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乔
字体: 16 + -

第一回 人之初不由已

    mon aug 08 22:15:03 cst 2016

    明朝小乔?小乔不是三国时的吗?

    看官,此小乔非彼小乔也,此小乔乃一小小村童也;倾国倾城之貌?让我瞧瞧,才六七岁,又满脸脏污,实在瞧不出。小乔为一小乞丐也。

    其实小乔并非生下来就是“穷困潦倒”,说起来“从前”也是个富家子弟呢。那小乔的“一生”怎么这样坎坷呢?遇人不淑呗。小乔的爷爷乔老爷说起来可是乔王堡的大户财主,在乔王堡排第一位的,几百亩的良田,乔老爷还有经济头脑,在城里开了一家米粮店、一家当铺,家里的银钱多的跟进账的算盘珠一样当当响,惹人羡慕啊!那是乔家破产了,让小乔沦落到这一步?不是,乔家到现在仍是乔王堡的首富。原来乔老爷升天后,家里的经济大权就掌握在了小乔大伯的手里,小乔大伯自小受乔老爷熏陶,那算盘珠子打得才精。一想自己现在当了家,二弟是个游手好闲败家之人,一切生计全靠自己打理,这不是累了自己便宜了那家伙吗?分家!其实小乔的父亲并不是个游手好闲之人,原先念过私塾,也会吟诗作对,毛病就是打小身子骨弱,所以乔老爷在小乔他爹考取了秀才后就不让他再去科考,也是爱惜小儿子的意思,怕他路上受些颠簸、吃些风霜,反正家里钱粮富裕,不需要象别人那样挣功名谋饭吃。小乔爹平常喜欢看看书、吟两首小诗,琴棋书画虽不是精通,但也都懂一些;不喜稼穑是真的,但要说游手好闲败家子就有些过了。大伯一说分家,心里雪亮雪亮的,家里有多少财产他心里清清楚楚,地契、帐本几大册也是由他保管。可小乔他爹心里蒙着啊,他除了知道家里表面有的,别的都不知道。好在他于分家的要求也不太高,分多少田就是多少田吧,有佃户种田,每年交上的钱粮能继续过这样悠闲的日子就行了。大伯都有些后悔自己精心让人做了一本假帐,没必要嘛!这家伙虽不出力指望不上,但也实在太好糊弄了。自己得了绝大多数家产,以后全操的心都是为了自己了,他那两晚上做梦都在笑。

    小乔爹从此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也算是小康之家吧,可是他自小柔弱的身子骨不争气,年轻轻轻的就驾鹤西游了。孤儿寡母的日子还得过啊,小乔才刚七岁啊,虽说聪明伶俐,可毕竟是个小孩子啊。小乔妈是个贤惠聪明的女人,劝自己不要多想,一心带好小乔就行了。可大伯的脑子又转开了,想,弟媳年纪正轻,肯定熬不住,这家产也算是个大户,将来定会招人上门,要在有个一男半女,这不是把乔家的财产白白叫外人享用、占有了吗?不行!不能坐等事变!大伯就派夫人出马。大嫂带丫环找了几回小乔妈,按丈夫的授意劝说小乔妈,说二弟走了,你一个人孤儿寡母的怎好整天抛头露面的见那些佃户、管那些琐事,还是两家再合到一起,由他大伯操心就行了;你年纪正轻,我们也给你物色一个好男人,多给你赔一些嫁妆过去,侄子就由我们照顾抚养,岂不是全全美美。小乔妈心中明白,谢过了大哥大嫂的“好意”,只说自己已考虑清楚,今生只想守着小乔过日子,待过个把月就送他上学堂,将来得取功名、出人头地。

    大伯一想这哪行啊,不趁着二弟尸骨未寒把这件事办妥,以后二弟媳就真的成了独门独户了。噢,你现在嘴上说得那么好,说不嫁就不嫁,到时候找个人我还能拿你怎么样。大伯这人做事就是“决绝”,寻觅到了一个来此地贩货的安徽商人,告诉他送他一个姿色中上的女子做小妾,一文钱彩礼也不要,条件只有一个,就是让这个徽商以后再不要来此地贩货了。这徽商一听敢情好啊,天大的便宜不要白不要,此地不过是个小县城,舍了此地贩货少不了什么利润。两个人就商议定了。这天天已黑,徽商带着雇来的十几个人,有轿夫、老婆子、吹打手,由大伯家的丫环叫开了小乔家的门,小乔妈刚一开门就被人连拉带拽抢上轿,吹吹打打而去。刚刚睡着的小乔被这一通吵闹惊醒,哭着喊着要妈,被丫环和小厮扯着到了大伯家。

    事后大伯告诉小乔,你妈妈找了别的男人把自己嫁出去了,不要小乔了。小乔虽不大信,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小小的七岁孩童,又有什么能力呢。

    事情到了这一地步,小乔的大伯应该心满意足了吧?家产全部归了他,一个小孩子能吃他多少呢。看官,人心若是这样就能满足,那这个世界也就会少了许多纷争。

    大伯闲了又开始想到了长远的事情,想自己是不是把事情做错了?你以为小乔大伯良心发现那就大错特错了。大伯想,小乔是个男孩子,现在看着吃不了多少喝不了多少,可是他总要长大呀,自己拼死拼活的一天算计,将来这小子长大了按律例要分他一半家产,那自己图个啥呀?!

    人呀,只要动了坏心思,就时时想着法儿。正象那句老话说的:不怕贼偷一回,就怕贼老惦记着。这天大伯家的大宝嚷着叫着说自己压在枕头下面荷包里的铜钱不见了。大伯叫来了二宝和小乔。其实光看二宝那模样神气,精明的大伯心里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可他没有问二宝,而是厉言询问小乔。小乔没做偷窃之事,自然极力否认。大伯可不听你辩解,变得声色俱厉起来,大叫着“不打不招”,叫来了小厮,将小乔拖到了院内,一顿“竹笋炒肉”抽得小乔的两个屁股蛋跟发面馒头一样。如此几次三番,小乔在大伯家里落了个贼名。吃饭也不能和从前一样同大伯一家坐在厅里吃,下人们自在后院吃,小乔呢?在厨房盛了饭,爱上哪吃哪吃去。大伯在小乔眼里就跟凶神差不多,见之要么拔腿就跑溜之大吉,要么站在那里动也不动,为什么?两腿战栗,已迈不开步了。

    这天小乔正捧了碗坐在二门檐下的石阶上吃饭,猛听得有人干咳一声,听到这熟悉的干咳声小乔心里一激灵,抬起头,发现大伯不知何时从二门这儿经过。四目相对,望着大伯严厉的目光,小乔手一哆嗦,碗掉到了地上摔碎了,几只母鸡趁机“咕咕咕”地跑过来捡便宜。小乔心想:坏了!这么倒霉的!要么让我跟你们一样舒舒服服地坐在厅里八仙桌旁边吃饭,要么让我跟下人一样也端着木碗吃,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现在可好,一顿胖揍是免不了的了。小乔试着站起身,咦,腿脚还听自己指挥,那还不跑等什么?小乔拔腿就跑。他只知道这次又倒霉了,却没想到倒了大霉了。

    小乔能跑到哪去呢?大伯在后面大喊:快来人!抓住这个小崽子!平常小乔见了大伯跑,又没犯什么事,大伯最多在后面骂两句“小崽子”,今天可是犯了事了,你又不能跑出这能混饭的地方,所以很快小乔就被两个小厮给扣住了。

    一顿家常“竹笋炒肉”自是免不了的,不知道能不能弥补小乔没吃完的午饭。小乔被拖到了大伯面前。大伯数落着小乔的两项严重罪过,一:见了尊长不问安,反倒摔碗相向,是忤逆犯上、大不孝;二:乔家以勤耕起家,积攒下钱粮,老天爷赏饭吃,才把木碗碗换成了瓷碗碗,这小崽子在长辈面前摔碗,诅咒乔家失饭碗,是大不吉。

    这大不吉律例上没详细说明,这大不孝、忤逆可是律例上要重责的。大伯“心善”,看小乔年龄小,“轻轻”地责罚了他――将他赶出了乔家,永不许回来。

    唉,有的事情要往好的方面看,如果放在小乔第一次挨这板子,肯定是要将息半个月才能下床的,现在板子挨的多了,小乔试了试,一瘸一拐的还能走。

    到哪里去呢?先找块地方歇一歇吧。小乔一瘸一拐来到村边,找了一块草窝,趴下。哎呀,这会儿还能好受一点儿,什么先别想,先美美地睡一觉再说。

    一觉醒来,已近傍晚。身子骨这东西就是贱,歇了半下午,一动,身上倒痛得厉害。小乔中午就吃了几口饭,这会儿肚子饿得叫唤。痛也得找吃的啊。

    小乔进了村里,想到不管哪家叔叔、大娘家里要点儿吃的。可是奇怪,走到哪家到吃了闭门羹。不会吧?你家的阿来放牛还未回来,就关门这么早睡了?

    其实小乔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也都很同情,并不是把小乔当瘟神看。不过同情归同情,小乔大伯是村里的财东家,那人心胸又狭窄,好多人还租他家的地种,你敢得罪他?不敢!

    天渐渐黑了,阿来也牵着牛回家都半天了。小乔彻底绝望了,摸黑又摸到了自己的草窝处。一睡解百饿,睡吧!肚子咕咕叫个不停,小乔趴在那里,把头扭过来转过去怎么调整也睡不着。小乔往旁边爬了爬,摸到一根鲜草拔了起来,放进嘴里咀嚼起来,嗯,味道还不错。他又拔了一把,咬了一大口,嘴里都是草汁,这回味道却不大好,小乔忍不住全吐了出去。还是一点一点来吧。在一小口一小口吃了一把青草后,小乔觉得肚子里好受了一些。

    南方的天气夜晚也不算冷,就是趴着看不成星星,还有可恶的蚊子和小虫来骚扰人,又看不见它们。

    不知是几更,小乔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清晨,小乔被钻到衣服里的几个小虫子给弄醒了,一缕阳光洒在了他身上。睁开眼,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个大馒头。小乔朦胧的双眼一下睁圆了,他一把抓起来就塞进了嘴里,肚子好象也睡醒了,咕地开始叫了第一声。小乔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个馒头收拾完了,噎得直打嗝。他不停地干咽了几十下唾沫才好多了。

    小乔觉得一下有了希望。

    到中午的时候,小乔又来到村子里,可是却仍然没有讨得一星半点儿吃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大伯 捣得鬼呢?生活已经开始逼迫他思考一些问题。

    他猜的差不多,小乔大伯虽没有说不让别人管护小乔,但只放出风去小乔忤逆尊长被赶出了家门,乔王堡的村人谁又敢明里管护小乔呢。

    还是到姥姥家去吧,虽然最疼爱自己的姥姥已经不在了,可是还有两个舅舅啊。

    小乔折了一根树枝当拐杖,向姥姥家进发。虽然姥姥家离乔王堡只有十几里路,可小乔直走到天黑才走到了姥姥家门口,已累得快瘫倒在地上。

    亲戚到底是亲戚,虽然看到小财东外甥裤衫带血沾土、一瘸一拐来到自家门前大舅很奇怪,但还是热情地把小外甥迎进了家,让外甥洗了身子,找了衣裳让他换了。小乔洗了个澡感觉肚子更饿了。听说小外甥肚子饿了,大舅忙让老婆和弟媳妇搭伙给小外甥做饭。二舅到城里,十天才回来一次。

    吃饱了饭小乔有了力气,义愤填膺地向大舅诉说了事情的经过。大舅听了果然很生气,但他并不是生小乔大伯的气,而是生自己妹妹和这个小外甥的气。你说说你说说这妹妹,乔家是大门大户,就是分家时吃些亏,你和妹夫也称得上是个小财主;妹夫走了是坏事,但是你独门独户钱粮自主,这日子也是好过的。我们弟兄俩去了几次探望你,你都口口声声说自己会守住门户扶养孩子长大,谁知没过一月你就跟人跑了。你说你不跟哥哥们通个气,装什么装,要走好歹把家里的细软给哥哥们先转移了再走,没一点良心。现在可好,东西都归老大了。这小外甥也是,就算人家对你没有自家娃那么亲,你忍么,忍到以后大了他还不得分你一半家产,这舅舅们以后养老还指着你呢。现在可好,舅舅还得养你。

    养不养?养呗,就算是光腚的小乔还是财主家的侄子呢,他大伯还真不管这个侄儿了?

    小乔的大伯真不管这个侄儿了?管!怎么不管!听说了小乔舅舅收留了小乔的消息后,第二天他大伯就派人提着礼物来到了小乔舅舅家。

    来人放下礼物后,看看屋里没人,就说明了来意。(本来就没人,小乔舅舅家是小户人家,女人一回避、孩子们一出去玩哪有个人。)

    来人先从怀里摸出两封银子放在桌上,说:“这是二十两银子,是我们老爷赠谢两位舅爷的!”

    大舅一听二十两银子,自从来人掏出放在桌子上后眼睛的余光再没有离开过这两个信封。

    大舅心想,到底是财主家的侄儿,这才照顾了几天就有二十两银子,只是便宜了二弟了。

    大舅说:“哎呀,这谢什么呀,本来都是亲姻,小乔又是我的外甥,这照顾他是天经地义的!”

    来人说:“舅老爷聪明,我们老爷派我来就是为了小乔他这个侄儿的,此子天生顽劣、克父咒家,是大不孝、大不吉之星,为了两位舅老爷家的安康,我们老爷的意思是两位舅老爷将小乔赶出家门,任其自生自灭!”

    来人轻轻拍了拍两封银子,说:“舅老爷考虑一下!”

    大舅轻抚了一下胡须、身子后仰,吃惊地“咝”了一声。

    他镇定了一下,说:“此事还要容我等二弟回来商议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