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印
字体: 16 + -

第1章 九黎古木

    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元始之气,先天之气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而生

    ——《九黎》

    “天道维艰,决战于天,犯我族者,玄黄泣血……”

    刑岩一边大声的颂着“九黎战歌”,一边挥动着手中的石斧,这石斧看着有些年头了,时光的流转,岁月的变迁,上面的纹饰已经有些残破了,更加使这把石斧显得古意盎然。

    “笃……笃……”一下下势大力沉,尽管斧子是石头的,却也十分的锋利,不过几下,合抱之木便轰然倒下。

    刑岩住在离这邓林不远的古木村中,在这荒乱之年,活着并不容易,他们家里只剩下,自己和六岁大的孙子刑轩。

    古木村,距邓林不过数里,说不上富裕,有着方圆数里的村落,较之北疆其他部落,也算得上是人丁兴旺。

    刑岩在村中是年纪仅次于族庙长老的长者,年轻的时候,只身离村游历数十年,可以说的上见多识广,所以也颇受族人的敬重。

    “刑老,给我们说说这上古时的事情吧!”同来砍柴的村中青年喊道,喊完便放下了手中的斧子,靠在一旁的树下,双眼看向了刑岩,眼睛里闪烁着兴奋。

    上古时代距今久远,那是的事情大多是一辈辈的人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的,村里的老人不多,就属刑岩见多识广,年轻的晚辈都喜欢在空闲的时候听刑轩说上几句。

    “好!”刑岩应了一声,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将石斧放下,靠着一旁的大树坐下,两眼凝望向了邓林的深处。

    “唉……”刑岩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如今我们九黎一族已经没落了,在上古时代,我们九黎一族可是一方大族,上古时代的人族强者,半数出自我们九黎一族。”

    “那个时代的大地上充满了血腥和杀戮,凶禽猛兽四处横行,实力通天的洪荒遗种多不胜数,我们人族在各族的夹缝之中苟且求存,步履维艰……”

    “为了庇佑我人族不受外族的侵害,蚩尤大帝只身在这北疆开辟了这一方天地,而我们九黎一族的祖先便是大帝手下的战将……”

    “可是,不知为何,大帝突然失去了踪迹,外族欺我人族无大帝强者,大举进犯,人族强者齐出,山河喋血,“九黎战歌”正是从那时的血战中唱起的……”

    “大帝到底去了哪里?”村中的青年问道。

    “无人知晓……”刑岩双眼依然望着邓林的深处,一脸的黯然。

    “你们可知道在这贫瘠的北疆如何能生出这茂盛的树林……”刑岩接着问道,一手指向了邓林的深处。

    这算是什么问题,村中同来的青年一个个一脸的疑问。

    “刑老,难道这邓林还有什么说法?”一个青年好奇的问道。

    “这是我们古木村一脉的圣人夸父,显化出来的……”

    “我们古木村也出过圣人?”一个青年惊叹道。

    “那你们以为我们的族庙里供奉的是谁?”刑岩看着同来的青年一脸的怒色,那个说话的青年缩了缩脑袋,一脸的唏嘘。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难道我们古木村真的没落了,刑岩摸了摸左臂上的火形印记,心里默默的叹息道。

    以前的古木村中男子都要习武,到了十八周岁便要越过这邓林,进入蛮荒去进行猎杀,要用野兽的鲜血祭奠先祖,才能换来胳膊上这个祖先的印记。

    六十年前发生了剧变,村中的猎杀成年礼便被取消了,看着周围的青年一个个没有先祖印记的左臂,刑岩感慨万千。

    “我们古木村在这北疆和蛮荒的交界之地,若不是圣人的余威还在,我们又何来这千年的安宁。”

    “当蛮荒异族大举侵入,屠戮我族人,洪荒遗种金乌一族,更是举族侵袭我古木,大肆屠戮我族人,血流成河……”

    “我族圣人夸父,闻之震怒,只身杀入了蛮荒,拼杀了数位金乌大能,但是敌众我寡,夸父圣人陷入了死战,最终力竭而亡,临死之前,将手中的神木抛出,落于此地,才有了这一片茂林。”

    “圣人该有多强啊!”青年握住铁斧的手背上鼓起了青筋。

    数十年来古木村还算是安定,可是毕竟毗邻蛮荒,虽说少有野兽越境,但不时能听到蛮荒深处惊人的吼声。

    村中的青年在邓林砍柴时,有时候甚至可以看到赤红色的巨鸟从天边飞过,尽管相隔数千里,但是那磅礴的威压,依然让人心惊。

    刑岩从地上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圣人踏风御空,千里一瞬,举手间山川崩倒,风云变色。这些也都是以前传下来的,到底圣人如何,我也不太清楚。”

    “时候不早了,也该回去了,”说着刑岩将砍下的树木劈成数节扎在一起扛在了肩上,一手提着石斧,想着古木村走去。

    刑岩走出数步,没听到半点声响,回头一看,村中同来的青年一个个呆若木鸡,显然还在被圣人的威能所震撼。

    “走!”刑岩大喝了一声。

    同来的青年这才一个个缓过神来,七手八脚的收拾好东西,扛上了砍下的木柴,小跑几步追上了刑岩,一齐向着村子走去。

    ……

    古木村位于北疆与蛮荒交界之地,仅隔着邓林,整个村庄被一圈石墙环合,岁月在每一块砖瓦上都留下了凝重的气息,古朴而厚重,像一只匍匐的巨兽怒视着蛮荒。

    “哈……呵……”

    刑岩还未踏进家门,就听到了院中的叫喊声。

    刑轩,刑岩的孙子,因为他自小身体羸弱,为了能让他身体壮实起来,从刑轩五岁起,刑岩便开始教授刑轩武技。

    刑轩性格坚毅,学习起来也十分努力,从来没有懈怠,经过一年多的锻炼,身体确实比以前结实了不少。

    刑轩于院中立定,双目微阖,气息平缓,仿佛入定一般。

    突然,刑轩的气息一紧,双目暴睁开来,双眼中一团精芒仿佛要刺了出来,右拳猛的向前冲出起势,略带稚气的小脸上一脸的肃然。

    这套拳法是邢岩早年游历天下的时候,因缘际会在一处古迹所得,全篇虽说只有寥寥几势,其中包含的拳韵,却让邢岩收益匪浅,虽说武道一途,邢岩并未走远,但只是因为自己资质平庸。

    天地大道,包罗万象。所谓道,就是法则,就是规律。武道也是天地大道的一部分,习武虽说习的是先人的招式,但也是先人的思想,先人对天地万物的领悟。

    对武的领悟也就是对天地的领悟。

    这些是平时邢岩在教导邢轩武技时,把自己多年的感悟也一并教给了刑轩,刑轩虽说年幼,但也聪明伶俐,多多少少的领悟,却也是言语形容不出来的。

    腾挪冲打,动如脱兔,刑轩一招一式,童稚的气息重了一些,但还是无法遮掩古拳自身包含的韵味和刑轩一些稚嫩的领悟。

    邢岩自己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连肩上扛的木柴也忘记卸了下来。虽说刑轩年纪小,但对这套拳法某些地方的领悟未必是错的。

    邢岩向来认为领悟武道,也是领悟天道,百川归海,殊途同归,这是邢岩对于武道的态度,这同样也影响着刑轩。

    刑轩一套拳打完,浑身热乎乎的,感觉不断的有热气透过皮肤散发出来,握紧双拳更是感到有无穷的力量。

    “好小子,打的不错。”邢岩一边叫道,一边将卸下了肩上的木柴。

    刑轩听到爷爷的声音,双颊一红,上前几步,走到了爷爷的身边。

    邢岩拉着刑轩的手到院内的石凳上坐下。

    每天晚上,邢岩总是要给刑轩讲述上古时期那些强者的故事。

    “我们先祖夸父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凭虚御风,移山填海,上古大能的威能已经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喽。”邢岩轻抚着下胡须。

    当年在自己游历的时候,确实也曾见过那些人族名门之中的强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或许能和那蛮荒中的洪荒遗种有一战之力。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