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蟾蜍火速升官记
字体: 16 + -

第二章 蟾蜍自己搞错了

    sat jul 25 17:10:51 cst 2015

    那一次,刘蟾蜍的几个下属跟着他游览了凤凰城后,又跟着他回到他凤凰乡下的老家。这次回到故里,可以算是他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了。家乡的政府领导,还有他童年时玩伴,都纷纷盛情宴请他。他的几个下属跟着他海吃海喝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湘西苗族土家族人民的善良和质朴。他们为有这样一趟湘西行而有些乐不思蜀。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美好时光也都很短暂,很快,刘蟾蜍一行他在家乡的行程就接近尾声。他们在湘西的最后一晚,是刘蟾蜍整个湘西行的重头戏,他要在自己的家乡做东,宴请他的小学班主任。因为这位姓胡的班主任,是刘蟾蜍最最敬重的一位老师。

    在刘蟾蜍走出湘西,到外面读书闯世界后,他经常给他的这位班主任写信。在信中,他经常引用他的老乡、他的长辈、他最最崇拜的人――毛泽东给他的老师徐特立写信祝他六十岁生日时的一段话,来表达他对他小学班主任的敬仰:您是我五年前(这个时间概念经常在换:一年、二年、三年……)的先生,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还是我的先生。可见,这位老师在刘蟾蜍心目中的地位。

    那天傍晚时分,宾客一大桌在一个有浓郁苗族风情的吊脚楼上喝酒。师生推杯换盏,互诉情谊,其乐融融。

    也许是好奇心的驱使,也许要一同以他的总经理为傲,随行的一个下属就他的总经理刘蟾蜍小时看到***演戏的事讲给主客刘蟾蜍的小学班主任胡老师听。

    胡老师听后哈哈大笑说肯定没有这回事,并说肯定是刘蟾蜍记错了。听到了自己最敬重的老师否定有此事,刘蟾蜍有些急了,他有些失礼地极力争辩,说的确是看到***到学校演出过,并言之凿凿地说是1985年的那个不太冷的冬天。

    听刘蟾蜍这么一说,胡老师还是哈哈大笑,说的确是刘蟾蜍记错了,并说1985年的确是有一支文艺宣传队到他们的学校演出过,但那只文艺宣传队不是什么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文工团,而是他们乡政府的文艺宣传队,还说当时宣传队里那个演《打铜锣补锅》中的女主角叫宋中英。而且更巧的是,这个叫宋中英的还成了他自己小舅子的老婆,他们现在是正儿八经的亲戚,是他的小舅母子。

    班主任在将这个巧合讲完后,反问刘蟾蜍说:大名鼎鼎的***应该是1965、66年生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1985年她已经满二十岁了,怎么会只有十二三岁呢?而且,胡老师还说,在他的记忆里,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文工团从来没有到他们学校演出过。这一点,他敢肯定。

    刘蟾蜍最敬重的胡老师的反问,让他如梦方醒――在那一刻,他用筷子夹着红烧肉送进嘴里正准备咽下,经胡老师的一句反问,他差点被这块红烧肉给噎住了。

    这件以前经常挂在刘蟾蜍嘴边的并引以为豪的往事被他小学的班主任胡老师当面“戳破”,他显得很是尴尬,觉得很没有面子。随行的一帮下属也是面面相觑,一场欢快的聚会也变得索然无味,便草草收场。刘蟾蜍的故乡行也就此结束。

    本来刘蟾蜍接下来的行程里还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通过班主任,翌日去造访他母校的现任校长,并通过校长把以前曾教过他的老师一一请来,搞一个规模不小的聚会,以报老师的教育之恩,并在那个场合宣布他资助学校的计划;二是绕道去韶山,去朝拜他心中的圣人毛泽东。特别是第二项,是他这次行程的最最主要的内容――

    虽然刘蟾蜍是湖南人,并常常以毛泽东而自豪,但他心目中的圣地韶山冲他还没有去过,他想这次来完成多年的夙愿。

    在刘蟾蜍的心中,毛泽东是多么的伟大,是他作为湖南人的骄傲。毛泽东也是刘蟾蜍最爱在他的同学、他的同事、他的下属面前津津乐道的人物。他曾说,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像毛泽东这样的人简直是太少太少。像他这样的人物,全世界五百年可能出一个,全中国一千年也难得出一个。他特别爱读毛泽东的诗词,而且他最爱毛泽东的那一首《沁园春?雪》。

    朋友小聚,一端上酒杯,他往往不顾朋友的反对或者奚落,总要摇头抑扬顿挫地吟诵一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在摇头吟诵毛泽东诗词的时候,刘蟾蜍往往还要把这首诗的后几句多吟诵几遍,并叹道,毛泽东这是何等的气概啊,秦始皇算什么?汉武帝算什么?唐太宗算什么?宋太祖算什么?成吉思汗能干的,也只能是拿着弯弓射老鹰啊。

    每当刘蟾蜍因吟诵毛泽东的诗而沉浸在那种豪情万丈的情绪中,他的全身就会充满无限的力量,他就会对他的未来充满无限的期望,他要到韶山冲去朝拜他心中崇拜的圣人的欲望就更加强烈。

    刘蟾蜍的衣锦还乡之行,因为一个“意外”,让他觉得很丢面子。这本身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刘蟾蜍耿耿于怀,郁闷的心情一下调适不过来。因此,刘蟾蜍原先设定的两个大的“寻根”内容取消了,在那个不太愉快相聚的第二天上午,他与他的老师不辞而别,就带着他的一帮下属打道回府,匆匆赶回宜昌。

    若是回过头去看,说刘蟾蜍讲的是谎言,的确有些冤枉他了。他将班主任胡老师小舅子的媳妇宋中英记成***,只是一种错觉而已,不是他故意撒谎。俗话讲,不知者不为罪嘛。

    不过,虽然是不知者不为罪,但毕竟让刘蟾蜍很是难堪,他觉得很失面子。从此以后,刘蟾蜍也不再主动说***是他的老乡,更不说读小学的时候看到***到他的学校演过戏,那位对他恩重如山的胡老师,他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跟他联系了。

    而在此之前,在刘蟾蜍像一个无头苍蝇四处乱撞而头破血流的时候,他就会给胡老师写信,诉说他心中的苦恼。而他的班主任胡老师总会给他回信开导他。

    在胡老师的信里,他总感觉能得到无限的力量。胡老师鼓励他,说湖南是人杰地灵,在湘西,有沈从文、黄永玉,有郑国鸿、熊希龄,进而他还会历数到湖南历代出的名人,毛泽东啦,齐白石啦,曾国藩啦,左宗棠啦,蔡伦啦,周敦颐啦,等等等等。说名人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极度的渴望成功,还说他身上已经具备了成功的第一要素。

    在每次读到胡老师历数家乡历代名人、并肯定他身上有成功的第一要素后的鼓励信后,刘蟾蜍总是会热血激荡,眉飞色舞,豪情万丈。可以这样讲,胡老师是他精神的加油站,是他决绝前行的推进器。

    看上去,他们的师生情谊很是美好。不过,这么良好的师生情谊戛然而止了,遗憾、遗憾。

    刘蟾蜍常常挂在嘴边的并引以为豪的他的胡老师的舅母子宋中英被他误记成歌星***的话题最终被他的班主任胡老师当着他下属的面予以澄清后,他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整个一个人也像得了一场大病、丢了魂似的,无精打采的,工作不在状态,市里有几次重要的会议他也借故没有参加。

    陪刘蟾蜍荣归故里的他的几位下属见他这种萎靡的状况,也很识趣,不敢再提***是他的老乡的事了。偶尔,几个下属凑在一起私下开玩笑:这次总经理的“寻根”之旅,根倒是没有寻到,好像自己的“根”也被什么吃了。哈哈哈。

    好的是,时间永远是医治内心创伤的最好良药。一段时间过后,刘蟾蜍似乎从郁闷的状态中又慢慢恢复过来,情绪又高涨起来,高效率地处理着公司的繁重事务。电视上,报刊里,刘蟾蜍光鲜的形象高频率地曝光,不断撞击着市民的神经。

    不过,表象不能改变刘蟾蜍内心深深的隐痛,那次的故乡之行让刘蟾蜍久久不能释怀。一旦静下来的时候,想到自己以前在别人面前常常把***、把一大批三湘大地的名人作为自己的老乡在别人面前夸耀,他就的确觉得十分的荒唐和无聊。

    为什么我要以他们为荣呢?他们除了满足我一份廉价的虚荣又能给我带来什么呢?什么也没有。他们是谁?谁又能帮谁?哈哈哈,太滑稽了,太无聊了,太厚脸皮了,太不自信了。说穿了,一切都是虚无的虚荣心在作祟,而虚荣往往就是无能的代名词啊。这是我内心深处最不敢触碰的伤疤或暗疾,但这个伤疤或暗疾附着在我的躯壳的最深处,它看不见,摸不着,如影随形。它太让人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