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农场
字体: 16 +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城会玩和乡会玩

    fri jul 01 16:19:08 cst 2016

    到了晌午头,太阳就跟下火似的。大伙也耗尽体力,随着村长叔一声“收工”。便拎着家什往回溜达。

    游客们也兴尽而返,那些小娃子都拎着金灿灿的蝈蝈笼子,里面还不时发出一阵响亮的鸣叫声,听得心里美滋滋,很有成就感。

    当然了,最有成就感的还是村民们,农民最渴望的就是收获,这种喜悦,是城里的游客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

    太热啦,渴死人啦――城里娃子不经晒,嘴里纷纷叫嚷。

    李小胖一挥手:“下河洗澡去!”

    娃子们一哄声的答应,不过却被自家的大人给拦住,他们可不放心。弄得李小胖跟他们掰扯了半天,无论怎么打包票,也没有几个同意的。

    想想自己小的时候,李小胖也表示理解。那时候,到了夏天,总是和一帮淘小子偷偷下水洗澡。回家之后,老头子总是要检验一番。方法很简单,只要用手在胳膊上腿上一抓,如果出现一条条明显的白道道儿,那就等着挨笤帚疙瘩吧,屁股不打肿不罢休。

    虽然李小胖有凭空取水的本事,可是这么多人呢,也不好显摆。于是在田间地头的草丛里踅摸一阵,手里就揪了一些草茎草叶,然后分发给城里的娃子们。

    他还进行示范,把草梗的外皮剥下去,露出里面翠绿的茎秆,然后塞进嘴里大嚼,一边嚼还一边挤眉弄眼地吞口水:酸,太酸啦――

    这个能吃嘛?城里的娃娃们表示怀疑,不过也有胆大的,学着李小胖的模样,往嘴里塞了一根,顿时觉得嘴里直冒酸水,一点也不渴了。

    “这是酸巴浆,好几样呢,有嚼叶子的,也有嚼杆子的。”小山又采了一些分发下去,还一边给城里的小伙伴讲解,就连不少大人都跟着尝了尝,然后都酸得愁眉苦脸。

    有个年级比较大的老头还嘀咕呢:“以前我在农村的时候,也尝过这东西,好像没这么酸啊――”

    李小胖心里直嘿嘿:那能一样吗,俺这个是经过改良滴――

    在游客之中,有一位大姐最厉害,手里攥着两把酸浆草,往嘴里猛塞,害得林妹妹在旁边一个劲劝阻:“小心吃多了反胃啊!”

    那大姐摇摇头,把嘴里的酸液都咽下肚之后,又把渣子吐出去,这才说道:“没事,我肚子里正怀着小二呢,就喜欢吃酸的,在超市里没少买,可味道都没有这个好!”

    大伙也都忍不住笑,李大明白还一个劲点头:“大妹子,俺们这的酸酸草都是纯天然滴,当然酸滴醇正。你要是得意酸滴,回头俺给你采点灯笼果,那才叫酸爽涅――”

    酸浆草虽然味道胜在天然,但是不宜保管,要是灯笼果的话就好多了,不过想想那玩意,李小胖嘴里就冒酸水。小的时候,一群小伙伴采到灯笼果,都给那些两三岁的小屁孩吃,然后瞧他们被酸成苦瓜脸的惨相。

    一边往村里溜达,有些游客嘴里还一边感叹:“还是农村生活好啊,空气好,不劳心,尤其是这月份,在野地里随手抓一把,回家就都能做菜了――”

    这话一点不假,不过李小胖还是嘿嘿两声:“跟城里比,只能说是各有优劣,关键还是看你喜欢啥样的生活。就像刚才把,俺们割麦子,累得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你们在旁边溜溜达达,你咋不说呢?”

    游客大乐:“彼此羡慕,彼此羡慕而已――”

    一路走去,娃子们一点也不老实,一会追个蝴蝶啊,一会捉个螳螂啦,大热天也不消停。不过说回来,黑瞎子屯的生态环境好,所以各种昆虫也极为丰富。要知道,许多地方滥用农药,连蝈蝈的叫声都快听不到喽,那才叫悲哀呢,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蝈蝈是害虫。

    城里的小娃子会玩,但是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他们跟屯里的娃子没法比,甚至跟猴三都没法比。只见小猴子在草丛中找了一阵,就捏着几个草梗回来,然后拽住小虎,嘴里唧唧叫唤。

    小虎也不含糊,把身上的小褂子一脱,然后铺在地上,跟猴三一起,把衣服的后襟捏起两道褶子,然后对在一起,这样一来,中间就形成一个紧密相接的小缝。

    城里的娃子就瞧不明白了,不由自主地围拢上来:这是要干嘛?

    随后,就见猴三和小虎各自捏起一个模样怪异的草梗,有大头针那么长,也是一头尖,另外一头呢,则是接在一起的几掰籽种,其实,这也是一种草的种子,长得大头细尾。

    只见猴三和小虎各自捏了一粒,大头朝前,放到衣服缝里,然后便一起搓动手上的衣褶。随着衣褶的前后移动,大头针一般的种子便噌噌往前冲,当两个大头相抵的时候,还一起支到空中,就跟顶牛似的。

    加油,加油,猴三加油――小娃子们都给猴三鼓劲,希望小猴子指挥的那只大头能把对方顶下去,这样就赢了。可谁知道小猴子真不争气,两只大头在空中僵持片刻之后,它的那一枚往旁边一歪,从衣缝掉落地上,惹得周围的娃子们都一片叹惋。

    观战的城里娃都不由得眼睛发亮:都说城会玩,应该是你们村里人会玩才对嘛。

    于是也纷纷去草丛里摘来一模一样的大头种子,轻轻把最下边连着的茎秆掐下去,一枚枚“大头冲锋勇士”便显露身形,然后就脱下外衣,开始捉对厮杀。

    娃子们玩得起劲,大人们则瞧得心焦:这大太阳底儿的,热不热啊,别晒晕喽,回屋里玩好不好?

    可是娃子们要的就是这种情趣,一个个小脑瓜汗抹流水儿的,嘴里大声呐喊,那叫一个痛快啊。

    见此情景,大人们也不忍心打搅:在城里的时候,孩子们真的很少有机会这么亲近自然,就让他们玩个痛快好啦――

    在顶牛大战中,猴三最惨,屡战屡败,搞得李小胖都很没面子,戳着小猴的脑瓜说了几声笨笨笨,然后把袖子一挽,亲自上阵,替猴三报仇。实际上呢,这种游戏他也有十多年没玩了,想要过过瘾。

    李小胖一上来,果然大杀四方,那些娃娃的“大头兵”纷纷被他顶落马下。这到不是李小胖作弊,其实玩顶牛也是有些技巧的,在摩擦衣缝的快慢和幅度上,都要花点小心思。

    “耍赖,小胖叔叔你耍赖――”有个小娃子太较真,输了居然哭鼻子,搞得李小胖挺大个人也怪不好意思的,只好在草丛里掐了几根狗尾草,三五下就编成一只毛茸茸的小猫模样。那个小娃子立刻把草编的小猫拿在手里显摆,破涕为笑,鼻子下边还冒出一个鼻涕泡,太没出息啦。

    草编小猫很快又吸引了城里娃的注意力,可是看起来简单,到了他们手上,却编得不成样子。最后还是小虎小山和他们出手,帮着小伙伴都编了一个。

    “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课堂啊!”游客之中有人如此叹道。

    不少人都心有戚戚然,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常领着孩子们来这玩玩,不为别的,就算是在游乐园,孩子们也没有这么高兴啊!

    总算是回到村里,家家户户早都准备好午饭,基本上都差不多,这大热天的,都是把煮好的苞米茬子用凉水过几遍,然后连汤带饭,呼噜呼噜下的痛快。当然啦,干体力活,也得弄点抗饿的,比如说糖饼之类。

    歇晌一直歇到下午三点,然后才继续上工。这时候天长,一气儿能干到晚上七八点钟呢。合作社又不像生产队大锅饭时候那样磨洋工,所以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麦田就只剩下光秃秃的麦茬。割下来的小麦,都被运到场院里,垒成高高的大麦垛。每个都跟粮囤子似的,足有二层楼那么高。下边圆,上边尖,就算是下雨也不怕。

    这时候的小麦还没彻底干透,需要几天时间来自然晾干成熟。这时候最怕下连阴雨了,搞不好麦粒就会在秸杆上直接发芽,那就没法吃了。

    麦垛在场院高高耸立,当然也就惹来一些偷嘴的,所以就应运而生了一种职业“看场”。看场人抱着大鞭子,黑天百夜的在场院里遛,防火防盗,责任重大。

    最喜欢偷嘴的除了耗子之外,就是麻雀了。这些家伙成群结队,往往是成百上千只聚集在一起,呼啦落到一个麦垛上,密密麻麻,瞧着都麻人。

    换成以前,看场人大鞭子一甩,随随便便就能抽下来几只老家贼,然后扔给娃子们烤着吃。不过现在呢,有了李小胖的号召,主要都是以驱赶为主。

    麻雀之所以被称作老家贼,也是有道理的,这帮家伙贼着呢,这边撵,就飞到另外一个麦垛上,吃两口之后,人们来撵,就继续挪窝,深得游击战精髓。

    负责看场的是李光腚他们几个,累得满场院乱跑,也无济于事。麻雀就跟一片黑云似的,东飘西荡,规模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很快便反应到李小胖那。

    “还反天了呢!”李小胖也连忙过去查看,好家伙,场院里乌央乌央的,大片大片的麻雀,就跟要遮天蔽日似的。

    难怪当初把你们这帮玩意列为四害之一,太猖狂啦――李小胖正抬头仰望呢,结果半空落下一小团黑乎乎的东西,直奔嘴里来了。多亏李小胖机灵,脑袋一歪,吧嗒一下落到脸蛋子上。

    用手一抹,黏糊糊的,原来是鸟粪,气得李小胖刚要破口大骂,可是抬头瞧瞧天空中麻雀的密度,又紧紧闭上嘴巴,一溜烟跑出场院。

    “这可咋整啊?”李光腚他们一瞧这阵势,连社长都吓跑了,一个一个也都抓了瞎。

    (编辑通知7月1号上架,这是最后一章免费章节喽。写了好几个月,希望大伙继续继续支持。另外,既然上架了,俺咋地也得加把劲,争取每天两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