅笔画的画师连这点儿基本常识都不懂?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妈他干脆****去算了,还当什么画师?”

    等我说完,所有人脸色稍微发生了些改变,我喘了口气,又指着对面那张壁画中投射出来的所有东西让他们仔细看:

    “而且你们瞧仔细喽,光源投射出来的几个物品明明一个是并没有上色的典型的明代风格的青花瓷罐,可投射过来之后却变成了已经有了颜色的墨绿色青铜双耳投壶;另外一个就是主位置上并没有摆放瓜果吃食的桌案,仅仅只是在桌案上面儿放置了一个小香炉,可等到投射过来之后桌案上却十分诡异的变成了一个宣德炉,炉脚上还挂着一个玉佩。

    唉,这仅仅只是个投影,投影的本体既然都没有变化,可为什么投射过来之后变化却这么大?

    而且那副壁画中的丫鬟明明是个体态丰盈,眉心点了一个大红点儿,脑袋更是顶着一个巨大的半翻式头型,最为重要的是,这位宫女的脸竟然白的吓人。起初我还以为是画师忘记上色,可等我结合了这位丫鬟身上所有的特点之后,就不难发现……”

    “体态丰腴,大红点儿,脸白的吓人……这些可都是唐朝时候女性的典型特征啊!”没等我说完,峰子突然咦了一声,接着猛地看了一眼投射出来的那个丫鬟,长相身材,竟然和壁画中的完全不同,娇小纤瘦,甚至连头型也大幅变样。

    这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啊!

    众所周知,盛唐是一个唯独以胖为美的朝代,而以现代的眼光看来更加重口味的是,那个时候的女人都喜欢把脸涂得煞白煞白,除此之外唐代的女人也喜欢把眉毛描得实在令人难以接受,越是身份高贵的人,眉毛则画得越高,越粗,就像一个大痦子扣你脑门儿上。

    随着科技和朝代的不断变化,人类对于美感的追求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现在的人看来这种妆容根本没有任何美感,如果你让现在一些演古装剧的明星实打实的画出那个朝代的妆容,我想就不是美了,而是丑,其丑无比!

    试问,现在的人谁还敢把眉毛全部剃光,然后把脸上涂上一层厚厚的粉底,白的甚至一出门都可能被人当做鬼!然后还要在额头上画出一个粗大的黑点儿,称之为眉毛!这是现代人所能接受的妆容吗?

    可那时候的唐朝人就是以这种妆容作为判定方式,在现在看来越是难以接受的长相在那时候却极受欢迎。这就如现在日本的歌姬,其脸上的装束则就是参考于盛唐时期女子的妆容,千百年来并未发生多大变化。

    而且在仔细看那副壁画中的其他人的装束,多多少少都有些唐代的风格,衣着单调,颜色也并没有像壁画中那样热烈。

    而除此之外那个摆在台子中间的投壶更是令我无力吐槽,青花于唐代虽然初具雏形,却于明代才成为瓷器的主流,中间跨度了数百年的时间。我们所在的这处古墓既然是一座明墓,可为什么在壁画中却大幅度出现唐代的元素,物品。

    明代和唐朝元素在一幅画中相混杂,这……这根本就显得不伦不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